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闕怎麼讀音
擴展閱讀
cases文件夾可以刪嗎 2025-02-05 17:24:01
什麼東西可以治蟑螂 2025-02-05 17:23:48

闕怎麼讀音

發布時間: 2022-03-01 02:04:47

1. 闕怎麼讀音

有兩種讀音quē和què,聲母是q,韻母是ue,聲調是一聲和四聲。

一、闕的釋義

[ quē ]

1、過失;疏失:袞職有闕。

2、同「缺」。

[ què ]

1、古代皇宮大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泛指帝王的住所:宮闕。

2、神廟、陵墓前豎立的石雕。

3、姓。

二、闕的部首:門

三、闕的筆順:點、豎、橫折鉤、點、撇、橫、豎折/豎彎、豎、撇、撇、橫撇/橫鉤、撇、點

(1)闕怎麼讀音擴展閱讀

闕的組詞

1、宮闕[gōng què]

帝王所居宮殿的總稱。

2、天闕[tiān què]

天上的宮闕。

3、闕如[quē rú]

(存疑則)不說或不寫。

4、魏闕[wèi què]

古代宮門外的高大建築物(公布法令的地方)。

5、雙闕[shuāng quē]

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兩邊高台上的樓觀。

6、神闕[shén què]

人體穴位名。位於臍正中。

2. 闕做姓氏怎麼讀

闕,中國罕見姓氏之一,做姓氏時讀作(què)。

拓展資料:

闕姓,中國罕見姓氏之一,讀作què,《百家姓》排名,第359位,根據《姓氏考略》考證,闕氏主要源於孔子的故鄉闕黨,即闕里,望族出於下邳。

闕字有較多通假字或錯別字,一般有"缺","傕","掘","厥","闋"等,故有同意多意,作姓氏只能為"闕(què)"字,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外族用此字作姓氏和譯音的情況多有記載,如闕機、闕居、闕特勤、闕利啜等。

游戲中出現的人物"闕",是古代一種具有裝飾作用的建築物,主要用於反映家族地位和勢力,後逐漸作為姓氏:

1、源於地名

出自夏王朝時期,大夫關龍逄的後裔,關龍逄遇難後,其後裔遷入闕里,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闕氏為以地命氏,而且是闕氏的主要得姓淵源。

根據史籍《姓氏考略》一書的考證,闕氏出自孔子故鄉的闕黨,而據史籍《風俗通義》的記載,闕氏是闕黨童子的後代,東漢朝時期,"闕黨"之稱改為"闕里

2、源於闕鞏國

出自商末周初的小國"闕鞏",盛產優質鎧甲"闕鞏之甲"而聞名,此國的王族以及國民以"闕鞏"、"闕門"為氏,後簡化為單姓闕氏。

《左傳·昭公十五年》:" 闕鞏之甲,武所以克商也。",《武軍賦》:"鎧則東胡闕鞏,百煉精剛。"

3、源於鮮卑族

出自東漢末期,鮮卑官職 "闕機(掌管牲畜)"、"闕居(掌管營帳)",之後逐漸形成鮮卑部落,首領多以"闕機"、"闕居"為氏,隋、唐時期逐漸融入漢族,以闕為姓。

據史籍《三國志·魏書·鮮卑傳》中描述到,"二十餘邑,其大人曰彌加、闕機、素利、槐頭。從右北平以西至上谷為中部,十餘邑,其大人曰柯最、闕居、慕容等,為大帥,從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烏孫為西部"。

3. 闕怎麼讀音是什麼

共三個讀音:[quē] [què] [jué]

4. 闕的讀音是什麼

1讀音編輯
quē(què)
2詞義編輯
一般含義
闕 讀què時做姓氏,主要分布在湖南,浙江,江蘇,福建,安徽等地。不做姓氏時,代表宮闕,城闕的意思。讀jué時有去除,挖掘,毀傷的意思。
<動>去除 [remove] 。
以待會而考之,亡者闕之。——《周禮》
挖掘 [dig] 。
若闕地及泉。——《左傳》
毀傷 [damage]。如:闕翦(削弱,毀壞)。
另見quē;què 。
闕 quē
<名>
缺點;錯誤 [fault;slip;error] 。
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裨補闕漏。——諸葛亮《出師表》
先是雷震景德門,公(袁可立)上疏陳闕政。――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又如:闕敗(因失誤而把事情搞糟);闕政(有毛病的政治措施);闕失(失誤;錯誤)。
豁口,空缺 [gap] 。
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其闕。——《列子·湯問》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水經注》
又如:闕陷(凹陷)。
指待補的官額。即缺額 [vacancy]。如:闕車(古代兵車的一種。用以補缺的戰車,如現在所謂的機動預備部隊);闕簿(缺額登記冊)。
姓 闕姓
闕(què 闕)姓源出有四:
1、起源於地名。古代有縣名叫闕鞏,居住在這個縣的人家就以闕為姓。
2、來源於以封地名為氏。春秋時的魯國有邑名為闕黨。有人被封在這個地方,於是以封地名為氏,稱做闕姓。
3、來源於以地名為氏。春秋時期孔子居住在闕里,後來住在這個地方的人,就把地名當作自己的姓氏。
4、來源於傕姓。部分「傕姓」改成了「闕姓」。

