❶ 新零售是做什麼的
有大佬說道:新零售,就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依託大數據技術,使得零售商獲得大量用戶的精準數據,驅動「人」、「貨」、「場」三者關系的重構。
而馬雲對新零售的定義是: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的物流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起來。這句話的理解難度就要低多了,線上線下結合銷售,再配合現代物流,才能產生新零售。
我們舉個實例:我們在京東、淘寶等網路購物平台購物,這個就是線上銷售,而我們去沃爾瑪、家樂福之類的商城購物,這個就是線下銷售。而這兩者結合銷售,就是所謂新零售。沃爾瑪作為世界性的連鎖企業,以營業額計算的話,也是全球最大的公司,他主要涉足於零售業,但是長期以來,對沃爾瑪產生巨大威脅的企業,不是家樂福,不是好市多。而是我們所熟知的互聯網公司——亞馬遜,電子商務對沃爾瑪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而沃爾瑪也開始布局線上購物領域,以沃爾瑪中國為例,沃爾瑪在京東上線了沃爾瑪旗艦店,山姆會員店等等,同時沃爾瑪戰略投資達達-京東到家,構建同城配送物流,實現了線上線下+現代物流的體系,正是新零售的未來形態。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當中,大家都認為電子商務會是未來的趨勢,線下實體店將會死亡。但是近些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形勢趨近平緩,已經到了瓶頸期,線上購物終究還是缺少了一分線下購物的體驗感。電商巨頭紛紛轉戰線下,而實體行業也都開始觸網,這似乎就是馬雲所說的新零售的雛形了。
當然了,新零售不是簡單的線上加線下加物流,還涉及一些全渠道、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等的概念,但是簡單的理解的話,就這么理解也可以。
❷ 數據如何為新零售賦能
數據如何為新零售賦能
關於新零售,阿里給出的定義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業態」,這里道出了兩個關鍵點,一個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另外一個是「數據驅動」。
筆者采訪了多名從事數據、零售行業內人士,本文將立足新零售,淺談數據是如何為其賦能?
數據的價值
互聯網的本質在於用戶經營、流量經營,而數據在這其中是最為基礎的一環。
首先,數據的價值在於,可以驅動業務的增長。實際上不僅僅是在零售行業,每一個行業對於數據的應用,數據對於驅動業務本身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盒馬鮮生的第一家店金橋店為例,目前線上部分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50%,這樣的營收模型對於傳統零售商來講是可遇不可求的。實際上這個結果並非一蹴而就。
其次,深入進行數據管理與挖掘,可以更好的服務用戶。這裡麵包含了兩個維度的用戶,一是服務於企業內部,實現數字化管理。 二是在消費者層面,可以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的服務。
在傳統零售行業,企業內部管理的效率非常低,總部統一下達任務往往要著急各個分店店長統一參會來傳達。而數字化的好處在於,極大提高了信息同步的即時性。
而在消費者層面,掌握更多的消費行為數據以後,平台方可以藉助這些開展商品的個性推薦以及精準營銷。
此外,數據本身或者基於數據分析得到的結論是具有價值的。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以數據的標簽來標榜自己。比如滴滴出行、摩拜OFO等出行類工具,雖未上市,但估值都在數十億、上百億美金。如果單純看其本身的業務模型來看,雖然可以實現盈利,但不足以支撐如此高的估值。
實際上更多的投資者看重的,是其出行數據背後,有著更大的商業價值。以零售行業,通過這些出行數據,可以做出更好的選址決策,基於人群的年齡、職業、喜好等畫像分析,也可以幫助零售商在商品層面以及運營層面做出更好的策略。
由經驗思維到數字化思維
上文有提到過,對於新零售業態,最核心的一個特徵就是打通了線下和線上,這樣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新零售業態可以採集到的數據更多。
傳統零售商在數據方面一直不夠重視,一位在零售領域從事多年的高管曾這樣表達:
「這些數據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用處,特別是北上廣一線城市,店面覆蓋的3公里范圍,人員流動性比較大,另外有些人的消費習慣你很難去改變。」
實際上這也是大部分傳統零售人的思維,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經驗思維,比如貨架怎麼擺放,商品怎麼選擇、動線怎麼設計。但對於新零售業態,在數字化經營思路下,這些數據並非如想像中那麼無跡可尋。
在傳統零售店面,商品完全依賴供應鏈以及價格體系,促銷活動做了很多,究竟是誰買的單卻很難清楚,包括店面的消費動線設計也是完全以貨為中心,消費者在廚具攤位買完咖啡壺,還要跑到食品區去購買咖啡。此外,諸如天氣等社會公共信息等,其對於到店客流的影響也會十分顯著,傳統零售商僅僅通過銷售數據是很難捕捉到消費者的行為變化,知其然並不知其所以然。
換做新零售,基於消費者為中心的業態,可以藉助門店的wifi探針,藍牙感知技術,可以自動識別他們的手機或者其他聯網設備獲得數據,可以在不驚擾客戶的情況下,調取其資訊並快速提醒前台導購或服務人員。
消費者在哪些貨架停留了多久、經歷怎樣的動線,這些數據對於店面的反向管理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了店面的倉儲管理、買點捕捉硬體設備的位置。
下一站,人工智慧?
