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籃球運動員可以在體內代謝嗎
擴展閱讀
自發小麥粉可以加酸奶嗎 2025-02-02 06:41:45
怎樣簡單鑒別銀真假 2025-02-02 06:25:43

籃球運動員可以在體內代謝嗎

發布時間: 2022-02-24 05:46:27

1. 籃球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價的原理

評定運動員的身體機能狀態
在運動訓練中,運動員的身體機能狀況對科學安排訓練
負荷至關重要。只有在運動負荷量和強度足夠大,機體承受最大應激狀態,才能有效地提高運動能力。科學地控制和調整運動負荷,不僅能防止運動損傷和過度疲勞的發生,而且
能有效地提高訓練效果。由於機體在運動時的生理活動和代
謝過程均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從人體安靜時、運動時
和恢復期各臟器及血液、尿液、汗液、唾液中某些化學成分
的測定和比較,可為機能評定提供客觀依據。譬如,可根據心率(HR)、血乳酸(Bla)、尿蛋白等指標的變化來評定運動強度,可從血糖、血脂肪酸、血氨、尿酮體等指標的變化掌握能源物質利用及身體疲勞情況,也可通過心率(HR)、血尿素(BU)、血清睾酮(T)、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等指標的變化來判斷機體對訓練負荷的適應程度,還可從某些酶活性或激素含量的變化了解運動時機體的代謝調控能力及評判機能狀況。
另外,通過多項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與綜合分析,可正確地診斷運動疲勞的程度及機體恢復情況,對防治過度訓練和運動損傷有積極的作用。
科學監控運動負荷的重要環節
運動負荷是運動員在訓練中所承受或完成的身體負荷量,它是運動訓練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不同的運動負荷對不同的運動員產生不同的影響,而相同的運動負荷對不同的運動員產生的影響也不同,這些不同的影響可以通過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標得以反映。因此,運用生理生化指標來觀察運動員對運動負荷的反映,科學地監控和調整運動負荷,不僅能防止運動損傷和過度疲勞的發生,而能有效地提高訓練效果,這是科學訓練的重要環節之一。1.4 預測運動成績的理論依據 運動成績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體現,除了與技術、戰術等要求外,更與運動員身體機能水平有密切的關系。因此,運用某些生理生化指標來預測運動成績,已被逐漸應用於體育科學研究和運動訓練中。例如,根據運動員的最大攝氧量(VO2max)來預測中長跑的運動成績,根據兩級負荷運動後血乳酸值和跑速來預測400m跑的運動成績,根據尿肌酐排出量來預測舉重成績,等等,都得到了較好的結果。1.5 監控運動員合理營養的手段 合理營養是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的基本因素之一。合理營養能供給運動員所需消耗的熱能,提供能源物質的補充和儲備,加速代謝廢物的清除,維持代謝平衡,有助於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和運動後體力恢復能力。運動員的膳食和營養補充是否合理,需要通過一系列生化指標來檢查和評定。 綜上所述,應用生理生化指標可以對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運動負荷作出科學的評估,對科學地指導運動訓練,有效地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2 運動員身體機能的檢測方法 運動員身體機能檢測的方法很多:運動生理學方法已具有悠久的研究和應用歷史。生物化學技術的發展,已從分子水平揭示身體運動對機體機能的影響,具有準確(定性或定量)、靈敏(檢出量甚微,達10-6-10-9mol/L濃度水平)、針對性強的獨特優點。近40多年來,體育科研工作者經辛勤研究和實踐,推出的行之有效的實用生理生化指標增多,檢測機能的范圍擴大,評定水平和自動化操作程度也愈來愈高,測試過程和測定結果的反饋速度加快。運動員身體機能檢測與評定的方式,包括整體做功能力
的綜合檢測與評定及利用各種生理生化指標進行身體機能狀態的測試與評定兩種基本方式。前者主要是在實驗室中進行,需要各種測功儀器。後者又可分場地測試和實驗室測定兩種形式,採集的測定樣本包括肌肉、血液、尿液、汗液、唾液等,主要是血液和尿液。
運動員身體機能檢測與評定的手段可選擇直接測定法或間接測定法。

2. 籃球運動員必須具備什麼樣的身體素質

摘 要:從籃球運動員力量訓練的理論基礎、訓練的安排、訓練方法的選擇與應用及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對籃球運動員力量素質的訓練進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對籃球運動訓練中的力量素質訓練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籃球運動員;力量素質;訓練

Brief analysis basketball athlete strength quality training

Author:Li Pengdong Guide teacher:Pan Gui

Summary:This essay probes into the strength training for basketball player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oretical base,training arrangement,tanining methods choice and problems in training so as to provide theory evidence for the training.

