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Ⅵ 如何實現產業結構的高度化與合理化
區域產業結構合理化探討.張文合區域產業結構合理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合理選擇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協調主導產業與非主導產業之閽的關系,求得整體結構最優,二是正確確定產業結構的變動導向,提高區域產業結構的轉換自日力,三是為確保全國和各地區產業結構合理化面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一,主導產業的選擇與產,皿結構的合理化主導產業是產業結構的核心和結構演化主體,其選擇是否合理決定著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總體產業結構的台理化.因此,合理選擇主導產業(或主導產業群)是實現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前提和茭鍵.主導產業部門選擇與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和產業結構演進規律相互制約.按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都要經歷六個階段,即傳統社會,起飛前提階段,起飛階段,向成熟椎進階段,高額消費階段和追求生活質量階段.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主導產業部門.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進入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其主導產業部門也隨之發生轉換.羅斯托認為,有這樣四個依次更替的主導產業部門體系;起飛前提階段的主導產業部門是食品,飲料,煙草等工業部門,起飛階段的主導產業是輕紡工業部門向成熟推進階段的主導產業部門是重工業和其它製造業部門高額消費和追求生活質量階段的主導產業部門為汽車工業,耐用消費品工業和服務業等部門.把這一理論運用到區域發展上,就表現為區域發展階段與區域主導產業的關系,即區域不同的發展階段對應著不同的主導產業和產業結構.從國外經濟發達國家產業結構演變的歷史進程看,工業化和現代化大致可以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三個階段.在工業化和現代億前期,產業結掏呈輕型結掏,一般是農業和輕紡工業在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占絕對優勢,工業化和現代化中期,大機器工業體系日趨完善,產業結構明顯地向重化工業傾斜,電力,鋼鐵和機械製造業等資金密集型產業在經濟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得到很大完善;工業化和現代化後期,以汽車,家用電器為代表的耐甩消費品和以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航天技術,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材料為代表的新興高技術產業迅速發展,整個產業結構高加工度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這種一般趨勢,對世界各國,各地區主導產業選擇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但必須強調指出,由於國情,區情不同,發展的初始條件和社會羥濟文化特徵以及國際環境的不同,其產業結構演進模式,特別是主導產業部門的選擇會出現種種差異,有時甚至是極大的差異.如中東石油輸出國家主導部門體系曲更替就與產業結構演進模式就極不一致.而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總體上既不屬於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前期,也不屬於後期,而是正處於中期的發展階段(按積累水平和主導部門大致相當於羅斯托所說的向成熟推進階段).但是,我國產業結構的跨度很大,二元結構十分明顯,前期起主導作嗣的農業和輕紡工業仍然需要補課,過關,大力發展;中期起主導作用的重化工業即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嚴重短缺急需扶植《當代時經》(江西財經學院學報)1990年第1?3?後期起主導作用的新興高技術產業也必須有計剮有步驟有重點地發展起來.全國產業結構的這種總體格局與變動趨勢是選擇各地區主導產業和規劃產業結構的前提和基礎.一個產業能否成為區域發展的主導產業,不是短期權宜性的決擇,必須立足當前,放眼束來,科學分析,壘面權衡.主導產業(或產業群)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原則:1.資源優勢原剮.地區的資源優勢往往是形成主導產業的基礎.所以一個地區選擇什麼樣的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首先要考慮該地區的資源條件.資源優勢原則就是確定選擇何種產業最有弱於發揮本地區的資源優勢,避免資源劣勢.2.經濟效益比較原則.經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資源優勢必須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即具有比較高的經濟效益.最佳的經濟效益是選擇主導產業的最終目標.效益比較原則的核心就是從現實的生產力水平方面進行效益比較.同一地區的不同產業部門由於其原料,能源基礎,技術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必然帶來經濟效益,生產成本的差異.那麼,在產業結構中使些投入少,產出多,產出快的產業部門或比較勞動生產率高的產業部門所佔比重提高,就能加快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因此,效益比較原則就是通過對各產業部門經濟效益的練台評價來選擇經濟效益好的產業部門作為主導產業,使它們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上升.3.勞動地域分工原則.主導產業的選擇除考慮本地區資源狀況和市場需求外,還必須考慮到國家的需要以及宏觀總體戰略的要求.明確本地區在全國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發展那些資源豐富,開發條件好,通過加工生產可滿足國內外市場需要,且產值大,平玎潤高,能提供較多積累,並能帶動當地"經濟起飛"的部門,將其列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4.產業鏈原則.任何一個產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總是依賴它的前接產業部門或後續產業部門的存在而存在.