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足癬多長時間可以自行死亡
擴展閱讀
出水痘可以喝什麼湯 2024-11-29 05:07:29

足癬多長時間可以自行死亡

發布時間: 2024-01-07 03:36:02

⑴ 如何治療足癬

足癬是指發生在趾掌面的黴菌性皮膚病。 發病原因是由於表皮鮮菌、毛癬菌或足趾毛癬菌侵犯趾。紅色毛癬菌抵抗力強,不易控制,與衛氣津液博結。聚而不散,導致皮膚乾燥濕潤所致。足癬是引角質層厚、皮脂缺乏、汗腺豐富、出汗較多、足部潮濕,利於黴菌生長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腳盆、毛巾時也易相互感染。 臨...床表現 (1)分水皰性:多發生在夏季,症狀是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庖壁較厚,內容清澈,不易破裂。數日後乾燥脫屑,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庖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足癬 (2)糜爛性: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3.4.5趾縫間。常見於多汗者。 (3)鱗屑角化型:症狀是足底、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復脫落。冬季趾縫間皮膚發生裂隙,夏季產生水皰,有痛感。常因搔抓引起繼發性感染,並發膿包瘡、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蜂窩組織炎、丹毒、敗血症等疾患。 編輯本段辨證論治 【證見】 可見有水皰型或糜爛型足癬之皮疹表現。因患者搔抓、摩擦或自行用針挑水皰,或治療不當,而見局部紅腫,或有膿皰,糜爛,滲液,灼熱疼痛感,同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觸痛,伴有惡寒、發熱,全身不適,倦怠乏力,口乾口苦,小便黃赤,大便干結。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或滑數。(本證即水皰型或糜爛型足癬繼發感染者) 足癬 【治法】 清熱解毒利濕。 【方葯】 1、主方龍膽瀉肝湯(李東垣方,錄自《古今醫方集成》)合萆薢滲濕湯(高秉鈞《瘍科心得集》)加減 處方:萆薢、澤瀉各15克,龍膽草、車前子、黃柏各12克,梔子、木通各9克,金銀花、生薏苡仁、魚腥草各3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12~15克(後下)。濕毒較重者加土茯苓30克。 2、中成葯 (1)龍膽瀉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2)魚腥草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3)雙黃連注射液,每次3.6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治療 外治法 水皰型 可選用藿黃浸劑、醋泡方、鵝掌風浸泡方或白醋浸泡,並選用各種癬葯水外搽,如寶島癬水、復方土槿皮酊、普癬水等。 糜爛型 較輕者可用六一散加明礬粉外摻患處。較重者可選用二礬湯、皮膚外洗二方或蘇蒲洗方,水煎浸洗後,再外撲足癬粉。 鱗屑型 可選用5%.10%硫黃軟膏、雄黃軟膏或紅油膏等外塗。 對糜爛型或水皰型而繼發感染者,必須先控制感染。內治法見辨證論治方葯,外治宜外洗或濕敷:可用馬齒莧、蒲公英、野菊花、救必應、金銀花葉、九里明(單味各60~120克,復方則各15~30克),或用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或濕敷。待感染控制後,再根據皮疹之表現,選用上述方法治療。 民間絕招 1:治腳癬 處方:鮮雞蛋一個,第二次掏米水1000毫升。 用法:掏米水洗換腳10分鍾,將蛋殼內薄膜取下,貼敷患處。 療效:保留1---2小時。日一次。 2:治腳癬: 處方:烏梅100克,白芨、苦楝皮、蒼術、黃柏、苦參各20克,丁香、吳茱萸各15克,烏頭、冰片各10克 用法:先煎烏頭、白芨、次加烏梅、苦參、1小時候再加丁香、吳茱萸。濃煎後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加冰片混勻,用棉球沾葯塗搽患腳,日2次 足癬 療效:用葯1劑,有效率達94.5% 自治療法 1.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 2.