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01克鐳數據具有怎樣的意味
擴展閱讀
oppoa1手機怎樣調字體大小 2025-03-29 20:45:17

01克鐳數據具有怎樣的意味

發布時間: 2025-03-27 14:51:53

Ⅰ 高達SEED和種命的機械設定

恐怕我很難滿足你的要求,我只收集了主角機體的資料,因為太多太長了,
光是SEED-D最後四個主角的四台機體的資料就足夠讀死你了。。
量產機,比如扎古的資料我沒有收集。你若興趣我把WORD文檔發到你郵箱,沒興趣就算啦~

脈沖高達
本機是ZAFT軍在尤尼烏斯條約締結後開發的最新型MS,在阿莫利萬(1號軍械庫)免於被奪後成為飛鳥真的座機。由於條約規定禁止使用核引擎,所以本機採用了氘核光束送電系統,這是一種可以通過無線電遠距離提供能量的機構,只要母艦存在,能源幾乎無法耗盡。此外,在被稱為「Core Splendor」的核心戰斗機內擁有可變形的獨立型駕駛艙及被稱為「影子系統」的武裝更換機構。「影子系統」由地球聯合軍曾經開發的GAT-X系列中的強襲系統的設計思想發展而來,因此脈動高達同樣能夠根據各種戰局採用不同的武裝,具有很高的戰術性及運用性。
機體番號: ZGMF-X56S
機體代號(日文):インパルスガンダム
英文:Impulse 高達
中文:脈動高達
出現作品:SEED DESTINY
機體類型:泛用試作型多模式MS
製造商:ZAFT
所屬:ZAFT
初次配備:C.E.73
內部環境:採用核心戰斗機及獨立型駕駛艙
尺寸:全高:17.76米
重量:重量:63.54噸
駕駛艙: 駕駛員一名,位於驅乾的標准駕駛艙
裝甲材料及結構:VPS裝甲
發電機出力:氘核光束供電系統
裝備和設計特點: VPS裝甲,氘核光束供電系統,可加裝3種Silhouette裝備,可自由伸縮的反光束盾牌 搭載「影子系統」及VPS裝甲
固定武器: MMI-GAU25A 20mm CIWS×2,固定在頭部 胸部MMI-GAU25A型20mmCIWS×2;腰部M71-AAK型對裝甲折疊刀×2;MMI-RG59V型機動防盾
(手部)武器:M71-AAK「Folding Razor」反裝甲小刀×2;MA-BAR72 高能量光束步槍 MA-BAR72型高能光束步槍

名稱:ZGMF-X42S Destiny 高達/デスティニーガンダム/命運高達
型號:ZGMF-X42S
動力裝置:新型內載核裂變能量爐
定位:全方位攻擊型突擊人型兵器(Omnipotent-Type Assault Striker Mobile Suit)
操作系統:「Gunnery.United.Nuclear-Deuterion.Advanced.Maneuver.System」
駕駛員:真•飛鳥
駕駛艙:可容一人,位於機身腰腹
高:18.08米
重量:79.44噸
裝甲:Variable Phase Shift Armor(可變式相轉移裝甲)
隸屬:Z.A.F.T、智慧女神號
服役年份:C.E.74
出場:《機動戰士高達.SEED.DESTINY》第36話
製造者:Z.A.F.T
塗裝特色:白、紅、藍
機體出力:不明(從劇集來看應該與傳說高達、無限正義高達、突擊自由高達和拂曉高達接近。)
推進力:不明(因為搭載了特殊的推進系統「光之翼」,所以推進力應該是C.E.年代機動戰士中最高的。註:該推理不包含「ASTRAY」系列)
設計師:大河原邦男
內部特殊配備:
反中子干擾器
新型內載核裂變能量爐
可變式相轉移裝甲(VPS)
光之翼(Wings of Light System)
主要武裝:
MMI-714「阿隆戴特」光束斬艦刀
M2000GX 高能量長射程光束炮
MMI-GAU26 17.5mmCIWS 頭部格林機關炮 ×2
