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可以圖片導入的小學語文課
擴展閱讀
煤炭還可以用多長時間 2024-11-17 05:47:27

可以圖片導入的小學語文課

發布時間: 2022-02-01 08:46:39

① 小學語文課導入方式有哪些及舉例

1、由精彩的描述導入

精彩的描述,能引起學生注意,激發閱讀興趣,引起聯想和想像,使學生自然進入文本。

如學習朱自清的《春》時,設計了如下的導語:我們喜歡春天。喜歡春風輕吻臉頰的輕柔,春雨淅淅瀝瀝的清爽,春花爭奇斗艷的爛漫,小草鮮嫩逼眼的新綠……朱自清先生描繪的一幅幅春景圖更是美不勝收,讓我們來欣賞《春》,來體會春天的美好吧。

2、由軼聞趣事來導入

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軼聞趣事興趣濃厚。要投其所好,根據文本,選好與課文相關的軼聞趣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視野,又引起了對文本的興趣。

如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我講了文章的來歷。唐代,劉禹錫因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權貴,被貶為和州通判。按規定,應住衙門里三間屋子。知縣是勢利小人,見劉禹錫被貶,便多方刁難。先安排劉禹錫在縣城南門,面江而居。

劉禹錫見房子面對大江很高興,特撰寫一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他的舉動氣壞了知縣,又把劉禹錫的住房調到城北門。由三間縮小到一間半,這房子在河邊,附近還有柳樹。劉禹錫因景生情,又寫一副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知縣見他悠然自得,又把劉禹錫調到城中,且只給一間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那麼《陋室銘》一文有什麼精彩的內容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3、從欣賞歌曲導入

歌曲以其優美的歌詞、動人的旋律,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教學過程中,根據文本需要選擇恰當的歌曲讓學生欣賞,營造一種特殊的氛圍,來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自然導入。

如在講《小巷深處》時,讓學生欣賞歌曲《母親》:「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兒,有人給你擦……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

不管你功勞多高,不論你成就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了咱的媽。」那優美的旋律,那深情的訴說,深深地打動了學生們。這時,我滿含深情地說:「母愛是無私的、博大的,讓我們一起走進《小巷深處》去感受那真摯的愛。」

4、由觀察插圖導入

新編語文教材有很多插圖,這一教學資源,常被忽略。要善於利用這一直觀形象的教學資源,巧用插圖導入。這些插圖形神兼備能幫助我們感知、理解文本。我們要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形象描繪、合理想像,這樣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學習《周庄水韻》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文本中的彩圖,要求學生描繪畫面的景物:窄窄的河道漾動著斑斕的光點,純朴的船娘搖著彎曲的木櫓,小小的蓬船從圓拱石橋劃出,悠然滑進方形石橋……

通過插圖學生對周庄有了初步的認識,然後自然導入:著名畫家吳冠中曾贊嘆「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國水鄉之美」,周庄的美讓中外遊人神往,讓我們走進周庄去感受她獨特的美。

5、由溫習相關詩詞導入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還可以通過溫習與文本內容相關的詩詞來導入,這樣,既鞏固了古詩詞,又初步感知了文本,自然導入內容。

如學習餘光中的《鄉愁》時,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與鄉愁有關的名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積極思考回答踴躍:「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詩詞的聯想積累,喚起了學生們的情感。我因勢利導,滿含深情地說:「離鄉在外的遊子,日夜思鄉念親。鄉愁像一彎月,鉤起一串串回憶;像一條蠶,咬噬著那顆孤獨的心,讓我們一起來品味感受《鄉愁》。」