2000年以前,互聯網發展初期的數據,以結構化文本為主的粗顆粒度數據,以天為單位響應時間,數據結構也十分單一;
進入到2000年以後,互聯網、web飛速發展,真正意義上的結構型數據開始出現,特別是隨著社交媒體發展,多元化的數據包括文本、音頻、視頻,小顆粒度的數據呈現爆發式增長;
在2008年以後,移動互聯網時代又將數據推向更高的維度,感測器、GPS等便攜設備的出現,數據開始以秒為響應單位,數據量達到PB級別,這也催生了大數據生態圈Hadoop這種分布式處理的軟體框架。
而隨著更多的實體零售走向互聯網產業升級,數據的體量將更加龐大,顆粒度也將更細小,更先進的演算法邏輯,更強大的處理能力成為行業所需。
去年亞馬遜推出Amazon Go,利用了機器視覺智能識別技術,讓無人便利店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包括阿里近期即將初推出無人超市「淘咖啡」,透過其購物流程來看,也極有可能應用到該技術。
雖然這樣的方案隨著店鋪規模擴大,系統的計算量將大幅飆升,對GPU提出巨大的挑戰。但至少目前,在數據方面,零售的終極必將走向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這條路。
❸ 新零售模式是怎樣的
新零售一詞最早是出現在於馬雲於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說的一句話:「純商業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的說法,只有新零售這一說!」
新零售這個概念被提出以後,引起了軒然大波,現在大家也都對新零售有所接觸,但是更多的人還是一臉茫然,新零售,是什麼?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當中,大家都認為電子商務會是未來的趨勢,線下實體店將會死亡。但是近些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形勢趨近平緩,已經到了瓶頸期,線上購物終究還是缺少了一分線下購物的體驗感。電商巨頭紛紛轉戰線下,而實體行業也都開始觸網,這似乎就是馬雲所說的新零售的雛形了。
從馬雲提出新零售到現在,已經三年過去了,阿里巴巴也不再提電子商務,而是在打造一個全生態系統,電商與實體相結合,形成了一個閉環,線上與線下不是互相替代的關系,而是互補的一體。
所以新零售的模式都將是線上線下將結合,打造大數據、全渠道、全鏈路的模式。原本的線上電商打造線下門店,原本的線下實體店打造線上網店等等,他們的發展方向不同,打造目標是一致的。
❹ 新零售如何賦能線下門店,這些痛點解決方案是什麼
進入新零售的第二年,主戰場還是在門店,其本質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更多的場景服務,使消費者的購物更方便,可以得到更多優惠,讓他們更快地了解品牌。然而現在的線下門店痛點有哪些?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新零售三大核心環節直擊痛點
新零售最重要的核心是通過大數據驅動整個零售行業的運營。在零售行業運營中三個事情很重要——人、貨、場。
人、貨、場原來在電商領域可以天然實現這些能力,在線下零售的時候,因為傳統的銷售模式,門店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交易結束以後不再進行二次運營。但是這些能力都可以用電商運營方式到線下進行
提升,重新賦能。通過大數據的驅動,實現零售運營的互聯網化。
這三大環節對應之下,現在大部分線下門店都面臨這樣的問題:
1.有門店缺客流。
2.有客流無轉化。
3.有會員難互動。
解決門店痛點三大方向
1.門店數字化。消費者通過電商平台進行瀏覽、選擇、搜索、加入購物車一系列的行為,電商的運營是看得見的,但是線下消費者的行為路徑,商家幾乎都看不見。所以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門店的數字化。包括門店裡客戶數量,客戶在門店貨架之間瀏覽頻率,以及看商品所有的行為都應該被數字化下來,成為我們分析消費者喜好重要的數字依據。
2.全域數據賦能。現在消費者多數是先在超級平台上種草,然後才通過電商平台、線下門店才買東西。種草行為多數在線上發生,拔草渠道是多元化運營的。所以對消費者營銷、互動、觸達,必須通過全域方式跟消費者互動。
3.有組織的運營。我們發現傳統線下門店導購跟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是個人和個人之間的交互。而電商做促銷都是品牌商有組織地與消費者交互,什麼節點開展了什麼活動,都是有組織的。通過有組織的營銷行為才能夠高效地實現目標。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❺ 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催生理想零售新模式
7月5日,由品途、中國電商委主辦的「2017新零售新服務產業創新大會」將在北京拉開序幕。本次大會議題將涉及到數據重構新零售,大數據助力生鮮零售2.0,傳統零售業的創新路,電商與店商店新零售戰略等方面。
新零售的核心是從向消費者銷售商品轉向服務消費者。新零售到底能提供什麼樣的超消費者預期的內容?這是所有想要做好新零售的企業都值得深思的問題。所有的線上線下從業者都該向同一方向努力,為消費者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
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工具催生「理想零售」,是2017新零售新服務產業創新大會的一個重要議題。許多電商大佬都在被迫思考新玩法,這是後電商時代零售業界的最大機會。