Keyword: basketball players;strength quality;training

1 前言

力量素質是籃球運動員身體素質中的首要素質,對其他素質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也是運動員掌握運動技能,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

籃球力量訓練是指在全面發展籃球運動員的力量素質的基礎上著重提高與籃球專項技術特點相關的力量素質的訓練,專項力量素質的提高有助於促進運動員技術,戰術及其他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並增強運動員的對抗能力。同時,對於防止關節,肌肉等運動損傷及培養運動員頑強的意志品質和拼搏精神有著積極作用。由此,本文從籃球專項力量素質訓練的理論基礎,訓練安排,訓練方法,及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探討,以期對籃球運動訓練中的力量素質訓練提供理論參考。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哈爾濱體育學院03級籃球專修3隊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查閱、搜集大量相關資料,為本文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2.2 觀察法:通過籃球訓練及比賽中觀察得出相關結論。

2.2.3 專家訪談法:咨詢走訪了多位籃球教授,教練員等專業人員。

2.2.4 分析歸納法: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與歸納。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籃球運動員力量素質訓練的重要作用

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表現為身體接觸日趨頻繁,這樣,體格健壯、力量強大者就佔有空間、地面爭奪的主動和優勢。因此,籃球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力量素質,才能在高強度,高難度比賽中充分發揮技術、戰術水平。長期的運動訓練實踐證明,如果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要提高機能能力,進行大運動量訓練,掌握合理的運動技術是不可能的.可以說,力量素質水平是獲得優異運動成績的前提和條件. 因此,合理地進行力量訓練,掌握現代訓練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是教練員進行科學訓練的關鍵。力量區別於體能,它是一項獨立的身體素質,在競技體育項目中,它都占據著重要的部分。在籃球運動中,力量訓練的重要作用從以下這些方面談及就能彰顯無遺。

3.1.1 從進攻的角度

進攻技術可歸納為移動、傳接球、運球、投籃、搶籃板、以及身體對抗。比賽中,在對手的嚴密防守、沖撞之下,要完成一個有效的進攻動作,首先要具備良好的腿部爆發力,具備能夠使肌肉纖維快速收縮的能力,產生強大的力量流,使身體移動快速連貫、動作有效;其次,上肢力量特別是前臂、手指手腕的力量決定傳球和投籃的質量,尤其是長距離的傳球和投籃;還有,強壯有力的腰腹力量是銜接上下肢的中樞,關繫到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和柔韌性,在身體對抗、跳起投籃、閃躲對手時的作用體現得很明顯。此外,足弓的關節力量和踝關節的韌帶力量是進攻的重要支點,以上各種因素決定了籃球運動員出色的進攻能力。

3.1.2 從防守的角度

防守技術可歸納為移動、搶斷、封蓋、搶籃板以及身體對抗。相對進攻的積極主動而言,防守顯得相對的被動。要判斷進攻方的意圖和跟隨對方的動作,防守方的身體要比對方緊張,腿部和腰腹力量消耗會更多,體力下降也快。「行百里則半九十」這句話可以來形容比賽進入最後幾分鍾的體力與力量消耗的狀況,在體力消耗巨大的比賽最後階段,力量就是決定對抗勝負的關鍵。

3.1.3 防護易受傷部位的屏障

高水平、快節奏的競技籃球在長期的緊張對抗中帶給運動員許多傷病。傷病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身體對抗頻繁、肌肉緊張疲勞等因素,以致形成運動員受傷、恢復、再受傷的惡性循環。許多業內人士對運動員的運動損傷作了跟蹤調查、分析。結果表明:籃球運動員經常也最終以受傷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踝關節、膝關節、腿部肌肉、腰部、肩關節、手指手腕關節等部位,此外腳趾部位的受傷也比較常見。因此,需要加強肌肉爆發力和耐力的訓練,通過長期的科學訓練來提高肌纖維的收張能力、韌帶的彈性和肌肉韌帶的持久力,優化組合肌肉纖維,提高工作效率,減輕關節和力量薄弱部位的運動負擔。