② 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方法有哪些

具體而言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情境型 指教師根據文本的意境,創設一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讓學生想像優美的意境,體驗美好的情感.簡言之,通過導入引導學生進入作品描寫的情境.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創設並引導學生進入教材所描繪的情境,無疑對優化課堂教學起著重要作用.古人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從中受到感染,教師就要善於挖掘課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在閱讀課的導入中時常是通過營造出一種氣氛,或再現一個場面,從而把課文描繪的意境再現出來,把學生潛在的審美意識和追求美的情趣激發出來,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順利進入到課文學習中去.
1、看圖導入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的每一課都安排了意境優美、色彩鮮艷的情景圖,配有教學掛圖,通過網路資料還可查閱到更多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它們作為直觀教材,比形象的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和真切感,可以使學生獲得較深的印象,可以化抽象為具體,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鮮明地揭示事物之間的關系.教師在導入時充分發揮其作用,以此導入新課,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習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2、 藉助媒體導入 隨著人類社會的日益進步,多媒體教學的日趨完善,現代的課堂趨向於「聲情並茂」.在課堂導入時教師根據需要結合聲、色、圖,甚至是影視片段來輔助我們的教學,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可感性,能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創設一個讓學生積極思考的氛圍,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達到語言所難以企及的效果.
3、意境導入 也稱激情導入,在教學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名篇佳作時,教師如能創設出一個與課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角色, 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從而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將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許多名師在教學優美的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和抒情散文時,常常用一段富有詩情畫意的導語,將學生帶入課文的那種優美的意境,使學生處於一種良性的情感准備狀態.如孫雙金老師在教《春望》一詩時的導入:「同學們,今天孫老師和大家一起走進歷史的隧道,去感受歷史上一位苦難詩人、人民詩人、偉大詩人——杜甫的心理歷程.(課件出示《春望》全詩)大家知道唐朝曾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發生了『安史之亂』,叛軍攻入長安城後燒殺搶掠,把繁華的都城糟蹋得幾乎成了一片廢墟.在第二年的春天杜甫來到長安街頭,目睹長安城滿目荒涼的景象,觸景生情,揮筆寫下了《春望》這首千古絕唱.」接著配上音樂,教師有感情地朗讀《春望》.孫老師用短短的幾句話作為導語,卻震撼了全班學生的心靈,同時在媒體的輔助下,學生很快進入詩情詩境.
(二) 質疑型 教師在導入新課時,運用提問質疑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教師通過質疑激起了學生的探索興趣,達到以趣促思的目的.在質疑的同時,適當運用懸念,還能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問題是思維的開端,一個恰當的問題,能一石激起千層浪,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南宋時的教育家陸九淵雲:「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是問號.」
1、提問導入 它是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來進入課堂.教師可對學習內容進行提問,通過設立一個疑點激發學生的思考,也可以單刀直入,直接提出問題,使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迅速進入新課.如邱老師在教《海底世界》一課時,一走進教室就用興奮的目光掃視學生,然後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海嗎?」學生說:「喜歡」邱老師興致勃勃地說:「我也喜歡大海,大海是那樣的遼闊美麗,望著這美麗的大海,我忽然產生一個想法:這大海的深處是什麼樣子呢?當學生說也想知道時,邱老師相機誘導說:「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海底世界》,它將向我們介紹海底深處許多新鮮、有趣的事,那麼海底究竟什麼樣呢?讓我們來細心讀課文吧!」在本案例中,邱老師一進課堂便向學生提問,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調動著學生的思維能力,誘導著學生由疑而思.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常有疑點,常有問題,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創新.」
2、懸念導入 俗話說:「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小學生好奇心更強,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設置懸念激發好奇,吊起學生的胃口,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例中邱老師設置的「大海的深處是什麼樣子?海底究竟什麼樣呢?」激發起學生急於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造成學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狀態.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語文教師要針對教材的關鍵、重點和難點,巧設懸念,把學生的注意、興趣、思維吸引到懸念上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為整堂課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激趣型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

③ 圖畫導入,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中有什麼作用

有兩個作用
一是低年級的孩子,思維活動仍以形象思維為主,穿插圖片導入,方便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
二是圖畫導入,豐富了教學手段,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語文教學任務的完成。

