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麥粒腫是怎麼得的
本病的發生與患者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有關,譬如經常用臟手或不潔之物擦眼或眼局部有慢性炎症(如沙眼),使細菌有可乘之機。其次與過度勞累、全身營養不良有關(如上夜班睡眠不足、消化不良、屈光不正、糖尿病等)。
2. 麥粒腫是怎麼造成的
麥粒腫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生通常與多種因素有關,而比較常見的主要有眼睛過度疲勞、皮脂腺分泌旺盛以及衛生清潔不當這三種,希望大家在出現麥粒腫的情況最好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這樣才能盡快將麥粒腫這種疾病治癒。
麥粒腫實際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眼病,所謂的麥粒腫其實就是眼皮長了一個囊腫,如果大家在生活中患有麥粒腫這種疾病,眼睛部位就會感到非常難受,而且麥粒腫也會對人的影響造成不小的影響,為什麼會出現麥粒腫的情況呢?接下來小編來為大家詳細介紹引起麥粒腫的幾個原因,告訴您麥粒腫究竟是怎麼引起的吧!
1、過度疲勞
麥粒腫可能是因為過度疲勞引起的。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經常過度用眼,很容易就會使眼睛過度疲勞,並出現情緒緊張的情況,這種情況的發生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進而使皮脂腺排泄不暢,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麥粒腫的發生。
2、皮脂腺分泌旺盛
臨床研究發現,油性體質的人或是在生活中經常吃油炸食品以及巧克力等食物的人其機體的皮脂腺分泌的會相對比較旺盛,而這種情況的發生容易導致分泌出口被堵塞,最終導致麥粒腫的發生。
3、衛生不當
麥粒腫的發生於清潔衛生不但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經常用不幹凈的手來搓揉眼睛,或是在生活中長期佩戴隱形眼鏡,很容易就會導致眼結膜發炎,這種情況的發生也很容易引發麥粒腫。
上述文章就是有關麥粒腫怎麼引起的這一問題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看過之後也都知道麥粒腫究竟是怎麼引起的了。上述文章中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引起麥粒腫的三個因素,希望大家在了解之後能引起重視,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經常用手搓揉眼睛,同時還要注意避免過度用眼,以防止眼睛過度疲勞而容易引起麥粒腫。此外,大家在生活中也要重視睡眠充足,這樣也能有效防治麥粒腫的發生。
3. 請問。內麥粒腫怎樣引起的
是化膿性細菌引起的一種眼瞼腺體炎症,內麥粒腫是指瞼板腺的感染。一般會出現紅腫痛的症狀,治療方法一般是熱敷加抗菌的眼葯水(可樂必妥)或者眼膏(泰利必妥),若出現膿頭,可到眼科門診挑掉膿頭,擠出膿水即可。
4. 麥粒腫是怎麼引起的
麥粒腫即眼瞼腺體的急性化膿性炎症。中醫稱為針眼。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屈光不正、糖尿病、消化功能紊亂、體質虛弱及不良衛生習,慣者易患此病。有內外之分,發生於睫毛、毛囊或周圍的皮脂腺者,稱為外麥粒腫;發生於瞼板腺者,稱為內麥粒腫。本病為常見病,多見於青少年,預後較好,無損於視力。但反復或多發者,日後可能影響眼瞼外觀或功能。 [臨床表現]
初起有眼瞼癢、痛、脹等不適感覺,之後以疼痛為主,少數病例能自行消退,大多數患者逐漸加重。檢查見患處皮膚紅腫,觸摸有綠豆至黃豆大小結節,並有壓痛。如果病變發生在近外眼角處,腫脹和疼痛更加明顯,並伴有附近球結膜水腫。部分患者在炎症高峰時伴有惡寒發熱、頭痛等症狀。外麥粒腫3~5日後在皮膚面,內麥粒腫2~3日後在結膜面破潰流膿,炎症隨即消退。也有部分麥粒腫既不消散,也不化膿破潰,硬結節長期遺留者。 [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即可確診。 [治療]
