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史料價值是什麼
史料都是有價值的,而且它的價值是不可以用金錢的數量來衡量,人類社會的歷史運動是不會重演的,人們要認識歷史,只能仰仗歷史史料。
史料是研究和認識歷史文化依據,是歷史學家藉以「重現」歷史的基礎。
例如:十九世紀末甲骨文發現後,掀起了一場研究甲骨文和殷商歷史的熱潮,從而處置里商以前和商代歷史的許多疑問。可惜至今甲骨文仍然沒有人徹底研究透,歷史上的一些疑問尚沒有解開。
(1)兩類史料的價值可以如何擴展閱讀:
20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榮孟源把史料分為四大類,一般被認為是較為全面合理的傳統史料分類法。
第一類為書報,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匯編和史部以外的群籍。
第二類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團體文件和私人文件。
第三類為實物,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跡。
第四類為口碑,包括回憶錄、調查記錄、群眾傳說和文藝作品。
❷ 如何看待文學作品的史料價值
對於一些紀實類文學作品,其史料價值是很高的,意義深遠;而一些演繹演化後的文學作品則只能部分作為史料參考
❸ 怎麼樣的史料價值高
第一手的
年代越久遠的
————
史料的價值
史料千差萬別,種類很多,使用起來,價值並不一樣。特別是有文字的史料,其價值的大小差異很大。根據作者與他所記敘的歷史事件的時間和地點的距離遠近,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幾類:
一,事件發生時的當事人、當時人的記述,這類史料的價值最高,是所謂第一手材料。比如甲骨文是研究殷代歷史的第一手材料,因為它是殷王占卜的記錄,是當時人、當事人的記錄,與事實出入較小,因而價值最高。現在我們研究殷商歷史主要根據是甲骨文,而不是《史記·殷本紀》等,因為後者不是當時人或當事人的記錄,所以史料的價值就差多了。
研究西周歷史的史料,除了《周書》和一部分《詩經》外,第一手材料便是金文即銅器銘文。銅器銘文殷代已經有了,但一般文字很少,最多不過二三十字。到了周代,特別是周代中期以後,銘文動輒三四百字,所以有人說,一篇銘文便頂得一篇《尚書》。這些銘文自宋以來已有記錄,往後越來越多,清代後期銅器大量出土,一部分流落在海外,上面的銘文大都已著錄成書。解放以後,考古學家用科學方法發掘出土的銅器更多,尤其是在陝西、河南古代文化中心,又有新的發現。這些出土銅器的銘文,是價值極高的文字史料。這里舉幾個例子:
1976年,臨潼出土了一件銅器《利簋》,銘文中講到武王伐紂,沒講年、月,但講了日子是「甲子」。甲子日武王滅紂,過去史書都這樣講,但究竟可靠不可靠呢?很難肯定。而現在由銘文得到了證實。
1965年,寶雞出土了一個《何尊》,記載成王五年曾經遷居於洛陽。這件事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現在有了《何尊》的銘文,這件事就清楚了。武王臨死囑周公建洛邑,周公秉承武玉遺志營建洛邑,而成王在五年時遷居洛陽。至於什麼時候又遷回鎬京?現在還不清楚,但《何尊》的出土卻補充了成王遷洛的史實。
1975年,在扶風縣發現了一個叫「裘衛」的大貴族做的盉和兩個鼎,上面的銘文記載了他與其他貴族做的土地交易。這些都是古書中所沒有的,我們只是從銘文中才得以了解。
1977年,在河北省靈壽縣發現中山王的壺和鼎,上有長篇銘文。中山是戰國時的一個小國,春秋時叫鮮虞,屬於白狄,是當時北方的一個民族。中山王■(有人讀作錯)的壺和鼎上,都用長篇銘文記載了中山國的歷史,其中講到了在齊宣王伐燕時,中山國也趁機伐燕,奪了一些土地財物。齊伐燕事,見《孟子》、《戰國策》,可是中山王也趁機伐燕的事卻不見記載。銘文又記載中山王的「相邦」(即國相)名賙,《戰國策》中叫司馬喜,他是司馬遷的遠祖。司馬遷曾在《史記》自序中講到:司馬氏在衛國,有人相中山,指的就是他。關於中山國的記載,過去很少,而這些中山銅器的出土,就補了這個缺。這些銅器在製作上,採用了錯金、錯銀的方法,非常精美,這說明當時的中山國已經完全接受了華夏文化。在文字和文法上,它與西周的銅器銘文基本上一致,帶有戰國時的作風。但是有的字寫法很特殊,比如「言」字旁的字,它用「心」字。說明在秦始皇統一文字以前,各國文字差異還不小。過去有人認為秦以前各種文字基本相同,從這些銅器銘文看,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搞古代史,除了地下發掘物以外,第一手材料很少:而搞近代史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比如太平天國,光是現在整理和出版了的第一手材料,就已經很多,並且還在不斷發現。盡管其中多數是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寫的,他們的論述當然站在反動階級的立場,但總還是從不同的側面和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太平軍活動的情況。再如辛亥革命,因為時代更近,所以保留的第一手材料就更多了。有些親身參加了辛亥革命的老人現在還在世,他們寫的回憶錄都是親身的經歷,當然是寶貴的第一手材料。
