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收藏古董怎樣辨別真假啊!
如果不請專家,初玩玉者要自己鑒定古董的真假,可從三方面觀察
一、由於玻璃質地十分脆硬,結構排列疏通,缺乏玉的緻密和堅韌性,經不起強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圓雕。
二、用放大鏡查找氣泡,哪怕只能見到一個,也能確認不是玉。
三、玻璃加入氧化鉻,色近紅寶石;加入氧化鈷,色近藍寶石;加入氧化鉻和氧化銅,色近祖母綠……如此等等,還有好多種假玉。但它們的色調總顯得單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潤、渾厚的感覺。
新玉和舊玉的鑒定不同。新玉的鑒定側重於真假品種、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粗。而舊玉的鑒定相對復雜,除了對新玉的幾個基本要求之外,還要識別玉器的製作及其歷史價值。
對玉器歷史價值的考證,是以明確時代為基礎的。要熟悉各時代玉器的常見造型、特色工藝、色質,可以經常參閱有關玉器方面的書籍和資料,這樣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對玉器的斷代水平產生一種理性的提高。而盡可能多地接觸實物,可以校正書中的圖片與實物之間的視差。
② 如何鑒定古董的真假
1、分類法:運用類型學的分類排比法,找出各種陶瓷之間的異同點,加以分類分型,摸索出器物演變的規律,達到認識和掌握的目的。
2、比較法:利用已知的標准器(例如窯址標本,紀年墓出土或器物本身帶有年款的陶瓷器),與彼此有某種聯系的鑒定對象加以對照,從各個方面進行研究和比較,以已知比未知,使未知變知之,得出合乎事實的判斷。
3、甄別法:在實踐的基礎上,運用調查、考證和科學檢驗等不同方法,通過邏輯思維和概括,對鑒定對象作出正確的甄別。
(2)怎樣鑒定古董真假擴展閱讀:
鑒定的核心:
價值的內容是文物鑒定的核心,主要包含四個方面,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經濟價值。前三者是無形的,不具有直接表現性,經濟價值則相反,它是前三者的集中體現,但有時可能並不統一。文物鑒定有公立鑒定和民間鑒定兩大類。公立鑒定指國家文物行政部門主管的組織機構的鑒定行為。
如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地方省級鑒定站、經批准設立的帶有事業單位性質的文物商店、公立的博物館等公益機構的鑒定。民間鑒定指除此之外的各類鑒定行為。文物鑒定的爭議可能發生在公與公、公與民、民與民任意兩者之間,並基本集中在對真偽的鑒定上,一少部分集中在對價格高低的鑒定上。
對同一文物存在不同的鑒定結論的主要原因有:由於文物本身的特殊性,無法制定一套統一、具體的定量標准;某些聲稱文物鑒定的行為不是鑒定,而是個人的認定或鑒別;鑒定者在鑒定時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對文物鑒定不準確或錯誤;拍賣活動中不保真,拍者不具備鑒定能力;鑒定主體雜亂,民間鑒定機構多,鑒定能力不一;民間鑒定的需求越來越大,也增大了爭議發生的概率。
③ 在古玩市場上,怎樣鑒別古玩真偽
古玩市場上一般不好鑒定真假,唯一的方式就是你直接拿去賣給開店的。他如果出的價位還可以,那就說明是真的,如果不要,那肯定是假的。
④ 如何識別古玩專家的真偽和怎麼樣鑒定藏品
一:真正的行家如果鑒定是一件真古玩,是敢於當場收購的。既使不對路不收購,也願意為對方指引銷售的方法和渠道。而假專家鑒定,被認定是一件真古玩時,絕不敢收購。因為他們根本沒買過,也不了解市場價格,更沒有能力及渠道協助銷售。由此可以確認,此人一定是個假行家。