④ 小學語文的導入方法有哪些

一、用激情渲染氛圍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激情是一種狀態,是一種溫度」她認為:「沒有溫度的男人,在課堂上是立不起來的空麻袋;沒有溫度的女人,在課堂上就是一點沒人愛的舊瓷碗。一點感覺都沒有,沒有魅力。」
好的教師無論怎樣的氣候與環境,總能在短短的時間里抓住學生,師生一起用心用情提升課堂的溫度。這種溫度的提升需要老師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老師的「精」、「氣」、「神」。在老師「激情而又自然的引領下」,學生「心靈豐滿」起來,精神充實起來。學生的思想在課堂張揚,學生的生命在課堂成長。而學生的精彩正是來源於老師激情的點燃,來自老師巧妙的引導,來自老師熱情的鼓勵。就這樣,學生的信心被一點點激發,學生的激情被一點點點燃,學生的思維在一點點的燃燒,課堂的溫度在一點點提升,以至於沸騰。
常聽到不少同行埋怨:「現在的學生上課沒激情。」我想,其實學生的激情是無限的,只是它們隱藏在學生的內心,只要我們用自己的熱情去激發,課堂上的孩子們總是熱情奔放,活力四射的。如教學《釣魚的啟示》時的導入:
師:同學們坐得真端正,一看就知道是守紀律的好學生,冒昧地問一下,老師不在的時候,你們有沒有違反過紀律?
生: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
師:老師欣賞你們的坦誠和勇敢,但是更提倡大家向劉洋和高敏學習,學習她們在老師不在的時候,也能遵守紀律,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自律」,那同學們要做到「自律」這兩個字很不容易嗎?
生:學生談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可能說不難,有的同學,特別是好動的學生可能覺得比較困難。
師:是啊,同學們,我每個人都願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做的事,可是我們要注意分清對錯,如果明知道做得不對還要去做,不能自律就不好了。那麼,今天老師就要向同學們介紹一位新朋友,他是美國的著名建築設計師,在他的生活中,他就時刻嚴格自律,從而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可是他的自律精神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秘訣?
生:想
師:好,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穿越時空,一起回到他的小時候,看看這位美國著名設計師小時候的經歷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3課:《釣魚的啟示》。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導入新課,自然引出「自律」並使「自律」貫穿全課,激發了學生的語文激情,這樣我想學生學習下面的課文時,熱情會更高一些,為學習文章做好了鋪墊,因此,請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激情吧。
二、借道具點燃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動力。一篇課文的導語一旦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主動的跟隨教師去探討知識的奧秘。那麼怎麼才能讓導語在第一時間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我覺得在導入的時候借用一下道具,可以更好地達到這一目的。道具有視覺型道具,比如,結合課文的實物演示,近距離將讀者與作者溝通,便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語文課本中的插圖,是作者精心繪制而成的,我們可以利用它導入新課,提起學生的興趣;還有視聽型道具,比如錄相、FLASH動畫等,視聽結合,能放鬆心情,陶冶情操,激發靈感和興趣。
我在教《非常漂亮的貝殼》一文之前,我先讓學生收集各種各樣的貝殼。上新課時,讓學生將貝殼放在講台上,一起觀賞,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進入新課教學。又如教授《小柳樹與小棗樹》時,我運用FLASH課件作為導入新課的輔助材料,它融畫面、文字、音樂於一體,讓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很快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通過它們之間形體對話,生動形象地使學生懂得「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不足」這一深刻的道理。
適當地藉助教學道具可以設置良好的學習情境,打破思維混沌的狀態。從而喚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強化學習氣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時機,把學生的思維從感性升入理性。
三、設懸念啟迪思維
