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文字是怎麼產生的
在說說漢字的產生和發展
人類有了語言,就可以積累知識。有了文字,就可以記錄語言、交流資訊。文字打破了語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將語言傳送到遠方,擴大了語言的交際功用。本專題不單介紹漢字的起源,更說明漢字形體在各歷史階段的特色和演變,並分析漢字演變的規律等。
你知道「自」字原來是像鼻子的形狀嗎?為什麼這個字現在解作「自己」、「自家」、「親自」這些意思呢?「漢字小故事」這個部分,圖文並茂地解說某些漢字在字形、字義的歷史變化,十分有趣,不容錯過!
有關漢字的起源,說法不一。你最常聽到哪一種呢?你又能否分析哪一家說法最為可信嗎?「漢字的起源」介紹了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和圖畫說五種說法,並分析了各種說法的可信性,快來看看吧!
甲骨文是怎樣發現的?篆書與隸書有什麼分別?人們說漢字形體可分古文字與今文字兩種,那到底古、今文字是什麼?兩種文字又有何不同呢?「漢字的發展」把漢字形體發展的脈胳,具體地呈現在你的眼前!
漢字由甲骨文到簡化字,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發展,到底漢字在各階段的變化,有沒有固定的演變規律呢?若有的話,哪些規律會是怎樣的?「漢字演變的規律」,從簡化、繁化、異體字、古今字及正俗字等方面分析,探究以上問題的答案。
Ⅱ 文字是怎麼來的
從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代甲骨文
字算起,中文字已有3000年的歷史。由於甲骨文
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我們可以推斷漢字的發生一定遠在3000年以前。中文字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階段。從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個階段;從秦漢時代的隸書以下是另一個階段。前者屬於古文字的范疇,後者屬於近代文字的范疇。大體說來,從隸書到今天使用的現代中文字形體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從中文字跟漢語的關系看,中文字是一種語素文字。從中文字本身的構造看,中文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聲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記號組成的文字體系。
中文字起源於圖畫。在中文字產生的早期階段,象形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語素的意義直接發生聯系。雖然每個字也都有自己固定的讀音,但是字形本身不是表音的符號,跟拼音文字的字母的性質不同。象形字的讀音是它所代表的語素轉嫁給它的。隨著字形的演變,象形字變得越來越不象形。結果是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語素在意義上也失去了原有的聯系。這個時候,字形本身既不表音,也不表義,變成了抽象的記號。如果漢語里所有的語素都是由這種既不表音也不表義的記號代表的,那麼中文字可以說是一種純記號文字。不過事實並非如此。中文字有獨體字與合體字的區別。只有獨體字才是純粹的記號文字。合體字是由獨體字組合造成的。從構造上說,合體字比獨體字高一個層次。因為組成合體字的獨體字本身雖然也是記號,可是當它作為合體字的組成成分時,它是以有音有義的「字」的身份參加的。合體字可以分成以下3類:
①形聲字。形聲字由表示意義的形旁和表示讀音的聲旁兩部分組成。拿構造最簡單的形聲字來說,形旁和聲旁都是由獨體字充當的。作為形聲字的組成部分,這些獨體字都是有音有義的字。不過形旁只取其義,不取其音,例如「鳩」字的偏旁「鳥」;聲旁則只取其音,不取其義,例如「鳩」字的偏旁「九」。
由於字義和字音的演變,有些形聲字的形旁或聲旁現在已失去了表意或表音的功能。例如「球」本來是一種玉的名稱,所以以「玉」為形旁。現在「球」字不再指玉,這個形旁就沒有作用了。再如「海」字本來以「每」為聲旁。由於字音的變化,現在「海」和「每」的讀音相去甚遠,聲旁「每」也就不起作用了。有的時候,形旁和聲旁都喪失了原來的功能,例如「給、等、短」。這一類字已經不能再作為形聲字看待了
②合體會意字。古人說「止戈為武」,「人言為信」。對於「武」、「信」兩個字來說,這種解釋是錯誤的。不過中文字體系裡確實有按照這種方式造成的字,例如「不正為歪」,「不好為孬」。這一類字的特點是會合偏旁的字義來表現整個合體字的意義。這種字為數很少,只有個別的例子。
形聲字和非形聲字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造字之初,形聲字和它的聲旁的讀音本來就不一定密合。發展到現代中文字,出入就更大了。有人拿7500多個現代合體中文字進行統計。就普通話讀音來說,合體字跟聲旁完全同音(聲母、韻母、聲調全同)的不到