1.西醫葯治療
(1)局部濕熱敷,用干凈毛巾或紗布,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鍾。
(2)抗菌素眼葯水如氯黴素或利福平或氧氟沙星點眼,每日4~6次。抗菌紗眼膏如金黴素或紅黴素塗眼,每日1~2次。一般不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個別重症,可肌注青黴素或口服抗生素。
(3)膿腫成熟,出現黃色膿頭,可切開排膿。但切忌擠壓局部。 2.中醫葯治療
(1)外治法:外塗玉樞丹或清火眼丸。取葯研磨成汁,塗於結腫部位。
(2)內治法:
①風熱外侵:瞼部腫物初起,局部微有紅腫癢痛,伴頭痛,發熱,全身不適等,舌苔薄白,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
方葯:金銀花、連翹15克、桔梗12克、薄荷6克(後煎)、淡竹葉10克、甘草6克、防風10克、大花 粉12克、牛蒡子10克、蘆根10克。
中成葯:銀翹解毒丸。
②熱毒壅盛:眼瞼紅腫痛難睜。兼有口乾,頭痛,發燒,尿黃,便秘,舌苔黃、舌質紅,脈數有力。
治法:瀉火解毒。
方葯:穿山甲12克、梔於10克、連翹15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白芷10克、天花粉12克、皂角刺12克、歸尾12克、甘草6克、赤芍12克、金銀花各15克、大黃5克、芒硝10克。
中成葯:連翹敗毒丸或牛黃解毒丸。 [預防與調養]
本病局部切忌擠壓,以免炎症擴散,甚至造成海綿竇栓塞,危及生命。
中葯治療麥粒腫共18方
方劑1
金銀花、地丁、蒲公英各15克,連翹、赤芍、夏枯草各10克,黃連6克,生苡仁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麥粒腫早期
方劑2
生地黃、金銀花各30克,白菊花20克,大黃10克,枯礬2克
制用法:取上葯一半劑量水煎頓服。取另一半劑量研末,用蛋清調成膏狀,外敷患處,每日3次。
適應症:麥粒腫早期
方劑3
生芪12克,當歸10克,金銀花15克,川芎、白芷、陳皮、皂角刺、山甲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麥粒腫化膿期
方劑4
黃連3克
制用法:泡入人乳內,2小時後即可用消毒棉簽蘸葯液塗紅腫處,每日6 -8次,兩天即可消散。
適應症:麥粒腫
方劑5
芙蓉花、薄荷葉各5克
制用法:共搗爛。外敷患處,每日2-3次。
適應症:麥粒腫
方劑6
鮮生地50克
制用法:搗爛取汁,與醋同量調勻。外敷患處。
適應症:麥粒腫
方劑7
黃柏、大黃、生地各2份,紅花、白芷各1.5份,薄荷葉0.8份,冰片0.2份
制用法:先將生地用竹刀切片曬干研粉,再將紅花、大黃、黃柏、白芷、薄荷葉研極細末,後田中冰片混和均勻,瓶裝
適應症:麥粒腫
方劑8
甲珠、金銀花、天丁各12克,僵蠶、白芷、丹皮各9克,酒洗全蠍、甘草各6克,生地15克,細辛3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風熱重加連翹12克,牛蒡子9克;口渴加花粉15克,葛根12克;大便干結加大黃6克,枳實6
適應症:麥粒腫
方劑9
木通3克,滑石、瞿麥各15克,黃芩9克,連翹12克,大黃(後下)、生甘草各6克,蟬衣4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頑固性、屢發性麥粒腫
方劑10
黨參、黃芪、銀花、赤芍各15克,連翹、防風、皂刺各10克,白芷、川芎各6克,蒲公英2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頑固性、屢發性麥粒腫
方劑11
羌活、防風、荊芥、白芷、歸尾、川芎、甲珠、酒大黃各10克,生地、赤芍各15克,金銀花20克,皂角刺12克,黃連3克,生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麥粒腫
方劑12
黃芪、皂刺、銀花、桔梗、白芷、川芎、當歸、白術、白芍、茯苓、人參、炙甘草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老年麥粒腫
方劑13
荊芥3克,蟬蛻6克,桑葉、菊花、忍冬藤、敗醬草、蒲公英、赤芍、決明子、白蒺藜、女貞子各9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麥粒腫反復發作