MMI-X340 「掌中槍」光束炮 x2
MX2351 手甲部光束盾發生裝置「隔絕光」 ×2
MA-BAR73/S 高能量光束步槍
RQM60F「爍刃2」光束迴旋鏢 ×2(可作為光束軍刀使用)
武裝詳細
MMI-GAU26 17.5mmCIWS/ MMI-GAU26 17.5mmCIWS 頭部格林機關炮
安裝在兩側頭部內的近距離防禦機關炮。本機唯一的實體彈類兵裝。
註:「CIWS」為「Close-In Weapon System」的首字母縮寫,意為「近距離武裝系統」。
MX2351 ソリドゥス?フルゴール ビームシールド発生裝置/ MX2351 手甲部光束盾發生裝置「隔絕光」
利用光束軍刀原理製作出來的光束防禦系統。安裝在「命運高達」兩手護甲部分裝配的光學防禦裝備。展開時可製造足以防禦任何光束武器攻擊的屏障式光束盾,且屏障大小可以在保持相同防禦力的情況下經過吸取不同大小的能源自由調整,用來防禦大范圍的光束火力轟襲。因原理和光束武器相同,都具有高密度集中的能量(雖然比光束武器要小),也可以勉強當作武器使用。雖然「隔絕光」能高效率防禦光束攻擊,但對實彈武器的防禦卻沒效果。所以「命運高達」也有與之配合的實體盾。
RQM60F フラッシュエッジ2ビームブーメラン/ RQM60F「爍刃2」光束迴旋鏢
近戰型MS比較標志性的武器(「劍裝強襲高達」、「劍裝脈沖高達」、「劍裝瘟神高達」、「正義高達」等都裝有同類型的武器。),為了「命運高達」能更充分的發揮「萬能機」的機體特性而附加的格鬥兵器,被安插在機體肩甲部位,是光束迴旋鏢為「爍刃」系列的發展版本,因以往配備「爍刃」的機體主要都將此兵器作為投擲型武器使用,而「命運高達」除了大型的光束斬艦刀「阿隆戴特」外並無配備其他較輕便的格鬥兵器。為了補充這個不足,「爍刃2」採用的是復合式的設計,在不投擲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光束軍刀使用。有效的解決了在近戰中因「阿隆戴特」光束斬艦刀體型過大而造成的使用不靈活的相應問題。
MMI-714 アロンダイトビームソード/ MMI-714「阿隆戴特」光束斬艦刀
配備在「命運高達」上的主打大型近戰格鬥兵器,平時折疊收納在後部背包右側的帶有光束切割緣實體刃。戰斗時可伸張為超長的大型兵器(大量超過機體的高度)。「阿隆戴特」光束斬艦刀是由「劍裝型脈沖高達」專用的「Excalibur(王者之劍)」並根據「命運高達」的機體數據經過特殊處理過而發展而來的。此兵器對機體的性能要求頗高,需要具有優秀的柔軟可動性。一般的機體無法使用。只有「命運高達」才能完全將其威力發揮。由於是實體刃兵器,揮打時的出力也比純粹的光束型武器大許多。對大型的MS如「毀滅高達」或戰艦、軍事建設等都有可觀的傷害力。
該兵器的名字來源於亞瑟王的圓桌騎士中的第一勇士「蘭斯洛特」的愛劍。
M2000GX 高エネルギー長射程ビーム炮/ M2000GX 高能量長射程光束炮
搭載於「命運高達」上的高火力射擊兵器,非使用時收納於背部背包左側,與「阿隆戴特」光束斬艦刀同樣為超長型兵器,並同時也有伸展和折疊功能。該炮是由「Z.A.F.T」的主戰量產機「扎古幻影」使用的「M1500」和「炮戰型脈沖高達」使用的「M2000」發展而來。「M2000GX」是專為「命運高達」設計的同型武器,並根據「命運高達」的性能進行了火力輸出和使用上的優化。該炮使用時展開可長達22米。「命運高達」的核能供應爐給其祭定了良好的使用基礎,因此可以排除因能源消耗過大而戰鬥力下降的情況,可以比「炮戰型脈沖高達」更自如的運用。而該炮22米的長度也給「命運高達」射擊時提高了精準度。
MMI-X340 パルマフィオキーナ掌部ビーム炮/ MMI-X340 「掌中槍」光束炮
