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軟體 » 聚餐在哪個軟體APP可以點菜

聚餐在哪個軟體APP可以點菜

發布時間: 2024-10-28 20:14:24

Ⅰ 口碑app的體驗創新

指導老師:余永海

選題圍繞人們的吃飯問題,主要是到店吃飯的選擇問題,也是針對「口碑」「大眾點評」這類店鋪測評推薦app的體驗問題,展開的用戶體驗和交互設計創新。

口碑是一個店鋪推薦的app,以美食為主,兼顧休閑娛樂購物健身等,基本涵蓋所有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用戶可以搜索特定店鋪、菜品獲取商家基本信息或者直接隨機瀏覽附近店鋪。通過口碑提供的人氣值、好評率等參數來選擇自己的目標店鋪。但是指標過於單一呆板,參考意義不是很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餐偏好,有人喜歡重油重鹽,辛香麻辣,有些人喜歡清淡鮮香,混為一談就顯得針對性不足。

1、App出現之前,人們的常見情境

在該類app出現之前,人們我們去店裡吃飯都是「盲吃」,全靠試吃來得出哪些店好吃,哪些店難吃,甚至連店鋪的消費水平都難以估計。或者靠熟人之間口耳相傳的評價來預判某一家店,聽誰誰說哪家店好吃就去吃吃看。

2、本質上,人們想要獲得什麼情感體驗?

審美體驗 :我們希望找一家餐廳能吃到合口味的精緻飯菜,搭配適合的用餐環境以及適合的價位。

好奇體驗 :想吃沒有嘗試過的店鋪,或者是對沒有嘗試過的菜系有一種想去嘗試的沖動

興趣體驗: 挖掘美食背後的文化,歷史的由來,菜名背後的小故事,對美食文化產生興趣

社交體驗: 有相同的美食愛好,吃貨交友,吃到好吃的東西會想要和別人分享的慾望,想推薦給別人

3、重新定義:口碑app

口碑app可以是一個美食愛好者的聚集地。

口碑app可以是一個 餐廳圖鑒 。沿用app出現之前常用的「熟人」推薦模式,通過互聯網溝通,把「熟人」的范圍大大擴展,根據用戶之前的用餐習慣給每一個用戶推薦「飯友圈」,加入愛好類似的飯友集體中,然後根據小集體裡面的「熟人」的反饋來作為自己尋找餐廳的參考,更真實也更貼合自身的口味。

口碑app可以是一個 美食廣場 。圈子裡面的人用餐後的點評以個人動態的形式同步發布在飯友圈子裡,可以帶來新鮮的美食資訊。

口碑app可以是一個 嘮嗑場子 。閑暇時光,圈子裡的人可以同時對某些菜,某些店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評價看法。

1. 現有app方案的活動情景

口碑現有主要活動情境有三種:

當下充飢情境 :我肚子餓了,不想在家吃,當下我就想找到一家物美價廉的店吃飯。這時候 快速准確的推薦 很重要。

情感體驗:如果不能快速找到合適的一家店會有消極的體驗,不耐煩。正常狀況下有吃飽的輕微滿足感,沒有好奇感,沒有審美體驗

出遊找美食情境 :周末放假,想找一家好吃的店吃個大餐。這時候需要知道附近各家店鋪的評價,菜的種類,價位、地址等信息,尤其重要的是店鋪詳實可靠的評價。

情感體驗:有尋找中的好奇感,審美體驗有,成就感沒有,滿足感沒有

飯後評價店鋪情境 :吃完飯後,對今天的一餐發表一下評價,抒發自己的心情,同時給他人留作參考。

情感體驗:有吃飽後的滿足感,評價過程中的審美體驗,成就感沒有,好奇、興趣沒有,所以很多時候甚至懶得評價。

2、逐類分析情感體驗

生存體驗 :發生頻率高

為了填飽肚子,通過app快速找一家普通餐廳

好奇體驗 :發生頻率高。

其中積極地探索美食的好奇感存在,喚醒水平較高。消極的失望感也存在,喚醒水平低或高。

成就體驗 :幾乎沒有。

興趣體驗 :發生頻率極低,全看個人探索的自主性,全靠自己去挖掘,app中沒有明確的信息展示引導。

依戀體驗 :幾乎沒有。

歸屬體驗 :app中都是個人活動,沒有群體的概念,無歸屬感。

影響力體驗 :幾乎沒有,評價只分散顯示在各個店鋪評論頁,沒有個人集中展示,或者群體之間分享,無法匯聚成個人的影響。

審美體驗 :發生頻率較高。

對店鋪,菜品的審美體驗,美感和厭惡感都有可能發生。

道德體驗(贊賞、榮譽、幸福) :無。

理智體驗 :無。

3. 提出體驗的創新目標。

(1)好奇和審美體驗: 吃飯除了吃飽消除飢餓感外,審美體驗是我們熱愛美食的原因,包括色香味、手藝、文化等等,都是值得審美的元素。

(2)興趣體驗: 大家都喜歡美食,圍繞吃的方方面面,人們能體會到很深的興趣體驗。可以升入挖掘,大量滿足他們對美食的文化、手藝、傳統、特色等等各方面的求知慾。

(3)成就體驗: 在朋友之間分享好吃的,引來很多點贊,人人都是一個美食博主,發布自己的動態、評論、小視頻,獲得成就感。

(4)社交體驗: 美食是一個很好的社交媒介,是一個永遠都不會錯的話題,人人都愛吃,人人對於吃的都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同時享受美食常常會是一件結伴而行的活動,所以往往也促進社交,有豐富的社交體驗。

1.一個人按時吃飯,填飽肚子 :吃飯時間到了,解決一下肚子餓的問題,就近找一家餐廳填飽肚子,過的去就行。 動機 :解決基本需求。 期望 :主要是生存體驗,附帶要求不高的美食審美體驗。 

2.和朋友約飯聚餐,犒勞自己 :有開心的事情,空出一段時間,約上三五好友,外出吃一頓美食,犒勞自己。 動機 :找到一家環境優美,菜品精緻合胃口的餐廳,給自己一個享受的機會。 期望 :十分重要的美食審美體驗和聯絡感情的社交體驗 

3.旅遊途中,尋訪當地特色美食 : 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走訪到底的特色美食,感受不同的地域風格。去一座新的城市往往有巨大的好奇感,但是往往也是最無從下手,最對吃什麼迷茫的時候。即使是一些耳熟能詳的特色菜比如西湖醋魚啊,同在杭州,每家店也各有不同,走在路上誤打誤撞往往不能吃到最地道的,可能被宰,還有可能對這道菜從此產生誤解。所以最好是有朋友生活在那裡,你去找他,他可以帶著你吃,既省心又不容易踩雷。 動機 :尋找最有當地特色的美食,美食是了解一座城市不可或缺一部分。 期望 :滿足好奇感,找到符合美食審美的特色美食,嘗遍特色美食之後獲得成就感 

4 .看美食節目,紀錄片 :宅在家裡,打開電視收看美食節目和紀錄片,如舌尖上的中國,了解傳統美食的歷史、製作等等。從中找到想去的餐廳,想吃的菜,種草之後找機會去體驗一下。 動機 :了解美食文化,豐富業餘生活。 期望: 審美體驗、興趣體驗等。 

5 .發朋友圈,分享美食 :發現一家好店,吃飽喝足,感覺很滿足,咔咔拍照,然後發朋友圈,分享心情,分享美食。 動機 :和朋友分享,增加互動,同時獲得點贊,就更高興了。  期望 :社交體驗、成就體驗等。 

6.關注美食博主,打卡網紅餐廳 :在微博或者b站上關注那些愛吃會吃的人,受他們推薦和他們評論互動,「跟著」他們吃;了解網上熱門流行的新花樣,有新鮮感,緊跟潮流。 動機: 獲取美食資訊,發現新奇美食,同時喜歡的博主就好像是好友一樣,很親切。 期望: 好奇體驗和審美體驗,社交體驗。