以上舉了幾個例子,說明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但也有一點應該注意:當時人的記載也並非全都靠得住。例如明末清初講農民起義的材料,有些私人筆記盡管是當時人寫的,但其中很多內容得自傳聞,或抄自宮書,就不一定靠得住了。所以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一部書一部書地作具體分析。
二,後人寫的東西。古書絕大多數都屬於第二手、第三手的材料,只有少數例外。例如《史記》,從黃帝寫起,直寫到漢武帝時代(現在我們所見到的《武帝本紀》是後人取《封禪書》補作的,原來叫《今上本紀》,因為原作很多地方觸犯忌諱,所以失傳)。《史記》記漢初以來的史事,可以當第一手材料看。至於講秦以前的事,就差多了,因為很多都是傳聞,究竟是否靠得住很難講。大家都知道,西周在厲王和宜王之間有14年的「共和時期」。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有確切紀年之始。什麼叫「共和」?司馬遷解釋為周公、召公共同管理國事。他這樣講的根據是什麼?我們不知道。先秦古書,如《左傳》、《呂氏春秋》等都不這樣講,而只說是共伯和(共是封國名,和是共伯的名字)代替周王管理政事。這就形成了兩種說法。從一般情況推測,司馬遷的說話更合理一些。因為周、召二公是周之世卿,由他們攝政比較合理。但推理究竟不是證據,到底是怎麼回事?不好說。因為這一類記載都是屬於傳聞性質的,如果沒有更原始的材料,就很難確定。
再如《竹書紀年》是戰國時魏國的史書,所以它記載戰國史事是極可靠的。原書雖已亡佚,但在後人的書上,如《水經注》、《史記索隱》等頗多引用。為什麼唐人司馬貞作《史記索隱》要引用《竹書紀年》呢?因為它與《史記》記事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現在我們比較二書,《竹書紀年》記戰國年世多正確,因為它是魏國的史書,是當時人的記錄。《史記·六國年表》有很多錯誤,我們現在能夠知道這些錯誤,並把它們改正過來,就是靠的《竹書紀年》。但是《竹書紀年》記春秋戰國以前的事,如記夏、商、周的事就不一定靠得住了。所以同一本書,不同的部分,作為史料來說,價值也是不一樣的。一般講,講當時的比較靠得住,講先代的就不一定靠得住,越古的事越靠不住。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各家學者從不同角度描述了自己認為最理想的政治,引用傳說故事作為自己理想的根據,這種情況在先秦諸子中幾乎普遍存在,不過有多有少罷了。《史記·五帝本紀贊》就指出:「百家言黃帝,其言不雅馴。」由此可以看出,同是上古一個人,後世強加、附會於他的形象和思想均不同,往往言過其實,或被歪曲,難以取信。
前面說過,後人寫的東西大多數只能做二、三手材料看,但有少數例外。什麼是例外呢?有的東西,雖然是後人記載的,但是,第一,相距年代不是太遠;第二,除此以外沒有比它更早的記載;第三,它的內容沒有什麼可疑的地方。對這類東西,我們就不妨當作第一手材料看。比如《論語》是孔子的再傳弟子記錄的,所以其中除了孔子的話,還有弟子們的話,這些話雖然不是孔子寫的,也不是他親自教授的弟子寫的,但我們沒有比它更可靠的東西了,所以,講孔子的行事、思想,只好把它看做第一手材料。其它的有關孔子的材料是否可信,就要以《論語》做標准來衡量,合於《論語》的,大概就可信;不合的,就不可信。例如漢儒編寫的《禮記》中講了許多孔子的話,有些可信,多數不能看作孔子的言論。
在這類史料中有一種值得我們注意的情況,古代許多書籍,特別是先秦諸子,側重於從思想史的角度論述問題。他們對古史的追溯,往往反映了思想家的歷史觀,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他們藉以表示這種觀念的古史體系呢?比如韓非的歷史觀,是反映一種進化論,還是退化論的觀點?他從遠古蒙昧狀況及其發展中,理出了人類發展的程序,如他說的有巢氏、燧人氏等,可是他又說:「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五蠹》)這將如何解釋?再如《禮記·禮運》篇中關於「大同」、「小康」之世的表述,有人認為是孔子的理想國或歷史觀,可是這樣重要的思想不應不見於《論語》,並且和孔子的思想不合。它也被一些學者作為說明上古歷史的史料來使用。這些做法是否正確,我認為值得商榷。古代思想家的歷史觀和他們藉以說明這些觀點的古史體系之正確與否是兩回事。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歷史觀中吸取對我們認識的歷史有積極作用的思想,但不能局限於他們在千百年前依據推測而得出的結論,在運用材料上更是這樣。我們應當從科學的角度出發,運用有充分根據的可信資料去論證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而不是利用歷史傳說、甚或某些人編造的古史系統來確立自己的觀點。