二:真正的專家如果鑒定真或假,是有能力舉出五條以上證據的,並且能夠解讀真在哪裡假在何處。如果對真假只講形容詞彙,含含糊糊講不清具體證椐的,多數是一知半解的忽悠,要麼是個騙子。
三:歷來古玩鑒定,是採取背靠背、不公開的形式。為的是避免損害行家藏家之間的友情,以及各自的經濟利益,同時避免鑒定結論引起經濟糾紛。所以說,對市場流通古玩進行公開鑒定,不但對鑒定者自身名譽上的損害,而且會造成市場真偽古玩的混亂。而真正的專家懂得行規知道後果,所以不公開鑒定,只有騙子才會利用鑒定賺錢。
四:通過自己的市場實踐所獲得的知識經驗才是可信賴的。對不懂的古玩,一定要進入市場進行反復咨詢討教,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信息。在不完全有把握和可信任的情況下,不能盲目投資。在鑒定上不能輕易相信什麼教授、研究員以及考古專業、職稱之類的專家。要知道這些文憑是可以造假的。更重要的是,這些資質與識別古玩真假以及市場的買賣價格毫無關系。這只是拉大旗做虎皮,用來欺騙收藏愛好者的手段而已。
五:鑒定古玩的真與偽很簡單。方法是,當藏品進入古玩市場時,只要發現有多位商家爭相出價收購,便說明此件藏品是符合市場的真品。如果藏品進入市場沒有人收購或遭到冷落,說明此件藏品要麼屬民俗低端的垃圾古玩,要麼就是贗品。通過這種市場實踐會學到很多古玩專業知識。所以說古玩的公開鑒定實際上是騙人的,沒有任何意義。
六:凡是經專家鑒定具有證書的古玩,已無法在市場上買賣流通。原因是商家要自己掏錢,買好了賺錢,買假了賠錢。因此只相信自己絕不相信什麼證書、故事、來歷,以及專家權威的鑒定結論。這是古玩業界基本的常識和經驗。
⑤ 怎麼查文物鑒定證書真假
只能說現在有證書的反而是假的了,只要給錢新東西都能給證。目前市面上的堅定機構基本都是民營的,本身都不具備相應條件的。而國家也沒有相信的處罰條例是針對他們的,也就說 就算他們開的是假證文物管理部門也無法處理他們。
1.目前,我國最權威的鑒定機構就是國家文物局唯一批准成立的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其主要職能是館藏文物定級工作、博物館徵集文物鑒定工作、刑事案件所涉文物的鑒定工作,原則上該委員會的專家是不能到社會上來鑒定的。同樣,我國各地的國有博物館、文物工作站等正規機構,都是以國有文物的鑒定為主要業務,只對內不對外。
2.而面對強大的市場需求,不少民營鑒定機構在利益驅使下四處開花,他們中許多既不具備相應條件又未經過合法審批,卻「大大方方」地開展鑒定業務。可國家文物局卻稱,他們對民間鑒定機構的成立不進行審批,也沒有相關行政法規賦予國家文物局這樣的職能。
宋洪昌說:「我國法律目前關於文物方面的規定非常少,除文物保護法之外,就是《文物藏品定級標准》、《文物出境鑒定管理辦法》,對鑒定工作中規定了一套具體的操作規范,但這些規范只是在文物局系統內部適用。國家文物行政部門對文物鑒定的管理也只是抓到藏品的鑒定、涉案文物的司法鑒定和出境鑒定這個層面,民間文物鑒定工作確實沒有統一的鑒定標准。」
3.缺乏統一的認證、管理和制約,鑒定機構不具備基本條件、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也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行為責任,不必為鑒定行為和鑒定結論承擔法律責任,加上個別機構、個人為私利故意作出虛假的或不負責任的鑒定,鑒定市場怎一個「亂」字了得?
⑥ 如何辨別古玩真假
古玩沒有真假一說。
無論你是否同意我的觀點,我都要告訴你古玩界的實情,我們廣大古玩收藏家被騙了,而且被騙的很慘,老劉玩古玩37年,我會從2個方面去分析。
第2方面,老劉認為古玩沒有價格,還是看在誰的手上
同樣道理,一件大家確實都知道的真品、精品、稀缺品,確實就在你手裡,那有什麼用呢,因為你是普通人,你沒有高端人脈,說白了你不認識富豪,不認識大企業家、大老闆,你又不認識仇國仕、李鑒宸、王蔚這些古玩商,你沒資源,玩什麼?