它的前接和後續產業部『1又各自依賴它們的前接或後續的產業部門而存在……,各產業部『1之問這種投入一產出關系的有序聯結,即是產業鏈.不同的產業,由於它們的產品的特殊生產方式以及生產技術復雜程度的不同,產業鏈的長短和前,後向聯系的,(2)高後向聯系,低前向聯系:.(1)高前向聯系,高後向聯系:日雜貨,造船,皮革覆皮革制'鋼鐵,紙覆紙製品,有色壘屬品,食品加工,糧食加工,送輸冶煉,石油產品,化學,煤炭後設備機械,木材,木材加工,加工,椽腔製品,坊織,印刷向非金屬礦特製品,其他制遣業覆出版聯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4)低前向聯系,低後向聯系:(3)高前向聯系,低後向聯系.置漁業,運輸,商業,肢務業農業,林業,煤嶷,金屬采礦,!石油覆天然氣,非金屬采礦,,電力前向聯系資料來源:根據孫尚清普著,中國產業結構研究,山西八民出版祉,9船年航第333頁整理?4'大小是不相同韻(見表1).前,後向聯系鏈條較長的產業,其前向聯帶和後向聯帶等能力就比較大,@它們的發展就能帶動較多產業的發展.如果我們選擇這類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就可能產生較大的乘數效應,促成整個地區經濟的全面展開和活躍,並最終形成以主導產業為主俸?備類產業
Ⅶ 什麼是產業結構如何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是指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分工越來越細,因而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生產部門。這些不同的生產部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會在增長速度、就業人數、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等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差異。因此,在一個經濟實體當中(一般以國家和地區為單位),在每個具體的經濟發展階段、發展時點上,組成國民經濟的產業部門是大不一樣的。各產業部門的構成及相互之間的聯系、比例關系不盡相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產業的構成、各產業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內的結構特徵概括為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優化的涵義和主要內容
(一)產業結構優化的涵義
產業結構優化是指推動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發展的過程,是實現產業結構與資源供給結構,技術結構,需求結構相適應的狀態.
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指產業與產業之間協調能力的加強和關聯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據產業技術經濟關聯的客觀比例關系,遵循再生產過程比例性需求,促進國民經濟各產業間的協調發展,使各產業發展與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
產業結構高級化,又稱產業結構高度化,現代化,是遵循產業結構演化規律,通過技術進步,使產業結構整體素質和效率向更高層次不斷演進的趨勢和過程.
產業結構優化過程就是通過政府的有關產業政策調整,影響產業結構變化的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發展.
具體地說,其內涵包括以下三個要點:
(1)產業結構優化是一個動態過程,是產業結構逐步趨於合理,不斷升級的過程,在一國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產業結構優化的衡量標准不同;
(2)產業結構優化的原則是產業間協調發展和最高效率原則.
(3)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是資源配置最優化和宏觀經濟效益最大化.
產業結構合理化和產業結構高級化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產業結構合理化是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前提條件.如果產業結構長期處於失衡狀態,就不可能有產業結構高級化的發展,同時,產業結構合理化也總是一定高度基礎上的合理化.產業結構合理化主要從靜態狀況或在一定階段上要求優化產業結構,產業結構高級化主要從動態趨勢要求優化產業結構,它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發展過程.產業結構高級化是產業結構從一種合理化狀態上升到更高層次合理化狀態的發展過程.因此,產業結構高級化是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必然結果.
(二)產業結構優化的內容
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主要是要實現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終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從產業結構優化的對象角度來說,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供給結構的優化.供給結構是指在一定價格條件下作為生產要素的資本,勞動力,技術,自然資源等在國民經濟各產業間可以供應的比例,以及這種供給關系為聯結紐帶的產業關聯關系.供給結構包括資本(資金)結構,作為供應因素的投資結構,勞動力供給結構,技術供給結構,以及資源稟賦,自然條件和資源供應結構等.
產業結構優化就是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結構性調整,進行投資結構的調整,教育結構的調整,科技結構的調整等.
2.需求結構的優化.需求結構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條件下政府,企業,家庭或個人所能承擔的對各產業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比例,以及以這種需求為聯結紐帶的產業關聯關系.它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結構,企業需求結構,家庭需求結構或個人需求結構,以及以上各種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間(產品)需求結構,最終產品需求結構,以及中間產品需求與最終產品需求的比例;還包括作為需求因素的投資結構,消費結構,以及投資與消費的比例等.