3.2 籃球運動員力量素質訓練的特點

3.2.1 最大力量

最代力量指肌肉在進行最大隨意收縮情況下肌體能夠發揮的最大值;其主要影響最大力量的因素有:(1)肌肉的白肌纖維的數量;(2)肌肉的生理橫斷面積的大小;(3)肌肉克服阻力進肌纖維的初長度;(4)神經系統的調節機能。

3.2.2 快速力量

快速力量指在最短時間(15ms)內發揮肌肉力量的能力。由於速度力量是速度素質和力量素質有機結合的一種特殊力量素質,具有速度和力量的綜合特徵,所以影響快速力量的主要因素有:(1)速度素質的發展;(2)力量素質的發展。

3.2.3 耐力力量

力量耐力指機體肌肉持續性進行工作的能力。主要靠有氧供能力,其發展不僅依靠肌肉力量的發展,而且要靠血液循環,呼吸系統機能的改善和有氧代謝能力的提高,以滿足長時間工作的肌肉所需的氧氣和能源供給。

3.3 籃球運動員力量素質訓練應遵守的原則

籃球力量的訓練應符合籃球運動的力量特點,在訓練過程中根據不同對象,不同的訓練水平,不同的訓練時期和不同訓練任務合理安排力量訓練的內容,選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力量訓練的安排應遵循以下幾點:

3.3.1 全面發展原則

在籃球運動員成長過程中,打下一個穩固的身體素質基礎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對負責專項運動的每一個肌群都要進行全面的力量訓練,使運動員各個部位的肌肉都得到鍛煉,為專項技術訓練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肌肉的全面發展不僅可減少運動損傷,還能起到調節技術訓練過程中中樞神經系統機能狀態的作用。

3.3.2 共同作用原則

籃球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時,要盡可能使完成動作過程所涉及的原動肌、協調肌和對抗肌的工作方式與專項動作一致,從而使訓練收到最佳的效果。把力量素質的發展與籃球技術動作的完善和機能提高結合起來,在發展力量素質的同時,達到即提高肌肉工作的協調能力,又能達到改進技術的目的,使訓練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系統。

3.3.3 系統訓練原則

籃球運動員力量素質訓練計劃具有很強的階段性。一般劃分為:基礎階段(平時訓練3~6周);提高到大力量階段(冬訓期1~3個月);發展肌肉耐力階段(2~4個月);保持力量階段(賽前1~3周);結束階段(賽後一周左右)。總之,力量訓練計劃的目標、內容、方法等,在全年各訓練階段都需不斷變化。

3.4 籃球運動員力量素質訓練的方法

3.4.1 常用的訓練方法

(1)最大負荷法。主要採用大重量進行訓練,即最大負荷量的90%~100%的負荷做1~2次練習,其做8~10組練習,可很好的發展最大力量。

(2)金字塔訓練法。即使所負重量不斷增加,直到極限,這樣訓練力量可快速增長。

3.4.2 快速力量常用的訓練方法

(1)大負荷訓練法。陳先良認為這種訓練方法不但能使最大力量得到提高,而且能使中樞神經系統發放的沖動強度大頻率提高,能最大限度的激活運動單位盡可能達到目地和同步的活動。

(2)中小負荷訓練法。一般也採用這種方法可以使肌肉立生快速收縮,但是這種方法產生的刺激強度,可能還不是以誘發足夠的神經沖動發放頻率完成全部單位的緝獲。因此,大負荷優於中、小負荷訓練法,但中小負荷的訓練時力量訓練很好的補充。

(3)大幅度訓練法。增加運動員練習動作的用力距離,在訓練中可通過改進動作技術和發展起身體各部位關節柔韌性來實現。

(4)超常訓練法。即肌肉先進行快的離心收縮,緊接著爆發性地完成向心收縮,對提高運動員的支撐能力,快速力量有著其他訓練方法無可比擬的獨特訓練效果。

3.4.3 腿部力量與彈跳力訓練

(1)減負杠鈴做半蹲或全蹲,一般為最大負荷的80%左右,重復3~4次,慢蹲快起,軀干正直,防止塌腰翹臀,注意保護。

(2)肩負最大負荷量的40~50%的杠鈴在軟地或地毯上做半蹲跳8~12次,做4~6組,跳起要快,腳踝要綳直。

(3)肩負最大負荷量40~50%的杠鈴做箭步交換腿跳。

(4)徒手或負重,做單腿深蹲起。

(5)徒手或肩負做單足或雙足的各種連續跳、多級跳。

此外,前腳掌、腳弓、踝關節和小腿肌群的爆發力對籃球運動員的彈跳力也很重要,可以通過負重(95%)提重、跳欄架,原地雙腳跳起摸籃板。

3.4.4 發展腰腹力量

(1)仰卧斜板起坐;仰卧屈膝起坐;仰卧作「元寶「收腹折體(雙手在碰著腰背);仰卧雙手握住同伴的雙踝做收腹舉腿(同伴雙手用力將練習者舉起的腿推下);俯卧「兩頭起」(盡量出背弓)。

