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收藏瓷器,怎樣才能鑒別真假
古瓷器收藏的鑒別方法 購買古董的時候鑒別古董的真假好壞,可以試試藏家們自創的「六看鑒別法」——一看造型。古瓷器不同的朝代是有不同的造型的,有的時候從器形就可以判斷出大致是什麼時代的瓷器。二看胎質。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質上有所不同。三看紋飾。不同的時代的作品紋飾也是各具特色。四看款識。有些古瓷器的底部印有款識,每個朝代的款識都有不同的寫法,從款識上也可以鑒定出一個古瓷器的年代及價值的高低。五看工藝。在收藏的時候不僅要看這件瓷器的年代器形,工藝的高低也是體現價值的一個重要指標,比如影青碗,北宋時採用仰燒,故碗底留有印記;而南宋時則採用復燒(碗底朝上,一個疊一個),故碗沿留有「芒口」,所以南宋時的碗,多數是有包邊的,宮廷用的碗是包金邊的,有錢的大戶人家是包銀邊的,而普通的百姓用的碗就只能包銅邊了。在收藏的時候,從這些碗採用的包邊殘留材質就可以推斷出這瓷碗以前的主人的身份,從而認定它們的價值。六看手感。所謂手感,就是指收藏者在購買瓷器時把玩這些瓷器的感覺,如手感是否圓潤順暢。據說有些真正有經驗的收藏大家在鑒定一件古董的時候,只要把它拿在手裡摩挲一會就能把這件器物的真假和價值估摸得八九不離十。----------------- 瓷器鑒別知識 瓷器鑒別知識----大體講,瓷器鑒定主要是從器型、紋飾、胎釉、款式等各方面入手。 器型方面,贗品側重於器物造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瓏、華麗等不同風格進行研究,詳加分析對比,摸清其演變規律。僅舉玉壺春瓶為例,自宋代始創以至晚清民國,歷朝均有製作,而風格卻代有變遷。如清雍正時所仿明宣德青花玉壺春瓶,雖然製作精工,但其餘姑置勿論,僅造型一項的微妙差異亦可略見端倪。除整體風格外,對於不同器物,還要從口、腹、底、柄、耳、頸、流、系、足以至瓷器內部等各個局部加以觀察,看看各時代有何異同。若能經常把玩和測量古瓷的器體部位,體重厚薄,熟記大小,對於鑒定工作十分有利。 紋飾方面,也同造型一樣,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無論題材內容、裝飾手法擬或工藝技術,不同時期的紋飾均有不同的表現,成為瓷器斷代和辨偽的有力依據。例如明初永宣瓷器中的青料暈散和下凹斑痕等特有現象,後代仿品都不能准確再現,清雍正仿永宣器,常用復筆加重點染青花來刻意仿較宣青的效果,但因鈷料不同,就無法克服色彩漂浮的弊病。又如成化鬥彩文飾中「花無陰面,葉無反側」;畫人物衣紋不加渲染,表裡不分,如著單衣。這些微妙的時代特點,往往為後世仿造者所忽略。至於施彩工藝的演變,如成化鬥彩中獨具的奼紫色和不施黑彩(用黑彩勾勒輪廓線最早不應早於正德);明代及清初紅彩均為深棗皮紅色;明代綠彩多顯黃綠色;粉彩是於康熙中晚期才出現的;此類知識必須具備。另外,紋飾圖案所表現的畫風和筆法,也特別值得注意。如後仿清前期琺琅彩、粉彩、五彩、鬥彩等器物,運筆常顯拘謹、幼稚、生疏、滯斷,或圖案層次不清,無生動感還有的紋飾過於細膩,亦足以引起我們的懷疑。 胎釉方面,胎為骨,釉為衣。鑒別胎質時,可從器足的無釉處入手,注意胎土淘煉的純凈與燒結的縝密程度。因時代淘煉方法有別,明代以前較之清代、民國,胎土中含金屬雜質為多。如著名的永宣細砂底器,露胎處可見金屬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點或火石紅色;而後仿清代、民國胎體,卻均因淘煉過細,沒有這種氧化斑,成為贗品致命的破綻。另外明代胎體迎光透視,多顯肉紅色;明成化胎體透光顯牙白和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國仿品則顯青白色。