與名字一樣,是安裝在「命運高達」手掌掌心部分的光束型射擊火器。跟「M2000GX 光束炮」和「MA-BAR73/S 光束步槍」雖然同為射擊型武器,但使用理念卻不相同。在一般的MS近距離戰斗時都因為普通的射擊兵器如大型的光束炮或光束步槍的體積而難以進行精準有效的射擊攻擊。「掌中槍」具有可以在近距離戰斗時發揮出強大威力和具有突發性的有效攻擊的能力。
MA-BAR73/S 高エネルギービームライフル/ MA-BAR73/S 高能量光束步槍
C.E.71年後光束武器技術成熟後MS標準的射擊兵器,但由於光束武器對能量的消耗極大,以電池能量包的能源無法賦予一般MS能夠自如運用光束槍的能力。而搭載了核能量爐並擁有近乎無限能源的「命運高達」卻無這一系列的問題,因此為「命運高達」開發的裝用光束槍,比起以電池能量包為機體能源供給裝置使用的光束步槍,「命運高達」的光束步槍擁有更高的精度,連射性和高能量殺傷力,成為了「命運高達」主要的射擊兵器。非使用是被安載在機體臀部的裝甲上。
対ビームシールド/實體盾牌
安裝在「命運高達」左手小臂外側的實彈防禦盾牌,被縮小化了的盾牌可以在不影響雙手實用性的情況下作用,繼承了「高機動型脈沖高達」可伸縮式盾牌的特性,使「命運高達」使用起來更方便。
ミラージュコロイド?デテクター/光之翼系統/Wings of Light System
除了在火器和機動性上的強化,「命運高達」也同時搭載了新科技——名為「光之翼」的新型推進系統,技術理念由「D.S.S.D」提供。新型的推進系統除了給「命運高達」提供推進時的加速度外,能同時利用「幻像化粒子」散布的力場以光束武器的用法摧毀敵軍部隊(該用法被視為「DELTA異端高達」的主力武器),還能通過放出「幻像化粒子」製造光學殘像影響敵方機體的雷達探測系統。此類似的裝置還被安裝在「觀星者高達」和「突擊自由高達」上,不同的是「觀星者高達」的「光輪推進翼」屬於非軍事型,運作時將太陽風化作微粒子的量子幕,再經過特殊處理將之轉化為推進力,而「命運高達」則是讓「光之翼」提取機體自帶的核能量爐內的有限能量來製造光學殘像效應和爆發更強的機動性。缺點是要運作這種效果需要極大的能量,所以雖然機體搭載了核能量爐,但也不能長時間持續使用。
機體簡介
本機是ZAFT為了將與地球聯合軍的戰斗劃上休止符而開發的最新型機動戰士,擁有遠凌駕於「脈動高達」等次期開發的機體的性能。機體型號中的「4」表示本機是可以對應各種戰況的泛用型機動戰士。
由於本機是在尤尼烏斯條約締結之後設計的,而且能量消耗極其嚴重,因此在不能使用反中子干擾裝置的前提下是無法使用的,開發由此終止了。但其設計思想就被可進行換裝以對應各種戰況的編號為「5」的脈動高達所繼承。由於在新大戰開始後,尤尼烏斯條約變成了一紙空文,在可以使用反中子干擾裝置的情況之下,本機的開發工作就被繼續進行下去了。
Z.A.F.T在開發的新機體中如:「脈沖高達」、「救世主高達」等都採用了電池能量包的能量供應系統。但是仍有少數機密開發使用核動力的機體的科研組依然在水面下繼續著研究。「命運高達」和「傳說高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產物。
本機體的開發理念是由在Z.A.F.T早期開發的主戰機體中的「脈沖高達」發展而來。「脈沖高達」的換裝機構在設計上是為了適應各種戰場狀況而配合最具效率的裝備進行戰斗。並且可以脫離主艦在戰場進行誘導式換裝和全新氘核鐳射充電系統。根據大量的戰場數據調查顯示的缺點——「脈沖高達」雖然具有應戰況改變而換裝和接收由母艦發射的鐳射充電系統裝置,但往往因換裝同時要脫離主戰場而限制了機體的行動,各種武器對於分體式結構而言是相當大的負擔;而且對於使用電池能量包的「脈沖高達」而言相當耗費電力,平均每場戰斗要進行數次的輸電,大大降低了機體的行動力和戰斗效率。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開發一台能夠一開始就適應各種戰場環境的新型機體比繼續使用通過換裝機構而得到效率的機體更具有可行性。」
