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降低和穩定PH值
怎麼降低和穩定PH值
酸跌一直是讓很多魚友頭痛的一件事情。由於南方城市的亮禪磨水質軟,pH緩沖能力弱,所以很多人都會面臨到酸跌的問題。在「深度解析pH值-原理篇」里我們已經講到酸跌會引起酸中毒,對魚的危害非常大。大多數嗜酸魚比如龍魚、七彩神仙等應飼養在pH大於5.5的水體中,如果pH酸跌至5.5以下,就應該採取必要的治理手段來防止酸中毒的發生。
一、pH調整的基本方法
pH調整的基本方法包括:緩釋法、軟水法、生物法三種方法。
1、緩釋法:通過向水裡添加能夠緩慢釋放酸鹼的物質而起到pH調節作用的方法叫做緩釋法。
緩釋法使用最廣泛,經常使用的緩釋性物質包括:珊瑚沙、火山石、欖仁葉、沉木、黑水等。緩釋法對於微鹼或酸跌的水非常有效,可以單獨使用;對於硬鹼水效果較差,應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2、襲辯軟水法:用軟化水來多次置換魚缸里的水的方法叫做軟水法。軟水法使用面較窄,一般只針對高pH值的硬鹼水。經過一段時間的置換,魚缸水的硬度會下降,緩沖能力會降低,就會產生自然酸降,這是我們非常希望看到的。
3、生物法:通過調控各種生物的數量來影響生物降解的產酸量,這種調節pH的方法叫做生物法。有機物被逐級分解的過程叫做降解,在魚缸里生物降解的最終產物是礦物鹽、水和二氧化碳,因為有了二氧化碳和礦物鹽(主要是硝酸鹽)的存在,水才會酸化。生物法常用手段包括:增加或減少魚的數量、餵食量、濾材數量以及清洗或者更換新濾材等等。通過這些手段來達到增加或減少硝化菌的數量,調控產酸量的目的。
二、酸跌水的治理思路
酸跌水的成因是水質軟pH緩沖能力差,這種水受生物降解作用的影響很大。一般情況下魚的飼養密度越大生物降解產酸越多,水的酸跌越嚴重。所以很多人在治理酸跌的時候首選的方法是生物法,即通過減少魚的數量、少喂、少用濾材等手段來達到少產酸的目的。對此我是持反對意見的,先來說一下我對生物法在治理酸跌時的看法:
我認為在治理酸跌時生物法只是一個輔助手段,可用可不用。因為酸跌的原因不在於你養魚的多少,我廣東茂名的魚友,1米的魚缸只養了一條羅漢魚,他的水都會酸跌到5.2。總不能再要求他減魚、少喂、少用濾材吧,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養魚還有什麼樂趣呢?總不能因怕酸跌而因噎廢食吧!
對生物法調節pH值的認識很多人存在誤區,這些誤區主要是誇大了生物法的作用,甚至把生物法做為調節pH值的首選方法。能讀懂「深度解析pH值-原理篇」的朋友一定會理解:水pH的緩沖能力是所有pH問題的主因,而生物降解只是外因。解決任何問題都需要抓住主要矛盾,所以調整水的緩沖能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只要提高了水的緩沖能力,生物降解對pH值的影響就會變的很小。如果一味的強調靠生物法去解決pH問題,就變成「本末倒置」了。所以在治理酸跌時我很少指導魚友用生物法,只有一種情況下例外。
只有在養殖密度超標的情況下,才可以考慮生物法。合理的養殖密度是養好魚的一個基本條件,怎麼才算「合理」,很多前輩總結出了一個公式:「1升水養一厘米的魚」。一個100升水魚缸可以養10條10厘米以下長度的魚,保持這個密度就不為過。我認為在這個基礎上還應該根據水質來判斷,只要水不混濁、無毒素指標、魚的表現正常,就說明過濾系統能夠支持現有的養殖密度,這個養殖密度就是合理的。所以只要是在合理養殖密度下產生的酸跌,我們都不應該用生物法去解決,因為這是一個「笨」方法。
聰明的方法是用緩釋法來控制酸跌。我們完全可以按照玩海水的思路來解決酸跌問題,海水魚缸為什麼不酸跌呢?原因很簡單:海水是硬水,海缸里有大量的鹼性底沙和鹼性濾材來支持pH值,如果我們也按照這個思路在魚缸過濾系統里添加可以緩慢釋放鈣質的鹼性濾材,則完全可以提高水的硬度、提高pH的緩沖能力,而且還不用顧忌養魚數量的多少,何樂而不為呢。
這里我重點介紹一下珊瑚沙,這是珊瑚沙的圖片:
珊瑚沙:為珊瑚或貝殼碎片構成,本身具有弱鹼性是一種鹼性濾材,具持續釋放碳酸鈣的特性,可以釋放出鈣離子、鎂離子來提高水的硬度,珊瑚沙含豐富的孔隙結構,可作為生物濾材來大量培養硝敬斗化細菌。珊瑚沙顆粒大小不等,規格多種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