清康熙瓷胎質純凈、細膩、堅硬,為清末初仿品所不能及;而很多日本仿中國明清瓷器,其胎質燒結瓷化的程度又過高,以指輕扣,發聲清越,就仿品之逼肖而言,亦成缺陷。至於鑒別釉面,主要應注意觀察釉質的粗細,光澤的新舊,釉層的厚薄,以及氣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例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閃現不同程度的青白色,器足釉面與器身釉面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無色的自然開片及縮釉現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與清雍正和晚清、民國時期後仿器的小波浪紋之間,有著細微的差別;清康熙瓷器釉面具有緊密感,出現硬亮青釉,漿白釉,並有破泡現象。種種,各自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徵,對於識破偽品最具說服力。另從釉面的新舊光澤看,很多仿作者故弄玄虛,將仿品釉面作舊:土埋,打磨,葯滑,茶煮,漿沱,甚至稍加損破,以示出土狀。然後這些不自然的作舊光澤,決無古瓷那種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現象。 最後,款識方面,歷代更是千差萬別。體會各代識的不同風格,可以從研究筆法入手,然後將真假瓷器款識相互比較,結合實物,反復審度字體的結構,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澤的深淺濃淡等。另外,還應注意總結同一時期早、中、晚期款識不盡相同的變化規律。 總之,辨識瓷器真偽,上述條件缺一不可。同時,也要防止草木皆兵,對所見器物一概亂加猜測。欲提高鑒定水平,首先應多看真品,其次也可以選出一些典型的偽作贗品,經反復對比,切磋揣摩、積累經驗。如此,對瓷器的真偽、年代,才能作出真知卓見的判定。 同時推薦一本書.《中國明清瓷器真偽鑒別》彩圖版。 30萬字精闢簡煉的文字描述,1500幅典型精美的圖片展示。 真仿對照名家賞析,帶你揭開仿作的虛偽面紗,了解原物的真實面貌,領悟明清瓷器的文化韻味。 明清瓷器因其集中國陶瓷之大成而在拍賣市場上備受買家的追捧。這種在全世界范圍內涌動的熱潮,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對一股明清瓷器的仿造熱,「看假容易識真難」成為行業內對當今瓷器鑒定的一句感嘆。《中國明清瓷器真偽鑒別》由中國著名陶瓷型器、價值評估、器型、胎釉、彩繪、紋飾、款識等方面入手,分青花、彩繪、色釉瓷三大類,用圖文結合的方式系統、詳盡地介紹了明清各朝各種瓷器的燒造情況,使此書具有了學術和鑒賞雙重價值。同時,為加強內容的針對性,書中還設置了鑒真辨偽小欄目及與內容密切相關的表格,並在書後附加了明清瓷器近年來的拍賣狀況、明清各個朝代的主要器型及關於陶瓷的基本常識等專題,突出了此書實用性與資料性相結合的特點,幫您邁出明清瓷器收藏與鑒別的第一步。
❷ 怎麼鑒別景德鎮瓷器
鑒定古瓷器主要從款識、造型、紋飾和胎釉特徵方面下手,
每個朝代瓷器胎體的厚薄程度都不盡相同
提防新瓷作舊。把新瓷退去光澤,以顯出古樸的風味
根據款式鑒別
識別真偽時,首先看款識,注意款識的筆法,由於每個人的書法不同,寫官窯款的字體又必須經過選擇,仿製者過於謹慎,就難免失於局促,筆法不生動不自然。這種破綻,為鑒定瓷器提供了線索。
根據紋飾和色彩鑒定瓷器
從紋飾和色彩方面看,陶瓷器上的紋飾同造型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並隨著繪瓷原料和技術的不斷豐富改進,無論在題材內容及表現形式上都有其不同時代的水平和特點。因而也就成了劃分時代、鑒別真偽的一條有力線索。
