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生座位如何排
1、前後輪換,左右輪換,學生座位每周輪換一次(兩種規則同時使用),具體時間:周一早上學生到校各班統一換位置。
2、每班分為四個大組(A、B、C、D)四個大組間進行左右輪換,組與組之間的輪換形式為ABCDA??依次輪換。
3、每個大組根據學生的身高分為甲乙丙三個小組,每組兩排,甲組學生總體身高比乙組矮,乙組學生總體身高比丙組矮。以每大組6排為例,甲組為1-2排,乙組為3-4排,丙組為4-6排。1-2排循環輪換,3-4排循環輪換,5-6排循環輪換。循環輪換順序為:123456;214365;123456。
4、以學生身高為排列標准,如有特殊情況,比如視力、聽力等問題,一律以醫院出示的有效疾病證明為標准,無依據的要求一律不受理。
㈡ 小學生應如何合理的排座位
學生座位安排和調換規則:矮個子坐前面,高個子坐後面。一個月調換一次。調動時主要是左右調動,三組一翻,保證學生不形成斜視。第一點,尊重學生,第二點有利於學習,第三點小組固定,第四,每兩周輪換一次。
座位安排主要是根據學生之間優差互補,動靜搭配,從低到高的原則進行每周輪換,在此基礎上再照顧到個別學困生以及眼睛近視的學生。
排座位時盡量男、女生搭配。對眼睛近視或有疾病的同學優先安排座位,必須有醫院出具的證明,並且要向全班同學作說明。座位每個星期必須輪換一次,具體方法是中間組和旁邊組循環輪換,前後座位循環輪換,要讓每位學生都有坐在每個位置的機會。
㈢ 小學的座位是怎麼坐的
小學生排座位的時候一般都是按照高矮個。老師會讓孩子們到教室外面男生女生各按高矮個站成兩列。然後從矮個開始,一個男生一個女生坐一位。當然,如果視力不太好的同學有近視或斜視這樣的情況老師也會特別的照顧,調整到適合他的位置。
當這樣做定以後,一般都是兩周左右調換一次。
然後就是根據孩子的課堂紀律情況,比如說同桌的兩個人上課經常說話,這個時候就會跟家長溝通以後隨即調整座位,或者是先調整作文,在與家長進行溝通。
有的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坐在後面會不會不受老師關注,上課時會不會不自覺聽講,做小動作等等。其實現在很少有老師只站在前面講課了,一般都是站在教室的中間或者來回巡視著講,或者在某一時段會站在講台前面講,現在的班額也不是很大,老師基本上能關注到每一個人,而且越是在後排的同學越容易被老師一眼發現。所以家長不必為孩子坐在後排而糾結,也不用為孩子坐在側邊而糾結,因為兩三周就會調整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