產業結構優化也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結構性調整.
3.國際貿易結構的優化.國際貿易結構是指國民經濟各產業產品或服務的進出口比例,以及以這種進出口關系為聯結紐帶的產業關聯關系.國際貿易結構包括不同產業間的進口結構和出口結構,也包括同一產業間的進出口結構(即進口和出口的比例).
產業結構優化也要對國際貿易結構進行優化.
4.國際投資結構的優化.國際投資包括本國資本的流出,即本國企業在外國的投資(對外投資),以及外國資本的流入,即外國企業在本國的投資(外國投資或外來投資).對外投資會導致本國產業的對外轉移,外國投資則促使國外產業的對內轉移.這兩方面都會引起國內產業結構的變化.國際投資結構是指對外投資與外國投資的比例結構,以及對外投資在不同產業之間的比例和外國投資在本國不同產業之間的比例及其各種派生的結構指標.產業結構優化也要對國際投資結構進行優化.
(三)產業結構效應
產業結構效應,是指產業結構變化的作用對經濟增長所產生的效果,即對經濟增長發揮著一種特殊的作用.由於產業結構的特殊功能,產業結構的高變換率能夠導致經濟總量的高增長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有利於發揮產業結構效應,推動和保持經濟的增長率.
1.產業的關聯效應
美國經濟學家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在他的《經濟發展戰略》(經濟科學出版社,1991)一書中詳細分析了產業之間的關聯效應.
產業關聯效應就是指一個產業的生產,產值,技術等方面的變化通過它的前向關聯關系和後向並聯關系對其他產業部門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前向關聯效應就是指一個產業在生產,產值,技術等方面的變化引起它為其供應投入品的部門在這些方面的變化,或導致新技術的出現,新產業部門的創建等.
後向關聯效應就是指一個產業在生產,產值,技術等方面的變化引起為它提供投入品的部門在這些方面的變化,例如由於該產業自身對投入品的需求增加或要求提高而引起提供這些投入品的供應部門擴大投資,提高產品質量,完善管理,加快技術進步等變化.
2.產業的擴散效應
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W. W. Rostow)在他的《從起飛進入持續增長的經濟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一書中闡述了主導產業的擴散效應概念.根據他的闡述,擴散效應是指某些產業部門在各個歷史間歇的增長中,"不合比例增長"的作用對其他關聯產業產生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回顧效應,旁側效應和前向效應.
回顧效應是指主導部門的增長對那些向自己供應投入品的供應部門產生的影響.在主導部門或新部門處於高速增長階段時,會對原材料和機器設備等投入品產生新的投入要求.這些投入,反過來又要求現代設計觀念和方法的發展,於是,便帶動了為其提供投入品的產業的發展.
前向效應是指主導部門的成長誘導了新興工業部門,新技術,新原料,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現,改善了自己供應給其他產業產品的質量,或者通過削減其他工業部門的投入成本,提供進一步開發新產品和服務的條件,或者產生一個瓶頸問題.這樣,主導部門產生了一種刺激力,促進需要其供應品的產業的發展.
旁側效應是指主導部門的成長引起它周圍地區在經濟和社會方面的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趨向於在廣泛的方面推進工業化進程.主導部門的成長,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城市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服務,甚至促進各種制度的變革.這樣,新主導部門的出現常常改變了它所在的整個地區.
二,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產業結構合理化的思想,早在古典經濟學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的經濟學說中就有了萌芽.後來馬克思的部類理論,里昂惕夫的投入產出法都對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內容做了深刻的闡述.這些理論的核心都是強調各產業部門必須按比例協調發展.產業結構合理化的思想在各國經濟發展戰略中都得到重視和運用.在經濟學中,產業結構合理化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
(一)產業結構合理化的涵義
產業結構合理化主要是指產業與產業之間協調能力的加強和關聯水平的提高.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就是要促進產業結構的動態均衡和產業素質的提高.產業結構合理化要解決的問題包括:供給和需求的相互適應問題;三次產業以及各產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發展的協調問題;產業結構效應如何充分發揮的問題.