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失。 5.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6.睡前以酒精擦拭腳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後用塑膠袋套腳,以誘發流汗,次日清洗腳部,再予以擦乾,連續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兩次。 7.經常泡腳。 8.以茶包煮水,再用腳浸入二十至三十分鍾,擦乾後撒爽身粉,可防止腳臭復發。 9.也可以粗鹽溶於水泡水。 編輯本段預防 足癬的預防很關鍵。消除真菌滋生的環境,尤其是在溫暖潮濕的季節,就可以有效預防足癬。 1.持腳的清潔與乾燥:沐浴時用肥皂將腳清洗干凈後擦乾。白天上班穿易吸汗的純棉或棉毛混紡的襪子,盡量穿通風透氣性能好的鞋。勤洗腳,勤洗鞋襪,保持鞋內的通風乾燥。 足癬 2.感染源的處理:患病期間,棉襪穿後用熱水煮沸15分鍾後再清洗,鞋墊要換新,不要抓搔患處皮膚,接觸後一定要把手洗干凈,避免傳染手或身體其它部位。 3.防交叉感染:不與他人共用鞋襪、拖鞋、浴巾、面盆、腳盆等;浴室地面保持清潔干凈,不使用公共拖鞋。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1.患者應積極治療足部多汗症和其他淺部真菌病。 2.公共用品要做好消毒工作,注意個人衛生,不共用毛巾、拖鞋、足盆等。 足癬 3. 每天用溫水洗腳,洗完腳後,擦乾腳趾間水分。 4. 腳汗多的人,可用痱子粉。 5. 勤換襪子,多用開水燙毛巾、襪子,不要穿不通風透氣的鞋襪。 6.很多人認為把鞋襪放到陽光下曬曬就能殺死真菌,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因此,在足癬治癒後,要經常在腳和鞋內使用抗真菌散劑,以防復發。 7.患足癬病時間較長的患者,應注意保護指(趾)甲不受損傷。不要用指甲摳瓶蓋或不潔的地方,改掉挖甲、咬甲等不良習慣,以防繼發足癬。 編輯本段常見誤區 常見幾點錯誤 1、有人認為,足癬是身體其他疾病的出口,而一旦治好了足癬,就會得別的大病,所以任足癬發展,瘙癢時就用手抓或用熱水燙,求得一時的舒適。殊不知,皮膚受到這些刺激後瘙癢會更加劇烈,形成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惡性循環。這樣,手上及指甲里的細菌、污垢自然而然落到病灶區內感染,同時引發手癬、甲癬、股癬的發生。 足癬 2、病急亂投醫,輕信那些激素類葯物的宣傳,見有"止癢效果好""止癢立桿見影"的字樣就自行買來塗用。殊不知激素類葯物根本不能消除真菌。相反,激素會使皮膚免疫力降低,導致致病真菌大量繁殖,造成足癬的擴散和加重。還有人將阿司匹林壓碎撒在糜爛的足趾間,結果形成潰瘍,長期疼痛不愈。 3、有人把「腳濕氣」和腳氣病混為一談。醫學上的"腳氣病"是指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腳濕氣」則是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應使用抗真菌葯物來治療,從根本上解除瘙癢等皮膚症狀。 編輯本段危害 足癬會嚴重影響人的生活質量。足癬和甲癬可以產生瘙癢,嚴重時產生疼痛,雖然輕者不會感到明顯不適,但身處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場所時會產生自卑感。另外,足癬、灰指甲具有傳染性,勢必會影響家人的健康,因此足病預防不可小視。由於患者重視不夠,不僅難以治癒、容易交叉傳染,嚴重的足部真菌感染還與糖尿病、血管性疾病等全身疾病密切相關。 足癬 足癬還會繼發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果治療不積極,抓撓後極易引發身體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癬、體癬、頭癬等。更嚴重的是,搔抓會導致局部細菌感染,可發展成淋巴管炎、蜂窩組織炎及丹毒,可謂後患無窮。 真菌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它們生命力很強,不怕冷、不怕光、不怕乾燥,即使離開人體幾個月甚至幾年、十幾年也不一定死亡。一項針對「皮膚真菌感染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調查發現,85.4%的患者與其家庭成員感染的致病真菌相同。這個數字有力地證明,在家庭成員之間傳播真菌的可能性極大,尤其是對抵抗力較弱的兒童和老年人有較強的傳染性。 編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