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軟體 » 和學妹結婚可以生孩子游戲
擴展閱讀
一寸照片可以變成二寸 2025-04-04 11:47:59
怎樣自製手機桌面圖標 2025-04-04 11:47:55

和學妹結婚可以生孩子游戲

發布時間: 2025-04-03 21:39:40

1. 尋找有「結婚」情節的漫畫

《蜜X蜜水果糖》
《新娘16歲》
《危險純愛DNA》
《高中生新娘》第一部完結,第二部連載中。
《搖滾天堂》
《水果籃子》
《戀愛得分》有關兩人兒子的漫畫也已經出了。
《聖心小龍女》
《萌男友》
《結婚夢幻曲》
《快感指令》
《魔法王子》
《紳士同盟》
《結婚進行曲》
《瑪麗亞》
《蜜糖甜心》
《夢幻新娘》
《愛哭學妹》
《我的帥狼友》
《愛上壞男孩》
暫時就想到這些,都是符合條件的漫畫,沒有離婚的,都是喜劇~

2. 一個大學生可以和初中生結婚嗎

在校大學生是否可以結婚?這個爭執許久的問題,近日終於塵埃落定。在校大學生「婚禁」將於今年九月全面解除。目前多數高校表示,屆時學校將根據規定執行但不作鼓勵,因為大學生結婚所引起的婚假、產假以及同房等問題都未找到明確的答案。你對解除「婚禁」有何看法?政策放開後,在校期間的你會考慮結婚嗎?
結婚是件讓人期待的好事。萬先生,23歲,法律系學生,認為學校對結婚不再說不是一個好的現象。畢竟大學生都是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人了,可以承擔自己行為的法律責任為自己負責了,當然也理應享受到自己做抉擇的權利。根據《婚姻法》的規定,男性年滿22周歲,女性年滿20周歲即達到婚齡,到達這個年齡的大學生基本上已經大學三、四年級了,相對而言他們的很多想法已經比較成熟。法律既然給出了這個年齡,就是認為大多數人到了這個年齡都有承受婚姻責任的能力。而且他認為結婚這種行為也有助於大學生早些建立更深層次的責任意識。他認為去掉這個規定的最大意義在於,把不合理的地方給去掉了。因為這個就是公民的權利,和你是不是大學生沒有關系。
法律劃定這個年齡,也是考慮到婚後二到三年也就到了人類最佳的生育年齡(25歲左右)。相信經過這兩三年的磨合,他們都更懂得家庭的意義,又能在最佳的年齡段,擁有最優質的「結晶」,這都是一些讓人期待的好事!可惜他還有幾個月就要畢業了,恐怕趕不上這趟班車了。
大學結婚並不讓人羨慕。Eve,24歲,公司職員,認為對於大學生來說,結婚本來就是禁不了的事情,解禁不過是對於學校而言的事情。結婚畢竟是個人的事情,該結的總歸會結。最主要的還是當事雙方考慮妥當自己適不適合在這樣的情況下結合。
肯定學生權利是進步。高明宇,25歲,研究生,認為在校大學生可不可以結婚是權利問題,結不結婚是意願問題。他所認識的同學對於在校大學生「婚禁」的放開都表示贊成,倒不是說之前大夥兒都盼著想著結婚,而是大家為自身結婚權利得到肯定而感到欣慰。原本大家對在校大學生能夠結婚這個問題如此關注,關鍵就在於這是一個小法沖突大法的問題。根據《婚姻法》規定,男滿22周歲,女滿20周歲就可以結婚,為什麼滿足此條件的在校大學生卻不能呢。大家都對這個問題感到胸悶。現在「婚禁」的解除,從法律上來講是一個進步。
目前各方對在校大學生「婚禁」放開的最大顧慮就是,此舉是否會引發大學生的結婚潮。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大學生都是成年人,大家對結婚這種事情自會理性考慮。他周圍的本科生學弟學妹們,沒聽說有誰知道「婚禁」解除就急著要去結婚的。相反,因為就業和經濟壓力,大部分人不是為了實習奔走,就是為了賺錢打零工。結婚的事情,以後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考慮。
