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上傳X線片等影像資料
網上求醫成了一種新的方式的,但是因為醫生不能親自檢查各項體征,有時是有些局限性的,所以患者應盡可能提供詳細准確的資料。一張清晰漂亮的X線片、CT、MRI片對於醫生的判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患者由於不具備醫學知識和專業的攝影技術,往往不知道如何將CT或X光片拍攝下來。
【簡單易行的方法】
1、拍攝者把電腦顯示器背景調成全白,亮度最亮。
2、把CT或X光片固定到電腦顯示器前面,要注意片子上的英文和數字的方向正確的話,片子就不會放反了。
3、將數碼相機調成微距模式,拍攝的時候手不要抖動,不要開閃光燈,每張相片最多可以包含4~6張CT橫斷面圖像,盡量把片子拍全,重點說明的可以單獨拍攝。
4、通過手機微信掃描醫生二維碼或家用電腦把片子上傳到網站。
【詳細攻略】
一、器材要求:
1、相機:中高端智能手機或500萬象素以上數碼相機為佳,焦距要對准,不要用閃光燈。
2、三腳架:一般的足夠用了,只要能支起相機即可,不必擔心抖晃。如果沒有三腳架,用一摞書或雙前臂支撐相機,確保手要穩,一旦有所晃動,照片效果肯定不好。
3、拍片的背景燈光:
A、電腦液晶顯示器:如果片子較小,可以用顯示器作背景。調到最亮,將屏幕調成白色(這個還有人不會嗎?)。
兩個辦法:桌面上右鍵-新建空白word文檔-雙擊打開,左手按住間盤左下方Ctrl鍵,右手向上轉動滑鼠滾輪,桌面就變白了;點擊「開始」-「所有程序」-「附件」-「記事本」,記事本想必大家都知道,打開記事本,最大化,桌面就變白了。
B、白天的窗玻璃(未裝防盜窗,否則會有陰影留下)。可以將被拍攝的膠片用膠帶固定於清潔的窗戶玻璃上(最好是沒有圖案花紋的毛玻璃)。窗戶玻璃外的背景應當是沒有任何景象的無雲的天空,不能有諸如建築物、樹木、雲彩等背景,也不能讓陽光直射窗戶玻璃,以防這些背景圖像通過窗戶玻璃映入拍攝的畫面中,干擾拍攝效果。
二、步驟:
要聲明一點,普通數碼相機如果操作熟練也可以達到好的效果,當然,如果相機有較多的功能,就按照以下的方式拍攝。
1、保持室內黑暗(目的是為了減少片子反射室內物體、拍攝人及相機機身導致干擾)。拍攝時最好用遮光板遮住來自觀片燈或窗戶玻璃多餘的光線。要注意保持被攝片與相機鏡頭垂直,也就是說X光片要拍的很正才行,不要仰著拍、俯視拍,更不要斜著拍。一般使用自動曝光系統,但應將曝光模式設定在多點曝光或平均測光上,切忌使用點測光。鏡頭的使用最好在中焦或長焦端,少用廣角,以免畫面出現變形。
2、三腳架支起相機使相機鏡頭對准片子中心(如果你的三腳架質量很好,可以豎放片子,同時將相機豎放,但是簡易三腳架相機豎放時不能夠很好的垂直)。如沒有三腳架,拍攝時應雙手持相機,並將手或肘部支撐在桌子或椅子等固定的支撐物上,按快門時注意屏住呼吸,防止圖像出現抖動。
3、將片子橫向置入觀片燈(如果寬度不夠,可以將觀片燈放倒)(至於為什麼橫放,相機正常拍片都是寬高,這樣放置可以用最大版幅納入圖片資料)
4、調整相機參數:解析度設為最高,關閉閃光燈,設圖片色彩為黑白(如果有這項功能).如果要病灶局部的特寫則要開啟微距。
5、使相機離開片子約1米遠,適度拉伸相機光學變焦,保證片子全部圖像納入取景范圍,如果放至最大不能使圖像滿幅,可以移近相機。注意:拉伸變焦不能達到數碼變焦的位置,大多數碼相機變焦時都會在屏幕上顯示出光學變焦與數碼變焦之間的分隔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相機機身被觀片燈照亮後的反光,並且可以減少拍攝圖片的畸變,如果相機開啟了微距,距離觀片燈很近,這樣拍攝的圖片就不是正方形了。
6、開啟相機的延時拍攝功能,輕按下快門對焦,然後按到底,離開相機,避免震動,等待相機數秒後自動完成拍攝,CT、MRI及X線片拍攝骨一般暴光時間1/1500秒到1/60。其中CT片骨窗選1/400,MRI選1/250,CR片選1/600,普通X線片視亮度而定。焦距一般選2.8或3.5即可。
7、檢驗拍攝效果,如果拍下的圖片質量合格,在相機屏幕上放至最大,可以看清片子上的文字等信息。當然,最好將照片導入電腦,用顯示器查看拍攝效果。
這樣拍片能夠最大限度的拍攝出質量上乘的照片,並且圖片一致性很好,避免了抖晃所致的模糊,減少了照片的變形,實際操作中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拍攝X光片、CT和MRI的進階技巧。
會拍了,還要知道怎麼樣的片子才是拍得好的。
X線片的拍攝進階技巧:
在X線片上,病人的姓名、X線編號、檢查日期、檢查醫院、左右側等漢字或英文數字信息一般標示在X線片的上下兩端及側邊,因此拍攝X線片時應當將整張X線片完全攝入,才能清楚地反映X線片的所有信息。根據片子上標示的信息,注意片子不要放反了。
數碼相機選擇自動拍攝模式,肖像場景模式,禁用閃光燈,圖像分辨力1280×960(約120萬像素或1.2M),圖像質量選擇精細模式。根據X線片的大小調整拍攝距離,半按快門自動進行對焦,完全按下快門進行拍照。
核磁共振(MRI)及CT片的拍攝進階技巧:
首先拍攝整張的核磁共振(MRI)及CT片,方法和X線片的拍攝方法相同,圖像分辨力應大於2272×1704(約400萬像素或4M),最好能達到500萬像素或5M,這樣便於醫生對每一張小的圖片進行分析。
再按照從左至右、從上向下的順序拍攝每一張小的圖片,注意應當包括每一張小片子上下左右標示的關於病人的姓名、編號、檢查日期、檢查醫院、掃描層面等漢字或英文數字信息。由於每一張小片子圖像小,拍攝距離近,攝影距離約625px-50cm,在拍攝時一定要啟用微距或超微距攝影功能才能拍攝清楚。禁用閃光燈,圖像分辨力800×600(約48萬像素或0.5M,VGA),圖像質量選擇精細模式。半按快門自動進行對焦,完全按下快門進行拍照。
四、拍攝後檢查
拍攝完成後,一定要在電腦上將所有圖像回放瀏覽一遍,看看圖像是否包含了膠片周圍所有的標示信息。通過觀察所拍攝的相片四周的漢字或英文數字等標示內容是否清楚來判斷所拍攝的內容是否清楚,如不清楚應當重新拍攝。
一般有兩種原因導致所拍相片不清楚,如發現相片四周的漢字或英文數字有重影,則表示拍攝時相機有抖動,處理方法是使用三腳架、開啟相機的防抖功能、加用快門線等措施;如發現相片四周的漢字或英文數字不清楚但沒有重影,往往是對焦不對,在拍攝核磁共振(MRI)及CT片的小幅圖像時如沒有使用微距或超微距攝影功能容易導致對焦不對、圖像不清,因此,在半按快門進行自動對焦,如對焦燈閃爍,表明沒有正確對焦,應當檢查對焦模式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