產業結構合理化要求在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上,根據消費需求和資源條件,對初始不理想的產業結構進行有關變數的調整,使資源在產業間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衡量產業結構是否合理的關鍵在於判斷產業之間是否有相互作用並產生一種不同於各產業能力之和的整體能力.如果產業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越協調,結構的整體能力就越高,則與之相應的產業結構越合理.相反,如果結構關系不協調,結構的整體能力就會降低,那麼與之相應的產業結構就不合理.
協調是產業結構合理化的中心內容.產業結構的協調不是指產業之間的絕對均衡,而是指產業之間有較強的互補和諧關系和相互轉換能力.只有強化產業之間的協調,才能提高其結構的聚合質量,從而提高產業結構的整體效果.
產業間是否處於協調狀態,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1)看產業素質之間是否協調.即相關產業間是否存在技術水平的斷層和勞動生產率的強烈反差.如果存在著斷層和強烈反差,產業之間就會產生較大的摩擦,表現為不協調.
(2)看各產業之間的相對地位是否協調.在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上,各產業的經濟作用以及相應的增長速度是不同的,因而各產業在產業結構中所處的地位是不同的,從而形成了各產業之間有序的排列組合.如果各個產業主次不分,輕重無序,甚至出現產業結構的逆轉,則說明各產業之間的相對地位是不協調的.
(3)看產業之間的聯系方式是否協調.產業之間存在著投入與產出的關系,表明了產業之間相互依賴和相互影響的關系.如果各產業之間能夠做到相互服務和相互促進,那麼它們之間的這種聯系方式就是協調的;反之,則是不協調的.
(4)可以從供給是否與需求相適應來判斷產業之間是否處於協調狀態.在需求正常變動的情況下,產業結構的協調將使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應變能力,即通過自身的結構調整適應新的需求變動,使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弱化.相反,如果對於需求的正常變動,供給遲遲不能做出反應,造成長時間的供需不平衡,則說明產業間的結構是不協調的.
(二)產業結構合理化的標准
目前我國學術界,由於對產業結構合理化概念的理解不同,不同學者對產業結構合理化的標准也有著不同的看法.概括起來,大致上有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單一標准說,三標准說,四標准說,六標准說和七標准說等幾類觀點.
1.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單一標准說.此說較為典型的是周振華的"結構聚合質量"標准.上海社科院周振華在《產業結構優化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中提出了"結構聚合質量"標准,同時認為"較高的聚合質量來自於產業間的協調",從而把"聚合質量"標準的實質歸於產業間協調標准.
2.產業結構合理化的三標准說.具有代表性的是蘇東水等人的觀點.復旦大學蘇東水主編的《產業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認為,產業結構合理化有三個標准:適應需求結構標准,產業協調標准和結構效應標准,即產業結構合理化要解決三個問題: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相適應問題,三次產業間和各產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發展的協調性問題以及產業結構效應如何充分發揮的問題.其中,協調性問題是產業結構合理化的中心內容.
3.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四標准說.具有代表性的是史忠良等人的觀點.史忠良主編的《產業經濟學》(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認為,合理的產業結構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國的人力,物力,財力,自然資源以及國際分工的好處;(2)使國民經濟各部門協調發展,社會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順暢進行,社會擴大再生產順利發展;(3)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地增長,社會需求得以實現;(4)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良性循環.就是說,產業結構合理化有四個標准:資源合理利用,充分利用國際分工,產業間協調發展以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4.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六標准說.中國社會科學院李京文,鄭友敬在《技術進步與產業結構——概論》(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一書中提出了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六條標准:資源合理利用標准;產業協調發展標准;需求應變能力標准;經濟效益最佳標准;充分吸收科技成果標准;充分利用國際分工標准.
5.產業結構合理化的七標准說.中國人民大學李悅主編的《產業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提出了產業結構合理化的七個標准:發揮優勢標准,比例協調標准,結構完整性標准,先進性標准,創匯能力標准,自我調節和應變能力標准以及經濟效益標准.強調產業結構合理化的"三個相適應","三個有利於",即:與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新技術革命相適應;與改革和開放相適應;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有利於提高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人民的富裕幸福.
上述論述可以看出,不同學者對產業結構合理化的標准有著不同的看法.不僅標准多寡不一,而且考察問題的角度,側重點也不盡相同.不過,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眾多的提法中仍有一些共同之處,也即存在一些公認程度比較高的產業結構合理化標准,它們是:資源合理利用標准,適應需求結構標准,產業協調標准和結構效應標准.然而,即使是這四個標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三)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判斷方法
對產業結構的合理化程度的判斷,一般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考察.