5%。聲母、韻母相同而聲調不同的約佔10%。只有韻母一項相同的約佔20%。如果我們只把前兩類看作形聲字,那麼形聲字大概只佔通行中文字的15%。如果把以上三類全看作形聲字,形聲字大概會占通行中文字35%的樣子。要是把標准再放寬或者完全根據來歷確定形聲字,那麼通行中文字中形聲字的百分比還要高得多。
Ⅲ 中國的漢字是怎樣形成的
是歷經6000多年時間從象形文字演變為現在使用的文字,有據可查的漢字產生時期是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此時產生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就是甲骨文(龜甲和獸骨)和金文(金屬器皿)。到了西周後期,產生了大篆。到了秦朝,丞相李斯將大篆化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簡化了大篆的形體外,還完善了字體的線條化和規范化,基本上脫離了象形文字,成為方塊字體,但小篆也有缺點,就是難以用筆書寫,所以形體呈扁方形的隸書幾乎同時產生。到漢代,隸書發展成熟,隨後演變出楷書、草書和楷草結合的行書,到楷書形成時,中國文字已經基本定型。
演變時間
甲骨文(俗體)、金文(正體)➡️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殷商 周 秦 漢 漢、南北朝
Ⅳ 文字是怎麼形成的
第一節 文字的產生
在人類歷史上,任何工藝技術——特別是重大工藝技術——的發明,都有賴於社會對它的需求和物質條件的具備。印刷術也不例外。現實情況是,印刷術的發明取決於社會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對印刷這一轉印復制術的需求,而這一需求的實現,又是以包括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范,以及印刷原材料在內的物質條件的具備為前提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作為印刷復制對象的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范,盡管人們需要印刷術,盡管印刷術在織物領域能夠得以應用,但印刷術的完善和發展也是困難、緩慢的。是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范導致了社會對印刷術的復制需求,提供了復制對象。文字與印刷術的誕生和發展有著相互促進和制約的不解之緣。
中國的文字是從圖畫中分離、轉化而來的。而這些早期的文字和圖畫,正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出於記載和傳播信息、交流思想的需要而創造出來的。這里邊有個自然而又必然的演變過程。當我們探討文字的起源時,自然而然地會涉足最初導致文字產生的那些原始的、記載和交流思想的記事方法,從結繩、契刻和圖畫文字談起。
一、從結繩、契刻到圖畫文字
人類社會之初,生產力極其低下,出於生存的需要,人們不得不聯合起來,採用原始、簡陋的生產工具,同大自然作斗爭。在斗爭中,為了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語言誕生了。但語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保存,也無法傳到較遠一點的地方去,而某些需要保留和傳播到較遠地方去的信息,單靠人的大腦的記憶是不行的。於是,原始的記事方法——「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應運而生了。
1、結繩記事
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為了幫助記憶,採用過各式各樣的記事方法,其中使用較多的是結繩和契刻。中國古籍文獻中,關於結繩記事的記載較多。公元前戰國時期的著作《周易·系辭下傳》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漢朝人鄭玄,在其《周易注》中也說:「古者無文字,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中也說:「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這是講結繩為約,說得已相當明白、具體了。
