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資訊 » 可以把交警視頻發網上嗎
擴展閱讀
什麼方法可以讓陰道變緊 2025-04-16 16:18:50
最新體彩可以在app買嗎 2025-04-16 16:18:36

可以把交警視頻發網上嗎

發布時間: 2025-04-15 21:51:00

『壹』 交警在執法過程中用執法儀拍攝的視頻可以不經當事人同意發到網上嗎是否會侵犯當事人的肖像權

只要不是警察私自在網上公布就不算。在網上公布違法行為,是執行公務。網上公布違法行為,是為了警示和教育所有參與交通的人員,以減少違法行為。這種公布通常是一些惡意或對社會危害較的違法行為。如果是警察私自上傳產生惡劣後果的就算侵犯當事人肖像權與隱私權。
法律分析
1、醫療費: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2、誤工費: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3、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4、交通費: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5、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6、營養費: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7、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貳』 車輛違章是否可以在網上查到違章時所拍的照片。

車輛違章視頻和照片需要車主去交警隊現場進行查詢和申請調閱的,這個是不能公開上傳上網的。

你最好是自己再查查,違章日期查詢有六種方式:

1、到各市各區縣交通支大隊的辦公大廳通過觸摸查詢終端查詢。

2、登陸各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的對外服務網站:找到車輛違章查詢,輸入車牌號和發動機編號違章查詢。

3、撥打12580或者114聲訊電話查詢。

4、通過編寫手機簡訊查詢違章。

5、交通違章查詢工具,輸入車牌信息查詢,網路就可以直接查詢的。

6、登陸各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官方網站輸入車牌號、發動機號後4位或車架號後6位,即可查詢。

拓展資料

交通違章處罰條例第一章:

第一條為了依法公正處理交通違章行為,保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實施道路交通管理,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道路交通秩序,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對交通違章行為的處理,由公安機關及其交通管理部門依照本規定的程序實施。

第三條實施處罰應當遵循公正、公開和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交通民警發現交通違章行為應當予以糾正,並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對應當給予處罰的,依據違章事實和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作出處罰決定。

第五條對當事人處以行政拘留的,由交通違章行為發生地縣(市)、市轄區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當於同級的公安局、公安分局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的程序作出處罰決定。

第六條對當事人處以五十元以下(含)罰款或者警告的,適用簡易程序,由交通民警當場作出處罰決定。

第七條對當事人處以五十元以上罰款、弔扣和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的,適用一般程序,由縣以上(含)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相當於同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處罰決定。

第八條對當事人處以弔扣、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的,按下列規定的許可權審批:

(一)弔扣機動車駕駛證六個月以下的,由縣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相當於同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審批;

(二)弔扣機動車駕駛證六個月以上(含)和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的,由地、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審批。

『叄』 交警通過電子抓拍違章應該多長時間上傳至網上

交警通過電子抓拍違章應該13日內上傳到交管網。
按規定是13天後一定可以查到,但是不排除提前查到的可能。道路安全法規定的違章信息審核必須在違章行為後10天內審核完成並錄入違章系統,系統必須在3日內完成上傳網路供違章人查詢。
電子眼又稱電子警察,是智能交通違章監攝管理系統的俗稱,電子眼是通過對車輛檢測、光電成像、自動控制、網路通信、計算機等多種技術,對機動車闖紅燈、逆行、超速、越線行駛、違例停靠等違章行為,實現全天候監視,捕捉車輛違章圖文信息,並根據違章信息進行事後處理。
電子眼工作原理如下:
1、應線來感應路面上的汽車傳來的壓力,通過感測器將信號採集到中央處理器,送寄存器暫存該數據在一個紅燈周期內有效。
2、在同一個時間間隔內紅燈周期內,如果同時產生兩個脈沖信號,即視為有效,簡單的說,就是如果當時紅燈,頭輪子過線了,而後輪子沒出線,則只產生了一個脈沖,在沒有連續的兩個脈沖時,不拍照。
所謂電子眼就是電子測速系統,亦稱數碼式快相雷達系統,它通過雷達系統探測車輛速度並以數碼相機拍攝超 速車輛取證。是中國各地方政府斥巨資構建的電子違法取證系統,並被廣泛作為交通違法行政處罰的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第十九條 自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收集違法行為記錄資料之日起的十日內,違法行為發生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對記錄內容進行審核,經審核無誤後錄入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管理系統,作為違法行為的證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收集的違法行為記錄內容應當嚴格審核制度,完善審核程序。

『肆』 交通事故的監控視頻交警為什麼拷貝到手機上給當事人看

能給當事人啊,發網上也可以。只要不侵犯隱私,而且監控是公眾場所的,但是不能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等。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1、交通部門現場勘查。交警部門對現場勘查記錄經復核無誤後應要求當事人或見證人在現場圖上簽名。為檢驗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車輛和當事人相關證件。
2、交通部門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交警部門經過調查後,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3、交通部門組織賠償調解。在確認傷者治療終結或確定損害結果後,如果事故當事人同意進行賠償調解,交警部門可以組織調解。調解次數一般不超過2次。調解不成,填寫《調解終結書》,告知當事人在法定時效期間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不申請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向人民法院起訴。委託律師或者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訴,一般在事故發生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各方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調解,達成調解協議。調解不成的,由法院依法判決。
5、申請強制執行。如果判決的履行義務人沒有在判決或調解確定的期限內履行賠償義務的,原告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由法院執行局向賠償義務人強制履行賠償義務。

『伍』 交警執法可以用手機拍攝嗎

允許拍攝,這是公民在實行憲法賦予的監督權,不過,圍觀拍照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不妨礙警察執法的前提下,也就是說公民可以記錄警察執法過程,但是不能以記錄為由,影響執法。拍攝的視頻也應力求客觀,尤其是將視頻傳播到媒體或網上,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面對群眾的圍觀拍攝,公安部要求,在拍攝不影響執法的情況下,民警跡皮山要自覺接受監督,習慣於在鏡頭下執法,注意規范執法行為,不說過頭話、不做過激事。不得強行干涉群眾拍攝、奪取拍攝器材或強行要求刪除,但可口頭勸阻。
1 公民用手機拍攝執法機關的行為不違反任何法律規定。
2 任何執法機關在執法的時候除涉及國家秘密之外,任何公民和組織均有權進行以各種方式監督包括錄像,而且,如果發現行政機關的違法行為,有權提出質疑,曝光,以讓社會大眾知曉。
3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自律,但是我們不能完全相信自律,他律才是最重要的,公民強有力的監督才是最重要的他律。錄像就是一種監督手段。
其次,交警強行刪除拍攝內容是違法的。如果交警的執法是正當的和合法的,對於公民的拍攝,不應當有任何疑惑或顧慮,交警根本沒有權力對拍攝的手機或相機進行檢查甚至刪除圖像,這種檢查和刪除行為從法律上講也是一種行政行為,但是是一種違法行政行為。針對這種違法行政行為,公民有權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要求確認這種行為違法,並公開賠禮道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姿中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第四十四條人民握虛警察執行職務,必須自覺地接受社會和公民的監督。人民警察機關作出的與公眾利益有直接有關的規定,應當向公眾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