老劉也是收藏一屋子古玩,有用嗎?我姑娘不要,我兒子也不要,改天自己去潘家園擺擺地攤賣了吧,我們普通人玩不起,也收藏不住。
⑦ 對於一件古董,我們應該怎樣去簡單辨別真偽
我們都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研究古董,也就是說古董其實象徵著一種古代的寓意,傳下來其實在現在還是比較值錢的,所以說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買賣古董,通過買賣古董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審美。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簡單的去辨別一件古董的真偽呢?我覺得一定要掌握以下幾種方法。首先在我們拿到一件古董的時候,不要輕易的去判別它的真假,畢竟我們也不是專家,我們只能通過一些古董的成色來看,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古代的時候,不同年代不同的古董是有不同的特徵的,所以說這些特徵如果我們可以熟記於心,這樣也可以在面對一件古董的時候進行簡單的判別。
更何況我們沒有一定的經驗,對於古董,我們有時候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所以說在面對專家的時候也一定要虛心請教專家,畢竟專家有很多東西也不太了解。面對一些古董的時候,我覺得一定要多方請教,不能根據自己的想法就下結論,而且一些簡單的方法可能還不常用,所以說要多積累多學習,對於古董的經驗政治上才能把古董判別的更好,越判別越有經驗。
⑧ 怎樣鑒定古董是真假
先從感興趣的某一類入手,多看這方面的書和實物,收藏並朝夕相處這些器物,直到基本搞清楚後,如有靈感,大概可以做出分辨了。那可不是一句二句能說清楚的,要多接觸真東西。一般以材質的年代,圖案的樣式的時代為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多看,多識,方是上策。一種古董一個鑒別方法,要靠經驗,書本里學不來的。 慢慢學吧。辨別真假古董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是只言片語能說清的。只有懂歷史,多看多研究古董知識,再多交點學費,專業化一些,才有可能明白一些皮毛的,真正能鑒別古董的真假只有像史樹青、耿寶昌等那樣的大師才能做到的。
一忌缺乏恆心,朝三暮四。一個有水平的收藏家,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都是數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結果。
二忌好高騖遠,門類求全。在收藏過程中,要先易後難,先粗後精,不能急於求成,盲目追求珍罕稀品。
三忌優柔寡斷,喪失良機。收藏之物,一旦看中,就應當機立斷。
四忌粗心大意,盲目購進。目前古玩市場魚龍混雜,必須細心謹慎,特別對較為珍貴之物,更要仔細從事。
五忌玩物喪志,影響本職。業余收藏者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因而要擺正位置,不能本末倒置。玩物不喪志,是當今收藏新風尚。
六忌不遵法規,不講道德。收藏者必須遵紀守法,切不可見利忘法。人品重於藏品。
七忌只藏不學,夜郎自大。收藏貴在研究,只藏不學,與保管員無異。小有成果便炫耀自己,不求進取,更是井中之蛙。
八忌束之高閣,秘不示人。藏品不發揮其社會效益,無異於抓住金錢不放的守財奴。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⑨ 怎樣辨別古董玉器的真偽
古玉鑒定要著重以下幾個環節:
一、工藝痕跡鑒定
談古玉工藝,主要是古玉加工工藝。其無外有兩大方面,其一為清以前至新石器時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動化工藝;其二為近代電動砣具工藝及砂袋、砂箱拋光工藝。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發明手動砣具,拋光用解玉砂、獸皮輪砣、棉、麻布輪砣等,其特點為鑽孔多為喇叭狀,長孔多為對鑽而成,孔為中細,兩端大,孔壁可見粗細不等的螺旋紋,且表面光滑。機械孔壁則較規整,留有細密均等的螺旋紋,另外,孔口邊緣也可發現硼碴。這是穿孔鑒定重要方法。戰國鐵器發明以後穿孔則較規整,但孔壁螺旋紋還不同機械孔壁螺旋紋細密均等。新石器時代與商周之時拋光多用解玉砂、獸皮等為之。