1."標准結構"進行比較
所謂的"標准結構",是在大量歷史數據的基礎上通過關證分析而得到的,它反映了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規律.因此,可以其作為參照系,與某一被判斷的結構進行比較,從而檢驗被判斷的產業結構是否"合理".
庫茲涅茨在研究產業結構的演進規律時,不僅通過時間序列的數據對產業結構的演進規律進行分析,而且還通過橫截面的數據對經濟發展階段與產業結構的對應關系進行研究.這種從截面研究產業結構的方法,為我們了解一國產業結構發展到何種高度提供了比較的依據,利用這種方法,庫茲涅茨提出了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產業標准結構.根據"標准結構"就能了解一國經濟發展到哪一階段以及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
但由於各國具體國情的不同,導致了對產業結構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如"大國"和"小國",工業先行國和工業後發國對產業結構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有的學者認為以"標准結構"為參照系,"至多隻能給我們提供一種判斷產業結構是否合理的粗略線索,而不能成為其判斷的根據".
2.是否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在市場經濟下,經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產業結構作為一個資源轉換系統,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它的產出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從而,對市場需求的適應程度,就成為判斷一個產業結構是否合理的標准之一.
市場的需求總是在不斷變化的.而在產業結構中,決定其產出結構的主要關鍵——
產存量結構則有著相當的剛性,所以,產出結構並不能完全地和及時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兩者間總有一定的差距.這里的差距,包括了總量偏差和結構偏差兩個方面.一般地,當總量存在偏差時,結構的偏差也一定存在;反之,當總量平衡時,結構則不一定也平衡.因此,結構的平衡是比總量平衡更為深層和重要的問題.
3.產業間的比例關系是否比較協調
結構平衡的問題,在產業結構上的反映,就是各產業間是否具有一種比較直轄市的比例關系.因而,產業間的比例關系是否協調,也成為判斷一個產業結構是否合理的重要標志.
比例協調的產業結構,應當不存在明顯的長線產業和短線產業.因為無論是存在長張產業還是短線產業,都表明其對市場需求的不適應,也都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比例協調的產業結構,更不能存在瓶頸產業,瓶頸產業的存在,不但表明其對市場需求的嚴懲不符,而且還極大地影響了整個產業結構系統的資源轉換效率和產出能力.
4.能否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資源
產業結構作為資源轉換器,其功能就是對輸入的各種生產要素按市場的需求轉換為不同的產出.在此轉換的過程中,顯然轉換的效率就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指標.因此,對資源進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也就成為判斷一個產業結構是否合理的重要標志了.對資源的合理而有效利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在此方面,技術進步是其關鍵.二是利用多種渠道,充分利用系統內外的各種資源.這里,系統內部的組織創新和對外部環境的利用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3.1 產業結構優化的涵義與主要內容
一,產業結構優化的涵義
產業結構優化是指推動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度化發展的過程.產業結構合理化主要依據產業關聯技術經濟的客觀比例關系,來調整不協調的產業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各產業間的協調發展;產業結構高度化主要是遵循產業結構演化規律,通過創新,加速產業結構向高級化演進.產業結構優化過程就是通過政府的有關產業政策調整,影響產業結構變化的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再配置,來推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發展.
二,產業結構優化的內容
產業結構優化的內容包括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產業結構優化的對象,產業結構優化的措施或手段,產業結構優化的政策等等.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主要是要實現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終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從產業結構優化的對象角度來說,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供給結構的優化.供給結構是指在一定價格條件下作為生產要素的資本,勞動力,技術,自然資源等在國民經濟各產業間可以供應的比例,以及這種供給關系為聯結紐帶的產業關聯關系.供給結構包括資本(資金)結構,作為供應因素的投資結構,勞動力供給結構,技術供給結構,以及資源稟賦,自然條件和資源供應結構等.產業結構優化就是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結構性調整,進行投資結構的調整,教育結構的調整,科技結構的調整等.
2.需求結構的優化.需求結構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條件下政府,企業,家庭或個人所能承擔的對各產業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比例,以及以這種需求為聯結紐帶的產業關聯關系.它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結構,企業需求結構,家庭需求結構或個人需求結構,以及以上各種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間(產品)需求結構,最終產品需求結構,以及中間產品需求與最終產品需求的比例;還包括作為需求因素的投資結構,消費結構,以及投資與消費的比例等.產業結構優化也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結構性調整.
