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通過佛法讓孩子聰明,學習好,有自信
聰明智慧,靠的是自我覺醒,自我開發,自我佔主導地位,自己不實施努力,別人很難幫上忙,佛法亦如此,即使去寺院做佛事,也不過是個契機,最終還在於本人自己的努力。
② 老梁佛性:幾千年來佛教小和尚怎麼看懂佛經
方法太多了:
方法一:持誦佛教。「經讀百遍,其義自現」,佛經是佛菩薩的加持,在不斷的誦讀中就慢慢理解了。
方法二:年長的僧人耳提面令的教導他們。
方法三:通過修證(參加不同的修行活動來證明)尤其是禪定來領悟佛經。
③ 今天剛看到說佛經上不能亂塗畫.我剛買《金剛經》時,依據正本進行了修改,只是在幾
《金剛經》以鳩摩羅什所譯最為流行!其實你可能是把其他版本的譯文改為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般經》,因此我感覺你沒什麼事的!只要你讀得順暢就好!其他的譯文版本是大師所譯,改為鳩摩羅什的還是大師所譯的,這里只是大師不同,但譯文意思是一樣的!所以你沒事的!
④ 小朋友讀什麼佛經
小朋友,初學佛法的人乃至剛入佛門的居士都很適宜從«吉祥經»入手,短小而含義豐富,包含了從如何過好世俗生活,到積累福德資糧,乃至如何證得自在智慧的內容。如果能讓小孩從小誦持,不但有利建立正面有能量的人生觀,而且幫助他/她累積福德,遠離凶難,處處吉祥。
以下便是吉祥經的內容:
《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示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
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
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自製凈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槃法,是為最吉祥!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⑤ 經書(佛經)上做了記號怎麼辦看到幾句經說的太好,忍不住在下面劃了線怎麼辦
沒關系,古代印刷很困難,經書很寶貴,所以每個人都要愛惜,不是一個人使用,現在沒這樣的問題,但是對佛經要恭敬,阿彌陀佛
⑥ 我想看懂佛經,但看不懂,有什麼方法可以看懂嗎
一些小部經,比如《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十善業道經》等,可能翻譯下白話文,還能看的懂,但是大部分佛經的多讀誦,還是建議您聽具德的法師的講法,之所以有法師講經,那講經,就是翻譯,把佛經的道理翻譯出來,而且比我們一般人翻譯的更好。
佛經,尤其是大乘經典,義理頗深,對於讀經,又有特別的方法和竅訣,一般人不得竅訣,只顧死讀經,讀一萬年,也開不了悟。
-------------------------------------
【以下,摘自 凈空法師 01-003-0046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開示】
諸佛的言語文字都是從清凈心、本性裡面流出來的,凡夫要想理解那是相當不容易。正如同《華嚴經》上所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世間第一等聰明智慧的人沒法子理解,原因就是用心不相同。怎麼辦?這就需要過來人為我們講解,這是一個方法。另外一個方法就是讀誦,讀的時候不能用意識心,換句話說,讀經,甚至於念古大德註解也是如此,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不要去想這裡面什麼意思。你要曉得,讀經就是修行,修戒定慧。
讀經怎麼是修戒定慧?我們曉得,戒是什麼意思?戒律雖然那麼多,它的精神只有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讀經,你心裏面不會起惡念,自然就諸惡莫作。哪有一面念經一面還在想壞事,沒這個道理的。所以你讀經的時候,自自然然就諸惡莫作。而經典是最善,善中之善,佛菩薩的教訓,經是佛說的,註解是菩薩所講的,祖師就是菩薩,絕對不是凡人。你念佛菩薩的教訓,這是最善,再沒有比這個更善了。
你要曉得,念經就是持戒,而且是圓圓滿滿的持戒,一點都不缺的。如果你念經要在裡面想想這個話什麼意思,這句為什麼要這樣說,這戒就沒有了。為什麼?因為你打妄想了,妄想是惡,不是善。所以讀經的時候不能打妄想,不要求了解意思,乃至於這經裡面有生字,怎麼辦?生字最好預先查字典,把音注在旁邊,這是最好的辦法。否則的話就不念,不念沒有過失,念錯了有過失。除了修戒之外,還是修定,因為你念經要專心,專心就是定,所以是修定。同時還是修慧。慧是怎麼修的?這個慧是修根本智,根本智,《般若經》上說「般若無知」,就是修無知之智,這是真知。所以經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楚明白又沒有分別執著,也沒有妄想,這樣的念經就是修行,就是修戒定慧,而且戒定慧是一次修成,一次圓滿,非常的高明。這樣念就會念了,這種念法三寶加持。所以說「讀經千遍,其義自見」,有三寶神力加持,念多了會開悟。
