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系統 » 如何可以有助於減少赤潮的發生
擴展閱讀
自作酸奶可以加糖嗎 2024-11-16 05:04:32

如何可以有助於減少赤潮的發生

發布時間: 2022-01-12 07:50:27

⑴ 如何預防赤潮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提出的赤潮治理方法有多種,但真正能付諸應用的卻寥寥無幾。這主要是因為要使一種方法得到認可,必須符合"高效、無毒、價廉、易得"的要求,而目前很難找出一種方法完全符合上述要求。但在水產養殖區內發生赤潮的緊急情況下,仍然有一些應急措施可以採用。

對於小型的網箱養殖,可以採用拖曳法來對付赤潮。也就是將養殖網箱從赤潮水體轉移至安全水域。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前提條件必須是赤潮僅在局部區域發生,而且在周圍容易找到安全的"避難區"。隔離法是另一種比較可行的應急措施。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使用一種不滲透的材料將養殖網箱與周圍的赤潮水隔離起來以降低赤潮的危害。同時應注意給網箱充氣,防止魚類缺氧。 對於大面積的赤潮治理,現在國際上公認的一種方法是撒播粘土法。粘土是一種天然礦物,具有來源豐富、成本低、無污染的優點。日本和韓國已經在海上嘗試使用了這種方法,大大降低了當年因赤潮所引起的漁業經濟損失。為了進一步提高粘土的治理效果,現在又研製出了改性粘土。改性粘土是通過改變粘土顆粒的表面性質而制備的,其治理效果比粘土高幾倍甚至幾十倍,被認為是一種很有潛力的赤潮治理方法。另外,還有人提出用生物方法治理赤潮,即通過濾食性貝類、浮游動物、藻類、細菌或病毒等捕食或殺死赤潮藻,但目前這種方法還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進一步的應用還有待於研究。

此外還有凝聚劑沉定法、回收處理法、生物處理法和化學葯品法(硫酸銅、過氧化輕、高錳酸鉀、氯氣、過碳酸鈉、甲醛等)。

⑵ 應如何避免赤潮

(1)
①赤潮生物釋放的毒素,引起魚蝦等生物死亡,沉積在海產品內使人食用後中毒。
②有些赤潮生物能分泌黏液,妨礙海洋生物的濾食和呼吸。
③赤潮生物大量消耗氧氣,造成水體溶解氧減少,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
④大面積的赤潮擋住陽光,影響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破壞食物鏈。
(2)
①春夏溫暖季節,水溫較高,海流緩慢,易發生赤潮
②赤潮生物甲藻、硅藻大量繁殖
③海水中的營養鹽(主要是氮、磷)以及一些微量元素、有機物的存在,直接影響著赤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代謝,這些化學元素是赤潮生物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④由於環境污染日益加劇,農用化肥、灌溉沖刷出來的廢水中含有氮、磷,工業廢水中含有有機物、營養鹽。漁民海水養殖中剩餘的食料匯入大海。使海洋中氮磷過剩,造成海水富營養化,赤潮生物大量繁殖,這是赤潮發生的根本原因。
(3)
預防赤潮的措施有:
①建立完善的赤潮監控體系,及時發現,採取防範措施;
②控制污染,減緩或扭轉海域富營養化。
治理赤潮的措施:
①噴灑化學葯品直接殺死赤潮生物或噴灑絮凝劑,使生物粘在一起,沉降到海底。
②通過機械設備把含赤潮海水吸到船上進行過濾,把赤潮生物分離。③用圍欄把赤潮發生區域隔離起來,避免擴散。

⑶ 如何防止赤潮的發生

什麼是赤潮;是游戲嗎

⑷ 赤潮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近年來,我國沿海頻繁發生大面積赤潮,主要原因與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海洋、海水養殖業的擴大、沿海開發程度的提高所導致的海域富營養化越來越高有關;同時,也與國際海運的發展導致有害藻類的引入有關。

為防止赤潮發生,以下幾點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

(一)控制污水入海量,防止海水富營養化。海水富營養化是形成赤潮的物質基礎,沿海地區人口密集,工農業生產較發達,每年都有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中。而且,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污水入海量還會增加。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嚴格控制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向海洋超標排放。按照國家制定的海水標准和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要求,對排放入海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要進行嚴格處理。海水養殖應積極推廣科學養殖技術,加強對養殖業的科學管理,減少養殖廢水對海洋環境的污染。

(二)建立海洋環境監視網路,加強赤潮監視。僅憑國家和有關部門力量,對海洋進行全國監視很難做到。各主管海洋環境的單位,沿海廣大居民,漁業捕撈船,海上生產部門和社會各方面力量要積極參與,開展專業和群眾相結合的海洋監視活動,擴大監視海洋的覆蓋面,及時獲取赤潮和與赤潮有密切關系的污染信息。