2、契刻記事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來記錄數目。漢朝劉熙在《釋名·釋書契》中說:「契,刻也,刻識其數也。」清楚的說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幫助記憶數目。因為人們訂立契約關系時,數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因素。於是,人們就用契刻的方法,將數目用一定的線條作符號,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為雙方的「契約」。這就是古時的「契」。後來人們把契從中間分開,分作兩半,雙方各執一半,以二者吻合為憑。關於古代契刻的情況,《列子·說符》里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宋國人,在路上拾到一個別人遺失的契」,回到家中便把契藏了起來,並偷偷地數契上刻的齒數,以為這些齒代表的錢數不少,非常高興,情不自禁地對鄰居說:「我很快就要發財了。」這段故事說明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數目,主要用來作債務的憑證。圖3-1是在甘肅省西寧縣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遺址的骨契圖形。
圖3-1 周家寨出土的骨契圖形 圖3-2 秘魯印加人結繩記事圖形
結繩記事,契刻記事,以及其它類似的記事方法,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皆有之。中國一直到宋朝以後,南方仍有用結繩記事的。南美洲的秘魯,尤其著名。有的民族,利用繩子的顏色和結法,還可以精確地記下一些事情來。圖3-2是秘魯印加人用的結繩記事的圖形。
作為原始的記事方法的結繩記事,不論它用一根繩子打結,還是用多根繩子橫豎交叉,歸根結底,它只是一種表示和記錄數字或方位的一些簡單的概念,是一種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文字產生前的一個孕育階段,但它不能演變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產生。因為它只能幫助人們記憶某些事情,而不能進行思想交流,不具備語言交流和記錄的屬性。因此,結繩記事不可能發展為文字。
3、圖畫文字
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畢竟是原始的、非常簡陋、粗略的記事方法,記事范圍小,准確性差。人們不得不採用一些其它的、譬如圖畫的方法來幫助記憶、表達思想。繪畫導致了文字的產生。唐蘭先生在《中國文字學》中說:「文字的產生,本是很自然的,幾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已經有很好的繪畫,這些畫大抵是動物和人像,這是文字的前驅。」然而圖畫發揮文字的作用,轉變成文字,只有在「有了較普通、較廣泛的語言」之後才有可能。譬如,只有在這時,有人畫了一隻虎,大家見了才會叫它為「虎」;畫了一頭象,大家見了才會叫它為「像」。久而久之,大家約定俗成,類似於上面說的「虎」和「像」這樣的圖畫,就介於圖畫和文字之間,間而用之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圖畫越來越多,畫得也就不那麼逼真了。這樣的圖畫逐漸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終導致從圖畫中分離出來。這樣,圖畫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圖畫和變成為文字元號的圖畫文字。圖畫文字進一步發展為象形文字。正如《中國文字學》所說:「文字本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但圖畫卻不一 定都能讀。後來,文字跟圖畫漸漸分歧,差別逐漸顯著,文字不再是圖畫的,而是書寫的。」而「書寫的技術不需要逼真的描繪,只要把特點寫出來,大致不錯,使人能認識就夠了。」這就是原始的文字。
關於文字的起源,戰國時代有不少倉頡作書的傳說,見於史載多處。如《荀子解蔽》中說:「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呂氏春秋·君守篇》說:「奚仲作車,倉頡作書……。」說中國的文字是倉頡創造的。
關於倉頡造字,歷史上有這樣一個近似於神話的傳說,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統一華夏之後,感到用結繩的方法記事,遠遠滿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倉頡想辦法,造字。於是,倉頡就在當時的洧水河南岸的一個高台上造屋住下來,專心致志地造起字來。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長時間也沒造出字來。說來湊巧,有一天,倉頡正在思索之時,只見天上飛來一隻鳳凰,嘴裡叼著的一件東西掉了下來,正好掉在倉頡面前,倉頡拾起來,看到上面有一個蹄印,可倉頡辨認不出是什麼野獸的蹄印,就問正巧走來的一個獵人。獵人看了 看說:「這是貔貅的蹄印,與別的獸類的蹄印不一樣,別的野獸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倉頡聽了獵人的話很受啟發。他想,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徵,畫出圖像,大家都能認識,這不就是字嗎?從此,倉頡便注意仔細觀察各種事物的特徵,譬如日、月、星、雲、山、河、湖、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應用器物,並按其特徵,畫出圖形,造出許多象形字來。這樣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倉頡造的字也就多了。倉頡把他造的這些象形字獻給黃帝,黃帝非常高興,立即召集九州酋長,讓倉頡把造的這些字傳授給他們,於是,這些象形字便開始應用起來。為了紀念倉頡造字之功,後人把河南新鄭縣城南倉頡造字的地方稱作「鳳凰銜書台」,宋朝時還在這里建了一座廟,取名「鳳台寺」。