7.聊美食   朋友之間閑聊交談美食體驗,交談自己對美食的喜好,最近喜歡去哪些餐廳,有哪些吃飯的有趣經歷。尤其是和自己口味愛好相同的人,一拍即合,就快速的可以成為朋友。或者結識了一個新朋友,詢問一下是哪人啊,緊接著往往好奇你們那裡什麼東西最好吃啊,你們喜不喜歡吃辣啊?往往不同地域的人也可以對吃的聊的很嗨。又比如常常引來熱議的南北差異話題,粽子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又或是在他鄉遇老鄉,就會聊起家鄉的美食,很有共鳴。 動機: 閑聊中獲得放鬆,增進彼此的了解,獲得美食資訊, 期望: 社交體驗;歸屬體驗

經過對吃的活動分析,口碑App活動中值得創新的主要活動為:

1、美食(找、看)活動,體驗目標為審美體驗、好奇體驗。

2、興趣圈子(看、逛、做)活動,體驗目標為好奇體驗、興趣體驗、成就體驗等。

3、社交圈子(聊)活動,體驗目的為社交體驗、歸屬體驗等。

1、美食審美

習慣生活場景: 朋友吃了好吃的覺得我會喜歡然後就推薦給我,我需要找個地方把信息記錄下來,或者記在腦子里,等有機會想起來的時候再去搜具體的餐廳信息。

分析:朋友之間的分享推薦是十分可信的,但往往在分享記錄餐廳信息的時候有點麻煩,等到想要去吃的時候一時之間往往腦袋空白

具體功能設想:增強app內的朋友互動,可以直接在app內部添加餐廳 分享功能 (屬於社交圈子板塊),把餐廳主頁面分享給朋友。朋友看到之後就可以點擊收藏進自己的心願單內, 心願單 在主頁下拉就可以找到。

習慣生活場景: 看到別人在朋友圈曬自己吃飯的圖片,看上去很誘人,環境很好,自己看到了感覺很想吃。

分析:朋友拍出來的精美的圖片,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既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另一方面又不像菜單圖片一樣官方,更貼合實際情境,有代入感,會大大增加好奇感。

具體功能設想: 曬圖廣場 ,把評論從文字為主改為圖片為主,文字為輔,更加直觀更加生動,可以讓用戶掃一眼就很感興趣,曬圖廣場的圖片人人可以發,下方附帶店鋪和菜品信息。瀏覽的人可以點贊,喜歡,點贊越多,人氣越高,就會被頂上去。

2、好奇體驗

習慣的生活情境: 漫無目的走在街上,沒有明確目標,就是看個順眼就進去。沒有明確要求,就是逛一逛可能突然就會決定吃哪個。

分析:首先會在附近餐廳就近選擇,看店名或者店鋪人氣隨意選擇,具有 隨意性 。

具體功能設想:在首頁 隨機播放 附近好評餐廳的實時信息, 小視頻的形式 展示包括人氣情況、排隊情況,吃飯環境,別人吃飯的場景等等。左右滑動可以切換。

1、興趣體驗(看、逛)

1)美食電視台模式

具體功能設想:抓住視頻的視頻中包含的信息量大,展現的食物或者食物有關的細節、故事更完整的亮點,打造一個獨家 美食TV 。其中有 公眾頻道 ,會定時推薦、輪播一些經典的美食紀錄片,或者美食有關的綜藝節目、電視劇,把對吃的熱情深化成為興趣。也有 個人頻道 ,是一些用戶自己來拍視頻經營自己的頻道。用戶在這里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美食故事,美食文化等等,有的紀實,有的搞笑,有的有內涵很文藝,滿足你的所有喜好。用戶可以像在家裡看電視一樣切換頻道觀看到不同風格內容的節目。