雖然「命運高達」的開發母體為「脈沖高達」,但起初Z.A.F.T並未打算以重新開發一台機體的形式去實現這個計劃,而是讓「脈沖高達」搭載依據新理念設計出來的魅影套件來實現。「Z.A.F.T」在統合了「脈沖高達」的作戰數據後為其造出了被命名為「Destiny Silhouette(命運魅影)」的新型魅影套件,並製造了三台分別搭載了同樣型號的魅影套件的「命運脈沖」,型號為「ZGMF-X56S/θ Destiny Impulse(Unit1, 2, 3)」。這個套件是通過結合了「脈沖高達」原有的三套魅影套件「空影」、「爆影」和「劍影」的性能為一體的終極「統合兵裝」,與以往戰斗中「地球聯合軍」為「強襲高達」製造的「I.W.S.P.統合兵裝」之理念不謀而合。
即使這個模式是全部模式中最利害,但多種武器的搭載對於具備了獨立型駕駛艙和「核心戰機」等精密部件的「脈沖高達」的機體構造而言是相當大的負擔;此時ZAFT已經製造出了四架魅影,之後就終止了開發和生產。後來,最終發表的「ZGMF-X42S」繼承了「命運」這一名稱。
因此,為了打破這個局限,以「萬能機」為開發代號的「命運高達」被製造了。其「命運」作為Z.A.F.T的終極產物也象徵著該機體為結束戰爭而開發的理念。與「脈沖高達」根據換裝而適應戰斗的設計相反,「命運高達」是以一開始就擁有能夠適應所有戰斗的設計理念的產物。機體搭載的新型核裂變能量爐和「光之翼系統」也給該機提供了驚異的機動性、持久力和功率輸出,免除了使用電池能量包機體在電力不足的情況下要通過母艦補電步驟。作為王牌駕駛員的專用機,「命運高達」在操作上也依真•飛鳥的操作特性進行了系統調整,使駕駛員能夠發揮出機體的最大潛能。

傳說高達
類型: DRAGOON系統搭載型MS
製造方: 扎夫特(Z.A.F.T)
所屬方: 扎夫特(Z.A.F.T)
尺寸: 高18.66米
重量: 重86.02噸
動力提供: 未知
駕駛艙: 駕駛員一名,位於驅乾的標准駕駛艙
裝備和設計特點: 相對轉移(PS)裝甲
首次服役: C.E.73年
固定武器: MMI-GAU26 17.5mm CIWS×2;MX2351 「Solis Fulgor」光束盾發生器×2;背部 DRAGOON 部件(光束長釘裝備型)×2:GDU-X7 突擊光束機關炮;背部&腰部龍騎兵(通常型)×8:GDU-X5 突擊光束機關炮
(手部)可選武器: MA-M80S 「Defiant Kai」光束標槍×2;MA-BAR78F 高能量光束步槍×1
外加裝備武器: 無
技術和歷史記錄(Technical and Historical Notes)
繼承上一次大戰末期如同鬼神般戰斗的MS「Providence」的機體。裝備了多個操作難度高,可以遠距離操縱攻擊的DRAGOON單元,因而是一台挑選駕駛員的機體。
其他情報(Other Information)
機師: 雷.扎.巴雷爾
背包 背部DRAGOON單元 高能量光束步槍
原創設計者: Kunio Okawara

新的自由之翼——強襲自由
ZGMF-X20A STRIKE FREEDOM 高達
Strike Freedom隸屬:永恆號(ETERNAL)
由以拉克絲•克萊茵為首的克萊茵派所設計,盜用了扎夫特的第二代系列MS的資料,同時混合了前大戰中的傳說機體Freedom 高達的資料後完成的最新銳機。該機原本就數倍凌駕於普通MS的Freedom 高達為基礎,搭載了新式引擎,並採用了了黃金色的新式構架,使得機體的各方面再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由於在設計當初該機的駕駛員便預定為基拉.大和,因此普通的駕駛員基本上無法駕馭該機。可以說是Freedom 高達的正統後繼機,基拉大和的專用座機。