根據胎釉鑒別
從胎釉方面看,由於時代和地區的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燒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著比較明顯的差別,故在鑒別瓷器時應對此細致的觀察。
一般來說,從胎質、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窯口。
總之,辨別瓷器既要用眼來辨其色澤、厚薄、片紋、氣泡,也要用手摩以別粗細,用指扣敲以察音響。必須耳、目,手三者並用。最後評定質量的優劣,以及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下面是視屏鑒定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❸ 怎樣識別陶瓷真假
要具體的陶瓷具體分析,但可以了解一般的作假方法,反推敲。
新瓷舊做一種方法是將新瓷長期埋在地底下或在泥土中摻蛋白塗在瓷器表面再埋入地下一段時間,以期整新如舊;另一種是將新瓷放入酸性或鹼性的溶液中浸泡,以獲得作舊的效果;還有一種是用牙膏和水砂
紙「上陣」對新瓷進行加工,使新瓷變得古舊,沒有亮色。其實,真正的古瓷器雖然有舊色,但這是歲月滄桑造就的,是不規則的。如果通體是一模一樣的舊色,就要多加註意了。
真坯作假這樣的做假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取破舊瓷器的底,粘接在偽造的新瓷上,款是真的,但瓷體卻是假的;另一種是取無花的舊瓷,彩繪後重燒。第一種方法用高倍放大鏡細看就能看出端倪。第二種方法得從畫風、釉彩上判斷。
補缺飾痕有的是將破損的素潔古瓷用膠黏合,然後為了掩蓋黏合痕跡,就在裂痕處畫上圖案來掩飾。要看出這些被掩蓋的痕跡,需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並從畫風和色料的品質上找出蛛絲馬跡。還有的是對缺損的古瓷進行補接,比如補耳、補足、補口,然後加釉彩重燒。雖然價值可能較高,但是其風格和色澤仍會有差異。所以,拿到一件瓷器時,要對重點部位多瞧多看。
單色釉造假近年來單色釉瓷器在收藏市場里很受歡迎,但其中有很多是贗品。比如,單色釉中的胭脂紅在古代很難燒,而現在科技發展和工藝水平提高了,有的造假者就直接燒制這些瓷器冒充舊物,且釉色幾乎能一模一樣。不過,其胎質器形可能會露餡,有的胎質過於細膩,超出了古人的工藝水平,顯然就是假貨。
❹ 瓷器如何鑒定真假
學術觀點方面:由於我們近三十年來改革開放,很多的基本建設都在同步發展,在大興土木工程的同時,出現了很多的遺跡、遺址遭到破壞,也有部分得到發掘,還有更多的一部分被盜掘的現象。就考古范疇來講,很多的遺址都通過科學的方法發掘出來了,使很多傳統的觀念和看法得到了修正。比如說,傳統說法北齊時期(550—577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中國最早的瓷器,通過這兩年在河南鞏義市一個瓷窯遺址的發掘,發現了北魏(420—534年)的白瓷,使白瓷的出現年代又往前提了;還有,南京發現了三國時期(220—265年)釉下彩,使釉下彩的出現時期從唐代(618—907年)提到了三國。這些都是在科學的發掘過程中對原有的觀點提出了修正。再比如說,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鈞窯,隨著科學考古的發掘研究發現,有些學者專家提出了不同的認識和見解,原本簡簡單單的一個宋代鈞窯,現在有了北宋說;金代說;元代說;元末明初說。從北宋到明初這么一個漫長的過程,都有不同的依據在支持各種學說的論點。這些發現雖然豐富了學術氣氛,同時也應該注意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當一個學說的出現,我們的市場就會隨之出現一種觀點、出現一種「產品」。