(2)縱俯卧跳馬端,下肢懸於馬頭,做向上舉腿成反弓狀。

(3)單杠上,雙臂懸掛,做收腹舉腿成90°角並保持4~5秒。

(4)寬握杠鈴,做直臂直舉;40~50kg杠鈴做高立抓舉。

(5)肩負杠鈴,做體前屈起(不準弓腰起);肩負杠鈴,做轉體,腳平行開立稍寬於肩,直膝轉體,腳掌不能動。

(6)向頭後拋擲實心球。

3.4.5 發展手指、手腕、手臂肌肉群

(1)空手用力張握,要求高速率,15〃至30〃;張開的指,用力下扣手腕高速率,15〃至30〃。

(2)兩人各緊握接力棒一端,做相對抗的捻轉接力棒。

(3)對傳實心球。

(4)坐地雙手傳接球。

(5)握啞鈴,做翻腕練習。

(6)抓接鉛球,手指和掌心向下抓住鉛球,在曲肘上提球的過程中鬆手,在球下落時,由另一手接抓鉛球。

3.5 籃球運動員力量素質訓練應注意的問題

3.5.1 力量訓練的方法、手段應與專項動作特點緊密結合。側重於動力性練習;要與速度、彈跳、靈敏等素質和籃球技術的練習結合進行,使力量成為活力。

3.5.2 在力量訓練中,要注意集中與分散安排相結合,避免局部負擔過重,注意大小肌肉群平衡發展。注重速度力量的訓練與發展,同時要考慮運動員特點、年齡、性別、訓練程度,做到有針對性的合理安排。

3.5.3 力量訓練時要注意安全,防止傷害事故。在負重練習前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訓練時集中精神,要掌握正確的動作方法要領,循序漸進,加強保護。力量訓練不宜在疲勞狀態下進行。

3.5.4 力量訓練要堅持經常性和注意訓練間歇。力量增長快,停訓後消退也快。每周安排1~2次力量訓練,可以保持力量素質;每周安排2~3次力量訓練,可以增長力量素質;每周3~4次力量訓練,可以顯著增長力量素質。可以用「超負荷訓練」獲得超量恢復,達到迅速發展力量的目的。

3.5.5 力量訓練中要注意練習安排的順序,速度力量聯系應安排在力量耐力練習前面進行。

3.5.6 力量訓練後,要特別注意使肌肉放鬆。肌肉在力量訓練後產生酸脹感,肌肉酸脹肌纖維增粗現象的反映,也使力量增長的必然。但應採取積極措施消除肌肉的酸脹感,以利於減少能量消耗,並更好地保持肌肉彈性。訓練時要按身體不同部分的肌肉交替穿插進行,同時注意安排放鬆練習。訓練後要採取按摩、淋浴、等必要的恢復手段,培養運動員自我放鬆的習慣。

4 結論與建議

4.1 籃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素質在各項身體素質中占極為重要的位置,它是發展速度、彈跳、柔韌、協調性等素質的基礎,直接影響籃球運動員高水平的發揮與提高。科學地掌握和運用籃球運動員力量素質訓練的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力量素質的關鍵。

4.2 注重加強籃球運動員大肌群和主動肌群的力量訓練,不斷發展身體各環節的力量。

4.3 根據力量訓練專項化要求,不同身體環節應採用不同訓練方法與負荷,並且重視做到全面協調發展。

5 參考文獻

[1] 淺談籃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1999 Vol.15 No.2

[2] 論籃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Vol.19 Jan.2002

[3] 對籃球運動員專項力量素質訓練的分析與探討 [J] 湖北體育科技 Jun.2003 Vol.22 No.2

[4] 籃球運動員力量素質研究及其訓練 [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Vol.36 Nov.2002 No.6