三,更晚的人講述的古代歷史。這種東西沒有多少史料價值。三國末年有譙周寫的《古史考》,西晉時有皇甫謐寫的《帝王世紀》就是這類東西。這兩部書已亡佚,但唐代人注《史記》時,引過他們的書。司馬遷寫《史記》,從《五帝本紀》開始,是表示五帝之前全是神話,不足置信。但司馬貞卻補寫了一篇《三皇本紀》,實在是無識。到了宋朝,類似東西更多,如邵雍的《皇極經世書》,蘇轍的《古史》,胡宏的《皇王大記》,羅泌的《路史》等很多是無用的東西。清初馬驌作《繹史》,幾乎把所有的神話、傳說都搜羅進去,以多為勝,不問它是否可信。這些書都是講秦以前的上古史,離著書人的時代是很遠的。它們的內容是根據什麼呢?主要就是根據歷代相傳下來的東西,沒有什麼真正可靠的材料。所以這類書是沒有什麼史料價值的。
與此相仿的還有一種情況:從漢以來,很多人習慣於抄書,東抄一點,西抄一點,拼湊成書。比如《韓詩外傳》,是解釋《詩經》的,怎麼解釋法呢?是先講一個故事,再引詩,這叫以事證詩。《荀子》書中大量用過這個辦法,韓嬰也用這個辦法,好多地方直抄《荀子》。漢人寫的《禮記》,有的也是大篇抄《荀子》。劉向的《說苑》、《新序》都是講故事,這些故事都是抄來的,抄《呂氏春秋》的很多。所以劉向雖然是有名的學者,但他寫的這類東西卻並不一定有多大價值。
東漢末年王充寫的《論衡》非常有名,他很講究記事要「實」,而反對「虛」。是不是《論衡》里講的都靠得住呢?也不見得。《論衡》里有個《講瑞篇》,其中說到孔子聚徒講學,曾經出現「三盈三虛」的情況。「四人幫」批孔時抓住這段話大作文章,說少正卯當時也在魯國講學,孔子的學生都被少正卯吸引走了,這樣先後反復了三次,所以叫做「三盈三虛」,只有顏回一個人沒有去。「四人幫」用這個來貶低孔子,其實是毫無根據的。有人說這段文字抄自《孔子家語》,也不可信。漢代《家語》己失傳,即令存在也不會有這類貶低孔子的話。因為《家語》是推崇孔子的。至於今本《家語》是魏晉間人王肅所偽造,遠在王充後,王充怎能抄他的書?何況令本《家語》亦不載此事。再從事實看,相傳孔子的高足弟子就有72人,《史記》里列舉了那麼多,孔子死後,子貢在墓旁守廬三年,這些《史記》都有記載。反之,少正卯如果講過學,那麼他講的是什麼?有哪些重要的主張?他的弟子有誰?沒有任何記載。所以,這件事就和兩個兒童以晨之日與午之日孰近而難孔子,藉以否定孔子為聖人一樣,均屬於儒家的反對派為否定孔子學說而杜撰出來的故事,不可據為信史。《論衡》這本書以反虛妄出名,很有唯物主義的味道,卻講出這樣荒唐故事,而信以為真,可見對古人也不可迷信。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經驗:對主要側重於論述思想及政治主張的著作,我們應和歷史專著等記述有所區別。它們在論述歷史時所取的態度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以一種形而上學的和主觀的態度對待歷史,為了達到他們的目的,往往歪曲歷史的真實,以達到說服別人和樹立自己學說的目的。後者則尊重於史實,以求歷史的真實為目的。所以當兩種書在記述同一歷史事件有矛盾時,我們將何去何從就很清楚了。何況後代的著作中,從思想史的角度去追溯古史,其觀點可能有許多可取之處,但從史料價值的角度去看,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http://post..com/f?kz=91045742
❹ 如何評價一個史料的價值經常在試卷上看到這樣的考題,但是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一點看法。
所謂史料,包括對於歷史實踐的記述評價等,類似歷史文獻,回憶錄,報紙憑論。
他們之間有一手二手等之區別,說白,越人為主觀因素摻雜的少,史料的成分越可信,比如《史記》就是正經的真假參半,當然原因很復雜,人做某件事都不可能不受他人及環境的影響的。
史料的意義我認為一是重現歷史事實,幫助人們對當時代人的生活方方面面進行分析研究,
歷史是規律的研究過去意味著要為現實服務。
綜合來說,價值一是真實性,也就是可信度。
二是對於人們研究當時種種的意義,也就是信息量。
但無論如何,沒有百分之百的歷史,和任何一個事情一樣,都是真假參半的,這也是規律的一種,
我們永遠要被薄霧阻擋在真相之外。
希望這些話對你有幫助。
謝謝
❺ 史料價值怎麼區別
文字史料
史書:距離要研究的時代較近的人所寫的史書,是研究當時的重要史料,例如漢書之於漢代歷史,通典對於唐代制度的歷史。明清的地方誌對各地區歷史的研究等。
