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怎樣識別真假食蟲

怎樣識別真假食蟲

發布時間: 2025-04-11 00:05:16

1. 《植物的朋友圈》:植物藏著很多小秘密,不如來它們的朋友圈看看

前段時間,和孩子一起去了綠博園,看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植物們,有長著白白棉花(果實)的異木棉,有黃燦燦的、分外惹眼的地涌金蓮,有高大威猛、渾身長刺的巨鷲玉,有毛茸茸的、跟猴尾巴非常相像的猴尾柱,還有吸引小蟲子們的豬籠草……

這些平時不常見到的植物們,大大地打開了我們看世界的眼界,原來世界上還有如此之多「奇異」的植物們,它們個個深藏絕技、暗藏洶涌,在植物界里活得風生水起,甚至因為自身的一些「絕技」而稱霸了整個植物界。

綠博園里的植物打開了我們看植物的一扇窗,而 《植物的朋友圈》這本書則帶領我們打開了植物界的大門。作者埃德里安娜用獨特的分類視角、幽默風趣的繪畫展現、精彩紛呈的科普知識讓我們看到了植物非同凡響的另一面,被這些形狀各異、特徵明顯的植物們所折服,它們的朋友圈可太有意思了!


1、植物圈裡的秘密一:另闢蹊徑的分類劃分,展現的每一個植物都身懷絕技,讓人大開眼界。


埃德里安娜對植物的劃分都很另闢蹊徑,她以獨特的方式歸納了植物的特性和個性,一一展現在朋友圈裡。這些出現在朋友圈的植物們則自然大方地把自己最顯著的特徵展示給我們看,讓我們大飽眼福。

按照顏色分類的(視覺),有「深色系」、「白花花和金燦燦」、「藍紫風」。 黑鬱金香、黑玫瑰、黑色馬蹄蓮、黑色蜀葵等花朵讓我們驚嘆連連,黃色連翹、黃色向日葵、黃水仙等花朵讓我們贊嘆不已,紫色泡桐、紫色迷迭香、紫珠等花朵讓我們心花怒放。植物們的朋友圈散發著顏色的無窮魅力,讓人挪不開眼睛。


按照植物本身散發出來的氣味分類的(嗅覺),有「香草族」、「香氣襲人」「奇臭無比」。 香菜、薄荷、香芹香氣撲鼻,還能食用,吃起來整個味蕾也散發著淡淡的香味,回味無窮。有散發焦糖香氣的連香樹,有散發麝香香氣的五福花,有葉子散發蘋果香氣的銹紅薔薇,都讓人想伸長了鼻子尖去嗅一嗅這些奇妙的味道,去感受植物的神奇。還有散發腐臭氣味的阿諾德大王花,想必會讓人忍不住地捂住鼻子飛奔逃跑吧。

按照植物的味道分類的(味覺),有「酸爽派」、「可口生菜」、「可口的果子」、「需去核的果子」和「厚皮果子」。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有這么多酸爽派的水果啊,而且還有很多水果是那麼相似的「近親」,比如酸橙、橙子和柑橘,不僅外表極其相似,而且口味也十分相近,太奇妙了!味道爽脆可口的生菜,比如萵苣、菠菜和芝麻菜,讓人垂涎欲滴啊!酸酸甜甜、可口美味,每一種水果都忍不住想要咬一口。


按照植物的扎手程度分類的(觸覺),有「帶刺植物」。 植物界帶刺不好惹的植物可不少啊,最著名的代表莫過於仙人掌了,還有很容易看到的栗樹、歐洲冬青和玫瑰了,最讓人震驚的是美國皂莢大樹幹上渾身長滿了粗壯的尖刺,明擺著碰不得啊!


按照植物特立獨行的個性分類的,有「長壽族」、「巨型植物」、「寄居客」和「食蟲植物」。 很多樹木都是高齡先祖,從恐龍時代就已經存在地球上了,不得不驚嘆其生存演化之堅毅,這種古化石植物有好幾千年的高齡讓人驚嘆,比如橄欖樹的壽命可達1000年,巨杉的壽命可達3000年,花旗松的壽命可達6000年。加州紅木樹干粗大寬廣,光高度就可達110米,人站在旁邊彷彿一隻可愛的小玩偶,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按照植物的功能性分類的,有「染色植物」、「可轉化植物」、「凈化空氣植物」。 原來紡織品的很多顏色是從植物身上提取的,太驚嘆了!很多植物身上有可食用的部分,比如刺槐的花可以釀蜜,甜葉菊的葉子可以製作甜味劑,可可樹的豆子可以製成巧克力,真的太漲知識了!很多地方的室內都會擺放一些可以凈化空氣的植物,比如常見的虎尾蘭、吊蘭和花燭,終於知道這些植物常常放在公司或者家裡的原因了。


