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於完善學校課後延時服務工作,家長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可以從課後服務原則、課後服務內容、學生安全等方面提出建議。
1,老師的工作時間太長了,從長遠上看這么長時間的工作,人會縮短壽命的。
2,從家長的角度說,延時放學確實解決了接孩子的問題。但是確實對孩子的學習沒什麼好處,有補課需求的家長給孩子補課的時間更緊張了。
3,從孩子的角度說,在校時間延長,疲憊感加強,更不自由。
4,從社會的角度說,補課機構託管機構在疫情的大環境下,會死掉更多,影響經濟發展。
5,從教育的角度說,只要高考,中考依然存在。那就根本不存在什麼減負的可能性,這只是掩耳盜鈴的把戲。
課後延時服務並非是免費服務,家長們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但是相對於外面的市場服務價格來說要實惠很多。教育廳發布通知,明確課後延時服務收費標准。江蘇省教育廳官網發布通知,明確了省內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開展課後延時服務的收費標准,每名學生每學期收費300元。
從價格設定來看,這樣的價格並不高。大家可以粗略計算一下,一周5天,一天2小時,一周就是10小時。一學期假設18周,那麼就是180小時。這樣算下來,一小時的託管費用還不到2元。
但是如果校方沒有提供這樣的服務,而是家長們自行在校外給孩子報名參加作業輔導班,那麼收費價格或許會翻10倍不止。所以總的來說,官方定價標准並不高,而且可以說具有很高的性價比。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課後延時服務是否收取報酬,是不是變成有償補課了。
⑵ 如何平衡學生成績和減負
1、減少考試學科。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考試學科過多,直接造成學習量大 ,作業多,學習勵大。以小學為例,小學英語對於小學生來說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已然趕超語文、數學。總體上看,學習英語對於小學生來說實用價值不高,意義不大,利大於弊。從學生減負方面來考量,完全可以踢出小學教育課程。
2、增延假期,減少上課時長。延長寒假,別再讓家長在「數九寒天」冒著嚴寒接送孩子,別讓孩子們在最冷的時候還在為學習、考試拚命。寒假可適當延長,最好與暑假等長,讓孩子們在寒冷的冬天能享受溫暖的家。
3、每個周五下午,盼著放假的孩子們早沒了聽課的狀態,只等那-聲「放學」沖出牢籠般的教室。周五下午是一周中學習效率最低的時段,不如歸為假期,每周放假二天半,讓學生放鬆身心。
4、推遲到校時間。「朝九晚五」 是成年人的工作時間,成年人尚且始於早上九點,而我們大部分學校小學生八點上課,七點五十前到校,比成年人還要早,還要緊張。應推遲上課時間到九點,讓孩子
5、們有充足的睡眠和早餐時間。根據年級不同,適當縮短每節課的上課時長,增長下課時長。
6、減少考試次數,降低學習難度。少學校的情況是,學生在校 ,每周小測驗,每明有考,考完期中還有期末相待。考試、分數讓很多學生時常處於疲憊、憂慮焦躁的狀態。應盡量減少考試次數,每學期一次考試即可。
7、降低學習難度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小學階段。有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 上了三年級就教不了了,我也不會!」這恰恰說明學生所學難度太大。應把學生所學內容難度降低,考試試題難度降低。
⑶ 如何解決「三點半放學難題」
「三點半現象」由來已久,在去年兩 會也是一個熱點話題。根據規定,小學、初中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分別不得超過6小時、7小時,這就意味著小學生最早將於下午3點半放學。應該說這一規定本身是為了學生減負而來,世事弄人,到了最後不僅學生沒有真正減負,家長更是大大「增負」。
做任何工作,都要善於處理好總系統與子系統、子系統與子系統、大與小、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問題。「三點半現象」並非孤發,解決「三點半問題」當有全日制思維,也就是要有系統化思維。就當前來看,把視角向內與把視角向外並不矛盾,強調政府學校責任擔當與發揮社會力量作用並不矛盾。事實也早就告訴我們,有時政府和學校「增負」,恰恰是家長和學生減負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