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直腸癌術後的飲食保健方法是什麼
近些年來,直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惡性腫瘤疾病。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一般發現都會手術治療,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關系復雜,手術不易徹底,術後復發率高。其病因也與飲食結構有關,所以注意直腸癌術後飲食保健就極為重要。
直腸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發病與社會環境、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有關。目前基本公認的是動物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高,食物纖維攝入不足是直腸癌發生的高危因素,直腸息肉也是直腸癌的高危因素。
直腸癌術後飲食保健以營養均衡,扶正補虛為主。直腸癌病人「內虛」是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因虛而致癌,因癌而致虛,虛中夾實,以虛為本。食療的目的是保證直腸癌病人有足夠的營養補充,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病人的康復。飲食保健應做到營養化、多樣化、均衡化。
直腸癌其中一個誘病因素就是飲食結構的不合理,食用食品多以高糖、高蛋白、高脂肪和低膳食纖維為主,所以在直腸癌術後的膳食中,一定要遵循以下的原則:
1、結腸、直腸癌病人多有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的腹瀉,消化能力弱,故應予以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
2、結直腸癌病人多有便中帶血,晚期病人常大量便血,故應少服或不服刺激性和辛辣的食物。
3、病人久瀉或晚期病人長期發熱、出汗、損傷津液,故宜多飲水或湯液,主食可以粥、面條等半流質飲食為主。
4、病人多有食慾不振、惡心,甚至嘔吐等症狀,故宜攝取清淡飲食,切忌油膩。
5、結直腸癌晚期病人久瀉、便血、發熱,大量營養物質和水分丟失,身體消瘦,體重減輕,氣血兩虧,宜服富有營養的滋補流汁葯膳。
直腸癌術後,患者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為主。高熱量食物主要是澱粉類食品(如土豆),但不宜多食高脂肪類食物;高蛋白質食物包括各種精肉、牛奶、魚類、豆製品等;新鮮蔬菜、水果則是維生素、纖維素的主要來源。雞、雞蛋和海鮮食品都是人們俗稱的「發物」,但其實飲食禁忌單中並無它們的位置。
術後早期應少食多餐,不吃腌臘、霉變食品。術後盡早恢復體力活動(如床上的四肢運動)對促進腸道功能恢復、預防尿瀦留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有好處,但不應急於求成。術後早期可參加慢跑、太極拳等運動量不大的活動,待體力完全恢復後再開始如常鍛煉,但一般不宜做劇烈運動。體育活動不僅有利於患者的體力恢復,還可以幫助患者重塑自信,保持心情愉快,從而提高自身機體的抗腫瘤能力。
⑵ 直腸癌術後要經常做哪些運動
山西腫瘤生物治療專家介紹說,直腸癌術後可以做以下一些運動,但是自己身體而定。
(1)屈腿運動:仰卧位,兩腿同時屈膝抬起,使大腿貼腹,然後還復,重復10多次。
(2)舉腿運動:仰卧位,兩腿同時舉起(膝關節保持伸直),然後放下,重復10多次。
(3)踏車運動:仰卧位,輪流屈伸兩腿,模仿踏自行車的動陪歷作,運行要靈活,屈伸范滑知圍盡信亂消量大,做20~30秒。
(4)仰卧起坐:仰卧位,收腹屈伸坐起,兩手摸足尖,每次7~8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