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完寶寶第一年有多難熬
1.生孩子剖宮產,住院5天,我媽我老公我公公輪流照顧,我婆婆趕緊請了5天年假在家睡覺休息,說是我和孩子出院回家會打擾她睡覺。
2.生下孩子第2天,病房就我婆婆和我,我起不來床,請婆婆幫我把床搖起來,她直接回答:「我不會!」我再三給她講怎麼搖,她堅持:「我不會!」
3.出院回家,家裡人各種收東西,把孩子塞我懷里,把我們娘倆趕到過道吹冷風,然後他們收拾好東西就走了,把我們娘倆拉下了,後來,婆婆折回來抱了孩子,繼續把我丟下。
4.老公30天陪產假,除了住院的5天,剩下25天都在打 游戲 ,然後嫌棄孩子鬧,影響他睡覺。婆婆攛掇著我老公和我分房睡,我把她倆狠狠懟了,終於消停。
5.孩子夜裡哭鬧難帶,老公從來不聞不問,婆婆每次都是第一時間沖進我們房間,話里話外怪我沒有照顧好孩子。
6.因為太過生氣回奶了,孩子不吃奶粉,只能追奶,好不容易追奶成功,還沒來得及高興,婆婆一句:「你那都是吃紅糖逼出來的奶,別把我孫子吃壞了!」
7.夜裡起來跟個遊魂一樣哄孩子,抱著孩子一走就是大半夜,家人怪我腳步重,打擾他們睡覺。
8.各種原因導致產後抑鬱,老公20天沒和我說一句話,事後還怪我說話難聽,說他不愛聽,但凡我能騰出來只手,我一定砍死他。
9.孩子8個月長牙發燒,我帶著孩子在山區上班,一個人心驚膽戰守了一夜,天亮讓老公來接,回到家就是家人的各種責怪。
其實這個問題,是很適合剛結婚,想懷孕以及懷孕中的年輕男女們看的。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結婚光有感情不行,還得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包括生孩子,也是一樣的。
① 經濟方面:
先不說長遠的;孩子未來的教育和學習問題,有沒有學區房,去哪所學校,能學的起哪些興趣班。
先說比較近的,你的孩子母乳還是配方奶,配方奶喂養3~400一罐,你的工資耗得起嗎?
孩子的尿不濕一片平均1塊2,一天8片左右,這個錢總得有吧。
早教班上萬塊,你有錢讓孩子去么?
對了,生孩子後條件稍好的家庭,都是到月子中心坐月子,動不動2~3萬的費用,你是不是也囊中羞澀?
還有衣服,玩具,輔食,嬰兒用品,都是錢錢錢錢錢……
② 身體方面:
肚子和大腿根和脖子上,因為懷孕留下的妊娠紋。
因為懷孕,你的胯骨變寬,屁屁變大變塌,胸部下垂,脫發,私處變松,甚至大笑/咳嗽時漏尿。
錢多多的寶媽可以去保養,修復;心大點的寶媽,也湊活著挺過去;可對那部分極度愛美的女性,這些打擊都能讓自己暗自垂淚。
③ 家庭與工作方面:
以前常聽別人戲說,微商絕大部分都是寶媽在做,如果手裡面存款比較少,很多在家裡做全職寶媽的女性都會走上微商之路。
直到昨天晚上,我在朋友圈看到生完孩子2年的大學同學也成為了微商後,我更加認可這件事了。
生孩子後,你有長輩幫你帶小孩嗎?如果沒有,那願意花錢請保姆帶嗎?你如何衡量家庭與工作呢?夫妻兩的感情和對彼此的注意力,會因為孩子的到來,而被分割嗎?