(三)改善水質和底質生活環境。在赤潮多發區,養殖某些海藻吸收富餘的氮和磷,可以減少赤潮的發生。在日本,還有利用海底耕耘機在有機物堆積的底泥上拖曳,使底泥翻轉,促進有機物分解,達到改良底質的目的等。應用黏土改良和底質環境;撒播石灰,可起到促進有機物分解、改善底質、抑制磷釋放、防止水體營養化、滅菌消毒和防止發生硫化氫等作用。此外,海洋清潔劑也可作為凈化水質和底質的改良劑。

(四)減緩海水養殖業自身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由於人工養殖主要靠投餌,而殘餌的長期積累和腐敗分解,會提高水體的營養鹽濃度,尤其是網箱養殖易於導致富營養化的發生和有毒甲藻的大量繁殖。因此,應選擇一些水質有凈化能力的養殖品種進行多品種混養、輪養和立體養殖,充分利用水體的合理開發等。

(五)發現赤潮後的措施。一旦發生赤潮現象,發現者應以文檔、拍照、攝像等方式記錄赤潮發生的時間、地點、海況(氣溫、氣壓、風向、風速)、水色,赤潮區域范圍和魚貝類活動情況,並及時就近報告當地海洋管理部門。漁民在發現赤潮後,不應在該水域進行捕撈和採集生產,也不宜在赤潮發生水域進行游泳和其他水上活動。水產養殖區關閉取水口,赤潮發生區和可能影響范圍的養殖網箱應及時轉移。為了便於判斷赤潮的影響,建議發現者及時採集赤潮樣品。採集赤潮水域的水體500mL,用5%~8%的甲醛溶液固定(在采樣瓶中加25毫升左右的甲醛溶液),同時採集赤潮發生水域的野生貝類或養殖貝類,低溫保存,盡快就近送交有關科研單位分析鑒定。

⑸ 如何預防赤潮 簡要說明

預防赤潮的方法有:

1、根據水域的環境條件選擇一些對水質有凈化作用的養殖品種,並合理確定養殖密度,控制養殖面積。

2、進行多品種混養、輪養、立體養殖,尤其是魚、蝦、貝、藻混養,建立生態養殖系統。

3、提高養殖技術,改進餌料成分及投餌技術,使其有利於養殖生物的攝食,減少殘餌,減輕水質和底質的污染。

4、不能將池塘養殖的污水和廢物直接排入海水,應採取逐步過濾等辦法加以處理。

(5)如何可以有助於減少赤潮的發生擴展閱讀:

赤潮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

赤潮是一個歷史沿用名,它並不一定都是紅色,實際上是許多赤潮的統稱。赤潮發生的原因、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水體會呈現不同的顏色。

有紅顏色或磚紅顏色、綠色、黃色、棕色等。某些赤潮生物引起赤潮有時並不引起海水呈現任何特別的顏色。

⑹ 赤潮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赤潮,又叫赤潮,國際上也叫「害藻」或「紅鬼」。海水中的一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爆發式繁殖或高度聚集,造成水體變色,是一種有害的生態現象。赤潮並不總是紅色的,主要包括淡水系統中的水華、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年新定義的褐潮和綠潮等。

海洋漁業和水生資源的破壞(1)破壞漁場鉺基,導致漁業產量減少。(2)赤潮生物的異常發生和繁殖會導致魚、蝦、貝類等經濟生物的閥門被機械性堵塞,導致這些生物窒息而死。(3)赤潮後期,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在細菌分解作用下,可引起環境嚴重缺氧或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使海洋生物死於缺氧或中毒。(4)部分赤潮體內或代謝產物中含有生物毒素,可直接殺死魚、蝦、貝類等生物。赤潮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如何預防?1.控制海域富營養化:(1)應重視城市污水和工業污水的處理,提高污水凈化率。(2)合理發展海水養殖。2.水體人工改良:比如在水體富營養化的內海或淺海,選擇養殖海帶圍欄等大型經濟海藻,不僅可以凈化水體,還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利用自然潮汐的能量,提高水體的交換能力;挖泥船和吸船可以用來清除被污染的底泥。3.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來物種的引進。4.要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措施,防止有毒赤潮生物被船舶和養殖品種移植到養殖區。

⑺ 赤潮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環境問題,減少發生頻率的最好辦法是

原因就是水體的富營養化,人們將大量富含氮、磷、鉀的生活、生產用水排放至水體之後,使得海水中的海藻及浮游生物等快速生長,使水體表面發紅,因此叫赤潮。
禁止向水體內排放富含氮、磷、鉀的生活、生產等污水;

