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樣的生活起居才算是健康生活呢
現代人的健康生活方式。疾病的預防很重要,我想說的問題是在這樣一個進步的社會里,在這樣一個科技昌明的時代,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健康的問題?
如何才能健康眾說不一
人的健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何才能健康呢?這個大家就未必能說完全了。 有人說一定要增加營養。在20年前可能要這樣,現在營養的問題不再是增加的問題,而是一個控制的問題,更應該討論的是營養如何均衡。 現在很流行進補。現在是商業社會,廣告上做了很多各種各樣保健品的宣傳,但中醫說虛則補之,所以並不是人人都需要補的。 人的健康不一定是簡單的進補和運動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有一個基本的估算,指出:健康有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條件,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自然環境,而60%取決於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
健康長壽取決生活方式
在這里我們需要對健康下一個定義,現在有三種疾病威脅我們的生命,占死亡原因的72%。第一是心腦血管病。第二是惡性腫瘤,第三是呼吸道疾病,除此之外還有肥胖症、骨質疏鬆症、膽囊炎、膽結石、脂肪肝、肝硬化、抑鬱症、慢性傳染性疾病等,而這些疾病是40歲以上人的常見病,這些病面廣量大,是屬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我們現在的疾病譜與發達國家差不多,但我們的經濟水準與發達國家比還差很多,說明這些疾病不是由於經濟的原因產生的,我們經濟再發展,也不解決疾病的問題。 這些病怎麼預防?說到預防,就要講到傳染病上去了。諸位都知道現在不用給小孩種牛痘了。在座的大家可能都種過牛痘,牛痘是用來預防天花的,天花在歷史上是一個嚴重的傳染病。 在英國有一位鄉村醫生發現擠牛奶的女孩不會生天花。他就研究,發現牛的肚子上長了水泡,她的手一旦被水泡的漿濺到也會長水泡,但一旦長過水泡後就不生天花了。種牛痘實際上是讓我們得了一種牛天花,一旦生過牛天花後就不會再生人天花了。 我國是在1950年11月由原來的政務院頒布的全國免費種痘條令。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消滅天花的國家之一,自1961年在廣西有一例天花病人後,就再也沒有了。非洲在1975年消滅了最後一例天花。1980年5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無天花。1984年開始大家就停止了種牛痘。 我們現在還在給小孩吃糖丸來預防小兒麻痹症。目前雖然國內已經沒有這種病症了,但是周邊國家還是有,比如巴基斯坦,所以我們還是要吃糖丸,以預防小兒麻痹症。
編輯本段飲食問題
今天我們討論的不是傳染病,我們要著重講的這些疾病,像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骨質疏鬆症等等,不是由病毒引起的,那麼這些病症是如何得來的?主要是和我們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系,這中間關系最密切的還是我們的飲食問題。
優質蛋白質攝入不足
我們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不同,飲食習慣也不同,現在主要說說我們漢族的飲食問題。 我們的飲食總體上還是不錯的,但是,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略嫌不足。人體中的主要組織結構是由蛋白質構成的,人體內有400萬億個細胞,這些細胞不斷代謝,而細胞是由蛋白質構成的,所以我們需要不斷補充蛋白質。但人體中的蛋白質與吃進去的蛋白質是還是不一樣的,吃進去的只是轉化為人體蛋白質的原料。 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構成的,構成人體的有20幾種氨基酸,其中有10多種人體自己能製造,有8種人體不能自身合成,只能直接從外面吸收,所以需要不斷從飲食中補充。那麼什麼樣的蛋白質比較好呢?第一,含氨基酸必須要高,第二要容易消化吸收,第三要價格便宜。各種蛋白質比較下來,牛奶的蛋白質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但中國人均消耗的牛奶只是發達國家的1/50,太少了;還有人統計說,中國人一年消耗的牛奶甚至不如喝掉的白酒多。
中國人是低鈣飲食