作為一個孩子剛滿周歲的大齡頭胎寶媽,如果讓我簡單的總結一下生娃第一年,我腦子里最直觀的就是 「手忙腳亂」, 每天都像在打仗一般的生活著。由於我是個多年從事HR管理工作, 假如對生娃第一年進行一個績效考評的話,我來從平衡記分卡 的多個維度分享下產後第一年是怎麼個手忙腳亂法。
財務層面一、營收增長策略:
娃孩子肚子里的時候,我就經常和她爹叨叨「 這娃出來了,又要多一大筆開銷,咱們想要給她好的生活的話,以咱們的收入還是不夠的 」 娃他爹淡定的說「 沒事,這都不是事,接點活乾乾就好了 」。
我和先生在本職工作之餘,原本是偶爾會接些小活做做,比如我有時會去其他機構和單位講講課,先生偶爾會有機會接一兩個開發項目做一下。只是原本二人世界的時候更多的享受生活,不太去專注這部分,我們想著,生娃以後這方面多努力就好了。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1、完全沒精力: 女兒出生以後,我們才知道啥叫 「磨人的小妖精」, 白天我和婆婆照顧她,一刻不得閑,晚上先生還得抱著她哄睡、半夜換尿布、沖奶, 睡覺時間都不夠,更別說去做額外的工作了。
2、形象不濟:大部分產後媽媽的形象和孕前肯定是天差地別了, 臭美如我也沒能逃脫這個噩夢。胖了一圈的身體和整天抱娃駝了的背,這形象是完全沒法站到講台上再去講課了。所以增收也只能想想了。
二、降本節流策略:
既然不能增收了,我們想想怎麼節流吧。然而這更是一個短期難以實現的美好願望。 不但不會節流,反而家庭開銷會大幅增加。
1、日益增長的娃的開銷: 生了娃就開始面臨了大量的 尿不濕、奶粉、衣服、玩具、醫療、保險等等層出不窮的開銷, 盡管我已經在多平台、多途徑比價采購了,但是孩子的東西咱們也不敢用差的吧,總得說得過去。由於我一直有記賬的習慣,這一年, 寶寶用品支出就是32000元。
2、愛美媽媽的產後修復開銷: 作為一個愛美、臭美的我,怎麼能接受產後自己的形象差到這個地步呢? 所以從出了月子開始,就產後修復、減肥、調理、美容、瑜伽、私教等等,各種折騰,力爭早些將自己恢復到產前的美好 。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形象上的確有所改進,但是 這方面也投入了四萬元的費用 。
3、輔助人力開銷: 月子在月子會所度過的,出了月子又請了阿姨來家裡幫忙做家務、做飯,再加上婆婆幫忙帶娃,這一年也和我們一起生活,吃飯。 這幾項加起來一年又是多了四萬的開銷。
所以,降本節流也只能想想就算了,錢該花還是得花,肉該疼還是得疼。
說到客戶層面, 那這一年我們的大客戶毫無疑問就是這個出生的小寶寶了 ,那麼這個客戶滿意度如何呢?
1、客戶無法交流: 這個小嬰兒, 從出生到一歲,起初只會用哭鬧來交流 。至於哭裡面飽含的濃濃深意, 作為家長的我們真的好難get,是餓了?是困了?是尿了拉了?基本靠猜。 好不容易長大了,快到周歲了,不靠哭鬧表達了, 又開啟了一段哼哼唧唧之旅 ,無論啥都要哼哼唧唧加手指。順著指尖看過去,也基本猜不中她的訴求,哎,為娘的真是太不善解人意了!
2、客戶需求永遠無法滿足: 這個大客戶,除了不會交流以外,還總是有許多需求,玩具一個不行,得多個;橫抱不行,得豎抱;放下睡覺不行,得抱著;在家待著不行,得出去;出去坐車里不行,得抱著;任何東西看看不行,得摸摸;摸摸不行,得嘗一下。。。總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要不到的。
3、時而來點團建: 這個大客戶和爸爸媽媽、奶奶整天待在一起還不行,偶爾還要和小夥伴團建一下。幾天不見小夥伴就要哼哼了;兩天不出門也要哼哼了;出門不玩搖搖車也要哼哼了;看到大哥哥不讓打招呼也得哼哼兩聲。 總之,她的生活除了親情,還需要友情,你得滿足她這方面的需求,從小就要擴展人脈!
