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免疫球蛋白m偏高的意義是什麼
siga的含義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免)。
使病原體失去致病的作用,免疫球蛋白m偏高主要與慢性肝病,機體免疫系統有關,在機體早期的免疫防禦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免疫球蛋白G,M,A均升高,常見於各種慢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可變區和恆定區:
通過分析不同Ig重鏈和輕鏈的氨基酸序列發現,重鏈和輕鏈靠近N端的約1 10個氨基酸序列變化很大,其他部分氨基酸序列相對恆定。因此,將Ig輕鏈和重鏈中靠近N端氨基酸序列變化較大的區域稱為可變區(variable region,V),分別占重鏈和輕鏈的1/4和1/2。
將靠近C端的氨基酸序列相對穩定的區域,稱為恆定區(constant region,C),分別占重鏈和輕鏈的3/4和1/2。
『貳』 川崎病疾病預後
川崎病的預後通常相對樂觀,大部分患者能夠自行康復,其症狀往往與普通感冒相似,這也使得早期識別成為挑戰。然而,約有少數病例可能會出現並發症,特別是心血管方面的問題,如冠狀動脈擴張,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動脈瘤,這種影響可能持續多年。
針對川崎病患兒的預防接種存在兩個關鍵問題。首先,使用丙種球蛋白可能會干擾活病毒疫苗的復制和兒童自身的免疫系統建立。其次,川崎病恢復期的兒童在接受活疫苗或其他疫苗後,其安全性需要特別關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血管炎,接種活疫苗後可能會惡化病情,因此,通常建議川崎病康復後的預防接種至少推遲3個月,一般建議至少在6個月後進行。
AHA指南建議,非腸道活病毒疫苗如麻疹、腮腺炎和風疹,應在丙種球蛋白注射後至少延遲5個月接種,以防止被動免疫抗體對免疫接種效果產生干擾。然而,在麻疹爆發期間,對於未接受被動免疫的兒童,應謹慎在早期接種麻疹疫苗,並在安全條件允許時進行後續疫苗補種。
(2)系統性血管炎可以打疫苗嗎擴展閱讀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師首選報道,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MCLS),臨床多表現:發熱、皮疹、頸部非膿性淋巴結腫大、眼結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彌漫充血、楊梅舌、掌跖紅斑、手足硬性水腫等。
『叄』 川崎病治癒後多久可以打預防針
川崎病治癒後,最好是1到3個月以後才能夠進行疫苗接種。
川崎病會出現一個全身性的血管炎,可能是與感染和免疫等因素有關。典型的症狀有高熱不退,淋巴結腫大,出現皮疹,結膜充血,口唇皸裂,手指的指端脫皮等。川崎病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激素等方法治療。由於丙種球蛋白是可以阻斷人體的免疫反應。另外,激素也可以阻斷人體的免疫反應,所以用丙種球蛋白和激素治療川崎病時,在川崎病治療好以後,至少要1到3個月才能夠打預防針。因為免疫球蛋白和激素會對人體的影響會達到1到3個月,過早的給孩子接種疫苗,有可能會使疫苗接種不成功,並且會引起產生相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