2.鑒定方法方面:從鑒定的方法的角度看,目前有科技檢測和傳統的目鑒方法。我個人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後勢必要走上科技檢測這條路,但是我們也應該客觀的看到,中國的古陶瓷上下幾千年來,分布地域廣袤、窯口眾多,燒造出的品種也非常繁多。而且瓷器在同一窯燒造過程中,由於溫度、窯位變化的不同,產生的結果也不同;南北方的地域不同,所用瓷土也要差異;燒窯所用的燃料有煤和柴,燒成的瓷器也有差異。
❺ 慎得堂制瓷器不知道怎麼鑒定真假
【鑒別瓷器的真假方法】
(一)造型是鑒定瓷器的重要依據
仿製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雋秀,未必能學其古拙。因為一件器物的創作,與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審美標准以及技術條件都有密切的關系。一般說陶瓷器在紋飾 、胎釉等方面均能體現各時代的特色,但造型在這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所以若能善於識別其形狀和神態,就可以在鑒定工作中掌握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
觀察器形首先要對歷代造型有一個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狀,大體是古時簡朴,隨同時代的演進而漸趨繁復。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論,元代造型大多較為鈍重稚拙,無論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顯得突出。尤其是日常應用的壇、罐、瓶、壺及盤、碗等一般器物,常見有相當大的器形。
(二)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紋飾與色彩
陶瓷器上的紋飾同造型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並且由於繪瓷原料與技術的不斷豐富和改進,無論在題材內容及表現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時期的水平和特點,因而也成為劃分時代、鑒別真偽的一條有力線索。
大體說來,瓷器紋飾的發展過程不外是由簡到繁,由劃印貼刻到雕剔描繪,由單純一色到絢麗多彩。在用文字作為瓷器裝飾的特點上,明、清兩代製品仍有所不同。如明代瓷器有寫梵文、經語、百福、百壽字的,而用大篇詩、詞、歌、賦以及表、頌等作裝飾文字的則是康熙時期的創作。
(三)掌握住明、清兩代款識的規律
根據款識以定瓷器之新舊真偽,是鑒別工作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今日的傳世品和仿品以明、清兩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窯絕大部分都有年款,並且各有其特徵。只以明代款識而論,就有所謂「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一類的說法。因此研究各代款識,首先要注意其筆法,如橫、豎、撇、捺、勾、挑、點、肩等八筆的特徵,都須認真加以領會和對比,以有助於識別真偽。由於每個人的書法不同,寫官窯款的字體又必須經過選擇,具有一定的水平,因而寫仿款的人勢必謹慎地摹仿,惟恐有不似之處。既然過於謹慎,就難免失於局促,筆法也不容易自然生動。這種破綻,只有多結合實物反復印證方能看出。