植物的有趣不僅僅在於識別和細化,而是你會從這些未曾見過的植物身上發現未知的奧秘,同時也在常見的植物身上發現它們隱藏的小秘密,在驚嘆的同時也增加了更多對植物的了解和認知。


以後孩子出去玩的時候,不僅能夠認識和了解更多植物,還能夠把在繪本上學習到的知識對應到現實生活中的近距離觀察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提問,將知識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植物知識體系。


2、植物圈裡的秘密二:每個植物都有自己的小秘密,讓我們來它們的朋友圈一探究竟


在各種環境都能生存下來的植物,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生存技能,依靠著這種技能一代又一代地延續下去,成為地球上一抹靚麗的色彩。


世界上最臭的植物是什麼? 腦海里立馬浮現了 阿諾德大王花 的樣子,別看大王花長得挺富貴的樣子,但是它散發的腐臭味道沒有人能夠抵禦得了,實在是太臭了!


世界上最高的花是什麼?巨花魔芋 的一朵花可以高達3米,我想如此龐大的花朵可以稱霸花朵界了吧,實在是太壯觀了。

世界上最惡毒的植物是什麼?夾竹桃、阿魏、天仙子、澤漆、菊蒿 等植物全身都是毒,真的是太嚇人了,原來有毒的植物那麼多。


世界上最天然的陷阱是什麼? 那一個個紅色的小簍子,看起來像是裝滿 美食 的小天地,卻不知道是蟲子們走向死亡的終點站—— 瓶子草


……


有些植物粗略一看難以分辨,除非有對應精細的知識,要不然很容易被植物之間的「真假雙胞胎」所混淆。 你看,四葉重樓光看果實,跟藍莓太像了,都是藍紫色的果子,很容易被誤認。還有毒森和野胡蘿卜從花朵來看,那簡直就是復制和黏貼,在外人眼裡,一點兒區別都沒有,太令人驚嘆了!

有些植物為了能夠更好地生存下來,竟然把自己武裝成為了「動物」,讓我們跌破眼鏡。 你看,狒狒一臉懵地看著猴面小龍蘭,這簡直就是縮小版的小狒狒啊。鴿子蘭花開一看,裡面藏著很多展翅飛翔的小鴿子,實在是太像了。嘴唇花像誘人的紅彤彤的大嘴唇,烈焰紅火,忍不住想吻上去。


這些僅僅是植物界里神奇植物的冰山一角,裡面有能夠捕捉產品蟲子的瓶子草,有能夠治療人類咳嗽的錦葵,有野草莓樹和希臘草莓樹雜交培育而成的雜交草莓樹,還有依靠自身爆裂把種子彈出進行傳播播種的噴瓜,被用作金字塔建造工人工資的洋蔥……


《植物的朋友圈》看完之後,你會發現原來植物身上藏著這么多小秘密,一探究竟它們的朋友圈漲了一波又一波的知識,太迷人了!


3、 植物圈裡的秘密三:植物是主角,可是配角動物和人類一樣精彩,讓人挪不開眼睛。

埃德里安娜用栩栩如生的筆觸把植物的特點用精細的畫風刻畫得細膩動人,包括一些非常相像的植物雙胞胎,在相近的同時也能夠看得出對應的不同,更何況去刻畫760種不同的植物,還分類出了51個朋友圈,不僅用繪畫的方式百分之九十九還原了植物的形象,而且還傳神地刻畫出了每一個植物的顯著特徵和獨一無二的生存技能。


植物可是《植物的朋友圈》里最牛的主角,可是配角動物和人類一樣精彩,甚至有時候還會「喧賓奪主」,讓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對「可口生菜」垂涎欲滴的蝸牛們,對著新鮮菜葉流口水的烏龜們,在空氣凈化好的房間里自顧自舔手掌的貓咪,曾經跟巨杉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恐龍們,跟有毒植物共舞的骷髏們,在沙漠里自由穿行的小花蛇,聞到薰衣草香味的沉醉其中的女人……


植物、動物和人類是互相依賴的,動物需要依靠植物進行生存,人類需要依靠植物進行生活和發展,而植物也因為動物幫助種子的傳播和人類施以技術而得以繁衍,在這樣互相依存的關系下,植物、動物和人類三者和諧共存。


《植物的朋友圈》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植物們,看到了植物身上閃閃發光的閃光點,更知曉了植物身上藏著的小秘密,對植物的喜愛更加與日俱增。等天氣晴朗,和孩子帶著這本《植物的朋友圈》一起去踏青賞花吧,一起走進植物的世界!

我是@海藍蒲雨,歡迎關注我,一位熱愛閱讀、酷愛童書的三歲萌娃的寶媽,會推薦最優質的個人精進的書籍,也會推薦最好看的童書,一起走進美麗的閱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