方劑14
夏枯草、蒲公英各20克,穿心蓮、野菊花各15克,魚腥草25克
制用法:煎液。熏洗患處。
適應症:麥粒腫
方劑15
白菊花10克
制用法:頭煎內服,第2煎洗眼,每日2劑,分早晚用。
適應症:麥粒腫
方劑16
玉樞丹9克
制用法:醋調成膏狀。塗患處。
適應症:麥粒腫
方劑17
枯礬5克
制用法:研末,用雞蛋清調勻。塗患處。
適應症:麥粒腫
方劑18
薄荷、甘草、枳殼、陳皮、藿香各10克,防風、梔子、赤芍、黃芩各15克,石膏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麥粒腫
5. 麥粒腫是怎麼引起的
麥粒腫是因細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性炎症。以葡萄球菌感染多見,依發生部位可分為外麥粒腫與內麥粒腫。前者長在眼瞼外,是睫毛根部皮脂腺的急性炎症;後者則長在眼瞼內,是瞼腺急性炎症。
麥粒腫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青少年多見,體質虛弱、屈光不正、不良衛生習慣、用手揉搓眼、過度勞累、偏食、睡眠不足及營養不良、患糖尿病者發病率較高。
治療:
1、局部點眼:選用抗生素眼液,眼膏,常用0.25%氯黴素服液,或1%利福平服液,每2~4小時1次,夜間用紅黴素眼膏塗眼。
2、治療麥粒腫的小驗方:
雷米封(異菸肼)對治療麥粒腫有奇效,一般為100mg 日3次 口服,或按每公斤體重4~10mg/日,分3次口服。一般3天左右治癒。不要熱敷,也無需加用其他抗生素,如已化膿,在化膿初期應用,則不用開刀一周左右治癒,可試用。
6. 麥粒腫是怎麼引起的該怎麼辦
病情分析:
麥粒腫多表現眼瞼處的腫物,紅腫,疼痛或者無痛。多是感染引起。
指導意見:
建議您到醫院眼科就診,較輕的話,可以使用滴眼液類葯物進行治療,如果較重的話,必要時需要手術治療。
7. 麥粒腫是怎麼引起的怎麼治療
你好,麥粒腫早期可熱敷,以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消散腫物,晚期可待膿腫腫局限化後切開排膿或讓其自潰。千萬不要用手擠壓或用沒有消過毒的針去挑,因為面部有豐富的淋巴管和血管網,直接和顱內的血管相通,再加上面部的靜脈無靜瓣膜,擠壓後炎症易向顱內擴散,可引起後果嚴重的海綿竇炎或腦膜炎等。
8. 麥粒腫是怎麼引起的怎麼預防和治療
麥粒腫是眼瞼腺體受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局限急性化膿性炎症,分內、外麥粒腫。外麥粒腫是睫毛毛囊所屬皮脂腺發生感染所致,外麥粒腫是睫毛毛囊所屬皮脂腺發生感染所致,外麥粒腫俗稱"偷針眼"。內麥粒腫是瞼板腺發生感染。
兒童在患瞼緣炎、營養不良、全身抵抗力下降時,容易反復發作。初起時瞼緣皮膚有局限性紅腫及硬結、有疼痛和觸痛,繼續發展紅腫疼痛加重。3-5天後硬結軟化,在睫毛根部出現黃白色膿點,可自行破潰排膿;發生在外眥部者伴有球結膜水腫,內麥粒腫症狀與外麥粒腫相似,疼痛更甚,充血、膿點在瞼結膜面,自行破潰後排膿於結膜囊。
麥粒腫治療早期宜濕熱敷,1天3次,每次10-20分鍾,如膿點已形成,可有消毒針頭挑破或切開排膿,但禁忌擠壓,以免造成炎症擴散;局部滴抗生素或磺胺類眼葯水和塗抗生素眼膏;全身症狀重者肌內注射青黴素,反復發作者進行自血療法。同時要注意用眼衛生,不要用臟手、臟手帕揉眼,患有結膜炎、瞼緣炎等眼病要及時治療。
麥粒腫
麥粒腫又名瞼腺炎,祖國醫學稱其為土疳或土瘍,俗稱「針眼」,是一種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發於青年人。此病頑固,而且容易復發,嚴重時可遺留眼臉疤痕。
(一)病因和發病
瞼腺位於眼瞼深部,但開口於瞼緣,細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可由開口處進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瞼深部的瞼板腺而致急性化膿性炎症,前者叫外麥粒腫,後者叫內麥粒腫。健康人的眼瞼有極強的防禦能力,它能抵禦外界細菌的侵襲,但是,當身體抵抗力減弱時(如營養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發病。患臉緣炎、沙眼、慢性結膜炎或過度用眼以及有近視、遠視、散光等眼病時,沒有及時配鏡矯正,並眼睛疲勞時亦可發病。不注意眼的衛生,用不幹凈的手、毛巾、手帕等擦眼,細菌侵入眼瞼腺內,可直接引起麥粒腫。