內部流程層面說到內部流程,這就更憂傷了,基本和學習與成長一起,將全家人玩廢了!自從有了這個娃,家庭的相處模式,全部打亂;家庭原本的規矩,也全部重來,真是不破不立啊!
1、家庭分工重整: 原本二人世界裡,我和先生的分工作業不是很明確,基本是誰有空誰干,一起協作干。然而 有了娃以後不行,我家得充分的把工種細分、精確化、責任到人。 不然就面臨著事情很多,要麼一窩蜂去干一個事,要麼事情沒人做的情況。於是經過一段時間摸索以後,我家形成了很固定的分工: 奶奶負責看著娃、陪玩;媽媽負責家庭采購及全傢伙食、洗衣整理;爺爺負責下班後來家裡拖地、洗碗;爸爸負責其他輔助工作及晚上哄娃。
2、流程管理,制定sop: 家庭分工完成以後,發現在執行過程中,有的人執行的效果不好,多次總結之後了解到,原來是流程不對、條理不清,於是, 全家人又一起結合有經驗的前輩以及網上的 育兒 知識,充分運用管理學原理了,制定了家庭各項帶娃工作的流程,形成sop ,按照標准流程執行。 奶奶說,這真的是難為死人了!不過有個標准,不用自己再去動腦子想和摸索,慢慢做起來還挺不錯!
3、工作交接和評價: 除了細致分工、制定標准流程以外, 每周我們還安排了大家分別的休息時間,便於長期打好攻堅戰。 休息自然就面臨了工作交接,所以每周我們還要有一次工作交接與總結的環節, 評價一下寶寶這周的表現及喜好,再行調節 。哎呀媽, 爺爺說比我上班管的還嚴格!
4、送菜上門、專業菜譜上陣: 自從有了娃,家裡每天買菜、備菜、做菜以及後來的製作寶寶的輔食就變成了了一件難事。如何在工作之餘,擠出時間完成這些事也是讓媽媽很頭疼。 從出了月子起,我家的菜就選擇用某咚買菜的送菜上門服務,免去了外出采買的時間。 另外,根據大家的喜好, 編輯每周菜譜,有針對性的買菜,每天也不會頭疼了 ;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以後, 又專門製作了寶寶每周菜譜,方便給寶寶做輔食,保證不重樣、不慌亂,而且隨時復盤寶寶吃的喜歡與否,最後形成寶寶最愛輔食集錦 。這一切得歸功於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媽媽呀,撒花!
我家的每周菜譜
學習與成長層面沒生娃之前,我和先生好歹在專業領域里也算是經驗豐富,小有建樹,然而到了 育兒 圈,我們就是比青銅還要菜鳥的等級,一切都得重頭學起,工作之餘擠時間學習。
一、人力資本學習:
1、專業技能學習: 育兒 需要的知識真是太多了,醫療的、保育的、心理學的、 健康 飲食的、服裝的。。。這么多的技能種類下,又是各種五花八門的技巧和知識,全家人分工學習也是很難。最後我們決定,由媽媽進行學習之後再行培訓。於是每天我就要利用各種碎片時間學習、學習、學習!誰讓媽媽是個聰明的"學霸」呢.
2、專業培訓: 媽媽學習了專業技能以後,還要定期的開展家庭培訓工作。 看到適合奶奶的就轉發給奶奶,然後再劃重點進行培訓;看到適合全員注意的就發到家庭群里,並且艾特各位;看到有時候爸爸或者奶奶在帶寶寶過程中有錯誤的,直接就要開展一期情境教育,以這個錯誤示範開始引出正確的 育兒 知識培訓 。總之,這一年,家裡到處都是學習的氛圍呀!