3.國際貿易結構的優化.國際貿易結構是指國民經濟各產業產品或服務的進出口比例,以及以這種進出口關系為聯結紐帶的產業關聯關系.國際貿易結構包括不同產業間的進口結構和出口結構,也包括同一產業間的進出口結構(即進口和出口的比例).產業結構優化也要對國際貿易結構進行優化.
4.國際投資結構的優化.國際投資包括本國資本的流出,即本國企業在外國的投資(對外投資),以及外國資本的流入,即外國企業在本國的投資(外國投資或外來投資).對外投資會導致本國產業的對外轉移,外國投資則促使國外產業的對內轉移.這兩方面都會引起國內產業結構的變化.國際投資結構就是指對外投資與外國投資的比例結構,以及對外投資在不同產業之間的比例和外國投資在本國不同產業之間的比例及其各種派生的結構指標.產業結構優化也要對國際投資結構進行優化.
Ⅷ 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有哪些具體要求
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的主要舉措有:
1、繼續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
2、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3、加快發展服務業、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對策措施分析
1、著力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我國應更多地從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的角度考慮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在充分利用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揚長避短,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我國在區域甚至全球中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就業壓力大,工資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從近期來看,我國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具有相對的競爭優勢。但從長期來看,隨著技術水平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國應以高新技術為載體的新興產業作為自身的優勢產業,並逐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從政策上講,在將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除少數重要產業外,應按照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調整產業結構。同時我們應根據自身綜合實力和比較優勢,在產業全球化中,搶占某個產業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某些生產環節,佔領某些方面的技術和生產的制高點,並以此為基礎,通過前連鎖和後連鎖的作用,帶動其他產業的迅速發展。隨著世界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我國的比較優勢除了有一批具有整體比較優勢的產業外,相當一部分的比較優勢並不一定能完整地佔領某個產業,更為可能的是部分地佔據某些產業中的某些生產環節,我們可以根據產業內分工來開展國際合作與國際競爭。此外,要根據全球化產業結構和競爭力的變化,吸取國際經驗,及時調整產業政策。政府應按照競爭優勢理論,有針對性地制定戰略性產業的扶持政策。
2、不斷優化國有資產的配置。國有企業應該在我國發揮主導作用,但不一定要成為我國經濟組成中的主體。因此我們應通過國有資產的流動和重組,適當收縮國有經濟的戰線,集中力量發展國家的戰略性行業,改革國有資產配置結構,使國有資產投向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更好地發揮有國經濟在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一是對涉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領域,國有經濟要保持壟斷地位。主要是指重要的國防軍事工業、航空航天工業、物資儲備部門及農業中的某些特殊部門等,對這些產業,國有經濟要始終保持絕對的壟斷地位,以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二是在重要的基礎設施和重要的基礎產業領域,國有經濟要保持優勢地位。如電力生產和運輸、郵政通訊、油氣開發及采礦等產業,在保持國有經濟占絕對優勢地位的前提下,也可以鼓勵非國有經濟逐步進入。三是在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集中發展一些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主要是指包括機械、電子、汽車製造、石油化工和重點工程建設等在內的一些產業,這些產業大多是資金、技術密集產業,對技術能力的要求很高,規模經濟效益比較顯著,在國內外市場上屬於競爭激烈的產業部門,國有經濟應當積極發展一批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從總體上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四是在高新技術產業,要加大國有資本的投資力度,推動其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早期投資大、風險高,目前僅僅依靠非國有經濟是難以達到全面快速發展的目的。但這些產業代表著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方向,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國有經濟要立足於社會整體利益和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應積極投資、開發、引導、帶動其他社會資本投入到該行業之中。五是對一般競爭性行業,國有經濟應與其他所有制經濟進行平等競爭。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大多數行業都屬於一般的競爭性行業,對這些行業,政府應對所有的經濟成份開放,並允許和鼓勵國有經濟與其他所有制經濟進行平等競爭。
