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跖怎麼讀
擴展閱讀
上火牙齒痛可以喝酸奶嗎 2025-02-06 03:04:17

跖怎麼讀

發布時間: 2022-02-26 07:22:36

A. 跖趾怎麼讀

zhí zhǐ。

跖趾由各跖骨小頭與各趾的第1節趾骨底構成。關節囊鬆弛,上面較薄,下面較厚,在跖側及兩側有韌帶加強。跖趾關節屬橢圓關節,可作屈伸及輕微的收展運動。

特點:

跖趾關節關節囊鬆弛,兩側有側副韌帶加強,跖面有跖側副韌帶。跖側副韌帶肥厚,介於兩側副韌帶之間,與跖骨連接較松,與趾骨、跖骨深橫韌帶和側副韌帶連接緊密。

在第1~5跖骨頭之間有跖骨深橫韌帶(跖骨小頭橫韌帶)連結,在移植第2趾時,必須將切斷的跖骨深橫韌帶縫合,否則會引起足橫弓塌陷、導致疼痛。

B. 「跖讀什麼音」

拼 音 zhí
部 首 足 筆 畫 12 五 行 土 五 筆 KHD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同「蹠」。

C. "跖"的讀音

1、拼音:zhí
2、基本解釋
〈名〉
(1)形聲。從足,石聲。本義:腳掌,同本義
跖,足下也。——《說文》
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千而後足。——《呂氏春秋》
〈動〉
(1)踏,踩
跖勁弩。——《史記》
蹠達膝。——《淮南子·脩務》
上無凌虛之巢,下無跖實之蹊。——張協《七命》
(2)又如:跖實(獸足踏地)
(3)跳躍
跖魂負沴。——《漢書》

D. 跖 這個字怎麼讀

跖只有一個讀音,拼音是zhí。

基本釋義:

1、腳面上接近腳趾的部分。

2、腳掌。

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千而後足。——《呂氏春秋》

3、踐;踏。

跖勁弩。——《史記》

4、跳躍。

跖魂負沴。——《漢書》

(4)跖怎麼讀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踐跖讋跖跗跖夷跖

一、踐跖

[jiàn zhí]

猶踩踏。《楚辭·九章·哀郢》「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漢王逸註:「蹠,跋也……遠視眇然,足不知所踐蹠也。」

二、讋跖

[zhé zhí]

因震懾而跳躍。唐杜甫《朝獻太清宮賦》:「忽翳日而翻萬象,卻浮雲而留六龍。咸讋跖而壯慈應,終蒼黃而昧所從。」

三、跗跖

[fū zhí]

鳥類的腿以下到趾之間的部分,通常沒有羽毛,表皮角質鱗狀。

四、夷跖

[yí zhí]

伯夷與盜跖的並稱。古謂前者清廉,後者貪暴,常以喻善惡迥異之人。

E. 跖怎麼讀

讀作:zhí

拼音:zhí,聲母是zh,韻母是í,讀作第2聲。

釋義:

1、腳面上接近腳趾的部分。

2、腳掌。

3、踐;踏。

筆畫:

(5)跖怎麼讀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

1、足跖 [zú zhí]

腳底板。

2、跗跖 [fū zhí]

鳥類的腿以下到趾之間的部分,通常沒有羽毛,表皮角質鱗狀。

3、跖痛 [zhí tòng]

跖骨處的一種痙攣性燒灼痛。

4、桀跖 [jié zhí]

夏桀和柳下跖的並稱。泛指凶惡殘暴的人。

5、白跖 [bái zhí]

使用白弩的大盜。

F. 」跖」 字怎麼讀了

跖 讀音:[zhí]
跖,跖屈,即足以踝關節為軸向足底方向屈曲,稱為跖屈,與足背伸動作方向相反。

G. "跖」字怎麼拼音怎麼讀



zhí
【名】
(形聲。從足,石聲。本義:腳掌)同本義〖sole(ofthefoot)〗
跖,足下也。——《說文》
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千而後足。——《呂氏春秋》

zhí
【動】
踏,踩〖tread〗
跖勁弩。——《史記》
蹠達膝。——《淮南子·脩務》
上無凌虛之巢,下無跖實之蹊。——張協《七命》
又如:跖實(獸足踏地)
跳躍〖jump〗
跖魂負沴。——《漢書》

H. 跖字怎麼讀

跖拼音:
[zhí]
來自網路詞典
跖_網路詞典
[釋義] 同「蹠」。

I. 跖,這個字怎麼讀。

跖_網路漢語



[zhí] 

部首:足

五筆:KHDG

筆畫:12

[解釋]同「蹠」。

J. "跖"的讀音是什麼

跖,讀音為zhí,左右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