3、多渠道獲取知識: 為了能夠更好的獲取 育兒 知識,這一年,媽媽努力去擴展了醫生人脈、購買了網路醫生、下載了各類知名 育兒 app、並且時不時的騷擾社區醫院,為了 育兒 真的是拼了!以往的高冷范完全不要了。
二、信息資本獲取:
1、 為了便於全家人的學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手機清一色都安裝了許多同款 育兒 app,並 且做好了賬號互通,寶寶的生長記錄、寶寶的照片、適合寶寶的 育兒 知識,每天在app里家庭成員都可以看得到 。
2、官方的app,裝裝裝: 爺爺奶奶的老舊手機,也不管內存夠不夠了,反正只要是能接收到關於寶寶的消息通知,就裝,什麼育苗通啊、社區通啊,通通裝起來!
3、專門的 育兒 設備: 為了哄娃、教育娃,還專門撥出了一款手機用來安裝各類兒歌軟體,誰有空了就去拿專門的手機去播放,專機專用,也是醉了!
三、組織資本:
你以為這些就已經夠多了把,遠遠不夠呢!為了養娃,我們還要培養很多能力呢
1、家庭文化: 我們小區里有許多的培訓機構,鋼琴機構、古箏機構、吉他行、畫畫學校等等,整天看著這來來往往的孩子,家裡早早商量好,要給孩子輕松、自由的環境,不給孩子太多的負擔, 於是,我們家的家庭文化產生了「freestyle」!
2、情緒管理:都說產後會抑鬱、為了帶娃婆媳不和、有了娃夫妻關系冷淡 。我們家這些通通沒有! 不是我們優秀,是壓根不給我們憂郁、吵架、冷淡的機會 。這個精力旺盛的磨人的小妖精,逼著我們每天不停的往前走,處理這個那個,哪裡還有時間去想這些,偶爾會有些情緒不好的時候,很快也就煙消雲散了。只剩下 每晚躺在床上一副散架了的軀殼!
3、領導力: 有了娃,家庭里就必須有個王者,有絕對的話語權,主導一切。不然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就會很難處理好養娃的各種事務。好在我這從小當班長,大了當領導養出來的天然領導力,妥妥的承擔了家庭領導的角色。統一指揮、集中管理、獎懲並用,您還別說,效果還真不錯!
總結:養娃真的是一個復雜而系統化的工程,想要養好娃,需要調動方方面面的資源,學習各種各樣的技能,應對這樣那樣的挑戰。但養娃之路,也是艱辛和快樂並存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與萬千家庭共勉!
1.醫院生完孩子三天,都是老公和娘家媽媽照顧,婆婆每天來晃悠一下,我讓我媽回去休息休息,婆婆還陰陽怪氣的說我媽那可有多累了,讓婆婆來替上一天,她說她身體不好,不能熬夜;
2.生完孩子第三天,母乳下來了,由於前三天寶寶拿奶瓶吃奶粉,導致寶寶哭鬧不吃母乳,婆婆說是我乳頭特殊的原因,跟正常人長得不一樣,還說我抱娃姿勢不對,噼里啪啦說了一堆,當時在醫院就把我氣哭了;
3.懷孕前,婆婆說以後寶寶壓歲錢她不給我們了,直接給娃買保險買基金,生完寶寶後交新生兒保險,她說那都是假的,騙人的,你們想交自己交去;
4.坐月子期間,全程我娘家媽媽伺候,婆婆每天跟個鬼一樣來晃悠一下,還批判我們這不對那不對的,還說他那邊小鍋小灶做飯不方便,每次過來都要從冰箱帶走點菜和主食;
5.寶寶出生半個月,婆婆神經病一樣把寶寶放到一個很冷的卧室里,還光著屁股,美名曰這樣養出來的寶寶身體結實,不起熱疹,我在後邊好說歹說不聽,結果孩子當時就拉肚子了,她說我吃的有問題,關鍵中午飯一起吃的,能有什麼問題;
6.我媽媽由於家裡有老人去世走了一天,讓婆婆來了一天,全程我哄娃,沒幫一下,吃飯時候人家先吃,我吃涼飯,人家說她胃不好,不能吃涼的,我坐月子的人就可以吃涼的,呵呵!