[5] 影響籃球運動員力量訓練效果因素綜述 [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5.2

6 致謝

感謝哈爾濱體育學院四年來對我的培養,感謝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文獻室管理員對我的論文提供了幫助,最後感謝潘桂芝教授對我論文的指導。

3. 籃球運動員體制內什麼意思

體制內的意思是工作關系在各省的體育局編制內

4. 籃球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籃球運動是一項對抗性非常強的運動,由於其強烈的對抗性,特別受青少年喜愛,經常打籃球對身體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強壯心肺功能經常適度地打籃球對人體的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打籃球可以使身體更加健壯,心肺功能更加強大,耐力延長,反應速度加快等。
(2)愉悅人的內心,緩解壓力,提高工作效率現在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人的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籃球可以作為一種緩解壓力的手段,打球之後感覺精神倍爽,可以使人精神飽滿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和學習中去。
(3)經常打籃球可以培養人的團隊合作意識籃球場好比一個人生的競技場,進攻、突破、防守、配合、各種戰術的運用可以使一個人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更加註重團隊協作,更加意識到集體的重要性,處理事情更果斷更專業。
(4)隨著經濟的發展,籃球運動的文化交流作用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學校的各班級之間,企業的個管理部門之間,各個企業單位之間的籃球賽越來越多,這不僅提高了籃球的技術水平,還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籃球運動的社會價值已遠遠超出了強身健體的范圍,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功能和社會教育價值已經被全社會的籃球愛好者所認同。

5. 籃球運動員該怎麼增肥

在社會的人口分布結構中,體重不足也是很常見的一個族群。只是目前社會一片減重風潮之下,那些體重過輕的人,反而是一般人羨慕的對象。可是,實際上體重不足者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容易疲倦、抑鬱、肌肉耗損等症狀。嚴重者更會出現免疫力變差、容易生病,尤其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還會增加並發症、愈後不良的機率。 不管是想要增加體重還是要減輕體重,飲食是首要因素。飲食方面,高蛋白質、高熱量飲食,是增重的不二法門。濃縮的蛋白質與高熱量食物,例如重乳酪蛋糕、小西點、小蛋糕等等,少量多餐、餐後適時補充幫助消化的木瓜酵素或綜合酵素,以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增肥可以考慮牛奶、杏仁、芝麻、腰果等食物,您可以將杏仁和芝麻粉加入牛奶來喝,腰果則可以當作零食來吃,如此會有不錯的效果。
1、均衡的飲食
可以使用奶油或其它食用油、果醬、糖類等高油脂、高糖類食物來增加熱量,雖然體重增加較為快速,但長期或過量食用,會破壞食慾,並可能帶來慢性疾病危及健康。採用均衡飲食及漸進式的增加食量,避免強迫性的供給,破壞食慾。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細嚼慢咽。
3.改變進餐的程序
先吃濃度高,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再吃其它食物。
4.選擇適度烹調的食物
選擇經適度烹調的食物,如:蒸、燉、鹵、炒、煮..等,避免因油炸、煎、烤..等導致食物堅硬,不易消化。
5.保持心情愉快,布置良好的進餐環境,集中精神用餐。
緊張和焦慮不但影響食慾,腸胃道消化吸收功能也不好,代謝率提高相對地消耗較多的熱量。
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改善您頎長消瘦的身材時,建議您還是請專業的醫師幫您一起找出為什麼肉肉長不出來的原因,用一個健康的方式長健康的肉肉喔!----參考相關文獻---