3、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所謂公共服務型的政府是指提供私人或者社會不願意提供,或者沒有能力提供的公共產品的組織。公民把自己的一部分權力讓渡給政府,通過納稅將政府養起來,政府必須幫公民做一些公民做不了的事情。政府提供多少東西?怎麼提供?要由公民通過投票的方式解決。規模大小,幹得怎麼樣,也要通過民主的程序決定。入世後,我國政府部門的服務職能應轉變為提供經濟政策、信息咨詢、技術服務等方面,要從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的外部環境入手,構建有利於產業、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4、積極合理地引導外資的流向。在積極引進外資的同時,也要通過有關政策措施的導向,使外商投資結構的變化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步調要求基本上趨於一致,改變外商投資結構的不合理傾斜。一是積極引導外商加大對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投資力度,同時相對減少外商對第二產業的投資力度。從而提高農業的生產力特別是要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促進第三產業的較快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快速提高,以適應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二是在引導外商增加對技術密集型產業投資的同時,相應地減少對一般加工工業的投資。三是引導外商投資更多地流向一些基礎薄弱的第三產業部門。目前,外商對我國第三產業的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業、服務業、商業、交通運輸業等部門和行業,對金融保險業、體育衛生事業、社會福利事業、科研和綜合技術服務業,以及教育文化藝術業等部門和行業,外商投資很少,所佔的比重也很低。但是這些產業的發展既關繫到國內需求的擴大,也關繫到其他產業發展水平的提高。
5、促進科技創新和信息產業的發展。為了加快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形成,政府應該從六個方面去努力:一是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力度;二是積極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創新體系;三是不斷加強政府對技術創新的引導;四是促進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戰略和機制的建立和形成;五是加大政府在風險投資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國家風險投資擔保系統;六是促進知識產權和專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護知識產權所有者和專利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信息產業能憑借其廣泛性和強大滲透性,能從根本上提高傳統產業的勞動生產率,節約大量人力、物力和能源的消耗,引起勞動力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並促進傳統產業的根本改造。很多經濟學家通過實證分析認為,當今時代促進勞動生產率提高的諸因素中,靠採用新技術成果的因素只佔到5%—20%左右,而依靠信息技術的因素所發揮的作用佔到了60%—80左右;如1979年到1990年的十年時間內,英國勞動生產率提高的35%歸因於信息技術的運用,德國勞動生產率提高的80%歸因於信息技術的運用。總之,信息技術和科技創新已成為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重要推動力。
Ⅸ 能源結構的結構調整
能源結構調整是中國能源發展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保證中國能源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整中國能源結構就是要減少對石化能源資源的需求與消費,降低對國際石油的依賴,降低煤電的比重,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把水電開發放到重要地位。
降低國際石油依賴,保證石油安全
中國能源發展降低對國際石油的依賴是出於對石油安全的考慮。據統計,2007年中國生產原油18665.7萬噸,同比增長1.6%;2007年中國凈進口原油1 5928萬噸,同比增長1 4.7%。2007年中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約為3.46億噸,同比增長7.3%,達歷史高位。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46.05%。中國原油需求對外依存度的提高,無疑會給中國石油安全帶來很大壓力。
石油安全是中國能源安全的核心。石油安全關系國家根本利益和國民經濟安全。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能源發展戰略,仍然應該把石油安全放在關鍵位置。中國石油安全問題的根源是國內日益尖銳的資源與需求之間的矛盾,同時也受到國際石油價格波動的沖擊。此外,中國對外石油資源不斷增長的需求還會對全球石油安全的地緣政治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中國應對石油安全挑戰,提高石油安全程度,應該著眼全球,從戰略的高度借鑒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驗,降低石油進口依賴,積極參與國際石油市場競爭,加強國際石油領域合作,加快建立現代石油市場體系,建立完善現代石油儲備制度,確保國家石油安全。
降低煤電比重,保護生態環境
中國電力產業發展中,降低煤電的比重是節能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2007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突破7億千瓦,達7.1 3 2 9億千瓦,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發電量達到32559億千瓦時,連續7年平均增長超過13.2%。然而,中國電力產業結構仍待調整。
中國電力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電源結構不合理。從電源結構來看,主要是水電開發速度不快,核電和地熱發展緩慢,小火電所佔的比例仍然較大。200 7年,在中國的電力裝機中,火電裝機5.5 4億千瓦,佔7 7.70%,水電裝機1.48億千瓦,佔20.40%,核電裝機906.8萬千瓦,佔1.3%,風電及其他新能源600多萬千瓦,僅佔O.8%。火電裝機比重過大造成對煤炭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電力用煤需求不斷增加直接導致電力行業對煤炭供應和鐵路運輸的依賴度越來越高,對節能減排造成巨大壓力。二是電源布局不合理。主要是中國東、中、西部地區能源資源分布不均,東部沿海地區煤電裝機過多、過密,造成環保壓力加大。因此,推進節能減排,發展中國電力產業,必須調整電源生產結構,優化電源布局結構,構建以優化發展煤電為重點,大力發展水電,積極發展核電,加快發展新能源,合理布局東、中、西部電源結構的電力產業發展模式。
