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風》的作者李嶠的「嶠」字怎麼讀
讀音:嶠 [qiáo]
生平簡介
李嶠,少有才名。20歲時,擢進士第,調安定尉。舉制策甲科,遷長安。後,累官監察御史。
邕、嚴二州僚族起義,他受命監軍進討,親入僚洞勸降,罷兵而返。遷給事中。武後、中宗朝,屢居相位,封趙國公。睿宗時,左遷懷州刺史。玄宗即位,貶滁州別駕,改廬州別駕。
李嶠的生卒年,新舊《唐書》均無記載,根據《通鑒》推斷,生年應在貞觀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開元元年(713)。作品介紹
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譯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葉,能催開春天的鮮花。刮過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⑵ 嶠字在人名中怎麼讀
「嶠」在人名中讀【qiáo】
⑶ 李嶠的嶠的讀音
李嶠的「嶠」讀qiáo。
李嶠(645~714年),字巨山,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唐朝時期宰相。
李嶠出身趙郡李氏東祖房,早年進士及第,歷任安定小尉、長安尉、監察御史、給事中、潤州司馬、鳳閣舍人、麟台少監等職。武周時期,依附張易之兄弟。中宗年間,依附韋皇後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書令、特進,封為趙國公。唐睿宗時,貶為懷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時,再貶滁州別駕,遷廬州別駕。開元二年(714年)病逝於廬州,終年七十歲。
(3)嶠怎麼讀擴展閱讀
李嶠是武後、中宗時期的文壇領袖,與蘇味道並稱蘇李,又與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崔李蘇杜),晚年更被尊為文章宿老,深得時人推崇。他的文章善於隸事用典,講求駢偶,辭采華美,堪稱大手筆。開元名相張說贊其文「如良金美玉」,《舊唐書》則稱其文學為「一代之雄」。
李嶠曾作《雜詠詩》一百二十首,分為乾象、坤儀、居處、文物、武器、音樂、玉帛、服玩、芳草、嘉樹、靈禽、祥獸十二大類,各以一字為題,又稱《單題詩》,一詩詠一物,如《日》、《月》等,句句用典,是詩歌的類書形式。這組《雜詠詩》在天寶六載(747年)已有張庭芳為之作注,後流傳至日本,在平安時代成為貴族及士族階層重要的幼學讀物。
⑷ 嶠怎麼讀
「嶠」在人名中讀【qiáo】
「嶠」讀音有2種:【qiáo】和【jiào】
嶠【qiáo】意義:
(1)泛指高而陡峭的山峰
如:鼻準高隆如嶠聳--《西遊記》
千嶠萬峰
李嶠--唐代詩人,官拜宰相
(2)特指昆侖丘的嶠山
如:嶠岳
來自《淮南子.泰族訓》:懷柔百神,及河嶠岳
嶠【jiào】意義:
(1)(山間狹窄而陡峭的)山道
⑸ 「嶠」的讀音什麼
嶠jiào
◎山道。
其它字義
●嶠
(嶠)
qiáo
◎山尖而高:~岳。
⑹ 李嶠的嶠怎麼讀
李嶠的嶠讀作:qiáo。
古人名與字規律之一:名與字含義相同或相近,彼此能起解釋的作用.「嶠qiáo」本義指高而尖的山,泛指高山或山嶺,與李嶠的字「巨山」相輔相成。
「嶠jiào」本義指山道,與李嶠的字「巨山」構不成對應。
嶠是一個多音字,在讀作jiào泛指高而陡峭的山峰;同「喬」。(形容山)高聳,再讀作做jiào(名詞)(山間狹窄而陡峭的)山道。
(6)嶠怎麼讀擴展閱讀:
嶠是一個中國漢字,讀音為jiào、qiáo。形聲字,字從山從喬,喬亦聲。「喬」意為「高而上端圓起」。「山」與「喬」聯合起來表示「山顛圓曲」。本義:山頭圓曲。
1.(名詞)泛指高而陡峭的山峰;例:出為碧嶠。《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鼻準高隆如嶠聳。
2. (名詞)特指五嶽組詞:嶠岳
3. (形容詞)同「喬」。(形容山)高聳
⑺ 嶠字怎麼讀
多音字,讀qiao(二聲),也讀jiao(四聲)。主要是形容山的。盼望可以幫助到你!
⑻ 嶠這個字怎麼讀
嶠字有兩個讀音①拼音是jiào 讀音是 叫; ②拼音是qiāo 讀音是 喬;
⑼ 人名嶠怎麼讀
嶠讀音為jiào。
嶠是一個中國漢字,讀音為qiáo,jiào。形聲字,字從山從喬,喬亦聲。「喬」意為「高而上端圓起」。「山」與「喬」聯合起來表示「山顛圓曲」。本義:山頭圓曲。
古籍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廟切,音轎。《爾雅·釋山》山銳而高嶠。《集韻》一曰石絕水。
又山名。《列子·湯問篇》渤海之東,其中有五山焉,二曰員嶠。
又《集韻》山逕也。《顏延之·侍游曲阿後湖詩》山祗蹕嶠路。
又《廣韻》巨嬌切《集韻》《類篇》《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𠀤音喬《徐鉉曰》古通用喬。《詩·周頌》及河喬岳。《集韻》或作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