(四)細致觀察胎釉的特徵
由於時代和地區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燒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著比較明顯的差別,因此在鑒別一件陶瓷器時決不能離開這方面的細致觀察。觀察古瓷的釉質,一般要注意其釉質的粗細、光澤的新舊以及氣泡的大小、疏密等幾方面的特徵。可以說耳、目、手三者並用,方不致限於表面或拘於一格,而對於舊坯新彩、補釉提彩、舊彩失色重畫,以及舊白釉器新作暗花、款識等各式種樣的仿品。尤其應當慎重研究。
❻ 真假古瓷器如何辨別
鑒定古瓷器主要從款識、造型、紋飾和胎釉特徵方面下手,
每個朝代瓷器胎體的厚薄程度都不盡相同
提防新瓷作舊。把新瓷退去光澤,以顯出古樸的風味
根據款式鑒別
識別真偽時,首先看款識,注意款識的筆法,由於每個人的書法不同,寫官窯款的字體又必須經過選擇,仿製者過於謹慎,就難免失於局促,筆法不生動不自然。這種破綻,為鑒定瓷器提供了線索。
根據紋飾和色彩鑒定瓷器
從紋飾和色彩方面看,陶瓷器上的紋飾同造型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並隨著繪瓷原料和技術的不斷豐富改進,無論在題材內容及表現形式上都有其不同時代的水平和特點。因而也就成了劃分時代、鑒別真偽的一條有力線索。
根據胎釉鑒別
從胎釉方面看,由於時代和地區的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燒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著比較明顯的差別,故在鑒別瓷器時應對此細致的觀察。
一般來說,從胎質、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窯口。
總之,辨別瓷器既要用眼來辨其色澤、厚薄、片紋、氣泡,也要用手摩以別粗細,用指扣敲以察音響。必須耳、目,手三者並用。最後評定質量的優劣,以及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❼ 明的瓷器如何辨別真假呢
明朝瓷器分種類鑒定: 青花瓷的真偽鑒定 胎釉鑒定:鑒定古陶瓷的真偽,首先得看胎釉,如果首先看見其釉面有火刺光或帶有木然的澀感,則證明此物為仿品偽作;真品溫潤如玉,既沒有火刺光的刺眼,也沒有木然的澀感。另外,大多偽品釉面都遍布有細小毛孔縮釉點,並整個釉面宛如人出微汗,若有此現象一般可以斷為偽品。 青花紋飾及發色:古陶瓷青花紋飾一般都流暢不做作,不呆板、不生硬,並有層次;偽品則既不流暢還又做作、呆板、層次感不強,因為這是偽作者的刻意模仿的結果。青花紋飾以款識下沉者為真品,反之青花上浮則為偽品。古陶瓷的青花發色有的溫和、有的亮麗,而偽品則不是呆木就是刺目。 底足鑒定(這一點對所有古陶瓷之底足鑒定都為通用):首先底足不幹不燥顯濕潤者為偽品(剛出土者或剛從水中取出者除外);乾燥自然老化者為真品(老底者除外),這是因為古陶瓷的底足經自然老化,而逐步消去胎體內的水分而由濕變干。其次,如果在底足上看見火石紅被透明釉罩著者,那它肯定是偽品仿作,因為火石窯紅是所露之胎,即沒有施釉的胎足其內含有礦物質受到窯火燃燒而自然泛露出的,怎麼會跑到透明釉下面去了呢?分明是作偽者塗上去然後再用透明釉罩上去所致。 蛤蜊光的鑒定:有的青花瓷與彩瓷一樣,同樣也有蛤蜊光,尤其是家傳用瓷,往往使用後鐵質、油質、臟物等滲透入其釉胎之中,使之如一滴柴油掉入水中後迅速擴散所形成的七彩霞光一樣而滋生的蛤蜊光,並且還有猶如鍍金產出的金色光,其妙無窮,且洗刷不掉,因此凡有這種金色之光、蛤蜊光之器則可定為真品,反之則為偽品。 