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照片 » 判後答疑只是視頻對話可以嗎
擴展閱讀
沒成年可以玩什麼游戲 2025-01-16 15:46:24
什麼情況下可以網上報名 2025-01-16 15:38:36

判後答疑只是視頻對話可以嗎

發布時間: 2025-01-16 13:03:06

A. 判後答疑程序

一、判後答疑條件
1
、對於我院作出的已生效的裁判文書,當事人如對事實認定、證據採信、法律適用、裁判理由等方面存在疑問,可以在裁判生效六個月內,向我院訴訟服務中心申請判後答疑。訴訟服務中心將聯系原承辦案件的法官或相關人員向當事人進行必要的解釋說明。
2
、判後答疑適用於本院做出裁判的各類一審、再審等案件。
正在審理過程中的案件以及當事人的申訴或申請再審已由上級法院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我院判後答疑范圍。
二、判後答疑需提交材料
1
、案件當事人需提交本人身份證及要求答疑的裁判文書原件或復印件。
2
、填寫《判後答疑登記表》,寫明聯系電話、答疑問題和事項。
三、答疑形式
判後答疑原則上採取由承辦法官接待當事人並口頭答疑形式。答疑法官應當針對來訪人提出的問題,分別就案件的事實認定、證據採信、裁判理由、法律適用、法律專業術語的含義及程序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說明解釋。當事人提出的問題涉及法定保密事項的,不予答復。
判後答疑一般掌握在三次以內。
四、判後答疑時間
當事人提出判後答疑申請後,訴訟服務中心應當及時與相關審判庭進行聯系,能夠當即安排法官答疑,及時進行答疑。如無法當即答疑的,由答疑法官根據工作安排,確定具體答疑時間,電話通知當事人。

B. 二審不可以判後答疑

二審不可以判後答疑。
1、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為終審判決,不得再上訴;
2、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
3、一審被告承認的事實,在二審中一般不可反悔,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
4、二審可以提交新證據,包括一審結束後新發現的證據和一審期間未獲准許調查取證的證據。
二審程序的特點:
1、審判程序:二審是對一審判決的復核程序;
2、審理范圍:通常只審查一審程序中的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
3、審判組織:由高一級法院的合議庭進行審理;
4、審判效力:二審判決通常是終審判決,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5、上訴權利: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提起上訴;
6、審判期限:法律規定了二審程序的審理期限,以保證案件的及時審結。
綜上所述,二審不可以判後答疑,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為終審判決,不得再上訴;同時,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全面審查第一審判決的事實和適用法律,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一審被告承認的事實在二審中一般不可反悔,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而二審可以提交新證據,包括一審結束後新發現的證據和一審期間未獲准許調查取證的證據。
【法律依據】:
《關於規范民事申請再審案件受理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六條
當事人對生效裁判提出質疑要求判後答疑的,原審合議庭或承辦法官應當在一個月內約見當事人進行判後答疑和法律釋明;答疑工作中發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的規定啟動再審程序。

C. 判後答疑的法律規定

判後答疑的法律規定


一、法律規定概述


判後答疑是指法院在作出判決後,針對當事人對判決結果產生的疑問進行解答的活動。其目的是幫助當事人理解判決的依據和理由,促進司法公正和透明。相關法律規定主要圍繞保障當事人知情權、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等方面展開。


二、具體法律規定


1. 當事人知情權保障:根據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當事人在判決後有權利知曉判決的理由和依據。法院應當提供必要的法律文書和判決依據,以供當事人查閱。


2. 判後答疑程序:法院在判決後應當主動組織判後答疑活動,針對當事人的疑問進行解答。答疑活動可以由法官或合議庭成員主持,確保答疑的准確性和權威性。


3. 答疑內容:答疑內容應當圍繞判決的事實認定、法律適用、裁判理由等方面進行,確保當事人對判決的理解和接受。


4. 司法公正與效率:法律規定判後答疑活動應當遵循公正、高效的原則,確保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同時提高司法效率。


三、詳細解釋


判後答疑是司法實踐中一項重要的活動,有助於增強司法透明度,提升公眾對司法的信任度。法院在作出判決後,往往會組織專門的答疑活動,解答當事人對判決結果的疑問。這一活動不僅保障了當事人的知情權,也有助於當事人理解判決的依據和理由,從而更容易接受判決結果。同時,判後答疑活動也有助於提高司法效率,減少不必要的上訴和申訴,維護司法權威。


在法律規定的層面上,判後答疑是法院應盡的職責之一。法院應當提供必要的法律文書和判決依據,供當事人查閱,以確保當事人的知情權得到保障。此外,法院還應當主動組織判後答疑活動,確保答疑的准確性和權威性。這些法律規定體現了對當事人權益的充分保障和對司法公正的嚴格要求。


總的來說,判後答疑的法律規定旨在保障當事人的知情權、促進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通過這一活動,當事人能夠更好地理解判決的依據和理由,減少誤解和沖突,有助於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