10倍或20倍放大鏡下可觀察粗細不均,但較為順暢的細凹線,間或也有雜亂無章細凹線,區別於機械拋光或仿照古法拋光的細密均等較為平行的細凹線。這種工藝是鑒定古玉真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主要鑒定方法,望大家多觀察實物,多比較,需強調一點:必須用放大鏡才能觀察鑒定。二、氧化鑒定這也是鑒定古玉極為重要的方法之一。氧化是指玉在各種自然環境下與空氣、水及其它物質所產生的化學變化。氧化有三種現象:一是鈣化程度輕重不一的雞骨現象;二是蝕孔、蝕斑現象;三是氧化嚴重成粉狀。從礦物學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質地緻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夾雜含有一些其它物質,在長時間的化學作用下質地弱的部分,特別是玉器表面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浸蝕形成的小孔洞,有的口小腹大,在放大鏡下可觀察到孔內的化學變化形成的閃亮結晶體,這一點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偽造的。再一種有氧化情況較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鈣化形成白斑,程度輕重不一,但自然地覆蓋在玉器局部或全部,程度輕的,表面仍有光澤,嚴重的則浸蝕成粉末。重要一點是: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較重,火燒假玉器就不這樣。目前用酸類物質浸蝕偽造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積凸凹不平的浸蝕,蝕孔、蝕斑明顯,可以說砣工化盡,這樣處理的古玉其蝕孔常常是外大里小,無結晶體,呈斑駁狀。此種方法需注意的是,有個別作偽者利用天然氧化成的玉料作成器,這需從加工痕跡上看氧化是否具有普遍性。
三、凝結物鑒定
包漿通常是指玉在各種環境中,由其它物質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種物質,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礦物凝結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爛雜物;三是傳世品上的污垢。這幾種物質都很微妙,顏色不一,通常是靠多年的對實物觀察所得。出土品的包漿是凝結在玉器表面的物質,這種物質在放大鏡下觀察也呈斑駁狀,有的是礦物質溶化後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狀;有的則是墓土。無論哪一種,都十分自然,凝結較實,並伴有墓葬氣味,這種氣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這也是氣味辨偽的一個重要方法。假器就不是這樣,包漿鬆散,無墓葬味,無透明礦物質,即使有泥土包漿堅固的,也是膠一類物質所為,一燒、一洗即知。現流行一種把古玉用細鐵絲纏上,放入土中數月或數年後取出,紅褐土銹可固結在玉上。但古玉很少與鐵一類物質共同存放、埋葬,只有一類玉劍具是如此。這樣的偽品有的竟然在一些拍賣行出現,並且在玉器上很明顯地看出用鐵絲纏過的痕跡。真不可思議!
四、藝術水平鑒定
這也是最難仿製的因素。在中國玉器製作工藝史上,每個時期都有特點鮮明的藝術風格,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藝術風格,而且,每個時期既有成熟的藝術,又有不成熟或成長中的藝術。熟悉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玉器工藝水平是鑒定古玉的先決條件,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看一些玉器理論書籍,而且還要多看玉器圖錄及博物館、收藏家的實物資料。另外,還要從歷史的角度去思考,列寧說:「對任何一個歷史問題的研究判斷、結論,都必須把這個問題放在當時的、具體歷史條件和社會文化中去考慮。」在古代玉器藝術水平中,成熟的藝術是當今難以仿製的,具體體現為那些藝術水平高的玉器更難仿製,鑒定起來也相對容易,正所謂有形無神。辟如漢代玉人物、馬、獸類,特別是圓雕作品,那種圓潤、飽滿、流暢的線條,迄今仍極難仿製。可以說,愈是技術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圓雕作品,器型復雜作品,愈容易鑒定。原因是製作難度大,容易留下破綻;相反,那些器形簡單的、藝術含量低的玉器仿製特別容易,鑒定起來更難。