上述這些雖然都是傳說,不足為據,但其內涵卻不無道理,這就是文字從圖畫中來,最早出現的文字是圖畫文字。至於文字的產生,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問題,或者說,對中國文字的產生作現實、客觀的分析,不難看出,文字是人類社會某一發展階段上的必然產物,是原始人類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漸形成、演變而來的,它不可能是由哪一個人單獨發明創造的。或許倉頡曾對朦朧中的圖畫文字作過一次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整理,也未可知。至於倉頡作書、也就是文字誕生的年代,歷史上眾說紛紜。比較統一的說法是「倉頡是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字當在公元前二十六世紀的黃帝時期。考古和文獻記載說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國的文字——漢字,已經誕生並日趨成熟了。
二、早期的定型文字——甲骨文
中國的文字從出現至今,已經歷了早期的圖畫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印刷術發明後為適應印刷要求而逐漸派生出來的各種印刷字體等漫長的發展歷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們看作是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是商朝後期寫或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圖3-3、3-4)。因為那時人們用被灼燙過的甲骨上的紋絡來判斷事物的吉凶。占卜完畢,就將占卜的時間、人名、所問事情、占卜結果,以及事後驗證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顯特徵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滿硃砂,其字體與今不同,因此難以辨認。現已發現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個。經過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們分析、判斷,能夠辨認的已近兩千。這些甲骨文字,多為從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文字,許多字的筆畫繁復,近似於圖畫,而且異體字較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聲、假借的字,說明文字的使用已經有了相當長久的歷史
Ⅳ 語言文字是怎樣產生的
語言的起源和人類的起源一樣久遠。
我國多數專家接受的是馬克思主義的語言起源說,認為「勞動創造語言」。我們祖先在生產勞動中於自然災害作斗爭時需要齊心協力,互相配合,自然就需要用某種信號把大家的行動統一起來,各種信號如果以一定的聲音為目標,就成了最初的語言。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一群人在一起抬木頭的情景。大家為了統一用力的時機和方向,不總是要「嗨喲,嗨喲」地喊號子嗎?這個「嗨喲,嗨喲」在最初可能沒有什麼特定的含義,可是時間一長,人們一聽到這個號子就自然而然地會想起「抬東西」這個意思,於是「嗨喲,嗨喲」就成了原始的語言。當然,語言的產生還有兩個重要的條件,這就是發音器官和大腦思維的復雜化。勞動使類人猿能夠直立行走,使它們的發音器官有利於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同時,使手與各種食物的接觸更加頻繁,刺激了大腦的機能,促進了思維的發展。
剛剛創造出來的原始語言又是什麼樣的呢?現在只能肯定它是有聲音和有意義的,別的還沒有辦法知道。
至於文字的起源,要遲得多。最早是為了記錄有聲語言而產生,是象形文字。
(請採納)
Ⅵ 漢字是怎樣產生的
逐漸從象形文字演變而來.
古中國人一開始創作的文字是跟繪畫差不多的,就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甲骨文,後來就出現了金文,然後是篆書,然後就隸書,接著出現楷書,草書,行書.那就跟現在的一樣了..
這是真實的歷史,我們有學的.