6. 籃球運動員什麼時間吃飯

說籃球運動員怎麼吃,當然要提到一個非常好的案例。那就是之前席捲全球的林旋風——林書豪的食譜了。每天曝光林書豪的的每日飲食是這樣的:
每日目標:205克蛋白質,8包蔬菜,5大瓶水。其中,早餐:5個雞蛋,一點火雞肉或者漢堡;訓練後:喝 Protein shake(蛋白質混合飲料 );午餐:一般吃沙拉,三明治或者雞肉;晚餐:Protein shake(蛋白質混合飲料 ),通心粉雞肉。
我們就從它這個食譜來講講籃球運動員應該如何營養的吃,如何科學訓練吧。
充足的優質蛋白質是基礎
看到這個食譜,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早餐5個雞蛋,每天205g蛋白質,會對身體有害么?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07)推薦我們每天平均吃蛋類25-50g,通常都說每天吃一個雞蛋。但是林書豪每天早上吃5個雞蛋,很多人會疑問這個會不會有害健康?而且他每天吃的蛋白質有205g。
蛋白質是一類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它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構成身體的組成成分,調節生理功能等,蛋白質是肌肉的主要成分,同時,蛋白質也可以提供能量。
我國推薦成人的每日膳食中,蛋白質的供能比最好佔10—15%。一般來說,成年人蛋白質需要量是每日每千克體重1.2-1.5克。但在大量運動時,消耗蛋白質增加,就應供給較多的蛋白質。前蘇聯有學著研究表明,長時間中等強度運動時蛋白質的需要量為2.5-3.0 g/(kg•d ),速度和力量項目的運動員蛋白質需要量為2.4—2.5 g/(kg•d )。
20世紀60年代,日本選手為了在1964年的東京奧運後上創造優異成績,規定每位運動員在每日膳食中必須要吃300g以上的牛排,把攝取高度蛋白質營養作為奪取金牌的有力武器[3]。那一屆奧運會,日本獲得了包括柔道、排球、體操等項目在內的16塊金牌,在獎牌榜上僅落後美國和蘇聯,列第三。這16塊金牌中,值得一提的是,女子排球冠軍和男子體操團體冠軍均是擊敗了當時如日中天的衛冕冠軍蘇聯。
籃球運動需要運動員具備力量、靈敏性、柔韌性、速度和技巧等多方面的素質,運動強度較大、能量消耗大,且時間長。打一場NBA常規賽大約要消耗人體能量4200kJ,打季後賽的能量消耗就更大。
在虎撲查了下球員的體測資料,林書豪身高1.91m,體重91kg,按每日蛋白質需要量為2.5 g/(kg•d )來算,他每天需要的蛋白質為227.5g。林書豪每天飲食的目標是要吃205g蛋白質,要想在對抗如此激烈NBA里生存,一點也不為過。
運動員的膳食中,不僅要注意蛋白質的數量,而且還要注意蛋白質的質量,也就是說應該多供給優質蛋白質。這也是林書豪每天吃較多牛肉、雞肉,而很少吃豬肉的原因。從《中國食物成分表》中我們可以看到,豬肉平均含蛋白質13.2%,含脂肪37%,肥肉中脂肪的含量就就更多了;而雞肉平均含蛋白質19.3%,含脂肪9.4%;牛肉平均含蛋白質19.9%,含脂肪4.2%。很明顯,雞肉和牛肉、豬肉比較,其蛋白質的質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和牛肉蛋白質中一些必須脂肪酸更豐富,是不錯的優質蛋白質來源。PS:近期我國國家體育總局為備戰倫敦奧運會,為預防瘦肉精的風險,禁止運動員吃豬肉。其實,拋開瘦肉精的問題不說,從運動營養的角度來說,也不提倡運動員大量吃豬肉。
豐富多彩的蔬菜為訓練添姿彩
普通人每天推薦吃300—500g蔬菜。林書豪每天要吃8包蔬菜,至少有2—3斤吧。為什麼呢?
前面已經講過,林書豪每天要吃205g蛋白質。蛋白質攝入過多卻會有害。蛋白質的消化代謝 經腎臟排出代謝物,過多的蛋白質肯定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另外,現在有研究發現過多的蛋白質還會使人體骨骼中的鈣損失,原因是蛋白質代謝分解時會產生很多酸性物質,從而促使血液pH偏向酸性,機體在緩沖pH的時候,不僅會動用血液中的鈣和鈉、鉀等鹼性元素,還會動員骨骼中的鈣。
除了蛋白質,脂肪的代謝供能過程也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因其氧化很難沉底,會有很多脂肪酸在體內蓄積,進而產生大量酮體。酮體成酸性,在體內過多還會使人產生疲勞感(運動疲勞)。有研究表明,籃球運動員在大負荷運動後即刻血乳酸LA值在8.4 mmol/L左右,運動後4分鍾可達11 mmol/L。
而蔬菜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蔬菜是鹼性食物,多吃蔬菜能有效的中和運動過程中蛋白質、脂肪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從而維持運動員血液pH在正常范圍,緩解運動疲勞,保持體內充沛。同時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這些都是籃球運動員保持良好競技狀態所必需的物質。
蔬菜除了要保證量的多少,還要保障優質。通常建議深綠色蔬菜要佔一半,其他顏色的蔬菜佔一半。
足量的水讓你在籃球上如魚得水
籃球運動員在訓練及比賽時,由於體溫的升高,大量排汗,會引起身體脫水及體內電解質的丟失。脫水會引起血容量的減少,加重心臟負擔;電解質的丟失會影響細胞膜電位,使神經興奮傳遞發生障礙,這些反應會使運動員的運動能力下降,直接影響比賽狀態和表現。此外,運動員體內缺水,不僅影響運動能力的發揮和成績的提高,而且體內新陳代謝、血液循環、體溫調節和各器官的功能活動都會受到影響,無法進行運動。因此,運動員必須及時、合理的補液。
林書豪喝蛋白飲料,在補充水分、電解質的同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可以補充一些支鏈氨基酸。籃球運動員在劇烈比賽過程中,有趣分解代謝加劇,導致支鏈氨基酸明顯下降,促使血漿中游離色氨酸含量明顯升高。色氨酸對中樞神經有抑製作用,使運動員產生運動疲勞。喝蛋白飲料可有效補充這些支鏈氨基酸(如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從而明顯提高中樞神經的工作狀態,保持競技水平。

