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晁----怎麼讀
晁 cháo
【名】
姓。如:晁蓋
同「朝」。早晨〖morning〗
此字當為朝之或體,杜說是也(杜林以為朝旦)。——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於是天子乃以陽晁,始出乎玄宮。——揚雄《羽獵賦》
Ⅱ 晁怎麼讀
晁讀作:cháo(只有一個讀音)
聲母ch,韻母ao,聲調二聲。
部首日部,部外筆畫6畫,總筆畫10畫
五筆86JIQB,五筆98JQIU,倉頡ALMO,鄭碼KVRD
釋義:姓。
(2)晁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只有三個
1、晁董[cháo dǒng]
漢代晁錯和董仲舒並稱。
2、晁補之[cháo bǔ zhī]
(1053-1110)北宋文學家。字無咎,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元豐年間進士。歷任著作佐郎、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兼國史編修。
3、誅晁錯[zhū cháo cuò]
誅鼂錯。
Ⅲ 晁怎麼讀
晁,讀作cháo,是姓氏的一種,另外,有早晨的意思
一、基本信息
拼音:cháo;部首:日 ;四角碼:60113 ;倉頡:almo; 86五筆:jiqb ;98五筆:jqiu ;鄭碼:KVRD;統一碼:6641 。
二、筆畫筆順
「晁」字共10畫,除部首外有6畫。10畫分別是豎、橫折、橫、橫、撇、點、提、豎彎鉤、撇、點。
(3)晁怎麼讀擴展閱讀
晁姓的名人
一、晁錯
漢文帝與漢景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晁錯提出了一條打擊奴隸主殘余勢力和地方割據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地主階級專政的法家路線。主張獎勵農耕、抗擊匈奴、削平藩國。他多次上書景帝,討論削弱諸侯王割據勢力和更改法令等事宜。後被漢景帝為平息七國之亂所誅殺。
二、晁補之
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
三、晁迥
晁迥當工部尚書的高官時,其子晁宗愨舉為進士,和他同朝執事。而隨後晁迥的五個曾孫輩(晁端友、晁端彥、晁端稟、晁端禮、晁端申),都為進士,當時人都贊嘆不已。
且晁家的族中人,也有許多為進士的,又或者以文才出名的,或在當官的,那時人們誇張說:「晁半朝」,就形容朝廷中似乎一半是晁家人。
Ⅳ 「晁」字怎麼讀,拼音是什麼
晁讀cháo。
姓。如:晁蓋。同「朝」。早晨
此字當為朝之或體,杜說是也(杜林以為朝旦)。——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於是天子乃以陽晁,始出乎玄宮。——揚雄《羽獵賦》
晁董[cháo dǒng]
漢 代 晁錯 和 董仲舒 的並稱。《宋史·王十朋傳》:「學者爭傳誦其策,以擬 晁 董 。」 明 高明 《琵琶記·杏園春宴》:「文章過 晁 董 ,對丹墀已膺天寵。」
Ⅳ 「晁」怎麼讀
chao 二聲
晁
cháo
【名】
姓。如:晁蓋
同「朝」。早晨〖morning〗
此字當為朝之或體,杜說是也(杜林以為朝旦)。——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於是天子乃以陽晁,始出乎玄宮。——揚雄《羽獵賦》
Ⅵ 晁做姓怎麼讀
晁(Cháo)姓源出有二:
源於姬姓
是周景王小兒子朝的後代,以祖名為氏。周景王的太子早死,景王最崇愛小兒子王子朝,於是打算將他立為太子。但是事情還沒有辦完的時候景帝就心臟病突發而死去了。景王的另一個兒子丐早就想得到王位,於是他乘這個機會暗中勾結晉國的君臣作為外援,景帝一死,他就要和王子朝爭奪王位。這時,執政的卿士單氏和劉氏擁立了另一個王子猛作為國君,稱為周悼王。王子朝發動周都部分貴族和失去官位的舊貴族的子弟起兵,趕走了悼王。這時晉國出面干涉,派兵送悼王歸國復位。不久以後,悼王暴病而死,王子丐繼位,稱周敬王。第二年,王子朝在貴族尹氏的支持下再次起兵趕走了敬王,自立為王。三年以後,周敬王在晉軍的幫助下復位。王子朝帶著周朝的典籍逃到楚國。王子朝的子孫後代後來並以朝為姓,稱為朝氏。晁是鼌、朝的古字,因而又寫做晁、鼌氏。晁與鼌、朝古代的時候音同意通,都有早晨的意思。
出自史氏
也是以祖名為姓。春秋時期,衛國有大夫史晁,他的子孫後代便以晁作為他們的姓氏。 得姓始祖:王子朝。從歷史文獻上考證,在我國古代,晁、鼌(鼌)、朝三字的讀音完全相同,所以,經常被混為一用。依照《風俗通》上記載,晁姓是衛大夫史晁之後。而《史記·晁錯傳·索隱》上記載說:「晁氏出南陽,今西鄂晁氏之後也。」《通志·氏族略》一書指出,這個家族的始祖,是周景王的兒子王子朝,或是衛國大夫史晁(又作史鼌)。據《鼠璞》上記載,認為晁姓是由朝姓改成的。綜合上述記載,可以知道推算起來,他們的得姓至少已經有2500年左右的歷史。追本求源,他們還是周文王珠姬姓後裔。望族居京兆郡(今陝西省西安東)。故晁氏後人奉王子朝為晁姓的得姓始祖。
Ⅶ 晁,姓氏怎麼讀
讀:cháo
一、晁的釋義:
姓。
二、晁的組詞(只有3個):
晁董 、誅晁錯 、晁補之
三、晁的筆順:
二、相關組詞(只有3個):
1、晁董[cháo dǒng]
漢代晁錯和董仲舒的並稱。
2、誅晁錯[zhū cháo cuò]
漢景帝 時,鼂錯 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請削諸侯之地,於是 吳 楚 七國以誅 鼂錯 為名反叛。
3、晁補之[cháo bǔ zhī]
(1053-1110)北宋文學家。字無咎,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元豐年間進士。歷任著作佐郎、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兼國史編修。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編》。
Ⅷ "晁"是個什麼字怎麼讀呢
讀音:[cháo]
Ⅸ 晁怎麼讀音是什麼
"晁"姓 (cháo)是我國重要的姓氏之一,人數眾多,分布於世界各地。晁姓宗族,在漢代時因為出了一位高官晁錯而有所興盛。而在宋朝時又因為曾出現一位"晁半朝"--晁迥,而使晁氏家族再揚威名,同時宋朝時還出過著名學者晁端禮、晁補之、晁沖之,南宋有藏書家晁公武,元代時有兵部尚書晁顯等等,為華夏民族的歷史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