機體編號:ZGMF-X20A
機體類型:全領域適應性試作型MS
尺 寸:18.88米
重 量:80.09噸
武裝:
MMI-GAU27D 31mm接近防禦機關炮X2
MGX-2235 CALIDUS(烈火) 復相光束炮X1
MA-M02G 超級LACERTA(蠍虎座)光束軍刀 X2
MMI-M15E XIPHAS軌道炮X2
EQFU-3X 超級龍騎兵機動兵裝翼X8
MA-80V 光束突擊炮(龍騎兵機動光束炮)X8
MX2200 光束盾X2
MA—M21KF高能量光束步槍X2
超級龍騎兵系統
本機武器的最大特徵在於機體背後的翅膀換成了EQFU—3X 超級龍騎兵機動裝置,內部搭載了龍騎兵系統用的光束炮。本來使用龍騎兵系統首先需要有高度的空間認知能力,因此使用該系統的人寥寥無幾。但由於扎夫特軍的量子通信等系統得到了改良,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龍騎兵系統也得到了使用的普遍推廣。STRIKE FREEDOM也採用了這一最新系統。
MGX-2235
CALIDUS(烈火) 復相光束炮
安置在胸部的大型光束炮,與Abyss 高達的CALIDUS(烈火)復相光束炮樣式大致相同。威力得到加強。
MA-80V
光束突擊炮(龍騎兵機動光束炮)X8
安置在8片翅膀中的龍騎用光束炮。由於Strike Freedom沒有了原搭載在Freedom 高達背後的M100 BALAENA等離子收束光束炮,因此起用光束炮和CALIDUS(烈火)復相光束炮便代替了等離子收束光束炮的作用。
MMI-M15E
XIPHAS(旗魚)磁軌炮X2
與Freedom 高達,依舊裝備在腰間的可折疊式實彈武器。兩腰收納光束槍是移置後腰。
MX2200 光束盾X2
分別安置在左右兩只手腕上,能夠在必要時同時展開,無論實彈還是光束型武器都能夠防禦。
MA—M21KF高能量光束步槍X2
平時放在兩腰,可以和在一起形成長距離光束槍使用。

名稱:ZGMF-X19A Infinite Justice 高達/インフィニットジャスティスガンダム/無限正義高達
型號:ZGMF-X19A
動力裝置:新型內載核裂變能量爐
定位:近戰格鬥型突擊人型兵器(Close-Quarter Combat Assault Striker Mobile Suit)
操作系統:「Generation.Unsubed.Nuclear.Drive.Assault.Mole Complex」
駕駛員:阿斯蘭•薩拉
高:18.9米
重量:79.67公噸
裝甲:Variable Phase Shift Armor(相互轉移裝甲)
隸屬:奧布聯合首長國
搭載艦艇:永恆號 大天使號……
服役年份:C.E.74
出場:《機動戰士高達SEED DESTINY》第42話
製造者:舊克萊茵派
塗裝特色:紅、銀(各個關節部位)
設計師:大河原邦男
內部特殊配備:
反中子干擾器
新型內載核裂變能量爐
可變式相互轉移裝甲(VPSA)
多重目標鎖定系統
自我毀滅裝置
主要武裝:
固有武裝:
MMI-M19L 14mm2 連裝近身防禦機關炮×2
MMI-GAU26 17.5mmCIWS 頭部格林機關炮×2
MR-Q15A「獅鷲腳」小腿部光束切割器×2
MX2002 光束攜帶盾(左手)
•EEQ8 光束盾內藏有線式火箭錨(盾牌上方)
•EEQ8 「格里芬」光束盾內藏格鬥重劍刺釘「Grapple Stinger」(位於盾牌右側,易可拆卸作為大出力的光束軍刀)
MA-M02G「超級蠍虎座」光束軍刀×2
RQM55「爍刃」光束迴旋鏢×2