7.懷孕八個月,非要讓我個孕婦陪她出去快走,我說不去,走不動,她說醫生說了,多運動有助於順產,每天在卧室門口陰陽怪氣的大聲說話,最後無奈的出去了,陪了三天,回來全身水腫;
8.孕期全程,家務沒一樣不幹的,洗衣做飯收拾家,婆婆人家每天躺沙發說她病的身體不好,不能太累,關鍵還每天出去跟小區人講說他兒媳婦被她管的服服帖帖的,還說她對兒媳婦有多好,說他兒媳婦對她不好就壞了心了;
1、自打確認懷孕,婆婆時不時在耳邊念叨孕後期別一點點症狀就瞎緊張著急上醫院,孩子不到日子不會出來……整的她好像有多專業。
2、整個孕期產檢自己跑,費用自己掏,備用東西自己整理,好像懷的這個孩子不是他們家的,還一天天叨叨:誰誰誰家媳婦大著肚子自己開車幹嘛幹嘛,誰誰誰家姑娘大著肚子一天天幹啥幹啥,好像我自懷孕後就擱床上躺著一樣。
3、剖腹產,不下奶,大夫再三交代頭三天不下奶正常,慢慢來,切忌喝肉湯,結果第二天小姑子就拿一鍋雞湯送過來……大夫的交代早就丟到一邊
4、第五天出院,把我娘兩安頓好,孩子爸說是去買魚給我下奶,她奶奶一家一窩蜂都去她奶奶家吃飯,全然不顧我這初當媽的面對孩子拉粑粑時的手足無措……
5、整個月子里,心情抑鬱,感冒三次,奶水一直不好,孩子奶奶抱著孩子就在耳邊念叨:媽媽不給奶吃,餓著我的娃了……那一刻想死的心都有了
6、婆婆說是照顧我月子,實際上是我媽媽日日夜夜守護著我們母女。說來也奇怪,我媽在的時候孩子也好著,我身體也沒啥不舒服,農忙季節我媽回去第二天,孩子拉稀,我不是感冒打點滴就是回奶。
7、打小不吃肉的我,為了孩子有奶吃,硬生生喝下去一碗一碗沒有任何佐料的豬蹄湯,一顆鹽都不帶下的。至於其他的農村各種下奶的偏方就更不用說了。
8、好不容易熬出30天月子,我媽趕緊回去種田,想著我婆婆搭把手做兩頓飯,結果孩子奶奶一星期不進我家門,孩子爸更是過分一句不會啥都不管,就等著我做飯,好,我做,又不是不會做也不是做不了……結果落了個腳疼腿疼腰疼的老毛病。
9、滿月酒之後抱孩子回我媽家休息去了 ,走的時候公婆滿臉的殷勤 去了好好休息……還不到一星期孩子爺爺借著酒勁電話一遍遍的叨叨,我不管你在娘家怎麼照顧孩子,但凡讓我孫女有個頭疼腦熱我唯你是問……在家裡都沒見你二老有多關心孩子
10、熬到孩子四個月交給她奶奶,我要去上班,又來一句,孩子太小,離了媽媽小小的娃受罪。孩子太小,他們看不了…又著和老闆請了一個月假,老闆反復強調最多再休一個月
11、孩子白天奶奶帶,晚上自己看,沒過兩天孩子屁股通紅通紅,都快滲出血了,屁股上啥時候都有沒收拾干凈的粑粑,當媽的那叫一個痛心,要不是為了一點窮光陰我真的想辭職回家自己看孩子……奈何孩子的吃穿用都需要花錢。
12、孩子現在三歲過了,下半年就要去幼兒園,一個個又開始叨叨:一個孩子太孤單,家裡不能沒有個男孩。我立馬回一句生下來你帶啊?生一個孩子是說生就能生的啊?