懸念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設置懸念應生動形象、簡潔鮮明。
小學生特別具有好奇心,他們閱讀課文,往往會對故事發展或人物命運產生一種十分關注的心情,根據學生這種心理去設置一些懸念性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
如教《狐假虎威》一課時,我這樣導入:「假如一隻狐狸和一隻老虎在一起,誰怕誰?誰吃掉誰?」學生答:「這還用問?當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說:「但是今天要講一個故事卻是老虎聽從狐狸的話,狐狸輕而易舉地指揮著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覺得狐狸威風凜凜。你們說奇怪不奇怪?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嗎?請打開課文——《狐假虎威》這一段導語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急於要弄清問題的心情,驅使他們認真學習課文。
有位實習老師在上《驚弓之鳥》時,開篇就布疑陣:「現在,空中飛著一隻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辦法能把它打下來?」學生憑經驗紛紛說,用箭射,用槍打,用彈子彈……至此,我首先肯定學生的回答是正確的,但話峰一轉,說:「可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更贏,卻是拉弓,不用箭,「嗖」的一聲把這只大雁射下來了,這究竟是什麼緣故呢?答案就在課文中。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看誰先把答案找到。」
由於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認真地讀書、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懸念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如果故弄玄虛,那就失去了懸念的意義,有時甚至會把學生弄糊塗。
四、講故事、猜謎語構建愉悅情感課堂
學生大都很愛聽故事、猜謎語,每每遇此都很認真,興趣特別高。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新課時設計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故事或謎語等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一旦他們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了興趣,就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使整個教學過程收到極好的效果。
例如《女郵遞員的信》的導入「同學們,請你們猜一條謎語。謎面是:身穿綠衣裳,工作特別忙,送信又送報,人人喜洋洋。謎底到底是什麼?……對,是郵遞員。有一位女郵遞員還寫了一封信,信中介紹了她一天的繁忙,但有意義又很有趣的生活。我想大家一定願意知道她信中的一切,好,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女郵遞員的信》。」
雖然謎語很簡單,但因為教師豐富而有感情的朗讀再加上適當的肢體語言,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了,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馬上就調動起來了。整堂課都在非常活躍的氣氛中進行著……這就是利用謎語或故事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方法。它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強烈的探究心理,把學生由「要我讀書」變成「我要讀書」,從而進入「願學」、「樂學」的境界,調動了學生積極學習的主動性。
另外,還可以採用引經典,溫故知新,介紹背景,做游戲,音樂、歌曲等方法引入課題。選用什麼樣的導入形式,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敏銳的眼光,靈活的思維,創造的頭腦,而且要求教師在設計過程中必須依據如下原則:靈活性原則、精練性原則、實效性原則、規范性原則、知識性原則、啟發性原則、思想性原則、趣味性原則和針對性原則,設計導入應注意「實」(講求實效),「精」(精明扼要),「活」(方法多樣),「美」(給人美感享受)的和諧統一,同時還要兼顧啟迪學生的思維。
總之,導入絕非雕蟲小技,不足掛齒,而應該把它看成是一門藝術,一門科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藝術深入研究的過程中,萬萬不可忽視對導語藝術的思考,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加絢麗多彩,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⑤ 小學語文課怎麼導入更好