(二)病人表現
1.外麥粒腫:又名臉緣癤,初發時眼瞼紅腫、疼痛;近臉緣部可觸及硬結,並且有明顯壓痛,數日後硬結變軟化膿,在睫毛根部附近出現黃白色膿頭.膿頭破潰後,膿液排出,紅腫迅速消退,疼痛減輕。如果致病菌毒性劇烈或身體對致病菌抵抗力減低時,炎症由一個腺體擴散到其他腺體,而形成多個膿點,眼瞼高度紅腫,鄰近球結膜水腫,耳前淋巴結出現腫痛。幼兒和老年體弱者甚至出現畏寒、發熱等徵象。
2.內麥粒腫:病人表現與外麥粒腫相同,但是,由於感染的瞼板腺位於較堅實的瞼板組織內,所以眼瞼紅腫沒打外麥粒腫那樣顯著,而病人自覺疼痛卻較劇烈,炎症時間較長。早期發炎的瞼板腺開口處充血隆起,數日後瞼結膜面隱約可見黃色膿頭,最後穿破瞼結膜,排膿於結膜囊內。
(三)家庭護理
1.家庭用葯
(1)0.25%氯黴素眼葯水,每日4-6次或0.1%利福平眼葯水,每日2-4次,點眼。
(2)0.5%四環素眼葯膏或0.5%紅黴素眼葯膏,每日3-4次,塗眼。
(3)症狀嚴重或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者,應全身使用抗菌素或磺胺類葯物,以控制炎症、防止擴散。如口服:復方新諾明,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4片。麥迪黴素,每次O.2克,每日3次。紅黴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
2.中葯及偏方
(1)蒲公英30克、菊花9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鮮蒲公英及白花蛇舌草,搗爛外敷。
(3)銀翹解毒丸,每次l九,每日2次,口服。
3.眼部濕熱敷
可以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環,擴張血管,早期應用,有消腫止痛、促使炎症消退的作用。如已化膿時應用,則有縮短病程、促使早日穿破的作用。方法:取折疊多層的紗布或毛巾浸於開水之中或蒸煮,絞干後直接敷於患處,數分鍾更換,使高溫保持20分鍾左右,每日3次,直至硬結消失,膿腫開始波動為止。
4.有條件者也可以到附近醫院進行理療。
5.營養和飲食
患病期間應加強營養,多食蔬菜,多飲水,少食糖果,忌食刺激件食物,少食煎炸食物,不食過於油膩的食物,可適當服用魚肝油。
6.家庭護理
(1)保證患者充分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2)保持大便通暢,對大便乾燥的患者應給予葯物治療。
(四)注意事項
1.麥粒腫切忌擠壓或用未消毒的針挑及過早切開。因為眼瞼血管豐富,其靜脈與眼眶靜脈及顏面靜脈相通,而且沒有靜脈瓣來阻止其血液迴流,又與顱腔靜脈相通,炎症一旦擴散,輕者引起眶蜂窩織炎,重者能導致海綿竇血栓形成敗血症,危及生命。
2.不能用熱水袋代替濕熱敷,因熱水袋滲透淺,作用弱,僅引起表層的組織充血。做濕熱敷時要防止燙傷皮膚,特別是幼兒及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可在眼瞼上塗薄層凡士林或蓋凡士林紗布預防。
3.膿腫已形成並出現膿點時,應到醫院切開排膿,如膿腫自行穿破;可用干凈棉花輕輕拭去。
4.病癒後要繼續用葯一周左右,以防復發。
5,對頑固復發的病人,應到醫院查明病因並治療。
(五)預防常識
1.經常保持眼部清潔,不用不幹凈的手、毛巾、手帕等物品擦眼。
2.患瞼緣炎、結膜炎或沙眼時應及時治療。
3.有糖尿病、多發癤癰、肺結核、扁桃腺炎及其他慢性疾病時,要及時治療。
4.有近視、遠視、散光時,應及時配鏡矯正。
參考資料:http://www.medicchina.com/yitai/changjianjibing/090.htm
9. 麥粒腫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4.酒精擦拭。用酒精棉球擦拭眼睫毛根部效果非常好。方法是:當開始患病---眼瞼發癢、出現紅腫或疼痛時,即刻用酒精棉球擦眼睫毛。擦時要雙眼緊閉,用酒精棉球(不要太濕,太濕時擠掉一些酒精)在眼睫毛根處來回輕輕擦幾下。擦後雙眼會感到發熱(發熱時不可睜眼,否則酒精會滲透到眼裡使眼睛疼痛),待熱勁過後再睜眼。只要當天擦2~3次就可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