有些人念多了不會開悟,因為他念的,是像我們一般念書一樣,一面念一面打妄想,這個不行,這不會開悟的,因為他雖然是念經,這里頭沒有戒定慧。有戒定慧,他怎麼會不開悟?沒有戒定慧,那就開不了悟,就跟我們世間一般凡人念書沒有兩樣。由此可知,修行人念經跟凡夫念經不一樣。凡夫念經的確像念書,以分別執著妄想思惟,用這些東西,修行人他不是的,他念經是修行,是修戒定慧,這是完全不相同。
因此菩薩以下,無論是著述,給經論作註解,或者發明經中的要義、作論,乃至登台講經,為人演說,都要靠三寶神力加持。如果沒有三寶神力加持,經裡面微妙的義趣你體會不到,你也說不出來。有許多人講經講別人註解,而且講的是註解的皮毛,所謂皮毛就是文字,義理他體會不到,原因在什麼地方?很簡單,沒有三寶神力加持。三寶神力是不是我們能求得到的?不行,一定要感應才能求得到。
什麼感應?就是我們現前這個心像不像佛心。你的心總得有幾分像佛心,它才能起感應作用,不完全像有部分像,不真像,要接近,相似的像,能有相似的像就有感應。如果完全不像佛心,拿著佛法搞名聞利養,貪圖五欲六塵,這就完全不相應。完全不相應,他講的也好,寫的也好,你仔細去觀察,絕對不是那麼回事情,而是把整個經典經論都變成了世間法。它不是佛法,它是世間法,說得再好,你聽了之後沒有餘味。真正有修行的人,你聽他講一次,這一生都忘不了,古人所謂餘音繞梁,它有餘味。愈是接近見性的人,他說出來的內容,餘味時間長。
所以,一定要求三寶加持。下面幾句話說明這個道理。『良繇聖境高玄』,聖是聖人,諸佛菩薩他們的境界高,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這是不可思議。『佛言微妙』,佛的言語這個意思非常之深。所以佛法跟世間法一比較,有一個最顯著特殊的地方,這是諸位必須要知道的。你們在學校念書,念過小學、中學,現在念大學,每年念的教科書不一樣,年年要換新書。佛法這個教科書很特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念到博士班還是這一本書,這個不可思議。譬如一部《阿彌陀經》,你開始學的時候念這個,你到等覺菩薩還是念這個,這就是佛言微妙之處,愈念愈有味道。你初學的是初學的境界,體會到一點法味,將來到法身大士明心見性,你看到又是另一個境界,還是這么多字,你看到的意思不一樣。淺的人看得淺,深的人看得深,經裡面意思淺深隨著你境界不同,所以愈念愈有味道。不像學校那個課本,念完之後沒有味道了,再也不想念了。佛經愈念愈有味道,為什麼?其味無窮。
佛經怎麼講法?這個經是什麼意思?我老實告訴你,經沒有意思,經也沒有講法。如果有意思有講法,它就不微妙!換句話說,一年級的課程拿到二年級就不適用,為什麼?因為它有意思,它有講法,它就不適用了。正因為它沒有意思,你要去體會,它有無量義,它沒有講法,它有無量無邊的講法,正是所謂「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經本無知,沒有講法、沒有意思,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去念經才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你要是有個講法、有個意思,戒定慧三學統統沒有了,變成世間法。你念這個東西就會念得疲倦、討厭。世間書,這一本書老實叫你念,念個幾遍,你就討厭了。那裡頭內容全都知道了,念了有什麼意思?不想念了。佛經,這里頭意思沒有窮盡,愈念愈歡喜,愈念愈想念。所以,佛言微妙。
如果把《阿彌陀經》做一個詳細的講解,就是這一部經,給諸位說,講一百年都講不完,講三大阿僧祇劫、講無量劫也講不完,它這個意思妙就妙在此地。確確實實是如此,就這么幾個字,每一個字里頭含無量義,你怎麼能說它一個講法?即使古來祖師大德他一生修行相應的功夫,給我們講出來或者註解出來,也是他所見到的境界。每個人講的、每個人註解的,因為每個人他修行的境界不相同,他所看到的不一樣,他講解的淺深偏圓也各個不相同,這是我們要了解佛經的本質不可思議。以凡夫的智慧『罔自評量』,現在許多人就是如此,這個罪過很大!
⑦ 廟里求的佛經本身是讓抄寫的,被鄰居家的小孩子畫亂了,怎麼辦,會有影響嗎
沒關系,,,送到寺院,再請新的吧
⑧ 怎樣才能看懂佛經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能流利的念誦了,也就大概能明白些了,以後越讀就越明白!
⑨ 佛經前供的水灑了,把佛經打濕了怎麼辦
1. 佛經打濕了可以用柔和的燈光烤乾
2. 佛教中是沒有財神一說的,只供佛經和開光卡就行
關鍵是平時多作好事,佛菩薩自然會加持的
⑩ 佛經那麼講的那麼好,可不可以在經書上畫重點
不可在佛經上,胡寫亂畫。佛經不屬你個人,而屬十方眾生。經書重在流通,你胡寫亂畫,會影響其流通。經書胡寫亂畫對佛法有失恭敬,畫重點可另外增加一紙條,不損經文,這是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