⑻ 赤潮的解決辦法

1、關於赤潮的治理方法,據報道已有多種,如工程物理方法、化學方法以及生物學的方法。物理法——粘土法國際上公認的一種方法是撒播粘土法。

利用粘土微粒對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去除赤潮生物,撒播粘土濃度達到1000mg/L時,赤潮藻去除率可達當65%左右。有報道稱在小型實驗場去除率可達95%~99%。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在鹿兒島海面上進行過具有一定規模撒播粘土治理赤潮的實驗。1996年韓國曾用6×104T粘土製劑治理100km2海域赤潮。

2、化學除藻法是利用化學葯劑對藻類細胞產生的破壞和抑制生物活性的方法進行殺滅控制赤潮生物,具有見效快的特點。最早使用的化學葯劑是CuSO4,易溶於水,在使用過程中極易造成局部濃度過高而危害漁業,同時在海水的波動下遷移轉化太快,葯效的持久性差,

也易引起銅Cu的二次污染,有機化合物在淡水除藻中具有葯力持續時間長、對非赤潮生物影響小等優點,用有機化合物殺滅和去除赤潮生物也已有相關的報道。已有多種化學制劑用於赤潮生物治理的實驗研究:如硫酸銅和緩釋銅離子除藻劑、臭氧、二氧化氯以及新潔爾滅、碘伏、異噻唑啉酮等有機除藻劑。

3.生物學方法治理赤潮的辦法主要是有三個方面,一是以魚類控制藻類的生長;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體富營養鹽以及藻類;三是以微生物來控制藻類的生長。其中由於微生物易於繁殖的特點,使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種控藻方式。

這些殺藻微生物主要是包括細菌(溶藻細菌)、病毒(噬菌體)、原生動物、真菌和放線菌等五類。多數溶藻細菌能夠分泌細胞外物質,對宿主藻類起抑制或殺滅作用,因此通過溶藻細菌篩選高效、專一,能夠生物降解的殺藻物質是滅殺赤潮藻的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治理中比較現實的方法就是利用海洋微生物對赤潮藻的滅活作用,及其對藻類毒素的有效降解作用,可使海洋環境長期保持穩定的生態平衡,從而達到防治赤潮的目的。

(8)如何可以有助於減少赤潮的發生擴展閱讀:

形成原因:

1、浮游生物

所謂海洋浮游生物是缺乏發達的運動器官,沒有或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而懸浮在水層中常隨水流移動的一類海洋生物。在中國,已有赤潮資料記載的赤潮生物達25種。其餘的38種在中國海域均有分布,只是尚未形成過赤潮而已。因此說,有赤潮生物分布的海域並非一定會發生赤潮,這要看其密度能否達到足以使局部海域水體變色的水平。

2、人類活動

隨著現代化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沿海地區人口的增多,大量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當一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導致近海、港灣富營養化程度日趨嚴重。同時,由於沿海開發程度的增高和海水養殖業的擴大,

也帶來了海洋生態環境和養殖業自身污染問題;海運業的發展導致外來有害赤潮種類的引入;全球氣候的變化也導致了赤潮的頻繁發生。海水養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誘發赤潮的因素之一。

3、海水富養

由於城市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營養物質在水體中富集,造成海域富營養化。此時,水域中氮、磷等營養鹽類;鐵、錳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機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進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檢測的結果表明,赤潮發生海域的水體均已遭到嚴重污染,富營養化。氮磷等營養鹽物質大大超標。

4、海水溫度

海水的溫度是赤潮發生的重要環境因子,20—30℃是赤潮發生的適宜溫度范圍。科學家發現一周內水溫突然升高大於2℃是赤潮發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學因子如鹽度變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鹽度在26—37的范圍內均有發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鹽度在15—21.6時,容易形成溫躍層和鹽躍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赤潮

⑼ 赤潮會對人產生什麼樣的傷害如何才能避免赤潮的發生

赤潮會對人產生什麼樣的傷害?

在赤潮發生海域,赤潮生物在短期里急劇繁殖、生長,且自生自滅。大量赤潮生物的屍體在腐爛分解過程中,要消耗大量溶解氧,其消耗量要大於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釋放量,從而使海水氧氣貧乏。由浮游動物形成的赤潮,在生長過程中因呼吸的需要也將大量耗氧。因此,各種原因造成的缺氧,將導致大批魚蝦、貝類死亡。

防止赤潮產生已越來越受到重視,根據多年的觀測研究發現,工業發達的沿海國家赤潮發生次數偏多,赤潮發生次數的多少和發生地污染程度成正比。這是因為大量工業廢物、廢水注入海洋,將提高該海區營養物質含量,給赤潮生物繁衍創造良好條件。因此,首先要減少向海洋傾倒廢物,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從根本上防止赤潮產生。在海產品養殖場,要避免養殖過密和投餌過多,防止由此產生的自身污染而形成的赤潮。當然還要做好海洋赤潮監測工作,掌握動態,及時發現,以便盡早施行解決的辦法,將損失減小到最低。

⑽ 如何防禦赤潮的發生

清除海水中的污染物,如泄露的石油等,使藻類植物不會再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