中國的飲食是有點問題的,它是屬於低鈣飲食。人每天需要800毫克鈣,孕婦需要1000毫克,而我們每天的飲食所能獲取的鈣量只有500毫克,這樣日積月累,年紀大了以後,難免出現骨質疏鬆。其實我們最好的補鈣品是牛奶,所以有人說,人啊,最好一輩子不要「斷奶」。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是小個子,按照地理位置算,實際上是一個北方的民族,但是現在年輕的日本人比中國人還要長得高。日本衛生署做了一個統計,把1974年出生的人與1954年出生的人進行比較,平均身高長高了10cm。有句話叫做「一瓶牛奶救了一個民族」,我覺得這個說法不一定正確,但是日本人比較講究飲食的科學性,這是我們應該借鑒的。我們中國的飲食文明享譽全球,但我們注重口味,不注重營養。 少數人喝牛奶會拉肚子,可以喝酸奶,酸奶除了具備牛奶里的營養之外,還有乳酸菌,可以製造維他命,乳酸菌又稱益生菌,是一種利於生命的菌類。 雞蛋也是很好的營養品,這個大家都知道,但這幾年有人說雞蛋不行了,裡面有膽固醇。我要強調的是:雞蛋里是有膽固醇,但是人也是需要膽固醇的,細胞的膜是膽固醇構成的。有人還研究說,高齡的老人血里膽固醇過低還容易得癌症。這裡面就有點矛盾,膽固醇高不好,低也不好,但是,醫學是講一個度,不是絕對說不能吃什麼。膽固醇是需要的,假如血脂不高,一天吃2個雞蛋是沒有問題的;假如血脂高了,一周吃4個雞蛋也就可以了。蛋黃里有卵磷脂,卵磷脂有減輕動脈硬化的作用。
魚和家禽比豬肉好
還有魚也是很好的,魚和家禽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豬肉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豬肉的脂肪是飽和脂肪酸,會加重動脈硬化。血管中的脂肪太多會動脈硬化,學名叫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指動脈中有許多像粥一樣的脂類物質堵塞在那裡,使得血管不通暢結果便使心肌缺血,腦缺血。所以動脈硬化的關鍵不是在於血管硬不硬,而是在於血管的通與不通,如果血管里都是脂肪,血液流動不暢,問題就很嚴重了。 人的心臟很辛苦,一刻也不能休息,從在媽媽的肚子里就開始跳動,等出生以後,心臟哪天不跳就完了。人的活動要有能量,當然由心臟提供,而心臟靠冠狀動脈提供心肌的血液。人的心臟就像你自己的拳頭一樣大,心臟的冠狀動脈只有3毫米的內徑,裡面如果再有脂肪栓塞,甚至塞得不通了,心臟肌肉就沒有血液供應了,就叫心肌梗塞。 人的大腦大概相當於身體重量的2%,但是耗氧佔20%,所以大腦不能缺氧。大腦中動脈提供大腦血液,血管粗細也只有3毫米,如果有脂肪栓塞,造成腦缺血就產生了腦梗塞,引起中風,稱缺血性中風。如果前面不通,又因為血壓高,後面硬往前擠壓,壓力增高,血管就爆了,這就引起了腦溢血。如果出血面積很大,就會產生出血性腦卒中,這種病叫心腦血管病。
每天脂肪攝入多少為好
現在膽囊炎、膽結石多了,還有脂肪肝,也是由於脂肪吃得太多、油吃得太多引起的。現在大腸癌、乳腺癌的發病率不斷增加,主要的原因也是高脂飲食引起的。 倒不是說脂肪不能吃,但是一定要適量。1克糖或1克蛋白質會產生4000卡路里的熱量,1克脂肪會產生9000卡路里的熱量,那麼應該吃多少才是適量的呢? 每人每天脂肪攝入量為:公斤體重數×0.45(克)。 也就是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脂肪攝入量不應超過27克,而上海市民的人均脂肪攝入量約為50克,超標一倍。脂肪攝入過多的問題仍沒有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
如何掌握鹽的攝入
鹽不能攝入過量,很多人都不清楚。 鹽攝入過量跟高血壓、腦溢血有關,同時腎炎患者不可多吃鹽,因為鹽能保留水分,導致腎炎病人水腫加重。 吃得鹹的人血液總量會增加10%到20%,對心臟將產生很大的壓力。血管受著血壓的沖壓,吃得太咸,血液量大,血管壓力就大了。最新的統計表明,目前我國有18%的城市人口患有高血壓,其中40歲以上的人40%有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60%有高血壓。吃得太咸是得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高血壓跟遺傳因素有關,跟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都有關系,但這也不是絕對的,而與我們飲食吃得太咸卻是絕對有關的。有些醫生看到高血壓病人來了就給他開高血壓葯,但是忘了囑咐他吃淡一些,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許多人更不知道,胃病與吃得咸也有關系。胃的粘膜會分泌一層粘液來保護胃粘膜,但粘液怕鹽,如果吃得太咸,日積月累,胃粘膜的保護層就沒有了,酸甜苦辣吃進去會直接刺激胃粘膜,就會引起胃潰瘍、胃炎、胃癌。 每人每天至多隻能攝入5克鹽,如何掌握?