分年級,
一二年級一視覺聽覺為主,可以動畫,視頻,歌曲,故事
三四年級以激發情趣為主,問題,謎語,一種情況,老師的話,對話
五六年級要根據學生情況,可以一種思考,一種現象,當然也可以老師結合某事物講話導入。

⑥ 小學語文課有哪些導入方法

古人稱文章的開頭為「鳳頭」,就是說開頭要美麗精巧、新穎貼切,要有創造力、吸引力、震撼力。同樣一名好的教師要想講好一篇文章同樣要有吸引力,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為「導語是教師在傳授新知識之始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方法所設計的教學語言。」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從自己上課、聽課及學習優秀課例的過程中,體會到巧妙新穎、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帶起學生進入學習氛圍。雖然說「萬事開頭難」,可是「好的開頭等於一半的成功」。
一、對話導入
這一方法是最簡單、最常見的。這要求教師在上課前通過精心設計、認真組織語言,充分構想自己的問話,猜學生會怎麼想、怎麼答,盡量做好學生的一切想法、答法在教師的准備范圍內。這樣師問,生答;生問,師答,有來有往,銜接緊湊,很容易激發學生感受,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如我在講《秋色》時問學生:如果用四種顏色分別來形容四季,你會用哪幾種顏色?學生很容易用黃色來形容秋季,教師順勢提到「秋天到底是怎麼一種顏色,怎樣一種景象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很自然的學生就會跟隨老師一起去探尋這個問題。
二、氣氛導入
營造一種與講課內容很相近的課堂氛圍對於學生來說也很有吸引力。我平時很愛穿一些顏色比較新鮮的衣服,在講《特殊的葬禮》這一課時,我特意穿了一件黑顏色的西裝。學生都很奇怪,於是我很自然的談到穿黑衣服的原因,並且和學生談到給賽特凱達斯瀑布舉行葬禮,課堂嬉笑的學生立刻安靜了下來,專心的聽為什麼給一條瀑布舉行葬禮。使學生很快進入課堂狀態。
三、生字導入
同樣我在講《特殊的葬禮》時在想,是不是也可以用這種方法:「葬」字是草字頭,草字底,很早以前的人死了之後把他埋在草里。那麼葬禮通常是指為死去的人舉行的儀式,但是我們今天的葬禮卻非常特殊,它為什麼特殊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3課《特殊的葬禮》。由課題中的生字導入對課題的研究,尤其是這個「葬」是一個象形字,多數人都不知道古時人們把死人埋在草里,聽我一說,很多學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這樣更容易使學生更深入的思考問題。
四、猜謎導入
想要表現自己是我們每個人的慾望。小學生也不例外,所以猜謎是小學生最喜歡、最樂意接受的方法之一。表面上看似一則簡單的謎語,實則是與所講課文相關的內容。出謎之後,讓學生的思維都積極動起來,去想想謎語的謎底是什麼。我在講《書本里的螞蟻》時是這樣導入的: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希望大家認真聽,看誰最聰明,第一個猜出來「排隊地上跑,身體細又小,做事最勤勞,紀律第一好」學生很快猜出是螞蟻。於是我又說:「螞蟻在人們眼中又黑又小,非常微不足道,但是它們勤勞,守紀律而且非常團結,齊心協力搬動比它們大好幾倍的東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一隻小螞蟻的有趣的童話故事,名字叫《書本里的螞蟻》,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這樣學生既感興趣,又保證猜謎不會遠離主題,反而會緊跟課文內容。
五、歌曲導入
人類之間種族語言有國度,可音樂卻無國界。音樂,能讓人心態放鬆,心情愉快;能讓人心緒緊張,心結沉重;能讓人有所想,有所悟;能讓人喜上更喜,悲至更悲。在上課之初,仔細品味新課的情感基調,選擇適合這堂課音樂。我在講作文指導課《春天》時,先給學生播放了一首他們非常愛聽的歌曲《春天在哪裡》。從歌曲中,學生們知道了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小朋友的眼睛裡。有紅花,有綠草,有小黃鸝,有青山,有綠水。很自然的把學生帶進了美麗的春天,使他們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把一向覺得作文難寫的同學思路拓展開了。
六、設置懸念導入
小學生學生的心理還不夠穩定,他們學習的熱情往往會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驅使。因此,在教學中也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導入環節中適當地製造懸念,適度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思考,又會涉及到課文的學習,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文章。我在講《驚弓之鳥》這一課時,是這樣導入的:大家都知道,有了弓,有了箭,才能射鳥。可是古時候,有個叫更羸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學習了第20課《驚弓之鳥》以後就明白了。使學生急於去探求問題的答案。
七、舊知導入
萬丈高樓從底起。舊知是學習新知的基礎。這里的舊知我們可以理解為以前學過的與這節課文有關聯的知識,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新課程的基礎上,聯系以前學過的同類課文,找出其中的異同點,再針對新課程設計導入。我在講《題西林壁》一詩時,先介紹了以前學過的《盲人摸象》一課,師生共同回顧了那一課明白的道理: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我們今天學的這首詩同樣講述了這樣一個道理。所以只須一句「以上是我們上節課所學,想要有更多驚喜,更多發現,更多知識嗎,請隨老師一起邁入新課的大門」便可成功導入。
八、圖片導入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所謂圖片導入,指用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用多媒體進行導入。用這種方法,直觀、形象,讓學生從空洞的思維一下子與現實接軌,並能激發學生飽滿的精神,豐富的想像和活躍的思維。我在講《劉胡蘭》一課時,出示(投影)劉胡蘭像毛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並指圖:劉胡蘭與黃繼光、董存瑞等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一樣,為了新中國,為了我們能過上今天這樣的幸福生活,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生命。你們想聽劉胡蘭的故事,想知道毛主席為什麼給劉胡蘭寫輓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嗎?我們來學習課文。板書:劉胡蘭。
以上是我教學這么多年來的一點拙見。當然,任何一門藝術都是一門精深的學問,導入藝術的方式層出不窮,絕不是簡單的羅列和歸納就能包容的。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一個好的開端是師生間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橋梁,它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為整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整個教學活動進行得生動、活潑、自然。

⑦ 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哪些

一、釋題導入法,二、質疑導入法,三、謎語、故事導入法,四、結合單元導語導入新課,五、創設情境導入,六、背景介紹導入法,七、利用連接語導入新課,八、音樂、歌曲、影視導入,九、利用圖片導入新課,十、導游解說法

⑧ 小學語文課堂導入舉例

要看具體的課文,可以從圖片或視頻導入,也可以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導入,還可以猜謎語,畫一個什麼東西的形象入手,也可以復習與文章有關的內容入手,關鍵看什麼課文,主要是親切自然,有感染力,你自己也比較舒服就好,課上的多了自然就好了,別緊張,祝你成功