Ⅶ 文字是怎麼產生的
在人類歷史上,任何工藝技術——特別是重大工藝技術——的發明,都有賴於社會對它的需求和物質條件的具備。印刷術也不例外。現實情況是,印刷術的發明取決於社會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對印刷這一轉印復制術的需求,而這一需求的實現,又是以包括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范,以及印刷原材料在內的物質條件的具備為前提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作為印刷復制對象的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范,盡管人們需要印刷術,盡管印刷術在織物領域能夠得以應用,但印刷術的完善和發展也是困難、緩慢的。是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范導致了社會對印刷術的復制需求,提供了復制對象。文字與印刷術的誕生和發展有著相互促進和制約的不解之緣。
中國的文字是從圖畫中分離、轉化而來的。而這些早期的文字和圖畫,正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出於記載和傳播信息、交流思想的需要而創造出來的。這里邊有個自然而又必然的演變過程。當我們探討文字的起源時,自然而然地會涉足最初導致文字產生的那些原始的、記載和交流思想的記事方法,從結繩、契刻和圖畫文字談起。
Ⅷ 漢字是怎麼產生的
漢字起源有5種學說: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圖畫說。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起源的說法歷來各家有不同主張,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有:結繩說、八卦說、刻契說、倉頡造字說、刻劃說和圖畫說。
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外壁,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劃,並有一定規律性,具備簡單文字的特徵,可能是我國文字的萌芽。
(8)文字是怎樣產生的擴展閱讀: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北京國安咨訊設備公司漢字字型檔收入有出處漢字91251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則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關於漢字的數量,根據古代的字書和詞書的記載,可以看出其發展情況。
漢字是漢語的書寫文字,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中國大陸現今以普通話作為標准讀音,普通話的音節由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及聲調確定,實際用到1300多個音節。由於漢字數目龐大,因而有明顯的同音字現象;同時還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稱為多音字。這一情況在漢語各種方言中是普遍存在的。
漢朝之前,一個漢字發音為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由於漢字本身不表音,自漢朝到20世紀漢字在數量上、寫法上雖有變遷,但無法看出發音的變化。
必須進行專門的研究才能推測它們在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發音。漢字在日語中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之分,往往一個字有很多讀法,原因來自中國不同時期傳入日本的發音。
Ⅸ 舉例說明文字是如何產生的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社會還處於荒蠻時代。那時候,社會上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人們要記住什麼事情,就在繩子上打結。大事打個大結,小事打個小結。時間長了,只是依靠口耳相傳,許多的事情就很難說得明白。
按照民間的說法,文字是一個名叫「倉頡」 的人造出來的。軒轅黃帝命大臣倉頡去造字,倉頡不敢怠慢。他找了一間屋子住下,就關起門子專心地造起字來。好幾天過去了,他還是一個字也沒有造出來。
一天,他悶悶不樂地出了門,沿著一條小河走著,看見一位漁夫挑著魚簍走來。
這時,一條魚兒從魚簍中跳了出來,在倉頡面前跳來跳去,沙灘上留下了魚的印記。倉頡突發奇想:一看魚的印記,就知道是一條魚兒,如果在沙灘上比著魚兒的樣子畫一個怎麼樣?
於是,倉頡俯身在沙灘上畫了一個魚形的圖案,然後問那位漁夫他畫的是什麼,漁夫一看笑了:這不是魚嗎?
「太好了!這魚形的圖案就算是第一個字吧!」
發明了一些字後,倉頡又轉向那些無法象形的東西。他把一個「人」字畫進一個方框內,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囚」字。他畫了一棵樹,旁邊又畫了一個人。有人稍一琢磨,就知道這是一個「人」在樹下休息......此後,倉頡造的字越來越多,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所以文字是倉頡造的呀!(採納我的吧)
Ⅹ 漢字怎麼形成的
漢字起源有5種學說: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圖畫說。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起源的說法歷來各家有不同主張,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有:結繩說、八卦說、刻契說、倉頡造字說、刻劃說和圖畫說。
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外壁,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劃,並有一定規律性,具備簡單文字的特徵,可能是我國文字的萌芽。
(10)文字是怎樣產生的擴展閱讀
傳說倉頡造漢字。《說文解字》記載倉頡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商朝,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漢字甲骨文出現,稍後出現的鍾鼎文雖有字數的增加,但形體並無大的變化。
周朝,由於疆域廣闊且諸侯割據日久,漢字在春秋晚期明顯出現諸侯國之間文字異形,戰國時期的文字異形情況更重。
秦統一後為鞏固統治,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秦國大篆為基礎制定出小篆,作為標准字體,通令全國使用。稍後,普遍又依當時民間流行的字體,整理出更簡便的字體隸書,並作為通用文字在全國廣為流傳。
東漢末期,楷書出現,至此漢字的演化已臻完善。不僅如此,東漢時出現了第一部書法專著《草書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