現在中國營養學會調查,北方居民每人每天吃鹽15-18克,南方居民每人每天吃鹽10-12克,所以北方需要平均減少食鹽2/3,南方居民需減少1/3。 過量的飲食易引發糖尿病。其實糖尿病並不是吃糖引起的,而是過量飲食引起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都吃糖,平時吃的米飯、面條都會轉化成糖,所以飲食要清淡。現在提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每人每天不少於500克,吃飯七成飽就夠了。 蔬菜不能代替水果,蔬菜經過加工、烹調之後營養價值會下降。所以每天吃些水果還是必要的。 總結一下,飲食應該「二多三少」,即多吃一些優質蛋白、多喝牛奶。這里特別說一下豆漿比不上牛奶,因為豆漿中蛋白質的吸收不如牛奶好。多吃新鮮水果、少油、少鹽、少吃點飯,飲食不過量。
編輯本段規避不良嗜好
吸煙百害而無一利
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有600多種,已確定的致癌物質便達40多種。吸煙者與不吸煙者相比,患肺癌的危險性高8-12倍,患喉癌的危險高8倍,食管癌的危險高6倍,膀胱癌高4倍。這說明抽煙不僅僅引起肺癌。 當然,也有人抽煙不生肺癌,相反,不抽煙的人生肺癌的也不少。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致癌物質環繞的環境中,汽車的尾氣有大量的致癌物質;燒菜時,油蒸氣中有致癌物質;夏天柏油馬路揮發的東西也容易致癌。 吸煙時,尼古丁會使冠狀動脈收縮,所以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比不吸煙的人高10倍。吸煙還損害支氣管粘膜,發生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長期吸煙的人個個都有老慢支。勃氏吸煙指數提示:每日吸煙支數×吸煙史年數,如達到400支,這類人群是肺癌發生的高危對象。 我們勸年輕人不要吸煙,老年人則應少吸煙、盡早戒煙。 另外,吸煙更加危害被動吸煙者的健康。家中一人吸煙,其他人被動吸煙,被動吸煙的人比沒有被動吸煙者患癌的危險增加1倍。
不喝濃茶少喝酒
再來說說酒,有人說酒能活血化淤、擴張血管,使情緒高漲。但酒擴張的是表面血管,而腦動脈和心臟動脈血管不會擴張,表面血管擴張了,心腦血管的血就不夠了,這樣反而會造成心腦血管缺血的危險。 同時,酒傷肝,易引發肝硬化、脂肪肝。不但傷肝,還損害腦功能,易引起老年痴呆。特別是每天都要喝酒的人,這類人老年痴呆的概率比普通人要高得多。 從身心健康的角度來說,酒不能多喝,要注意控制飲酒的量。 有人說喝茶好,但茶不能喝得太濃,因為茶所含的鞣酸會影響鐵的吸收。
運動的「三五七」原則
運動應該從年輕的時候就要養成習慣,適當的運動可預防肥胖症和糖尿病。這里提供大家一個體重指數的演算法: 體重指數=體重公斤數÷身高米數的平方 正常值為18.5~22.9,低於18.5為消瘦,≥23為超重,≥25為肥胖。 超重後第一要控制飲食,二是要增加運動。運動量多少為好呢?有一個「三五七」原則:3是指一次運動的時間不要少於30分鍾,5是指一周運動不要少於5次,7是指運動後心跳加快,運動後心率速每分鍾為170減去年齡。假如你今年60歲,運動後達到的心跳應為170-60等於110/分鍾,這屬正常心跳,短暫休息即可恢復。 有人說散步也很好。這點我不太同意。散步達不到運動的目的,但是外出散步比呆在家裡好一點。如果要以走路作為鍛煉身體,我送你8個字:「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快走半個小時。 睡眠也很重要,睡眠前可以出去走走路,或睡前洗澡、泡腳都有助於睡眠,睡前吃溫牛奶也有利於入睡。
編輯本段世衛組織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
健康是一種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和虛弱。 世界衛生組織把「合理飲食、戒煙限酒、適當運動、心理平衡」稱之為「健康基石」。美國國家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最近公布說,美國近幾年推行健康基石後,美國人高血壓的發病率減少55%,腦卒中的發病率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美國人的預期壽命可增加10年。美國人還說,肺癌發病率下降的原因是以控煙為代表的生活行為的改善。 美國不是什麼都好,但是在這件事上做得是好的,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上海人的平均壽命現在是79.8歲,如果我們能做到這點,我們的平均壽命可望達到90歲。
健康的四大基石