MA-M1911 高能量光束步槍
外掛武裝:
Fatum-01(輔助攻擊型飛行載具)
MA-M02G「超級蠍虎座」飛行器光束軍刀
MA-M02S「蠍虎座之序」飛行器部分光束炮收納時露出的短光束軍刀×2
MR-Q17X「獅鷲2」飛行器主翼光束切割器×2
MA-6J Hyper Forties 飛行器光束炮×2
METEOR(流星裝備)
武裝詳細
MMI-M19L 14mm2連裝近接防禦機関炮/MMI-M19L 14mm2 連裝近身防禦機關炮
MMI-GAU26 17.5mmCIWS/MMI-GAU26 17.5mmCIWS 頭部格林機關炮
MA-M1911 高エネルギービームライフル/MA-M1911 高能量光束步槍
MA-M02G シュペールラケルタビームサーベル/MA-M02G「超級蠍虎座」光束軍刀
MR-Q15A グリフォンビームブレイド/MR-Q15A「獅鷲腳」小腿部光束切割器
MX2002 ビームキャリーシールド/ MX2002 光束攜帶盾
RQM55 シャイニングエッジビームブーメラン/ RQM55「爍刃」光束迴旋鏢
EEQ08 グラップルスティンガー/ EEQ8 「格里芬」光束盾內藏格鬥重劍刺釘「Grapple Stinger」
MA-6J ハイパーフォルティスビーム炮/MA-M02S ブレフィスラケルタビームサーベル/ MA-6J Hyper Forties 飛行器光束炮
MA-M02G シュペールラケルタビームサーベル/MA-M02G「超級蠍虎座」飛行器光束軍刀
MR-Q17X グリフォン2ビームブレイド/ MR-Q17X「獅鷲2」飛行器主翼光束切割器
機體簡介
「無限正義高達」作為「正義高達」的進化版本,可謂是《SEED DESTTINY》里最具特色的機體之一。機體由「舊克萊茵派」參考在雅金•杜威攻防戰中被毀的「正義高達」的機體參數在宇宙隱秘工廠與「突擊自由高達」一起秘密開發完成。(有傳言為舊克萊茵派從潛伏在ZAFT的科技人員手中得到的新型MS開發資料混合正義高達原有的參數資料製造而成。)機體採用大量高新科技,性能比之「正義高達」有數倍的提升。和「正義高達」一樣被定位為近戰格鬥機體。全身布滿武器。但卻不缺少遠距離作戰的能力。主要近戰兵器為光束切割刃。手持武器為新型蠍虎座光束軍刀「超級蠍虎座」和「MA-M1911光束步槍」,肩部搭載光束迴旋鏢可作光束匕首用。腳步也配備了光束切割器。防禦裝備為手持式盾牌,因此可抵擋實體刃的攻擊,盾牌中部的光束盾發生器用以抵擋光束武器的攻擊,盾牌下方也有具有攻擊性的光束刺釘和內藏光束劍。背包搭載的Fatum-01飛行載具也配備了攻擊性武器(可卸式,也可固定作戰)。必要時可以脫離主機體進行突擊行動。是戰鬥力在當時堪稱最強的機體之一,近戰能力比之「正義高達」有飛躍性的提升。

名稱:ORB-01 Akatsuki 高達/アカツキガンダム/曉高達
型號:ORB-01
動力裝置:新型內載核裂變能量爐
定位:換裝型高機動突擊人型兵器(arms-shift high mobility striker mobile suit)
操作系統:General.Unilateral.Neuro-link.Dispersive.Autonomic.Maneuver
駕駛員:卡嘉麗?尤拉?阿斯哈、穆?拉?弗拉加(尼奧?洛亞諾克)
高:18.74米
重量:64.8公噸(本體)、87.82公噸(大鷲裝備)、90.00公噸(不知火裝備)
裝甲:"Yata no Kagami" anti-beam coating(八咫鏡裝甲)
隸屬:奧布軍、大天使號
服役年份:C.E.74
出場:《機動戰士高達SEED DESTINY》第40話
製造者:奧布?曙光社
塗裝特色:金
設計師:Junichi Akutsu(主設計者)、Kunio Okawara、Dave Skinner