想當年,我也是爹媽疼全家寵的,帶娃的這三年愣是讓我一個啥都不會的姑娘磨成一個啥都會幹啥都不怕的女漢子,喪偶式的帶娃模式早就吞沒了我曾經的單純。女人這輩子太難了,千萬千萬別為了成全他人委屈自己。我現在就是誰愛生二胎誰去生,別給我說,誰說我和誰急。
生完寶寶第一年有多難熬?
難熬嗎?
不見得!
我覺得這取決於生了一個什麼寶寶和嫁了一個什麼樣的先生!
我屬於刨腹產,三個都是,對於我來說我覺得第一年基本上是最容易過去的一年。
從醫院回家之後,就是坐月子,然後帶寶寶。在坐月子的時候婆婆,媽媽都來幫忙,等月子一做完,他們都跑了!因為我說要自己帶孩子!
我們第一個寶寶還屬於那種焦慮型的寶寶,哭起來可以哭2個小時不帶停的,那個時候就只能抱著來回的走,而且那個時候她不吃奶,只能泡奶粉,每天晚上基本上三次奶粉都是先生的事情。
我家二寶和三寶都屬於那種特別安靜的孩子,三個月後就不吃夜奶了,一覺到天亮。
而且小寶寶的前7個月基本上都是吃了睡,睡醒了吃,吃完了再睡那種,所以感覺比較好帶。
稍微大點的時候就是跟著她讀故事,做家務,或者我看看書,刷刷朋友圈之類的。其實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之後是一件挺愜意的事情。
不過寶寶周歲之前我幾乎沒有出門看過朋友,也沒有出門吃過飯!我覺得這是對於吃貨來說最難熬的事情,不過這倒逼迫我學做了好幾個菜。也算是有得必有失!
我覺得真正難熬的不是寶寶出生第一年,而是他會走之後,然後幼兒園,小學,那才是難熬的吧!
難過,痛苦,失望到絕望都經歷過,月子期間一個人就帶著娃,吃喝有人管孩子沒人管,而且有婆婆像沒婆婆一個樣沒管過一天月子而且是有什麼樣的娘就有什麼樣的兒子,婆婆她只會來到我房間炸炸呼呼來吵醒我寶寶然後就走人,出月了來到老公上班的地方他沒有一點做到該是他做為丈夫,做為孩子的父親所該做的事,這是第二胎間隔十年,加起來有十三年的相處在這些日子裡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除了恨和厭惡沒有其它可以改變我心理!寶寶快四個月時我得了甲亢,,前期是無力抱孩子上個三頭上來人很累站不準一樣,心跳很快,又容易餓,出汗多,以為帶孩子帶的,後來因脖子有小腫塊我才發現近期的不對勁才去的醫院證實是得病了,當時證實知道自己得病心很淡然,因為我想得到在這長期一個人帶孩子,換手的人都沒有吃不好,睡不好肯定會垮下來,但是沒想到是甲亢,在這一刻我更加看淡了夫妻的定議!如果他能抱抱寶寶讓我休息會,那怕十五分鍾我也不會這么幸苦,而他無知透頂,以為帶孩子很輕松,我想著孩子又不是為他而生這是我的責任,管你是什麼樣的男人,今生今世,我只負責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將來我所有的冷漠和自私都是來保護自己和孩子的,不稀罕和他的一切 情感 。一年了我熬過來了,孩子健 健康 康的很滿足,自己也因事不關己的心態活的也蠻好,分房睡帶著孩子一起睡,他在不在家不在沒有多大意義,對孩子只是知道有個爸爸,對於我只是個天天見個面的陌生人,不管做什麼也改不了我的冷漠我喜歡這種冷漠,心不動則不痛,女人不要太想著一個沒有擔當,沒有責任心的男人身上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感受和理解,只會增加心痛和失望,自己過好自己的,帶好孩子,該吃吃該喝喝,多帶寶貝出去走走逛逛街,人精神氣都會好的,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去做事,自己都不痛快了怎麼會做的好所有的事情,旁人沒經歷過自己的經歷過的事情怎麼可能懂自己的感受呢!愛自己是最重要的。