2)個性定製模式

具體功能設想: 根據用戶的觀看記錄,分析計算出用戶的愛好和喜好會在用戶不知道看什麼好的時候,為他播放合適的節目。如果沒有喜歡的,或者突然有特別想看到美食主題,可以寫下主題之後投稿,有頻道主接稿之後就會為你定製一個美食視頻。

2、成就體驗(做)

1)榜樣誘惑模式

看到別人同樣是拍照小白,但是卻拍出了好看的照片和視頻,自己也會躍躍欲試,想要試試手。最好可以學到簡單快捷易上手的方法。分析:誘惑是導火索,簡單易上手是關鍵,才有最後的入坑。

具體功能設想: 專門有一個頻道是新手頻道,剛剛開始做視頻的用戶,可以將自己製作的視頻投稿到這個頻道,視頻播放時會顯示這是製作者的第幾個作品。用戶看到之後如果喜歡可以選擇「跟他做」。TV後台會有具體的操作流程,把視頻製作劃分成簡單的幾步操作,也會提供視頻模板,入門簡單,上手迅速,成果優秀。視頻不限時長,可以是自己吃完一餐飯之後拍個視頻評論,也可以是去一個城市旅遊的吃喝合集等等。製作完成之後就可以投稿了。

3)成長模式 

視頻製作總是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從不專業到專業,尤其是在開始階段,如果看不到進步就不會有動力,很容易導致放棄。 分析: 成長模式要合理劃分成長等級,讓製作人不斷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帶動下一次成長,開啟一個良性循環

具體功能設想: 根據視頻的播放量和受喜愛程度給新手電筒台的製作者發等級勛章,等到取得粉絲最喜愛十佳製作新人或者頂級製作新人勛章時就可以開設自己的頻道,晉升為頻道主,不再需要投稿,自己的頻道自己做主。

2)粉絲追捧&領先他人模式:

收獲別人的收看、點贊、關注往往是很令人自豪的事情,可以看出自己的受歡迎程度。擁有自己的粉絲更是不用說了。 分析: 關鍵在於成就的可視化,還有減少無人關注的挫敗感

具體功能設想: 每個觀眾每天登陸後會領取十朵玫瑰,必須在新手頻道送出五朵玫瑰,表達自己的欣賞才能進入其他頻道觀看其他節目,為其他節目送花。視頻up主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收到的玫瑰,以及領先了全電視台多少的製作者。每周會評選出本周最受粉絲喜愛十佳製作者和最受粉絲喜愛十佳新製作人。

1、歸屬體驗

1)美食部落模式

美食與愛不可辜負,美食是一個永遠不會出錯的話題,一群人在一起對美食的討論既可以用來增進感情也可以獲取許多美食資訊。 分析: 部落的關鍵是找到共同點,而且部落內部不斷有更新和活動部落才能維持下去。和有共同愛好的人在一起做一些事,既有歸屬感,又有成就感。

具體功能設想:根據你的飲食習慣為你推薦相應的美食部落,比如說火鍋部落。像一個粉絲群一樣,愛吃火鍋的人都聚集在這個美食部落裡面,內部作為個人你們可以聊天互相推薦火鍋店,火鍋調料等等。同時作為一個集體,愛吃火鍋的人對火鍋最有發言權,我們可以「 為火鍋代言 」,組織與火鍋有關的活動,比如可以去公共平台發起火鍋有關的討論話題,去美食TV共同經營一個「火鍋頻道」,可以定期投票推舉出火鍋投票20餐廳。和有共同愛好的人在 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既有歸屬感,又有成就感。

2)部落內部可以有 角色扮演模式 和 成長階梯模式、獎勵模式

部落內部要有管理就要有分工,每個部落裡面都有紀檢委,話題部,榜單部等等劃分,有一定的規矩條理。當你和集體一起完成一些事情之後,就可以獲得一枚 火鍋英雄勛章。 採用 成長階梯模式 來維持用戶的熱情,不斷的參與就可以不斷獲得勛章。

