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運動後測體脂會差多少測體脂的最佳時間如何測體脂
運動後測量體脂會比運動前要低;晚上使用脂肪測量儀是測量體脂肪的最佳時間。測量體脂可以使用BMI計演算法:
1. BMI = 體重(公斤) ÷ 身高的平方(米)
2. 體脂率:1.2 × BMI + 0.23 × 年齡 - 5.4 - 10.8 × 性別(男為1,女為0)
總體重等於去脂體重(Lean Body Mass, LBM)與體脂肪(Body Fat, BF)之和,而體脂肪率就是體脂肪與總體重的比例。正常成年人的體脂率分別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體脂率應保持在正常范圍內。若體脂率過高,體重超過正常值的20%以上可視為肥胖。肥胖通常表明運動不足、營養過剩或有內分泌系統疾病,並可能伴隨高血壓、高血脂症、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膽囊炎等病症;若體脂率過低,低於體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5%,女性13%~15%,則可能導致功能失調。
其他測量方法包括:
1. DEXA Scan:類似全身X-ray的測量方式,目前公認最精準。通常需在專業機構進行。
2. 水下測量法:通過排出的水量計算身體密度,進而計算體脂率。
3. The Bod Pot:在密室內測量排出的空氣量計算身體密度,從而得出體脂率。
4. 體脂夾:通過測量能夾起的脂肪厚度推算體脂率。
5. 體脂秤、手持體脂器、身體成分測試儀:通過手握感測器測量身體的手電筒阻率,推斷體脂率。
6. 軟尺測量:測量圍度後代入公式計算體脂率。
無論使用哪種測量方法,應盡量使用同一工具,避免機器誤差。測量時間盡量固定,如每天早晨空腹、未喝水、洗澡、運動、進食時。這有助於獲得相對准確的數據,尤其是使用健身房常見的體脂肪或身體成分測試儀時。
飯後、運動後、洗澡後測量都可能影響結果的准確性:
- 飯後:食物和血液進入胃部,可能被誤判為高電阻區域,影響體脂率判斷。
- 運動後:血液集中在鍛煉過的部位,可能導致水分和肌肉量被錯誤判定。
- 洗澡後:尤其是熱水澡會增加血液循環,使水分分布到皮膚,導致肌肉量和水分被高估,體脂率被低估。
測量條件越一致,數據參考價值越高。
⑵ 跑步前後用體測儀做體測有區別嗎主要是測脂肪百分比,為什麼會不一樣
體測儀測體脂主要是通過人體導電率來判斷,
通過人體接觸體脂稱上兩個導電片,測出人體整體的電阻,
當人運動後,體內的血液加速流動,細胞活性比較大,
初中高中物理中講到,粒子加熱後活動會更快,導電率增加,所以運動後和運動前,測體脂會不一樣
⑶ 跑完步之後可以用體測儀測脂肪嗎
沒有多大變化,測體脂肪一般,每周測一次就好了。如果每周的體脂量,固定下降,就一直堅持鍛煉,如果你發現很多周過去了,最近的一周沒有多大變化,說明你遇到了減肥的平台期,瓶頸期。這個時候就應該改變訓練計劃,訓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