⑨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有效運用導入法

一、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課堂導入這一環節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認為課堂導入這一環節其實也沒有那麼重要,認為課堂導入這一環節是可有可無的,所以就非常理所當然地忽略了這一環節,甚至直接省去了這一環節。還有的小學語文教師名義上是進行課堂導入了,但卻毫不用心,因為沒有從心理上把課堂導入重視起來,所以做的課堂導入也是迷迷糊糊、模稜兩可的,是不成功的,很多都偏離了課堂內容,沒有針對性,如果是這樣毫不用心的課堂導入,還不如不做,因為這樣不僅不會將小學生帶入到課堂中,還會把小學生帶得越來越遠離課堂,並讓小學生沒有太多的收獲。
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做課堂導入時,一定要具有針對性,小學語文教師所做的課堂導入內容上還有形式上都不能脫離這一堂課的內容,有些小學語文教師由於對於課堂導入沒有足夠的重視,或者是由於時間的緊迫,而把課堂導入准備得非常的潦草,導致課堂導入與這堂課所講的內容沒有聯系,把小學生與主題的距離越拉越遠。
有些小學語文教師沒有意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但又因為學校要求或者礙於形式等原因又不得不做課堂導入,就長期使用一種方法進行課堂導入,每節課都用這一種方法進行導入。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一種導入的方法並不一定適合每一節課,小學語文教師要保證課堂導入的新穎,要根據課堂的性質來選擇導入的方法,小學語文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要不斷創新,不斷挖掘出新的導入方法來吸引小學生。最主要的是,小學語文教師要把「課堂導入」這一環節重視起來,可以通過與別的教師多交流的方式、也可以通過實踐的方式來充分的了解「課堂導入」的重要性。
二、課堂導入要能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慾
在學習小學語文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慾,這樣才能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順利地學習和探索。那麼,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如何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慾呢?
1.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詩歌導入法來進行課堂導入。小學生的思維都很簡單,太復雜的知識小學生理解起來都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在一節課的最開始小學語文教師就去講重點難點的話,那小學生就會聽得雲里霧里,漸漸地小學生就會失去學習小學語文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把難點都簡單化,打個比方說,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把教材上需要小學生記住的生字詞都編成朗朗上口的詩歌,這樣就能幫助小學生掌握了,也能把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問題一簡單了、輕鬆了,小學生就能學會,只要小學生聽得懂,學得會就會願意去學習。
2.小學語文教師要准備新穎的、豐富的、多樣的課堂導入,課堂導入的方式多種多樣,小學語文教師不能總是用一種方式來進行導入,因為每一節課講的內容都不一樣,所以這一種導入方式並不是適合每一節課,總用一種方式進行導入,小學生也會厭煩,甚至產生抵觸的情緒,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多觀察,多思考,要勇於創新,要把課堂導入新穎化、豐富化、多樣化,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來進行導入,可以利用一些民謠來進行導入,可以利用一些與講課內容有關聯歌曲來進行導入,還可以利用一些身邊熟悉的事情或者是具有關注性的事件來進行課堂導入等等。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學會創新,才能讓課堂導入起到相應的作用。
3.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學會隨機應變,學會運用隨機導入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小學生每天的學習狀態都是不相同的,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走進教室的那一刻,就要仔細觀察小學生的狀態,然後要學會隨機應變,快速地找到適合小學生現在這種狀態的課堂導入的方法,就算在備課時都准備好了課堂導入,在發現與小學生狀態不符的時候,也要及時更正,否則就達不到效果,做了也等於沒做。
4.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趣味導入法進行課堂導入。趣味導入法就是給小學生營造一個快樂的、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小學生處於一個最佳的學習狀態,沒有太多的顧慮,也沒有太大的壓力,非常輕松、愉悅積極的學習狀態。這樣的趣味導入法可以讓小學生意識到小學語文這一學科並非想像中那麼 枯燥,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嚴肅,只有小學生放鬆了心理,消除了畏懼心理,才能激發小學生對小學語文這一學科的興趣,才能真正投入到小學語文的課堂中去。
5.小學語文教師要善於運用多媒體教學,對於小學生來說,最能吸引他們的無疑是新鮮有趣的東西,因為小學生的好奇心都是特別重的,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可以運用圖片、影音等多媒體信息進行課堂導入,把復雜的問題利用多媒體簡單且清晰地展現在小學生的面前。
以上內容,是我關於「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語文課堂導入」這一問題進行的分析和總結。