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從世界能源發展趨勢來看,各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引人矚目。在各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中,以水電、核電、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研究最為迅速。中國要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技術和經驗,大力推進水、風、太陽能、核能等多種發電形式,積極利用生物質能,並把其作為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其發展,逐步降低對石化能源——石油、煤的過度依賴。可以預計,未來二三十年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將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新型產業之一。面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中國政府當務之急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路線圖,盡快整合現有產業資源,把現有資源、扶持政策體系及未來十多年的能源投資格局理順,打造高效率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寬松環境,以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和有效利用來支持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把水電開發放到重要地位
把水電開發放到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地位,這是由中國能源發展的國情決定的。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還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白皮書表明,2006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為24.6億噸標准煤。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為69.4%,其他能源比重為30.6%。其中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比重為7.2%,石油和天然氣有所增長。
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決定了我國燃煤機組在總體電源構成以及火電中的主體地位。燃煤發電在我國煤炭終端消費中佔56%,是煤炭能源轉換的主要環節。燃煤發電廠的二氧化硫排放佔到全國總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二氧化硫的年總排放量已超過2500萬噸,造成1/3的國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經濟損失達成1000億元以上,直接威脅13億人口和16億畝耕地的安全。
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使得電煤資源與運輸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目前我國煤炭運輸已佔鐵路貨運能力的l/3以上。一方面,我國鐵路交通水平與國際存在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大跨度、超負荷的運輸格局,更加劇了運力緊張。煤炭的污染不僅存在於煤炭的終端消費,而且在煤的前期開發過程中。據有關專家估計,每開采1噸煤就會破壞2.5噸地下水,對我國這樣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來說,形勢十分嚴峻。煤炭開采後還會造成地表塌陷,廢水、廢氣和廢渣以及矽肺病等。因此,中國能源發展如何千方百計減少燃煤數量,以緩解資源短缺和減少相應的環境污染,已成為當務之急,而積極開發水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水電是一種經濟、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之所以說它經濟,是因為水電與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是很好的調節電源,開發水電的同時還可以實現開發火電、核電等能源所沒有的防洪、灌溉、供水、航運、養殖業和旅遊業等綜合效益;之所以說它清潔,是因為在水力發電過程中與太陽能、風能一樣,不排放有害氣體,不污染水資源,也不消耗水資源,沒有核輻射危險。發展水電與燃燒礦物資源獲得的電力能源相比較,無論在資源方面還是在環境方面,都有利於可持續發展。與煤電相比較,每1千瓦時的水電電量大約可以減少原煤用量500克和二氧化碳排放量1100克。以三峽開發工程為例,從生態角度說,三峽工程本身就是一項環保工程。作為清潔能源,水電是最清潔的,如果將三峽水電站替代燃煤電廠,相當於7座260萬千瓦的火電站,每年可減少燃煤5000萬噸,少排放二氧化碳約1億噸、二氧化硫200萬噸、一氧化碳約1萬噸、氮氧化合物約37萬噸以及大量的工業廢物,這對減輕我國和周邊國家及地區的環境污染和酸雨等危害有巨大的作用。由於水電的能源屬性使開發水電成為常規能源優質化、高效化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開發水電對於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系統也就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水電開發應該放在中國未來能源發展的優先地位。
開發水電可以有效改善我國能源結構。從我國能源供應結構來看,目前我國能源供應以煤為主,石油、天然氣資源短缺,人均資源量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 0%,能源發展受到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雙重約束,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我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近7億千瓦,占我國常規能源資源量的40%,是僅次於煤炭資源的第二大能源資源,是世界上水能資源總量最多的國家。根據勘測設計水平,我國水電有2.47萬億千瓦時的技術可開發量。如果開發充分,至少每年可以提供10億到13億噸原煤的能源。由此可見,開發水電可以有效改善我國能源結構,利用好豐富的水能資源是我國能源政策的必然選擇。
摘自《中國國情國力》2009/4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主要電網統調發電量比上年同期增長0.6%(日均),最高發電電力合計72644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長1.5%。其中,火電2087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2%;水電42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3%;核電7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8%。另外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火電機組發電量同比降低約5.19%;水電機組發電量同比增加約18.06%;風力及光伏機組發電量同比增加約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