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卞」字怎麼讀
卞[biàn]
㈡ 卞怎麼讀
「卞」的讀音是:biàn。
㈢ 卞的讀音是什麼
一、卞的讀音是:biàn
二、釋義:
1.急躁:~急。
2.姓。
3.古地名 。春秋時魯邑,漢置卞縣,後魏廢。故址在今山東泗水縣東
4.法,法度
三、卞的部首:卜
四、漢字結構:單一結構
五、相關組詞:
卞泣大卞卞和卞寶卞射卞急隋卞卞毅卞嚴躁卞薛卞卞克卞莊剛卞
(3)卞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順:丶一丨丶
二、筆順讀寫:點、橫、豎、點、
三、片語釋義:
1、楚卞[chǔ biàn]
指春秋時楚人卞和。
2、卞躁[biàn zào]
急躁。
3、卞隨[biàn suí]
古隱士。相傳商湯將討伐夏桀,曾和卞隨商量,卞隨拒不回答。
4、卞璞[biàn pú]
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
5、卞莊子[biàn zhuāng zi]
春秋魯大夫,著名勇士,食邑於卞,謚庄。
㈣ 卞怎麼讀
卞,讀作biàn。
引申義有①急躁 ②姓。出自《尚書·顧命》:「率循大卞。」《玉篇》:「卞,法也。」指法、法度、法規;古地名;也做姓氏。
尋根溯源:
1、據歷史記載:黃帝有兒子叫龍苗,龍苗生吾融,吾融的兒子被封在卞 國(在今山東泗水縣東的卞橋鎮),史稱卞明。其後代子孫以國名為姓,遂成卞氏。按《呂氏春秋》載,在商朝之際,湯與伊尹計謀功伐 夏桀時,有個叫卞隋的名士,因拒行湯王之計而投水自盡。可見卞氏 起源很早。
2、西周時,周武王姬發封自己的弟弟叔振鐸於曹(今山東省曹 縣),世稱曹叔振鐸,其後以曹為氏,遂成曹姓。後來叔振鐸的支庶子孫中有個勇士名庄,在魯國做官,又被封於卞邑(在今山東省兗州 ,泗水一帶)。爵位為子,故時稱卞莊子,其後人遂以卞為姓。形成 了卞姓的一支。
古籍解釋
1、《唐韻》《集韻》《韻會》皮變切《正韻》毗面切,𠀤音弁。《廣韻》縣名。《括地誌》兗州泗水縣,本漢卞縣地。
2、又《集韻》躁疾也。《左傳·定三年》邾庄公卞急而好潔。
3、又《玉篇》法也。《書·顧命》臨君周邦,率循大卞。《注》大法也。
以上內容來自 網路-卞
㈤ 卞在姓氏中讀什麼
卞在姓氏中讀biàn。
卞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86位。卞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43位,人口約三十八萬一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24%左右。
卞姓源於姬姓,出自黃帝裔孫吾融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
拓展資料
卞姓源於姬姓,出自黃帝裔孫吾融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相傳黃帝有兒子叫龍苗,龍苗生吾融,傳到吾融的兒子姬明,被封在卞國(今山東泗水卞橋鎮),史稱卞明,其後代子孫以國名為姓氏,稱卞氏,是為卞氏最早的一支。
記載於《呂氏春秋》上的卞隨:「湯遂與伊尹謀夏伐桀,克元,以讓卞隨,卞隨辭曰:『後之代桀也謀乎我,必以我為賊也,勝桀而讓我,必以我為貪也。吾生乎亂世,而無道之人再來詢我,吾不忍數聞也。』乃自投於潁水而死。」
據此,卞氏是高士卞隨的後代,夏朝末年商湯遂與伊尹聯合討伐夏桀,大功告成要將天下讓給卞隨。卞隨推辭不受,並投於潁水自殺而死。卞隨的子孫就以卞為姓,稱為說氏。故卞氏後人奉卞隨為卞姓的得姓始祖。
㈥ (卞)怎麼讀拼音
(卞)讀音如下:
卞
讀音:[biàn]
部首:卜五筆:YHU
釋義:1.急躁:~急。 2.姓。
㈦ 卞怎麼讀
卞
卞拼音biàn,部首卜部,部外筆畫2畫,總筆畫4畫
五筆YHU,倉頡YY,鄭碼SID,四角00230
結構單一,電碼0593,區位1769,統一碼535E
釋義:
1、急躁:卞急。
2、姓。
(7)卞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卞莊[biàn zhuāng]
即卞莊子。
2、卞隨[biàn suí]
古隱士。
3、卞急[biàn jí]
急躁。
4、卞克[biàn kè]
(性情)暴躁好勝。
5、大卞[dà biàn]
大法。
㈧ 「卞」字怎麼讀它的意思是什麼
「卞」字讀作:biàn
解釋:1. 急躁:~急。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