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視頻照片 » 在執法部門可以錄制視頻嗎
擴展閱讀
哪裡可以製作好的網站 2025-02-25 04:17:23
怎樣寫好字體的正確寫法 2025-02-25 04:15:54
什麼酒可以加雪碧 2025-02-25 04:15:54

在執法部門可以錄制視頻嗎

發布時間: 2025-02-25 01:22:29

『壹』 民警執法過程可以錄像嗎

法律分析:民警執法過程一般可以錄像。派出所民警在執法過程中,公民只要沒有妨礙執法,是可以錄像的。2016年7月26日,公安部舉辦全國公安機關規范執法視頻演示培訓會,會議上要求,對群眾圍觀拍攝,規范要求在拍攝不影響正常執法的情況下,民警要自覺接受監督,要習慣在鏡頭下執法,不得強行干涉群眾拍攝。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六條 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職責:(一)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三)維護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四)組織、實施消防工作,實行消防監督;(五)管理槍支彈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六)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特種行業進行管理;(七)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的場所和設施;(八)管理集會、遊行、示威活動;(九)管理戶政、國籍、入境出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十)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十一)對被判處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執行刑罰;(十二)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十三)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十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貳』 交警執法可以用手機拍攝嗎

允許拍攝,這是公民在實行憲法賦予的監督權,不過,圍觀拍照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不妨礙警察執法的前提下,也就是說公民可以記錄警察執法過程,但是不能以記錄為由,影響執法。拍攝的視頻也應力求客觀,尤其是將視頻傳播到媒體或網上,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面對群眾的圍觀拍攝,公安部要求,在拍攝不影響執法的情況下,民警跡皮山要自覺接受監督,習慣於在鏡頭下執法,注意規范執法行為,不說過頭話、不做過激事。不得強行干涉群眾拍攝、奪取拍攝器材或強行要求刪除,但可口頭勸阻。
1 公民用手機拍攝執法機關的行為不違反任何法律規定。
2 任何執法機關在執法的時候除涉及國家秘密之外,任何公民和組織均有權進行以各種方式監督包括錄像,而且,如果發現行政機關的違法行為,有權提出質疑,曝光,以讓社會大眾知曉。
3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自律,但是我們不能完全相信自律,他律才是最重要的,公民強有力的監督才是最重要的他律。錄像就是一種監督手段。
其次,交警強行刪除拍攝內容是違法的。如果交警的執法是正當的和合法的,對於公民的拍攝,不應當有任何疑惑或顧慮,交警根本沒有權力對拍攝的手機或相機進行檢查甚至刪除圖像,這種檢查和刪除行為從法律上講也是一種行政行為,但是是一種違法行政行為。針對這種違法行政行為,公民有權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要求確認這種行為違法,並公開賠禮道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姿中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第四十四條人民握虛警察執行職務,必須自覺地接受社會和公民的監督。人民警察機關作出的與公眾利益有直接有關的規定,應當向公眾公布。

『叄』 公安執法可以拍視頻嗎

法律分析:警察執法可以拍,但是要分情況,要掌握個度,若不然就涉嫌違法。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規定》

第四條 公安機關應當採取措施使社會廣為知曉執法公開的范圍、期限和途徑,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執法信息。

第五條 對涉及公共利益、公眾普遍關注、需要社會知曉的執法信息,應當主動向社會公開;對不宜向社會公開,但涉及特定對象權利義務、需要特定對象知悉的執法信息,應當主動向特定對象告知或者提供查詢服務。

『肆』 請問一下我到執法部門去報案。可以拍視頻記錄嗎

可以。去執法部門報案是光明正大的事,這種行為也涉及不到侵犯他人隱私。所以你可以做視頻記錄。

『伍』 公安執法時候公民可以錄像拍照嗎

法律分析:是被允許的,警察執法辦案過程依法受群眾監督,所以在執法辦案過程中,只要拍攝不影響其正常工作,都是不會被制止的,這也是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的一種方式。警察執法時,公民可以對其執法過程進行錄音錄像。這是公民的監督權,但在行使該權利時,不得妨礙警方的執法,應當服從警方的管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二)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三)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四)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的。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

『陸』 交警(警察)在執法時,公民有權對其拍視頻或錄音嗎

允許拍照和錄像,這是公民在爛帶實行憲法賦予的監督權。圍觀拍照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不妨礙警察執法的前提下,也就是說公民可以記錄警察執法過程,但是不能以記錄為由,影響執法。
法律分析
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一切行使公共權力人員的權利。它是公民參政權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是權力監督體系中的一種最具活力的監督。它包括公民直接行使的監督權和公民通過自己選舉的代表機關代錶行使的監督權,另外,公民的許多權利具有監督機關權力的性質。這里,作為參政權的一項內容的監督權,是一種直接的政治監督權。它主要包括五項內容,即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檢舉權。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公務活動的權利。它是公民參政權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是機關權力監督體系中的一種最具活力的監督。實行民主監督,既有利於改進機關和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也有助於激發廣大公民關心民生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加強人大監督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計劃經濟的本質是權力經濟,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權利經濟,一字之差反映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槐嫌經濟體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必須轉變到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它管理經濟的職能只能保持在宏觀層次上,即通過法律的、經濟的、行政的手段進行宏觀調控,而不能再像計劃經濟體制下那樣可以對企業直接發號施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對於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飢明蘆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