在現代日益緊張的生活中,怎樣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參照國外經驗,結合我國特色,健康四大基石可歸納如下: 合理膳食兩句話:即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一」指每日飲一袋牛奶,可有效改善我國膳食鈣攝入量普遍偏低現象。「二」指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即相當於主食6---8兩。「三」指每日進食3 份高蛋白食品。「四」指四句話: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指少量多餐);七八分飽。「五」指每日攝取500克蔬菜及水果,對預防高血壓及腫瘤至關重要。 「紅」指每日可飲少量紅葡萄酒50---100毫升。每日進食1至2個西紅柿。 「黃」指黃色蔬菜,如胡蘿卜、紅薯、南瓜等,對兒童及成人均能提高免疫力。「綠」指綠茶及深綠色蔬菜。具有防感染、防腫瘤的作用。「白」指燕麥粉或燕麥片。食燕麥對糖尿病患者效果更顯著。「黑」指黑木耳,有助於預防血栓形成。 適量運動三五七。「三」指每次步行30分鍾3公里以上。「五」指每周至少有5次的運動時間。「七」指中等度運動,即運動到年齡加心率等於170。 戒煙限酒。以每日酒精量不超過15克為限。 心理平衡。只要做到心理平衡,就是掌握了健康的鑰匙。
『貳』 25歲女生應該吃什麼來保養皮膚和身體
1.注意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的方法包括三餐定時定量,保證蔬菜、蛋白質的攝入,少吃甜食,主食可以多用全穀物、雜豆。
順便提醒一下,如果你超過25歲,還經常容易長痤瘡,建議先去醫院瞧瞧,可能是多囊卵巢綜合征之類影響性激素的疾病。
因為當你血糖升高後,你的性激素結合球蛋白水平會下降,就沒法去結合更多的游離雄性激素睾酮了。
睾酮可能會轉化成雙氫睾酮,導致你的皮脂腺分泌亢進,進而可能會使油脂分泌增加、各種細菌開始過度繁殖,然後這種微環境就會導致你的皮膚出現一些症狀,比如說出現痤瘡。
2. 保障這5種營養素
蛋白質
說到蛋白質,首先不得不提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之所以很熱門,主要是因為它是皮膚保持緊致有彈性所必需的一種物質。隨著年齡的增長,膠原蛋白的合成會減少,皮膚也會變得鬆弛。
但是,這只能說明你身體內的膠原蛋白重要,並不等於你吃了膠原蛋白的產品,就能使你的皮膚更加緊致。
事實上,通過飲食攝入的膠原蛋白與其他來源的蛋白質在體內具有相似的代謝途徑,最終都會在胃和小腸中被分解為氨基酸和短肽,再被腸上皮細胞吸收。我們吃了膠原蛋白的產品,但不等於膠原蛋白會直接補充到我們想要的地方。
·肉
肉還是要吃的啊!
尤其是熱衷控制體重的年輕女孩子,總熱量不夠、肉再吃得少就會對面容有影響。
蛋白質一定要保證攝入充足,一般身材體重的女性一天蛋白質最少也要攝入55克。
倒是可以完全靠食物來補充。簡單來說建議牛奶、雞蛋以外,再吃3兩高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肉、魚蝦、豆製品、堅果。
鐵
很多動物性食物中也含有容易吸收的血色素型鐵。對於女性預防缺鐵性貧血,讓精神狀態更好、皮膚更紅潤很有意義。
此外保證維生素C也有助於鐵的吸收。
維生素C
維生素C能夠幫助你合成膠原蛋白,因此如果真的看重膠原蛋白,首先要注意保證維生素C的攝入,它還能幫助促進鐵的吸收。
一般建議每天大約要吃一斤的蔬菜,半斤的水果。如果吃不夠的可以買一些維生素C小葯片吃,不推薦泡騰片。
維生素B族
由於很多人有日常的食物種類單一、不吃粗糧的習慣,維生素B族攝入不足的現象非常普遍,大約有8成國人都有維生素B族攝入不足的情況。
很多皮膚病,包括脂溢性皮炎,一些口角炎,更別提癩皮病之類特別的疾病,都跟維生素B族有關。
除了適當吃點粗糧、魚蝦肉類,你也可以考慮吃一些維生素B族的補充劑,同樣小葯片就行。
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的吸收,還是機體免疫功能正常運轉所必須的營養素。
飲食上靠多吃魚也可以獲得充足維生素D的,人體本身也可以合成維生素D的,但是你需要去曬太陽。
考慮到很多女生都想美白,沒有必要為了獲得維生素D去刻意地曬太陽。所以你還是直接吃補充劑吧。
建議每天至少吃400IU的維生素D或者買那種劑量比較大的,隔天吃或者一周吃兩次也都不錯,成年人每天2000IU以下都很安全。
3. 沒必要吃太多?
不過有些食物和成分可能被人過分推崇,這里給大家提醒一下。
水果
很多人總覺得水果特別好,甚至通過每天只吃水果不吃飯來減肥。我剛才也提到了水果很重要,但問題是它的含糖量也比較多。
所以一般建議,在一個均衡的飲食結構中,一天吃水果最多不要超過800克,吃200克到400克是一個比較適合的范圍。
維生素E
維生素E對於曬傷的預防以及機體的抗氧化都是很有效的,現在關於維生素E的廣告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