此刻,他只是為他擁有結婚的權利而歡呼,不過他的理智告訴他,他會暫時保拿團留使用這個權利。
沒有經濟基礎,不結婚。陳雷,25歲,銷售,他的女朋友尚在大學里讀書,現在大三,她說還想再多玩幾年,言下之意她現在不想考慮結婚。而他則主要考慮到她馬上就要畢業了,他自己也剛剛經歷了這段從學校走向社會的變動,現在小姑娘心思比較活絡,而且就業形勢年年在變,她找工作是要留在上海,還是會去外地,很多答案都是一個未知純敏敏數。
我一直覺得,結婚的前提就是,至少你經濟能夠獨立,否則怎麼談得上照顧另一方。最現實的就是婚房問題,然而以我一個人的經濟實力,要扛下一套房子,還沒這個實力。我還算有一份比較不錯的工作,面對大學生女友想結婚尚且望而卻步,更別提那些雙雙都還在讀書的學生戀人。所以雖然規定上同意結婚了,但是我們依然不會選擇趕在她讀書這段時間結婚。
配套措施要跟上。真真,28歲,平面設計,研究生,認為在校本科生的「婚禁」放開,是好事。不過,真正要在本科期間結婚生子,覺得學校的相關配套措施還要跟上。研究生是修學分制的,時間很自由。對於本科生而言,雖然也實行學分制,但四年的課程相對固定,沒那麼自由。如果他們可以提前把四年的學分修掉,剩下來的時間自主安排,這樣想去實習也好,想結婚生子也好,都可以。只有類似的配套措施跟上了,這個「婚禁」開得才有意義。
擔心孩子偷偷結婚。郭玉柔,48歲,職員,婚禁一解,她就擔心。大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戀愛結婚不是不務正業嘛。她兒子進大學第一天,她就跟他交待過,大學期間不許談戀愛。不過,現在三年過去了,她耳朵里漸漸聽到了一些風聲,好像兒子偷偷交了個女朋友已一年多了。據說,那個女孩子在學校里很風光,前任男友一籮筐,這樣的女孩子有什麼好。前些時候,為這事她試探過兒子,開始他死活不承認,後來她說誰誰誰看到他們手拉手逛街,他就沒話說了。對於我的質問,兒子回道:這感情來了,擋也擋不住啊!她說你談戀愛也可以,可也要找個爸媽看得順眼的,兒子卻說:我不管,我就是認定她了。撂下這句話,小傢伙從此就住到學校,雙休日也不回家了。
婚禁的口子一放開,不是給這些莽莽撞撞的孩子頭腦發昏的機會嘛。真擔心兒子一賭氣偷偷在學校把婚給結了。她和他就成了最後知道的人,豈不滑稽。
理智與情感。據調查,這則在校園外被炒得熱氣騰騰的消息,在校園內似乎並未激起千層波萬層浪。這兩天,學生戀人的話題並不是「我們結不結婚」? 其實每年到達適婚年齡的少男少女很多,而他們當中能有機會邁入大學校園的只是極少數。結婚,對於那些較早進入「社會大學」的少男少女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可偏偏有人擔心大學生們承受不起婚姻責任之重,把這些極少數排除在大多數同齡人之外,顯然沒有道理。
我們應相信大學生有能力辨別理智與情感問題,戀愛是種情感,但結婚需要理智。我們多年的教育,不就是要教會學生理性辨別對錯嗎?我們能相信他們會用雙手創造祖國的美好未來,為何不相信他們能對自己的婚姻、人生負責?雖然解禁規定已昭然,但校方馬上貼出「同意但不鼓勵」的補充告示,顯然校方依然徘徊在理智與情感的岔口,出於理智的同意與出於情感的不能接受。
「你實踐了你的承諾,這比什麼都重要。」這是簡·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中女主角對男主角所說的一句肺腑之言。我想說:家長們、老師們,不管你們如何徘徊在理智與情感的邊緣,只希望你們能夠實踐你們的諾言,尊重大學生們自由戀愛自由結合的權利。而大學生們,也請你們不要忘記對自己的父母、老師、愛人曾經許下的諾言,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實踐彼此的承諾,這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