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玉屏風散與防疫
在這次新冠肺炎的中醫葯預防上,相較於曾紅極一時繼又備受質疑的雙黃連各制劑,玉屏風散得到了部分中醫的推崇。
玉屏風散是由我國元代醫學大家危亦林創制。方中共有三味葯,分別是黃芪、白術、防風。危亦林認為這三味葯可以有效提高人體機能,就像是給人圍了一道屏風,讓病邪不易上身。於是就把黃芪、白術、防風三種葯組成的方劑命名為玉屏風散。
方中的黃芪甘溫,內可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止汗;白術健脾益氣,助黃芪加強益氣固表之功;防風走表而散風邪,合黃芪、白術以益氣祛邪。黃芪得防風,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風得黃芪,祛邪而不傷正,有補中寓疏,散中寓補之意。
在方中葯物的具體用量上,《醫方類聚》所載的玉屏風散,黃芪的用量是白術、防風的兩倍;而《丹溪心法》所載的玉屏風散,白術的用量是其它兩味葯的兩倍。臨床使用中,具體哪味作為主葯要視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自汗重,可重用白術;如果易感風邪,則重用黃芪。只有確定了三味葯的主從關系,才能合理應用本方,從而符合臨床實際。
起初本方為表虛不固而致體虛自汗或易感風邪而設。時至當代,人的工作壓力大,長期超負荷工作易致虛勞,而玉屏風散恰能讓虛人倚之如屏,遠離風邪。這也是一些中醫在此次疫情期間珍此方如玉的原因。
其實,不論是玉屏風散還是雙黃連、藿香正氣各制劑,只有在中醫葯理論指導下准確辨證合理用葯才能有效平衡人體機能,從而有助於抵禦時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