土銹鑒定:出土的古陶瓷有的久經土浸而產生土銹,這樣所產生的土銹一般難以一下洗刷掉(做偽者用萬能膠等加土做粘上去的土銹一般也難於洗刷掉,然像這樣所做成的土銹一用火燒便即現原形而掉落),反之一經洗刷就掉落者則為偽品。 (這一點適用於所有古陶瓷的土銹鑒定。) 影青瓷的真偽鑒定 胎質鑒定:影青瓷即青白瓷的真偽鑒定,首先得鑒其瓷質,因為湖田窯的器物瓷質極好、質量極高,有的幾乎達到了胎薄如紙、白似雪的境界;用手指放在器物之外迎光而視通透見指,宛如極富水頭的白玉。而仿品則沒有這種感覺,觀之察之而是不具水頭白玉、不清晰、朦朦朧朧。 釉面鑒定:溫潤如玉者為真品(湖田窯),亮麗或木然者為偽品,有一點點黑黃斑且深入胎骨者為真品,黑黃斑點在釉皮表上者為偽品;釉面有乾燥自然的小碎開片的為真品,有顯濕且機械木然的開片為偽品。 刻劃花鑒定:影青瓷的刻劃花真品飄逸豪放、收放自如,大氣磅礴,而偽品則縮手縮腳,木然呆板,極不自然。 底腳露胎器或覆燒的口沿露胎物。因影青瓷大都為出土這物,所以多少都乃有些土銹,如果這些土銹難以洗刷或火燒不下,則為真品,易洗刷或燒之即下乃是偽品。 http://www.21ceramics.com/miaolun%20gaoyun/zhongsx/images/jdzqh_p1b.jpg 彩瓷的真偽鑒定 紋飾鑒定:彩瓷上紋飾的周圍有蛤蜊光,且深入釉胎為真品。反之,清新亮麗又無蛤蜊光者則為偽品,並且紋飾周圍帶有銀色「蛤蜊光」者也為偽品。 淺降彩的真偽鑒定:真品彩感朦朧,蒼老自然、傷痕自然者真;觀感彩紋亮麗、清晰、傷痕做作、紋飾呆板、木然、做作者是偽品。 胎釉、紋飾,底足鑒定多同青花瓷的胎釉、紋飾、底足鑒定。僅一點不同,乃彩瓷多有沒有上彩的釉面及底面(有釉)有大片的洗之不掉,擦之不落的蛤蜊光者為真品。 老胎新彩瓷的鑒定:第一要鑒定紋飾的周圍有無真正的油鹽光的蛤蜊光,後看其是否穩定,是否擦洗得掉;如有若蛤蜊光不穩定,輕浮、擦之即掉,或是帶有銀色的蛤蜊光,而斷其胎又是老物,那可說明其是老胎新工。第二看色彩紋飾之上有無自然的磨損傷痕;如沒有,而彩下卻有磨損傷痕,那則證明其是老胎新彩,試問,彩怎麼會跑到傷痕上去?另外,紋飾彩上如若有磨損的傷痕那也要看自然不自然,如若彩上的傷痕與彩下釉中傷痕不符,那也是偽品。 題款的鑒定:憑筆者以往經驗,大凡題款題字的彩瓷,其款字周圍基本都有蛤蜊光,然而現如今在高科技一日千里飛速發展的今天,已經發生了變化,今天仿做的題字款瓷都已有了「蛤蜊光」,這是因為仿做者在題款題字的料中加放了鉛錫粉末等原料(彩料周圍則加金粉等原料)。所以,在仿做之後便就有了「蛤蜊光」。而如今晚清大名家和珠山八友大作價格高漲,因此就越發得注意小心。凡在這題款題名的周圍出現帶銀色「蛤蜊光」者,且用高倍放大鏡觀之,見款字之中也有點點銀光者為偽品,或為老胎後加款;題款題字的周圍有如一滴柴油掉入水中並隨之向外擴散所產生的蛤蜊光,並見擦不掉洗不凈者為真品。 用高倍放大鏡觀察,款字如見其輕浮,鮮亮醒目,有上飄之感可定為偽品;款字沉穩不輕不浮有深入釉胎之感,見蒼老者為真品,這樣的款字既使周圍沒有蛤蜊光也仍可斷為真品。 顏色釉瓷的真偽鑒定 紅釉瓷鑒定:凡帶有開片紋的紅釉瓷,不管是霽紅還是鈞紅還是窯變紅或是爐鈞紅等,如若見其釉面上的開片交叉介面處有滿是脫落而形成的點點小孔,則可斷真品,因為這是年代久遠而使開片的交叉之處釉瓷小點脫落而形成的現象,仿做之品是做不出這種自然脫落的脫瓷小孔的。如若要進行偽作,那也可一看便知是人為所做,因為其要做成這種脫瓷小孔便有人工鑿跡,斷不自然,再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種作偽之瓷。 底部鑒定:窯變紅釉瓷的真品底部多塗有醬色釉,盡顯沉穩、蒼老、干澀者真,而顯輕浮加鮮亮或濕、臟、平滑為偽品。