2、社交體驗

1)話題PK模式

PK 的話題可能有關於 地域差異的 、性別差異的等等,比如豆花是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用數據來說話。激起的勝負欲促使你分享給身邊的好友都來評一評。最後的結果不僅是一種娛樂帶來成就感,也可以讓我們知道多數人的選擇。分析:PK有勝負感,比較能引起用戶的興趣,而且點擊支持操作簡單,同時又有參與感。

具體功能設想: pk的話題每天七點公布,然後用戶瀏覽過去可以為自己支持的一方立場點贊,點贊過後表示你對這個話題感興趣,下方的討論會自動展開,可以瀏覽,也可以發表。

3、成就體驗

1)美食導游模式

常見生活場景: 去一座新的城市往往有巨大的好奇感,但是往往也是最無從下手,最對吃什麼迷茫的時候。即使是一些耳熟能詳的特色菜比如西湖醋魚啊,同在杭州,每家店也各有不同,走在路上誤打誤撞往往不能吃到最地道的,可能被宰,還有可能對這道菜從此產生誤解。所以最好是有朋友生活在那裡,你去找他,他可以帶著你吃,既省心又不容易踩雷。

分析:旅遊過程中有太多不熟悉的東西,為了在短時間內找到滿意的體驗,我們不僅需要景點導游,也需要一個美食導游。對於當地人來說有幸成為自己家鄉的導游,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具體功能設想 :推出 旅遊情境模塊。 充分利用當地的吃貨多年來的生活經驗,可以招募吃貨作為地方美食導游。實時在線的幾個遊客和幾個當地人 隨機形成群聊 ,進入一個聊天桌。群聊中的人如果覺得內容有趣、有幫助,在聊天後就自動互相成為好友。如果覺得體驗差,就可以退出聊天,重新匹配美食導游。

2)角色扮演模式

分為遊客和當地人(也就是所謂的美食導游),分別扮演求助者和幫助者的身份。之後,當之前的導游如果去遊客的城市旅遊時,就可以角色互換,獲得 反向幫助 。

3)成長階梯&獎勵模式:

會為美食導游設置評分,初始分數為70分,每得到一個滿意評價加一分,得到一個一般評價加0.5分,每有一個求助者提早退出減0.5分,根據分數情況分為美食初級導游,再到中級、高級、大師等等,美食導游還有機會獲得當地店鋪的試吃獎勵,以此來豐富導游的經驗,更好調動導游積極性。

初步規劃: 美食廣場,娛樂圈,互動圈,我的主頁 四個板塊。初步設想如下:

美食廣場板塊  首先有我的 心願單、約飯提醒 在頂部,方便我第一時間查看,其次主要有各類 美食店鋪 的展示,以餐廳為主體,推送一些高分好評餐廳,包括新店、新菜、招牌菜的滾動,店鋪實時視頻介紹,以及個性化推薦。這個板塊針對生存體驗。同時也可以 搜索 ,某一種特定的菜品,某一家店名,就會得到相關的店鋪信息、和美食攻略、美食紀錄片等等,讓你不僅能知道你想知道的還能獲得額外的收獲。

興趣板塊  分為朋友圈和美食電視台, 朋友圈 里可以看到朋友們在吃什麼。每個人的評價都會以個人動態的形式同步在這里。動態(即評論)展示的形式可以包括文字,圖片,小視頻,其中以圖片為主,相互之間可以點贊,評論。 美食電視台 里有各類美食視頻,可以盡情瀏覽,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視頻。如果你有特別感興趣的主題內容,也可以投稿,被採納後就會有定製視頻。

互動圈板塊  分為 話題討論、旅遊結對、好友私聊、部落群聊 ,有互相加為好友的飯友可以互動聊天,可以隨時分享店鋪給好友,約飯;每天有很多有趣的話題,每個話題都有一個pk,你可以參與pk,並且進一步瀏覽、參與討論;部落群聊可以讓你找到志群相投的人,組成一個小團體,相互聊天,共同做事;還有就是遊客的咨詢處,根據定位,選擇你的身份是遊客或者當地土著,然後隨機結對討論,如果覺得不愉快可以退出重新隨機結對。

