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改變
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改變:
1、數字經濟讓生活更加便利、智能;
2、線下的各種資源轉到雲端,實現資源互通;
3、數字經濟還可以提高效率。
2021年4月25日發表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0年)》稱,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在十三五期間,數字中國取得重要的成就,我國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也是全球領先的。數據經濟給我們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如今5G網路已經在逐漸普及,平均網速在不斷提高,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也是在不斷增長。
三、提高效率,減少人力投入數字經濟還可以提高效率,減少人體的投入。這才很多方面都有所體現,比如導航,比如交通、醫療、教育、農業、旅遊等等。線上掛號、掃碼取號、掃碼取餐,省去了排隊的時間,也省去了人力的投入。還有人臉匹配、指紋匹配、DNA匹配等等,提高了有關部門履行職能的效率,這些都是數字經濟帶來的變化。
四、結語數字經濟其實一直在我們生活中存在,也不知不覺影響著我們。以前我們出門帶的是現金,如今基本帶著手機就可以出門,掃碼就可以支付,不用擔心現金丟失,存取困難等問題,這都是數字經濟帶來我們的改變。
2. 朱民:數字經濟時代,數據走向資產和財富的時代
2022數字經濟高峰論壇近日召開。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在會上發表題為「數字經濟的時代:數據走向資產和財富的時代」的主旨演講。
數據資產的挑戰性
朱民指出,目前我們正在離開信息時代,進入智能時代。信息時代的特點是應用先行,而智能時代的特點是 數據先行 。
數據具有很多優勢,但同時存在很強的 外部依賴性、時效性以及應用的場景性 等問題,涉及 隱私、合規、安全 等多方面風險。因此,數據作為資產會帶來一系列挑戰。
數據的產權模糊,隱私權、知情權和收益權的處理方式不明晰,也沒有隱私和安全相關的法律。
第二, 數據的價值變動性問題。 對於不同的使用者,數據價值存在不確定性,且數據資源無窮無盡,產權的歸屬和定價存在一定難度。
第三, 數據的開放和流通。 數據的監管、生態、法律合規是發展要解決的巨大問題。
第四, 交易挑戰,即如何分離數據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和分配權。 朱民以1978年改革開放時期家庭承包責任制為例,闡述了經營權、管理權分離的實踐。
第五, 估值挑戰,即數據資產的金融化。 它包括三個階段,首先是數據拆分,要依據行業或使用場景拆分為獨立數據集;第二步是市場化定價,要篩選部分需求方進入非獨占式競拍;第三步是數據交易,在第二步確認初始價格的基礎上,建立拍賣機制,根據市場波動調整成交價格。拍賣機制為數據集帶來預期現金流,進而決定數據集的金融價值,並可以資產化、金融化交易權益份額,解決其估值問題。
第六, 商業模式挑戰。 現有的商業模式是平台交易模式,數據採集經過加密後通過第三方管理來進行交易,解決了數據互信、數據保護及數據共性的主要矛盾,但存在范圍較小的局限性。朱民認為,之後的發展可能會傾向於數據銀行的模式,數據將類似於個人財產,可以像存款一樣存放在銀行。
數字經濟:走向數據驅動的時代
朱民指出,數字經濟是我國現在重要的發展戰略。展望未來,全球數據總規模將從現在的70ZB發展為2025年的175ZB。我國是數據大國,得益於物聯網的發展,我國出現了大量的結構性數據,如何運用好這些數據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
數據、算力和演算法都在加速發展,整個物理世界、經濟世界和 社會 生活都在加速數字化。朱民表示, 數據資產化是下一個顛覆世界、推動時代發展最為重要的里程碑。 推動數據的資產化,對中國 科技 創新、經濟增長和 社會 發展意義重大。全面推進數據的資產化,將助力中國經濟走向高速度發展,改變中國經濟的 歷史 軌跡。
本文源自清華五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