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軟體 » 哈薩克電影大片
擴展閱讀

哈薩克電影大片

發布時間: 2024-07-29 10:05:33

❶ 介紹前蘇聯在哈薩克核爆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影《波拉特》與真實的哈薩克
1990年代,哈薩克電影和前蘇聯許多國家的民族電影一樣,首先是在認清自己獨立的新形勢,其次是彌補失去的一切,並且——最主要的——重塑民族歷史。結果 是,我們以對待前帝國的態度同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劃清了界限,電影似乎在自我封閉中尋找民族認同。正是在這種浪潮中,最近十到十五年間創作出了哈薩克最優秀的藝術影片:謝里克·阿普雷莫夫的《阿克蘇阿特》( 1998)和《獵人》( 2004 ),達米爾·馬納巴耶夫的《蘇爾熱克——死亡天使》( 1991 ),阿爾達克·阿米爾庫洛夫的《奧特拉爾的覆滅》( 1991 ),達列讓·奧米拉巴耶夫的《心電圖》( 1995)和《殺手》( 1998 ),阿米爾·卡拉庫洛夫的《溫和的撞鍾人》( 1995)和《日拉瑪》( 2000 ),博拉特·沙里普的《扎曼奈》(1998),魯斯捷姆·阿布德拉舍夫的《復活島》( 2004 )。以上影片及其他一些影片參加了大量國際電影節,證明了哈薩克電影具有很高的地位和藝術水平。但是隨著新千年的來臨,情況很明顯,已經到了從這種雖然聲名在外、但終究固步自封的藝術電影圈子裡走出來的時候了。 此外同樣重要的一點是,獨立的哈薩克形象已經樹立和穩固。國家從總體上開始重新自我定位:一個有著堅定目標的國家——「進入五十個世界發達國家行列」。打開國門,以新的方式展現自我成為一種渴望。

雄心勃勃的突破嘗試——《游牧人》
創作影片《游牧人》的構思正是由此而來,這是一部歷史巨片,希望通過偉大 的歷史向世界講述哈薩克是什麼樣子。構思在哈薩克總統的關懷下得以實現,影片獲得了3700萬美元的巨額投資。從一開始影片就沒有打算用哈薩克人擔任創作者。為什麼?因為在1990年代也曾有過幾次藉助國內力量拍攝大製作歷史片的嘗試。阿爾達克·阿米爾庫洛夫的《阿拜》、卡諾·卡瑟姆別科夫的《江布爾的青年時代》(1995)、波拉特·卡雷姆別托夫的《塞爾達爾》(2003)等相繼拍攝完成,但所有這些影片都沒有達到大總結的高度,作者們繼續在「自由——不自由」的概念框架內反思。好萊塢的規模以及克制反思——這是影片所需要的。由此才產生了邀請美國人的想法。米洛什·福爾曼獲邀成為製片人,經他推薦,伊凡·帕瑟擔任導演。項目從1990年代末就開始進入討論,直到2005年才完成。

❷ 關於新疆的電影有什麼啊

1、《遠去的牧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天山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的劇情片,該片講述講述了世代逐水草而居的中國哈薩克族牧民,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定居興牧政策引導下,在保護草原生態的時代背景下,告別過去,邁向新生活的故事。

2、《鮮花》

由西爾扎提·亞合甫執導,茹扎·達吾列提、法蒂哈·馬力克、阿力木江·吐爾斯拜克等主演的電影。影片《鮮花》講述了一個哈薩克族女歌手的成長歷程,表達了一個女阿肯追求阿依特斯藝術的執著和感情世界的起起落落,並通過女主人公鮮花的傳奇人生經歷,展現哈薩克族民間藝術阿肯彈唱的魅力和新疆少數民族地區人民和諧美好的生活畫卷。

3、《帕米爾之戀》

生動真實地記錄了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在冰山之巔堅守哨位、默默奉獻的動人故事。該片以紅其拉甫艱苦的自然環境為背景,以朴實的風格、感人的情節,表現了邊防軍人挑戰生命極限的犧牲奉獻精神,以及他們熱愛冰山、熱愛哨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赤子情懷。

4、《美麗家園》

內容取材於中國哈薩克族牧民的家庭生活和青年人的愛情故事,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在經濟蓬勃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富裕起來的中國哈薩克族牧民所面臨的傳統與現代、親情與愛情、草原文明與城市文明的沖突和心路歷程。

影片情節曲折感人,拍攝場面宏大,風景壯美,通過神秘而美麗的草原風光勾勒出一個讓千萬人魂牽夢縈的個性的、鮮活的新疆。

5、《冰山上的來客》

影片從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懸念出發,講述了邊疆戰士和楊排長一起與特務假古蘭丹姆鬥智斗勇,最終勝利的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也得以重逢的故事。該片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