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腸息肉要切除嗎
腸道的息肉需要切除,因為腸道的息肉本質上屬於小腫瘤,良性的腫瘤,但是腫瘤有一定的癌變傾向,把它存留在身上時間長了有癌變的風險。臨床上有很多證據證明,大部分直腸癌、結腸癌都是由結直腸息肉發展而來,如果在檢查中發現存在的直腸或者結腸息肉,應該盡早的切除。結腸息肉在電子結腸鏡下就可以切除,切除了之後需要禁食幾天,不出血就可以回家靜養。在切除息肉之後一定要避免劇烈的活動,因為劇烈的活動存在的出血的風險,腸道一旦出血是比較危險的,需要在腸鏡下再一次進行止血。
㈡ 超9成大腸癌源於息肉癌變真的假的
超9成大腸癌源於息肉癌變是有科學依據的,所以,預防息肉癌變是重中之重。那麼,大腸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哪些人是高發人群?看看本站提供的詳細介紹你就會知道啦!
一、超9成大腸癌源於息肉癌變真的假的
是真的。
大腸癌也稱為直腸癌,在東部地區的腫瘤發病率中排名第二,腸癌的80%?90%是由「息肉惡變」引起的,從息肉到癌症,這個過程非常漫長,至少需要10年。如果在此期間可以及時消除隱患,則可以大大降低惡變的風險。
二、大腸癌的早期症狀
1、早期腸癌在粘膜與粘膜下層生長,並往腸腔內突出,癌症本身對粘膜層的破壞與癌腫受食物殘渣摩擦可導致便血與貧血症狀,癌腫影響大腸粘膜吸收功能,創面出血、滲液並腸道細菌感染,可導致粘液膿血便、便秘、腹瀉、排便次數增多;癌腫占據腸腔影響排便,將導致大便形狀改變,還可能產生腹痛、腹脹等腸梗阻表現。
2、早期大腸癌位於直腸的話,還可能有便前肛門下墜感、里急後重及排便不盡感等表現。
3、腸癌早期位於粘膜與粘膜下層生長,未突破肌層與漿膜層、無淋巴轉移,所以不會出現腹部包塊表現,但可通過腸鏡檢查發現腸腔內腫塊。
三、大腸癌發現幾個月能死
沒有確切的數字,大約半年,大約五年,只要它取決於患者的體格和所選擇的治療方法,相比之下,癌細胞從體內清除的速度越快,患者就有可能獲勝。 第一階段同時,創傷越小,安全性越高,徹底性越好,患者的生存時間就越長。 手術治療後,需要定期檢查以防止復發和並發症。
四、哪些人屬腸癌高危人群
1、有腸癌家族史,如果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患有腸癌,本人患腸癌風險相對較高;
2、有其他癌症史(甲狀腺腫瘤、肺癌等)、腸息肉病史、炎症性腸病史(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人群;
3、有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有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等人群;
4、長期喜食紅肉、高脂、煎炸燒烤、腌制加工類飲食,不喜蔬菜水果等人群;
5、久坐,肥胖,好煙酒、不愛運動,長期精神壓抑等人群;
對於以上人群,建議定期進行腸道篩查,包括糞便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查、腸鏡檢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