我的板塊  我的板塊中可以找 基本信息、勛章成列架和吃飯日記 。根據評價次數、幫助遊客次數和完成任務、製作視頻等等可以獲得不同的勛章,對應解鎖不同的拍照濾鏡、視頻模板,在參與PK中有較高力量。吃飯日記里還可以看到自己最近都吃了什麼,在哪、和誰,作為一種生活記錄。

(1)嘴饞覓食主 流程: 打開App。頂部有一個心願單,展開之後是我之前自己種草,收藏下來的想吃的店鋪和菜的列表,以及他們的基本信息,點擊可以進入店鋪主頁。下面是約飯提醒,如果有之前越好的飯局,就會提醒時間、地點和約飯的朋友。底部是附近好評餐廳的隨機推薦,可以看到他們的實時信息,左右滑動切換。

文字交互流程和對象 :App打開>美食首頁,今天沒有飯局,大概瞄一眼滾動新餐廳的推送,沒有特別感興趣的就點開心願單>心願單有很多自己之前種草的店鋪,每一個都實時標注了目前營業狀態,距離遠近,點擊選擇一家最近的,還有空位的店鋪>進入店鋪主頁面,有店鋪的詳細介紹包括特色菜,套餐組合,店鋪故事等等,同時還可以預定座位,提前點菜等功能,點擊底部下拉標志>下拉顯示店鋪地圖和到店路線,沿著地圖的指示很快就找到了,進入餐廳之後菜馬上就上來了,開始用餐。

2、互動圈的主要情境 。

(1)好友私聊次要流程 :在口碑上找到一家新店,吃了之後很好,打開App選擇互動圈,進入好友私聊版面,互相關注的好朋友按照互動熱度排列成一個列表,找到想分享的朋友,點擊進入對話框.點擊分享店鋪的加號鈕,裡面顯示你最近吃過的店鋪,選擇這一家就可以推薦給她這個店鋪鏈接,並返回聊天框。可以跟他聊聊經過分享感受,比如我跟某某一起去嘗試了這家店,發現他哪裡很棒,什麼菜超好吃,口味有什麼特色,順便約哪一天一起再去吃等等。若約定好時間之後,到時候會設置提醒。

文字交互流程和對象 :App打開>互動圈>好友私聊>好友對話框>分享店鋪>聊天,約飯>設置提醒

(2)旅遊結對次要流程1 :旅遊途中打開app想找一個美食導游,來到旅遊結對版面,根據地區系統隨機開始幫你結對,等待大概5秒鍾之後結對成功進入對話框聊天,一共五個人,其中有一到兩個當地的資深吃貨,我們可以先自我介紹一下然後開始問什麼景區什麼街道附近有什麼好吃的店,如果我想吃地道的某某菜有什麼推薦,如果覺得聊得很愉快可以點擊聊天愉快鈕,就和聊天組里的人自動加為好友,方便今後聊天,若聊天不愉快你可以點擊退出按鈕,隨時退出

文字交互流程和對象 :打開首頁>進入互動圈>進入聊天頁面,有朋友消息、部落群聊、美食導游,點擊美食導游>選擇用戶角色遊客>選擇目的地>進入聊天界面開始自由聊天>聊天結束前選擇退出或者聊天結束後跳出評價按鈕,選擇滿意鈕或者一般鈕。

旅遊結對次要流程2 :本身自己就是一個吃貨兼旅遊愛好者,在沒有旅遊的時間段內,打開app,進入旅遊結對版面,選擇本地吃貨身份,進行身份驗證(達到一定的吃貨經驗值才可以進入)之後隨機結對來自己城市旅遊的遊客,自我介紹之後幫助他們回答一些吃的問題,過程中可以結識來自各地的遊客,聽到一些有趣的事情,若聊天愉快,加為好友之後,以後可以互相幫助。同時收到聊天愉快的好評可以繼續提升經驗值,以後作為遊客身份可以優先匹配結對更優質導游。

