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灝字怎麼讀
灝的讀音是hào。
一、灝的釋義
1、水勢大。
2、〔灝溔〕水無邊際的樣子。
二、組詞
灝露、灝漫、灝汗、灝噩、灝博等。
組詞
一、灝漫 [ hào màn ]
宏大。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四二章一:「他( 陸游 )意氣豪邁,常欲有所作為。所以灝漫熱烈的愛國之呼號,常見於他的詞與詩里,而在詩中尤其活躍。」
二、灝汗 [ hào hàn ]
猶灝瀚。
清·龍啟瑞《劉茮雲哀辭》:「茮雲之學……又皆折衷於孔、孟、程、朱之理,不為灝汗無紀之說。」
B. 灝怎麼讀音是什麼
讀音
灝
拼音:hào
讀四聲[1]
2部首筆畫
繁體字:灝
華文新魏--灝
部首:氵
部外筆畫:18
總筆畫:21
繁體部首:氵
部外筆畫:21
總筆畫:24[1]
3漢字編碼
五筆86&98:ijym
倉頡:eafo
筆順編號:441251141251234132534
[1]
四角號碼:3118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4漢字字義
名詞
豆漿
灝,豆汁也。——《說文·水部》
形容詞
(1)水勢無邊際。通「浩」
(2)白,潔白,明亮
通「皓」
(3)又如:灝汗,灝瀚(水勢廣大的樣子。引申為廣大、眾多的意思);灝茫(水闊大蒼茫的樣子)形容水勢大
(4)廣大
。如:灝漫(宏大);灝噩(博大)漢字出處[1]
5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灝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音皓。灝溔,水勢遠也。又灝灝,夷曠也。
【揚子·法言】商書灝灝爾。【注】灝灝,猶漫漫也。通作皡。
又【說文】豆汁也。
【長箋】禮用豆汁沐發,故特製字。釋氏以灝浴身,故四月八月用豆浴佛。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又【廣韻】【集韻】𠀤古禫切,音感。義同。
請採納~
C. 灝怎麼讀
灝讀:hào
拼音介紹:
漢語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准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2008年9月,中國台灣地區確定中文譯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自2009年開始執行。
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根據這套規范寫出的符號叫做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漢語普通話拉丁轉寫標准。國際標准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轉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讀音。
D. 灝怎麼讀音是什麼意思
「灝」的讀音為:hào,是指水勢大。
1、「灝」筆畫數:21;部首:氵;筆順編號:441251141251234132534 。
2、作名詞時,
豆漿
灝,豆汁也。——《說文·水部》
3、作形容詞時,
水勢無邊際。通「浩」
又如:灝汗,灝瀚(水勢廣大的樣子。引申為廣大、眾多的意思);灝茫(水闊大蒼茫的樣子)
廣大〖vast〗。如:灝漫(宏大);灝噩(博大)
4、相關詞語:灝露 灝汗 灝瀁 灝灝 灝噩 灝瀚 灝茫 瀚灝 渾灝 灝溔 灝博 灝氣 灝漫 淵淵灝灝
E. 「灝」讀音是什麼
「灝」讀音是:hào
F. 灝字怎麼讀呢
hào
G. 「灝」怎麼讀是什麼意思
「灝」的讀音為:hào,是指水勢大。
H. 灝怎麼念
讀音:hào
I. 灝。怎麼讀音
讀作:hào
灝注音:ㄏㄠˋ,部首:氵部,部外筆畫:18畫,總筆畫:21畫,五筆:IJYM,倉頡:EAFO
鄭碼:VKKG,四角:31182,結構:左中右,電碼:3493,區位:6916,統一碼:704F
筆順:丶丶一丨フ一一丶一丨フ一丨ノ丶一ノ丨フノ丶
釋義:
1、水勢大。
2、廣大。
3、〔灝灝〕空曠的樣子。
4、古人名用字。
(9)灝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灝露[hào lù]
白露。灝,用同「皓」。
2、灝噩[hào è]
博大。
3、灝溔[hào yǎo]
水無邊際的樣子。溔(yǎo)。
4、灝灝[hào hào]
廣大無際貌。
5、渾灝[hún hào]
雄渾浩大。
J. 灝怎麼讀
目錄
聲明:詞條人人可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詳情
灝 [hào]
灝(拼音:hào)是漢語常用字,最早出現於篆文,意思是水勢無邊際。通「浩」,形容空曠的樣子。是人名用字。形聲字兼會意字。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中文名
灝
拼音
hào
部外筆畫
18
部首
氵
部外筆畫
18
字源解說
「灝」從水,表示與水或其他液體有關;「顥」本指白頭人,引申泛指白色。「水」「顥」為「灝」,即為白色的液體。《說文·水部》:「灝,豆汁也。」「灝」的本義指豆汁,豆汁呈乳白色。「水」「顥」為「灝」,又意為白色的水體。水勢如果浩大,則遠看是白茫茫的一片。由此,「灝」又假借為「浩」,表示浩大。」「灝」又假借為「浩」,指水勢浩大、盛大。「灝瀚」就是指水勢廣大的樣子,並引申為廣大、眾多的意思;「灝茫」指水闊大蒼茫的樣子。當水勢浩大,並急速如飛時,流動的水如同白練般閃過人們的眼簾,浩浩盪盪,呼嘯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