以「新零售新服務產業創新」為題,絕不是套用新概念、新名詞來定義和拔高一場大會,而是希望通過深刻的討論與交流,幫助傳統零售企業更好的把握新零售方向,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驅動業務,讓傳統零售企業擁抱美好的未來。同時,論壇也將從金融資本角度捕捉零售業轉型升級中的機遇,由對零售業有深入研究的投資大咖帶領觀眾深扒新零售的機遇與陷阱。
如何在更現實、更豐富的商業場景中不斷革新消費者體驗?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工具催生「理想零售」?如何通過重構人貨場來孵化零售業新的業態?如何圍繞零售本質為消費者帶來超預期的內容?這些棄虛務實的問題,都是本次大會開啟眾智,博採百家的干貨所在。
本次大會推出計劃議題後,得到了來自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眾多行業大咖以及領袖企業都以最快的速度響應本次大會。現今,無論線下零售商還是線上零售商,亦或圍繞零售所存在的各類服務商,都需抓住新零售的趨勢,融合發展、重構零售業的未來。
❻ 新零售到底是什麼意思,新零售的模式又該怎麼做
新零售一詞最早是出現在於馬雲於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說的一句話:「純商業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的說法,只有新零售這一說!」
新零售這個概念被提出以後,引起了軒然大波,現在大家也都對新零售有所接觸,但是更多的人還是一臉茫然,新零售,是什麼?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當中,大家都認為電子商務會是未來的趨勢,線下實體店將會死亡。但是近些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形勢趨近平緩,已經到了瓶頸期,線上購物終究還是缺少了一分線下購物的體驗感。電商巨頭紛紛轉戰線下,而實體行業也都開始觸網,這似乎就是馬雲所說的新零售的雛形了。
從馬雲提出新零售到現在,已經三年過去了,阿里巴巴也不再提電子商務,而是在打造一個全生態系統,電商與實體相結合,形成了一個閉環,線上與線下不是互相替代的關系,而是互補的一體。
所以新零售的模式都將是線上線下將結合,打造大數據、全渠道、全鏈路的模式。原本的線上電商打造線下門店,原本的線下實體店打造線上網店等等,他們的發展方向不同,打造目標是一致的。如何打造新零售的話,自然也應當是從線上線下一體化打造起,而具體的打造步驟也需要根據店鋪的實際情況去做策劃。
❼ 新零售模式是什麼要怎麼做
新零售模式:
新零售,英文是New Retailing,即個人、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並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新零售模式需要做的:
1.線上線下相結合
打通線上線下門店的消費場景。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和消費體驗。
(1)線上預約,到店體驗。
(2)線上下單,門店配送。
(3)線上領券,門店使用.
2.渠道一體化,精準引流
開放介面,開通小程序,app,電商平台,對消費者進行精準畫像,拼團送禮,優惠劵等互動留存客戶。
3.場景智能化
通過使用AI,VR技術鏈接虛擬和現實,採用智能觸屏,智能貨架電子標簽等物聯設備,增加消費者互動,提高購物體驗感。
4.在線支付
客戶在線預約,挑選商品,支付到售後,客戶可享受即買即走,智能支付鏈接線上線下消費及服務,實現實體店精準營銷。
5.高效物流
新零售變更線上物流,鏈接線下門店,採用門店發貨系統實現全渠到訂單統一收訂,就近門店配送,提高用戶體驗,有效去庫存,降低成本。
❽ 新零售是什麼意思
新零售,即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並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
新零售就是全渠道零售,是線上線下的整合營銷模式,本質上是結合線上和線下。電商巨頭馬雲也提出,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只有新零售。
這也意味著,線下的企業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完整的現代物流,才能真正創造出新零售來。物流的本質不僅僅是要比誰做的更快,而是要真正消滅庫存,減少囤貨量,讓庫存更好管理,才能真正達到新零售的發展需求。
(8)怎樣用內容驅動零售擴展閱讀:
發展動因
經過近年來的全速前行,傳統電商由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終端大范圍普及所帶來的用戶增長以及流量紅利正逐漸萎縮,傳統電商所面臨的增長「瓶頸」開始顯現。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2014 年1-9 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1823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9.9%;
2015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25914億元,同比增長降到36.2%;
2016年的1-9 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是34651 億元,增速僅為26.1%。
此外,從2016 年「天貓」、「淘寶」的「雙11」總成交額1207億元來看,GMV增速也從2013 年超過60%下降到了2016年的24%。
參考資料:網路 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