文字交互流程和對象 :打開首頁>進入互動圈>進入聊天頁面,有朋友消息、部落群聊、美食導游,點擊美食導游>選擇本地吃貨角色,自己的地區>等待系統自動身份驗證,隨機匹配>進入聊天界面開始自由聊天>聊天結束前選擇退出或者聊天愉快鈕

(3)話題討論主要流程: 空閑時間,打開互動圈的話題討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分類飲料甜品,頂部有一個pk欄,今天的題目是奶茶是冰的好喝還是熱的好喝,目前是200票對130票,我隨手投上了自己的一票,每天十一點會得到pk最終結果比分,倒是後就會發到我的消息頁面了。投完票之後討論頁面自動展開了,裡面大家各說各自的愛好,不僅關於冷熱,還有牌子、配料的討論,看得我很有同感,為他們點贊同時忍不住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對別人的推薦、建議自己也很想嘗試。於是收藏了這個討論,留著以後看不斷的更新。

文字交互流程和對象 :打開首頁>進入互動圈>進入PK討論,選擇感興趣的類目,有主食,甜品等等>瀏覽PK的話題>支持立場>瀏覽討論>點贊評論,發表自己想說的話>收藏討論>收起這個話題,繼續瀏覽其他話題。

1.友私聊約飯流程

2.美食導游隨機群聊流程

3.PK話題討論流程

  高清界面效果圖:

 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我發現課程雖然叫做界面設計,但課程帶給我的思考和學習絕不止於界面。它讓我們從生活場景,用戶行為,情感體驗出發,然後進行分類,接著又探討了app中模式的創新,最後才進入板塊、界面的設計。我忽然體會到,其實很多設計都是這樣,成品只是冰山一角,它背後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研究與構思。只有從,用戶出發,系統全面的分析,一步一步的推進,最後的成果才能水到渠成,讓用戶滿意。感謝老師的指導,以後做設計也一定會不忘教導,用心設計。

Ⅱ 點菜軟體哪個好(點菜軟體推薦)

1、點菜軟體哪個好?2、哪個軟體點餐比較劃算?3、請問點餐軟體哪款好用?比較實惠?點菜軟體哪個好?
點菜軟體只能說是點餐軟體其中的部分功能,屬於最基本的,差不多所有的點餐軟體都有點菜這個功能,所有你只想點菜,隨便哪個都差不多。
但是你如果想減低餐廳運營成本、收銀方便,便於餐廳管理和了解顧客對菜品的喜愛程度、消費頻次等我覺得你這時候就可以選擇一款點餐系統了。
規模很大的那種連鎖餐飲,可以自己去開發一款系統,這樣大數據在自己手中。如果是中小型,那你開發自己的系統就沒必要了,成本太高,付出與得到的價值不符,這時候就可以選擇一款點餐系統了。
這里我比較推薦旗魚點餐系統,每月也就100元,用過的人都說好,你可以去網上查查。
哪個軟體點餐比較劃算?
其實目前很多餐飲店都採用手機APP的點餐方式,這種可以節約
人服務成本,也可以解決結賬的時間,我們店鋪使用的是館莢的點餐軟體,可以選規格大小口味下單備注之類,界面也很簡潔,各種報表都齊全,還有掃碼點餐,電子菜牌之類的。
請問點餐軟體哪款好用?比較實惠?
不知道你要去哪裡,但是uber eats應該是最廣泛最便捷的了。menulog也不錯,幾個著名的披薩連鎖品牌pizza hut Dominos等也有自己的點餐app。重點是: 不要期望送餐速度,可選餐品以及送餐費能和中國的一樣快速 多樣和便宜。app都是很容易用的。我經常是用app下單,然後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