內部特殊配備:
反中子干擾器
新型內載核裂變能量爐
八咫鏡裝甲
不知火誘導機動炮塔系統
人工智慧電腦(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uter)
主要武裝:
固有武裝:
MSM5D 12.5mm自動接近防禦火器X2
試制71式防盾
72D5式「百雷」光束步槍
73J2式試制光束軍刀X2
外掛武裝:
73F式改「大鷲」高能量光束炮X2(大氣內用)
M531R「不知火」誘導機動光束炮塔X7(宇宙用)
特殊武裝:
光束刺槍(72D5式「百雷」光束步槍+73J2式試制光束軍刀X2)
簡介:
本機體是在奧布聯合首長國首長烏茲米?尤拉?阿斯哈命令下有奧布軍的「曙光社」秘密開發完成的。該機體採用GAT-X105「突擊高達」的主體結構經強化發展而來。繼承了「突擊高達」可根據戰況變換裝備的特點。同時搭載了兩套背包套件:「不知火(宇宙用)」和「大鷲(大氣內用)」。雖然本機體是由「突擊高達」的機體結構發展而來的強化機體,但根據周邊模型的資料顯示,該機體應該亦有可裝備「突擊高達」機體系列套件的能力。例如「突擊高達」的炮戰/格鬥型套件、「漆黑突擊高達」的背包。
本機體最大的特色是機體顏色為金色。這是因為機體搭載了被稱為「八咫鏡」的裝甲。此裝甲有對光束武器攻擊的高免疫能力,能夠讓光束武器的攻擊全部無效化。有資料顯示此裝甲甚至能夠抵擋「智慧女神號」發出的高強度陽離子炮。
八咫鏡裝甲("Yata no Kagami" anti-beam coating):
「八咫鏡裝甲」,是由納米大小的幻像化粒子發生裝置組成。當裝置開動後,幻像化粒子覆蓋裝甲並結合成保護層後,就會形成粒子防禦網。原理與禁斷高達的能量偏向裝甲相類似,但由於曙光社將相關技術(曙光社曾開發幻像化粒子技術,例如「閃電高達」的「海市蜃樓系統」,後來相關技術亦有應用於Astray Gold Frame當中。),與光束盾相結合,因此防禦力更強, 甚至足以抵擋「智慧女神號」的陽電子炮。然而此裝甲抗光束有餘但抗實彈攻擊卻很脆弱,因此機體仍備有專用盾,作為防禦實彈時使用。
宇宙空間戰專用套件「不知火」(Shiranui Kit):
「不知火」背包,主要應用於宇宙空間戰斗。搭載了類似龍騎兵之M531R誘導機動光束炮塔系統,共計有七支各配備三門炮口的炮塔,共21門槍口可供展開全方位高火力攻擊。以立體矩陣排列時,與ZAFT軍開發的「Dreadnought 高達」一樣,能夠以龍騎兵展開大小足夠覆蓋整艘戰艦的防衛力場。擁有優秀三維空間認知能力的駕駛員可以充分發揮其功能。至於不具備該特殊認知能力之駕駛員是否能操作該系統,則因製造者未註明而情況不明朗。
大氣內空戰專用套件「大鷲」(Oowashi Kit):
「大鷲」背包,主要應用於大氣層戰斗。裝備後速度可提升至音速,由於「大鷲」有專用AI,即使分離後亦能獨自作戰(突擊Strike的AQE-X04E槍桶突擊背包亦有運用相似的AI系統)。裝備「73F式改 高能量鐳射炮」。

不論多NB的機體,被高能光束步槍乃至復相光束炮打中駕駛艙是必死無疑。
不論多NB的戰艦,艦橋永遠是薄弱位置,這個位置必須能看到外面的情況。這個位置被打中必死無疑,最典型的例子,是第一部的主天使號,被陽電子炮打中艦橋後全艦報銷,第二部比較客氣,主角的戰艦都沒全報銷。
彈葯艙倒不一定,
大天使號曾經多次被打掉哥德菲特主炮,線性炮瓦里安特也被打壞過;密涅瓦號正中部的副炮伊索德曾經被打爆,陽電子炮唐懷瑟兩次被打壞,最後兩主炮也被打爆,但你也看到了,兩艘戰艦都沒報銷。
強襲自由出場的第一戰,三艘納斯卡級的引擎和光束炮都被打壞了,但三艦都平安無事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