五、沁色鑒定
沁色鑒定重在學習理解古玉長時間在各種存放環境下與所接觸的器物之間的顏色變化,實則是實物現象,它所產生的自然質變到色變。我們通常叫「沁色」,如古玉存放於紅色漆器內,可能受紅色沁,黑漆則可能產生黑色沁,黃土內埋藏,則可能產生黃褐色沁。在強白燈光下觀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觸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綹等部位所產生的。然後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擴大滲透,嚴重的可浸透全器,這叫「滿浸(沁)」,盤玩之後顏色鮮艷,大多沁色顏色由灰白變紅。重要一點是:通常情況下,真品沁色比較單一;顏色較暗,較亂的沁色和鮮艷沁色就值得懷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觸部位,不一定有沁色。採用化學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為滿沁。也有局部沁,特點是沁色較多,火燒偽沁並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處進行的。通過強白燈光下觀察可知這一點。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綹處進行激光偽造沁色的。還有一點就是玉的存放環境乾燥或玉質緻密可以無沁。
六、氣味鑒定
此種方法較不易掌握,玉器埋藏環境的不同,氣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還有傳世味。一般玉器氣味以新近出土最為濃烈,熟悉這種氣味最好的辦法是多嗅老窯陶瓷特別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氣味,尤以戰國、漢代陶器為重要,它們的氣味與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此種方法僅限於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對於鑒別那些偽造出土古玉特別靈驗,它們不僅沒有墓葬氣味,相反,有種刺鼻的化學氣味或單純的土氣味。此種方法要求我們多實踐、多對比,才有所收獲。但有一點需注意的是:帶有泥土雜物的玉器,不論早晚出土,必須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氣其味更大,反之,無味則必假。
古玉辨偽四誤區
很多談古玉鑒定方法,常以下列方法作為主要鑒定方式。根據中國古玉出土的數量以及我們研究的水平,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商至漢的玉器類型學還不完善,我們發現的數量更有限,每一次大量玉器的出土,都有一些新的器型、新的藝術風格、新的類型,所以,下列老生常談四點鑒定意見充其量,也只能作為參考而已。
(一)、造型辨偽。
有些資料很強調這一點,其實原始藝術出自於民間,歷史上所有的玉器的造型,對於現代科技及民間藝人來說,仿製還不算太難。造型及某些藝術風格現在並不能作為辨別真偽的內容。但也存在某些特別精湛的造型的藝術品特別難仿,這就是所說仿品的「有形無神」了。難仿的是藝術水平,而不是造型。
(二)、玉質、玉材辨偽。
其實,玉的質地與真偽並沒有直接關系,「千種瑪瑙萬種玉」,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古玉材都十分繁雜,每個時代,玉材都很復雜,《山海記》記載玉的產地有二百多處。只能說明的是:商周至秦漢,重要禮玉多用和田玉材,但也不絕對,也常伴有其它不明產地的玉類出土。特別是近年,高仿古玉基本不用玉粉及俄羅斯、阿富汗白玉。玉材不可用辨偽依據。
(三)、紋飾辨偽。
千萬不要一遇到同種紋飾數量較多的玉器即認為是偽器,同一品種,甚至珍貴品種集中出土一批,也在情理之中,有些人眼中的古玉精品好象世間只有一件,只要看見第二件就說這是仿此製做。不要忘記,在商周秦漢數千座王侯貴族墓葬里,我們只由發掘了屈指可數的幾座完整墓葬。由各種原因出土的玉器大部分還都散存於民間,它基本上是不朽、不腐、不碎的。我們知道:當前古玉的高科技作偽都已利用電腦成像,玉器紋飾並不復雜,都比較容易仿出來,但也有未知新的紋飾玉器出土,也不值得大驚小怪。所以當前以「紋飾」不能做辨偽依據。