⑩ 小學語文課有何好的導入方法

具體而言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情境型 指教師根據文本的意境,創設一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讓學生想像優美的意境,體驗美好的情感。簡言之,通過導入引導學生進入作品描寫的情境。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創設並引導學生進入教材所描繪的情境,無疑對優化課堂教學起著重要作用。古人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從中受到感染,教師就要善於挖掘課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在閱讀課的導入中時常是通過營造出一種氣氛,或再現一個場面,從而把課文描繪的意境再現出來,把學生潛在的審美意識和追求美的情趣激發出來,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順利進入到課文學習中去。 1、看圖導入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的每一課都安排了意境優美、色彩鮮艷的情景圖,配有教學掛圖,通過網路資料還可查閱到更多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它們作為直觀教材,比形象的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和真切感,可以使學生獲得較深的印象,可以化抽象為具體,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鮮明地揭示事物之間的關系。教師在導入時充分發揮其作用,以此導入新課,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習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2、 藉助媒體導入 隨著人類社會的日益進步,多媒體教學的日趨完善,現代的課堂趨向於「聲情並茂」。在課堂導入時教師根據需要結合聲、色、圖,甚至是影視片段來輔助我們的教學,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可感性,能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創設一個讓學生積極思考的氛圍,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達到語言所難以企及的效果。 3、意境導入 也稱激情導入,在教學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名篇佳作時,教師如能創設出一個與課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角色, 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從而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將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許多名師在教學優美的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和抒情散文時,常常用一段富有詩情畫意的導語,將學生帶入課文的那種優美的意境,使學生處於一種良性的情感准備狀態。如孫雙金老師在教《春望》一詩時的導入:「同學們,今天孫老師和大家一起走進歷史的隧道,去感受歷史上一位苦難詩人、人民詩人、偉大詩人——杜甫的心理歷程。(課件出示《春望》全詩)大家知道唐朝曾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發生了『安史之亂』,叛軍攻入長安城後燒殺搶掠,把繁華的都城糟蹋得幾乎成了一片廢墟。在第二年的春天杜甫來到長安街頭,目睹長安城滿目荒涼的景象,觸景生情,揮筆寫下了《春望》這首千古絕唱。」接著配上音樂,教師有感情地朗讀《春望》。孫老師用短短的幾句話作為導語,卻震撼了全班學生的心靈,同時在媒體的輔助下,學生很快進入詩情詩境。 (二) 質疑型 教師在導入新課時,運用提問質疑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教師通過質疑激起了學生的探索興趣,達到以趣促思的目的。在質疑的同時,適當運用懸念,還能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問題是思維的開端,一個恰當的問題,能一石激起千層浪,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南宋時的教育家陸九淵雲:「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是問號。」 1、提問導入 它是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來進入課堂。教師可對學習內容進行提問,通過設立一個疑點激發學生的思考,也可以單刀直入,直接提出問題,使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迅速進入新課。如邱老師在教《海底世界》一課時,一走進教室就用興奮的目光掃視學生,然後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海嗎?」學生說:「喜歡」邱老師興致勃勃地說:「我也喜歡大海,大海是那樣的遼闊美麗,望著這美麗的大海,我忽然產生一個想法:這大海的深處是什麼樣子呢?當學生說也想知道時,邱老師相機誘導說:「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海底世界》,它將向我們介紹海底深處許多新鮮、有趣的事,那麼海底究竟什麼樣呢?讓我們來細心讀課文吧!」在本案例中,邱老師一進課堂便向學生提問,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調動著學生的思維能力,誘導著學生由疑而思。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常有疑點,常有問題,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創新。」 2、懸念導入 俗話說:「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小學生好奇心更強,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設置懸念激發好奇,吊起學生的胃口,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例中邱老師設置的「大海的深處是什麼樣子?海底究竟什麼樣呢?」激發起學生急於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造成學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狀態。