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血壓需要長期服葯哪些情況下,可以停葯
不少人認為患上了高血壓就等於要長期服用降壓葯,其實高血壓是否服用降壓葯也是有一定標準的。當患者血壓高於160/100mmHg時,也就是處於二級高血壓范圍,才需要考慮葯物降壓治療。而被診斷為輕度高血壓時,即血壓在160/100mmHg這個水平之下時,一般建議先通過生活干預來治療,如低鹽、低脂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運動,減輕體重,保持規律作息等。 我們來了解高血壓的分級標准: 在臨床上,根據血壓值的不同,高血壓級別也不同。血壓140-159/9099mmHg為一級(輕度)高血壓;血壓160-179/100-109mmHg為二級(中度)高血壓;血壓在180/110mmHg以上為三級(重度)高血壓。要注意的是,若高壓低壓分別處於不同等級時,一般以較高的分級為准。 一般輕度高血壓患者在經過2個月以上的生活飲食和生活方式調整後,若血壓仍然不能恢復正常,此時患者也要考慮葯物治療。 其實當人們一旦確診為高血壓時,不必過度擔心。首先了解自身血壓的實際情況,再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而很多患者會有疑問,我什麼時候才可以停葯呢?其實並非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需要長期服葯,以下處於這3種情況的高血壓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停葯。 (1)初發高血壓患者血壓長時間處於穩定 一般初發高血壓患者血壓不會太高,大多數高血壓都是由於平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比如長期酗酒、營養過剩、長期高鹽飲食等。若初發高血壓患者通過改變自身不良飲食習慣與不良生活方式後,血壓穩定的比較好,很長一段時間血壓處於140-159/90-99mmHg范圍以下的標准,這時可以詢問醫生,經過醫生同意後停止服葯。 (2)繼發性高血壓得到了緩解 一般繼發性高血壓主要是由於某些明確原因或疾病所引起的,比如腎小球腎炎、嗜鉻細胞瘤、葯物性高血壓等。當人們明確了高血壓的誘因,通過治療這些疾病後,血壓便可逐漸恢復到正常。這個時候,高血壓患者經過醫生同意,便可以停用降壓葯。 (3)並發症發作,血壓偏低 高血壓這種疾病極容易使人引發許多並發症,比如中風,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當高血壓患者並發症發作時,患者的血壓也會隨之降低。此時,高血壓患者就不宜再服用降壓葯,甚至停止用葯。 最後,提醒廣大的高血壓患者,停葯需要一個過程,患者要時常進行復查,病情穩定以後才能徹底停葯。另外,停葯後高血壓患者既要了解自己身體狀態,又要觀察是否有高血壓復發的情況發生。當出現高血壓復發的情況時,不能沒有醫生允許的情況下自行服葯。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