(四)、風格辨偽。
很多人一眼望見形制特殊風格的精品,就不再細看,就不屑一顧地妄斷「偽品」。其實,不是形制超越時代局限所為的風格玉器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它是一種合乎自然規律的東西,不值得大驚小怪,不能以先入為主的思想去觀察玉器,很多朝代玉器類型學的建立目前還不成成熟。再重復一句:「數千座壟斷玉器的王侯貴族墓,我們只發掘屈指可數的幾座。由所掌握的玉器數量大概還不到古玉總數的千分之一。」這是不可爭辨的事實。每次發掘,我們都會看到新風格玉器出土,今後還會發現新的風格玉器作品,當然每個時代,有其特定風格,但這早被作偽者掌握。
其他還有:「以科學發掘為主,顏色辨偽等」均不太適合玉器辨偽方法,僅能作參考而已。另外,無論哪一種鑒定方法,多屬於階段性成果,沒有一成不變的自然法則。作偽水平的提高促進了鑒偽水平的提高,而作偽的水平會無休止的發展下去,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拘泥於傳統方法,停留在已掌握的技術水平之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深入研究,不斷地深入市場,深入實踐,多摸索,才能長期地提高我們的鑒定水平,不唯經驗論。
現在文物界有一個普遍認識:只要是研究某領域或專題文物理論文化的大專家,大師級人物,就一定毫無異議地認為他同樣也是鑒定家,我們不懷疑文物理論研究有助於文物鑒定,也有一少部分既是理論大家又有實踐鑒定經驗。但事實上,文物學研究和文物鑒定是兩個概念。文物研究,如玉文化研究可以坐在室內,在文獻上研究,至著書、立說。但他不一定是一個鑒定真偽的專家,鑒定真偽是實踐學,是市場經驗,是收藏經驗,是那些夜以繼日對實物研究,痴迷的收藏家,而不是有些所謂的文物理論家。直白地說,現在玉作坊的玉工大多都能看出古玉或仿古玉的「老工、新工」,但他們對玉文化,或理論研究可能一竅不通;再者,我們求鑒定,也不要迷信權威部門,權威人士,高齡人士;我們首先看權威部門的專題文物收藏量,權威人士是否象收藏家那樣,整天有資格接觸藏品?是被動研究?還是興趣研究?是否經常去市場研究?特別是鑒定偽古玉與年齡無直接關系,因為當前鑒定偽古玉的對象主要是近幾年的高科技造假,老辦法不夠用了。這就要求我們辨證對待人和物,有些學者在某些文物領域的理論與文化研究確為大家,乃至大師,德高望重,但辨偽未必有水平,因為那是屬於另一門專業技術。
⑩ 怎樣鑒別古玩字畫的真假
(一)書畫鑒定重要依據時代氣息與書畫家個人風格
��我們談過以上的基礎知識,再簡單談談書畫鑒定知識。
��由於時代的發展,像紙張、印色、裝裱式樣等這些工藝也在不斷地變化,比如書畫用紙,像凈皮綿廉、三層玉版等,雖然今天還有生產,但品質上已有很大不同。又比如印色,好的印色多用礦物顏料製成,像上乘的硃砂、紅寶石粉末等等,一般可以經數百年不變色。關於印色,不同書畫家所喜歡的顏色不同,其中還有區分。張大千書畫用具,都是他自己定製的專用品,十分講究,為此,他在解放前曾受到不少同行的指責。但是,對於他的書畫進行鑒定卻有所幫助。關於裝裱的款式、用料、工藝對鑒定書畫真偽也起很重要的作用。這些特徵就是時代氣息與書畫家個人風格。
��(二)印章
��各個時代印章的特點是不相同的,印章的時代氣息可以從印章的形狀、篆文、質地、印色辨別出來。宋代書畫大多不加蓋作者本人名字的印章,材質以銅、玉為主,印油與其他朝代有區別。元代開始才使用石料印章,明代開始使用「印油」,據說以沈周為代表。有些作者固定印和油,有些作者比較亂。
��(三)紙和絹
��紙,晉唐多是用麻製成(比如陸機《平復貼》),紙在宋代非常發達,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都用熟紙寫字,另還需了解自明代後各個時期紙張分類,比如布紋紙、灑金紙、高麗紙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
��(四)書畫題跋與標簽及收藏印章
��題跋分同時代人題跋與後人題跋,多為贊美之詞或鑒賞之詞。
��(五)書畫著錄書目
��檢閱是否有對某藏品的記錄、說明、評價等。
��(六)書畫裝裱及作者字型大小、籍貫、生卒時間
��現存最古老的裝潢是北宋的,各個時代都有鮮明的風格。
��(七)形形色色作假方式
��1.無意為之:如臨摹。
��2.勾填作假:挖、補、填、描等。
��3.請人代筆:如董其昌、金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