祭紅釉瓷因底多施釉,所以看底足就得多看圈足的露胎之處,一般圈足露胎處乾燥具澀感者真,反之是偽品。 豇豆紅瓷鑒定:綠色苔點自然分布且沉穩者真;分布不自然、做作、苔點過綠過大、醒目者是偽品。 藍釉瓷鑒定:有多橘皮紋棕眼且多聚密集的小氣泡,並發色不沉不穩者偽。發色沉穩,尤以明代藍釉為沉穩,色藍中帶灰黑,極顯蒼老古舊;清三代的藍釉除乾隆時有的藍釉與晚清民國時的藍釉即洋藍相同之外,其他也顯發色深沉,深藍加暗色。 黑釉瓷鑒定:宋代建窯、吉州窯、金溪窯都生產黑釉瓷且各有風采。建窯胎多為紫色,堅硬;吉州窯胎多為黃色,粗而松;金溪窯則黑灰有之,土黃也有,黑灰者堅硬,土黃者粗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釉沒有施到底,不但底足無釉,就是器物下部也大多無釉,所以這樣也給我們鑒定其真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要點,並從中可以鑒出:真品露胎處乾燥,撫之澀手,偽品則顯潮潤,撫之平滑。沒有被土銹吃掉釉的真品盡顯瑩潤玉質,有豬油感,偽品則不是耀眼就是枯澀,真品被土銹吃掉釉的倒顯干澀,並土銹深入胎皮的盡顯蒼老與滄桑;而偽品則是用硫酸、草酸等化工原料處理做舊,其雖然也顯得釉面好像被土銹吃得脫皮脫殼的,然而「土銹」無法深入釉骨之中,一洗便掉,這就是真品與偽品的土銹之分。
❽ 清朝的瓷器,怎麼鑒別真假
鑒別清乾隆時期瓷器的真偽大致要從五個方面入手。
1:看釉面,乾隆瓷器的釉面大多有橘皮紋,也有的器物,如青花六字款的青料部分卡看到較明顯的針眼感。仿品多無橘皮紋,釉面比真品光亮,沒有渾厚感。
2:看器足,乾隆時期器物圈足,官窯中的霽紅、霽藍等一般均呈糯米粉感的泥鰍背狀。仿品胎足多整齊堅硬,機械工藝明顯。
3:看色料,乾隆青花瓷青色雅麗,紋飾中果實、葉瓣部位用點染法上色,有深淺不同的層次感。仿品多用塗抹法上色,也有用點染上色的,但青花色料較薄,浮於表面。
4:看裝飾。乾隆時的器物,裝飾圖紋多為龍鳳紋及吉祥圖案。除部分裝飾風格沿襲康熙、雍正遺風外,還有集堆貼、彩繪、鏤空、色釉等多種裝飾與一器的多彩釉器物,其色釉呈色鮮艷,獨具特色。後仿品圖紋多色彩沉鬱、無光、畫風無神、呆滯。
5:看款字,乾隆時的瓷器產量多,寫款人幾經易手,款字的變化也較多,其中「清」、「乾」、「隆」、「年」、「制」五字的筆畫略有出入。民窯也多有寫乾隆年號款的,也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
(8)怎樣鑒別瓷器真假擴展閱讀:
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瓷器生產取得了空前的繁榮,青花瓷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此時,景德鎮御窯廠規模龐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燒造各種瓷器都在數十萬以上,燒出的瓷器無論是工藝技巧還是裝飾藝術都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乾隆官窯青花瓷既與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別,又與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紋飾繁密、染畫工整、造型新奇取勝。民窯青花種類豐富,色彩亮麗,畫面多樣,造型新奇。除傳統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還是派生出許多新品種,把原有的傳統工藝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