生完寶寶第一年辛不辛苦,問媽媽們,十有八九都說很辛苦,但第一年難不難熬,相信很多媽媽反而會說不難熬,因為你會發現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和寶寶每天親密相處都會讓你覺得這種苦中作樂很值得。
產後第一年,最難熬的事情是什麼呢?我總結了一下,應該有如下幾樣:
1、 困好睏啊真的,寶寶的睡眠就像容易飛走的小鳥,長牙、大運動、成長痛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然後作為媽媽的我第一年的睡眠幾乎都是碎片式的,被分割到七零八落。遇上一個小睡渣,夜晚常常會起來半夜爬來爬去,你只想一棍把他敲暈。
2、 餵奶母乳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堅持下來的,小月齡時兩三小時就喂一次,沒日沒夜地餵奶,上班後要在辦公場地躲躲閃閃找地方擠母乳,有時候你都不知道自己的堅持是為了什麼。但看到寶寶的笑臉,你也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3、 孤獨感孩子占據了你大多數的世界,不能像以往一樣隨時想出去就出去,跟朋友或多或少都會減少聯系,孩子還占據了你們兩夫婦相處的時間,時不時你覺得壓抑而又孤獨,真的好想心無牽掛地去玩,可是你總是放不下。
然而再多的難熬,都敵不過寶寶的一個笑臉,看著他的成長他的進步,你會覺得一切的難熬都是值得的,而且寶寶大得很快,第一年很快就會過去了,加油!
拋宮產醫院住了8天,老公看著的我們娘兩,出院老公還有五天假,照顧了我,不會做飯,幾乎天天叫外賣,奶沒追成,刀口疼,沒有婆婆公公,也沒有爸爸媽媽照顧,婆婆改嫁了,身體不好,公公婆婆很早離婚的,公公有病去世了。我爸媽在家秋收,10月份正是掰苞米的時候,我爸說要來,我想了一下,來了也幫不上啥忙。就沒讓來。
差點抑鬱吧,整個精神出產房立即崩潰,生孩子了沒有一個人給我打電話慰問,沒有一個人當時發紅包恭喜,我還在微信發朋友圈記錄一下,心寒從腳起,這一生真的是六親無靠,畢業以後就在外面奔跑,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沒人給你指導,都靠自己摸索,彎路走了不少。很凄涼吧。
刀口疼了近一個月,老公照顧了五天就上班了,我沒做月子,直接照顧我閨女了,覺睡不好,刀口疼,出虛汗,後面快一個月的時候自己想通了。人生就是歷練吧,我只要不讓我閨女走我的彎路就行,我會給她意見的,我閨女生娃我會第一時間到,第一時間照顧,我愛我的孩子超過一切。
磕磕碰碰已經過了大半年了,所有人我都基本不相信了,心立馬狠了起來,以前覺得每個人都好,生完娃以後才知道世間冷暖吧,最可笑的是啥呢,我一個表弟,他從高中就跟我借錢,大學借錢,畢業了借錢,就連懷孕之前借了兩萬,後來我生閨女了,連問都不問,紅包也沒給,讓我心寒,在老家一口一個姐啊,我結婚你得幫我啊咋地咋地的。他遇到女的沒見面就給花千八百的至少,為啥我知道呢,因為他是干工地的,總從我這里拿個幾千,幾百應急的。總之挺惡心的。讓我一下的認清很多很多人。平時家裡有事啊都找我,越想越心寒。
算了吧,忘掉這些吧,不去理會這些人了。以後除了我最好的朋友老吳,誰也不幫,有事我也假裝不知道。就這樣吧,一個六親無靠的我,來一個我老閨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