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體育運動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性格
哈爾濱體育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陳德明表示,運動,可以培養孩子性格。
足球、籃球、排球、接力跑——改變孤僻習性。游泳、溜冰、滑雪、登山——克服害羞、膽小等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
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跳遠、跳高、擊劍——使孩子不再優柔寡斷,果斷處理事情。
太極拳、慢騎自行車、射擊——改善性情急躁,提高控制力。
檯球、射箭、射擊——克服遇事緊張的弱點。
馬拉松、跳水、體操——避免孩子好逞強、愛自負等不良心理的產生。
對於孩子們來說,休閑時間除了游戲、玩耍以外,還有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運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運動其實是一種最好的休閑,也是一種最積極的休閑。體育運動的好處很多,但它對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克服性格中的弱點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可能您還不甚了解。
運動對於少年兒童的身體影響是多方面的,大家比較熟知的是運動能增強體質、促進生長,預防疾病、增進。但它的好處還遠不止這些。運動還能健腦益智、提高智商——體育運動能促進孩子神經系統的發育,使神經細胞網路更密集,大腦運轉更快、更有效,同時促進興奮與抑制的交替轉換過程加強,從而改善大腦皮層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准確性,使思維更加靈活、協調。運動還可以調節情緒、增進快樂——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孩子,大腦會分泌一種叫「內啡肽」的物質,也就是被科學家稱做「快樂素」的物質,它能使人愉悅,所以說體育運動不僅是強身之育,也是強心之育。運動還可以鍛煉孩子的社會生活能力——通過集體性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與同伴合作去完成共同的任務,這些對於孩子日後的影響都是不可忽視的。
運動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心理。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所克服的種種困難,有利於孩子勇敢、拼搏精神和堅強毅志的培養;而遵守競賽規則,可以幫助孩子制約和調控自己某些不利的個性品質,這些都是孩子成長必需的'品質。既然如此,那麼運動能影響孩子的性格也就不難理解了。您可以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和孩子的個性心理特點,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體育運動項目。
具體而言,足球、籃球、排球以及接力跑等集體項目可以幫助孩子逐步改變孤僻的習性。游泳、溜冰、滑雪、登山等具挑戰性的項目,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害羞、膽小等心理障礙,戰勝困難並使孩子的自信心得到增強。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跳遠、跳高、擊劍等項目可以使孩子不再優柔寡斷,提高孩子們果斷處理事情的能力。太極拳、慢騎自行車、射擊等體育項目可以改善孩子性情急躁,愛沖動的弱點,提高孩子們的控制力。檯球、射箭、射擊等運動項目能幫助孩子克服容易緊張的弱點。而馬拉松、跳水、體操等難度較大,動作較復雜的運動項目,更容易讓孩子懂得「天外有天」的道理,避免孩子好逞強、愛自負等不良心理的產生。
研究顯示,對於人的頭腦發展來說,主動和自發的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在孩子所掌握的知識中,有相當大的部分是通過休閑中的游戲獲得的。孩子也只有在游戲中,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積極主動精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