5. 闕字怎麼讀

一、闕字的拼音是quē和què,是一個多音字。

二、闕字的基本釋義

[ quē ]

1、過失;疏失:袞職有闕。

2、同「缺」。

[ què ]

1、古代皇宮大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泛指帝王的住所:宮闕。伏闕(跪在宮門前)。

2、神廟、陵墓前豎立的石雕。

3、姓。

三、闕字的筆順是點, 豎, 橫折鉤, 點, 撇, 橫, 豎折/豎彎, 豎, 撇, 撇, 橫撇/橫鉤, 撇, 點。

四、闕字的組詞有宮闕、闕如、魏闕、天闕、闕疑、城闕、芝闕、帝闕、九闕、瑞闕、嚴闕、斷闕、龍闕、鶴闕等。

(5)闕怎麼讀音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解析

一、殿闕

[diàn quē]

古代殿前常有左右雙闕,因稱帝王宮殿為「殿闕」。亦指朝廷。殿闕之上不能隨意動作。

二、絳闕

[jiàng quē]

宮殿寺觀前的硃色門闕。亦借指朝廷、寺廟、仙宮等。

三、銀闕

[yín quē]

道家謂天上有白玉京,為仙人或天帝所居。

四、闕文

[quē wén]

原指有疑暫缺的字。後亦指有意存疑而未寫出的文句。

五、拜闕

[bài quē]

向皇帝居住的宮闕叩拜。表示對皇上尊敬。

6. 「闕」的讀音是什麼

「闕」的讀音是 [què ],

解析:

1.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有懷疑的事情暫時不下斷語,留待查考:~疑。

2.過錯:~失。

3.姓。

7. 闕的讀音有幾種

闕 [jué]
<動>1.[書] (挖掘)
闕 [quē]
<名>1.[書] (過失)
2.(職位或官位的空缺)
3.(虧損)
4.(姓氏)闕禮
5.[書] 同 「缺」
闕 [què]
<名>1.(宮門前兩邊的瞭望樓)
2.(帝王的住所) 宮闕

8. 「闕」字作姓氏時的讀音是什麼

「闕」作姓氏時讀作【quē】。

9. 闕怎麼讀

闕,中國罕見姓氏之一,做姓氏時讀作(què),國內主要分布於湖南、浙江,江蘇,福建,安徽,台灣等地,海外分布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外族用此字作姓氏和譯音的情況多有記載,詳見闕姓。

闕,是關於道的一個概念,也是一個關於范疇的概念,闕是一種建設在道路之上的門類示意物,用來表示由此而始,行者行將進入一個「規定了的區域」,在今天的河北及很多地方,我們還可以看到闕的實物形態,比如講一個村子的道路的並沒有門的「門樓」、進入一個特殊區域的「牌坊」(在老北京的街道原來有很多實體),它是可以是文化的、地理的、經濟的、政治性的、種種規范性的規范的最外最遠的標示物,比如我們身體的手指末端、我們的鼻子尖,就因此都可以被賦有了「闕」的意思。

皇宮門口的闕,也叫象魏,遠古時用於頒布法令之地,是古代宮廷等大型建築入口入豎立 的雙柱的名稱。東闕叫蒼龍闕;北闕叫玄武闕。

不做姓氏時,代表宮闕,城闕的意思。闕為入聲字,《廣韻》等韻書皆注為去月切,現存què、quē兩音,做姓氏時也有將闕姓注為quē音的,台灣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學術網路版第四版是將之規范為què姓,大陸2012年6月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也是如此。

(9)闕怎麼讀音擴展閱讀

一般含義

闕 讀què時是姓氏,不做姓氏時,代表宮闕,城闕的意思。讀jué時有去除,挖掘,毀傷的意思。

<動>去除 [remove] 。

以待會而考之,亡者闕之。——《周禮》

挖掘 [dig] 。

若闕地及泉。——《左傳》

毀傷 [damage]。如:闕翦(削弱,毀壞)。

另見quē;què 。

闕 quē

<名>

缺點;錯誤 [fault;slip;error] 。

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裨補闕漏。——諸葛亮《出師表》

先是雷震景德門,公(袁可立)上疏陳闕政。――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又如:闕敗(因失誤而把事情搞糟);闕政(有毛病的政治措施);闕失(失誤;錯誤)。

豁口,空缺 [gap] 。

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其闕。——《列子·湯問》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水經注》

又如:闕陷(凹陷)。

也指職位或官位的空缺。即缺額 [vacancy]。如:闕車(古代兵車的一種。用以補缺的戰車,如現在所謂的機動預備部隊);闕簿(缺額登記冊)。

闕(què)姓

主要淵源

漢族:

闕姓據考證始祖為弁公,生於周靈王時,為夏朝大夫關龍逢後裔,因逃難避居山東曲阜闕里,乃以地名為氏,後繁衍於下邳,遂以此為郡望,再往中國南方各處拓展居住。

少數民族:

鮮卑有「闕機氏」、「闕居氏」等官,其後裔入中國後,以闕為姓。

突厥人闕特勤,東突厥貴族,其後裔入唐後漢化,以闕為姓。

補充:

通假字,傕(jué)(què),通「闕」,姓也 ——《康熙字典》

詳見闕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