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語文教師要針對教材的關鍵、重點和難點,巧設懸念,把學生的注意、興趣、思維吸引到懸念上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為整堂課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激趣型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的興趣。」一堂生動的語文課離不開學生濃厚的興趣,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對維護學生學習動機,達成教學目的具有重要意義。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有了興趣才會入迷,入迷才能鑽進課文中,才能轉化成巨大的動力。在教學中,可以用生動活潑的故事、寓言、謎語等,激發學生的興趣。 1、講故事導入 精彩的故事能引人入勝、扣人心弦,令人回味無窮,對學生而言,則更能引起他們的濃厚興趣和強烈的傾聽慾望,因為喜歡聽故事是人類的天性,從兒童時期到少年、青年、老年,故事一直陪伴在我們左右,人們沉醉其中、樂在其中。小學生更愛聽故事,抓住小學生這個心理特徵,運用一些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科學家或名人的故事,甚至教師自己根據教材編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導入新課,引起學生的注意,既可以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又容易使學生領悟教材的內容。例如,《太陽》一課可用「後羿射日」的故事導入,激發學生探尋自然奧秘的願望。《將相和》一文用「和氏璧」的故事導入,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所以,語文老師應該獨具慧眼,善於發現課文中的相關故事題材,或與課文題目相關、或與作品的主人公有關、或與課文中介紹的某一山川景物有關的故事,都可以作為「課堂導入」先行講述,講述時,在語言上應注意做到形象生動,做到聲情並茂,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然,由於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差,因此,所講故事要短小精悍,人物事件要高度集中,而且還要融知識性、趣味性、啟迪性於一爐,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故事的魅力。 2、謎語(游戲)導入 猜謎語是小學生特別喜愛的一項游戲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徵,把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某一知識點編成謎語而導入新課。如袁曉君老師上《青蛙》一課,先讓學生猜青蛙的謎語,當學生猜對時,老師在黑板上畫青蛙簡筆畫並板書課題「26 青蛙」。這樣的導入自然有趣,既可以調動兒童學習的興趣,又可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四) 知識型 1、啟動原有認知導入(復習導入) 即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已學過的知識或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導入新課的方式。例如學習《新型玻璃》這一課可以這樣導入:玻璃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同學們知道玻璃有哪些種類以及各有什麼用處嗎?讓學生自由回答後揭示課題。啟動原有認知導入新課不僅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了鋪墊,而且可以吸引學生主動去探求新知。語文課本是一個博大的知識體系,前後的知識點、題材內容、藝術風格等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復習、聯系舊課或已有知識可以作為學習新課的開始, 以舊啟新、以故引新、溫故知新,有時既能鞏固舊知克服遺忘,又能讓學生自信百倍地去學習新知。從已知到未知,也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我看來,教給學生能藉助已有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2、簡介背景、作者導入 對於那些社會背景距現在較遠,寓意含蓄,學生不易理解的課文,而了解寫作背景又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對於這類課文,可先直接介紹與課文內容相關的作者或背景,然後再幫助學生閱讀課文,加深理解。中國歷來有「知人論世」的傳統,並且課文中的許多作者無論是文章還是人品都堪稱學生學習的典範,導語以此為切入點,必使學生對作者肅然起敬,從而願意走進作者,渴望讀他的文章。如《春望》的導入,孫老師通過詩人、背景的簡介,即創設了情境,激起學生學詩的熱情,又為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做了鋪墊。所以,在教學中通過背景材料層層鋪墊,相關材料互相滲透,有時學生會很容易理解到文章的精髓,語文課堂也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五) 釋題型 釋題,就是引導學生從分析理解課文題目入手,由題目生發開去,這是我們語文老師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有的揭示文章的主旨,有的能引起聯想,內涵極為豐富,具有統攝全篇的作用。如《只有一個地球》《草船借箭》等課文的課題往往是文章的重點,具有廣博的含義。教師可以先板書課題,從探討題意入手,通過抓住課文題目的關鍵詞語,進行「借題發揮」,引導學生分析課題,從而導入新課。從課題導入課文,一般能讓學生迅速地抓住重點,把握中心,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六) 直觀型 即運用實物實景導入。這種導入方法適合於講授直觀的、能看到差別的教學內容。如《藍樹葉》《荔枝》等課文以實物導入,能吸引學生的視線,可使學生感到自然、親切、真實可信。實物還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在學習課文前,出示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實物,導入自然,便於理解。 (七) 直入型 也稱開門見山導入,就是直接闡明學習目標和要求,說明新課的主要內容和教學程序。如教師進入課堂後就板書課題,告訴學生今天上哪篇課文,請打開教材多少頁。這類直白式的導語多用在所上新課與前面的課文聯系不緊或受時間限制不宜過多講解時採用。這種導入可使學生思維迅速定向,很快進入對中心問題的探求,但啟發性、趣味性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