檔案文書類:尤其對政治史社會史的研究很有幫助。例如長沙走馬樓吳簡中的戶借資料、唐代的法律條文、明清檔案、南京國民政府的檔案等。
思想或學術著作:反映當時人的思想、觀念、以及學術的發展。如由孟子中可看到戰國時代人的想觀念,藉由黃帝內經可了解中國古代人的醫學以及對人的身體的認識。皇朝經世文篇反映了清代人的政治社會思想以及政治社會上的問題等等。
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內容雖有虛構之處,但常可反映當時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觀念等,對於文化史、思想史、社會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如從世說新語看六朝人的思想及生活,由元雜劇看元代人的觀念及生活,從金瓶梅觀察晚明文化及生活。
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遺留:包括如古代的農民歷、商店的帳簿、土地契約書,日記以及私人來往的書信等。由於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傳下來的東西,常能更真實地反映當時的實際生活及想法。
報刊雜志:為近現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報紙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發展,以及當時人從不同觀點對此事的了解,娛樂性的報刊則可以觀察當時人的文化和生活。
口述史料:多用於現代史的研究,藉由對尚在人世的當時人訪問口述而獲得對歷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其他:包括如碑刻、墓誌、家譜等等。
非文字史料:
圖像類:如繪畫、壁畫、刺綉圖案等,有助於了解當時人的生活及審美觀等,圖像史料中最有名的是有助於研究宋代城市生活的的清明上河圖
實物類:包括古代建築、傢具、衣物、器物、飾品、錢幣、墓葬,用以探討當時人的生活、及觀念等等。這類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發掘的。
風俗類:藉由對於當今流傳風俗文化的觀察,作為討論歷史現像的依據,
例如由現今對遺留的民間信仰儀式研究為線索,來了解其在古代的情形。或由現在仍存在的原始民族的研究,來推斷早期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❻ 材料二中有何史料價值
什麼是史料呢?基本上兩類講法,我們就先稱作廣義和狹義吧。廣義的講法一般是講做「研究歷史和編纂史書所用的資料」之類滴。這個是許多詞典里的定義,從這個定義來看,連今人的某些東西都是可以作為史料的。比如你答中學的歷史題,用《中國通史》裡面的東西來當史料,也是可以拿分滴。再說狹義,狹義的講法一般是講做「歷史遺跡」或「歷史痕跡」之類滴。比如《中國歷史研究法》曰了:「史料者何?過去人類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跡,有證據傳留至今日者也」。另一本《歷史研究法》也曰過:「所謂史料,乃前人思想行為之遺跡」。從這個定義來看,現在的所謂二十五史中多一半都不是史料了。比如《史記》中所有司馬遷出生日以前的東西都不能算了。不僅如此,還有一個大問題呢,你出土了一件當年自吹自擂的東西也是不能作為評價當事人功過的史料滴。
❼ 史料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間接的史料。凡是未經中間人修改或轉寫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
C
❽ 史料有什麼價值 史料是指可以據以為研究或討論歷史時的根據的東西。可以讓人們認識、解釋和重構歷史過程的痕跡。人類對歷史的認識和研究離不開史料。 ❾ 按照史料價值的不同.史料可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 按照史料價值的不同,分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透視歷史問題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經過後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 ❿ 如何說明史料價值 我覺得主要就是要說明這個資料到底能夠說明什麼問題,這是說能不能夠證明自己說的這個理論是有道理的,如果不能夠用來去證明自己的提出的觀點,那麼這個史料就沒有什麼價值,另外的話,這個史料是不是真實的?有沒有可信度?這個也是一個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