7. 籃球運動員體能怎樣訓練

完整的體能訓練周期為12周,總共分為專項體能、力量、爆發力、速度、靈敏等多個項目,這里只簡單的介紹下專項體能訓練。
人體內有三大能量系統:ATP-CP系統、乳酸能系統和有氧氧化系統,其中ATP-CP系統和乳酸系統屬於無氧代謝供能。籃球運動由85%的無氧代謝和15%的有氧代謝組成。因此,體能訓練應以無氧(能量反復消耗的)和快速恢復的高強度練習為主。
每次的訓練都應該包括以下環節:
熱身
拉伸(靜態或動態)
專項體能訓練
放鬆
拉伸

8. 籃球運動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打籃球不但可以愉悅身心,還可以增強體質。此外打籃球還可以鍛煉人的心志,幫助人獲得一種樂觀的精神態度,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而且打籃球並不是一個人的運動,它需要團隊合作,需要身體的對抗,需要敢於挑戰,需要大家的配合,在籃球場上你良好的球 德可以讓你交到好多朋友。幫你成為一個豁達的人。

籃球場上汗流浹背的會讓你的身體得到充分的伸展,使你血液流通,精神百倍. ●投籃要領

投籃是將籃球從籃圈上面投進球籃的各種動作的總稱.籃球比賽的勝負是由比賽雙方得分多少決定的.
一單手原地投籃:
特別是對青少年來說,是一種基本投籃方式。我們以右手投籃為例:
雙手持球置於與眼睛同高的位置,稍便向右側,右腳比左腳稍靠前,雙膝微屈,將球上舉,右手手腕後伸,使球體大部分重量落在右手,左手從左側輕輕扶住球體,腳前掌發力,提起腳跟,伸直雙膝,伸右臂將球投出(參考關於投籃) 投籃從手腕向後彎曲開始,進而向上、向前,指尖是最後離開球體的部位。
二行進間單手高手投籃:
以右手投籃為例.在跑動中跨右腳的同時接球,左腳跨出一小步並用力向上起跳,右腿屈膝上提.雙手向前上方舉球,當身體接近最高點時,輔助手離球,投籃臂充分向球籃方向伸手腕前屈,用食中指力量柔和的將球投出.球出手後,落地屈膝緩沖.動作要點:一跨二跳舉球高,指腕柔和用力巧.
三跳投:
跳投的好處是不象原地投籃那樣容易被對手封蓋。青少年選手可能會因為腿、手臂、肩部及背部肌肉力量不足而做不好跳投,那完全可以暫時放棄,否則因力量不足而造成的錯誤動作會影響自信心,使以後力量達到要求後也難以獲得理想的跳投技術。
跳投的技術要領如下:雙手持球,非投籃手置於球前方或側方(按你舒服的位置放)。投籃手置於球的後部,雙膝微屈,雙手持球從胸部上移到眼睛上方,然後雙腳向上彈跳。跳起時,屈肘(前臂向後),手腕也向後翻。跳至最高點時,前臂前伸,手腕向前、向下將球投出,隨球動作(參考關於投籃)要充分,眼睛要始終耵住籃框。
四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動作同行進間高手投籃,只是投籃方式是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自下而上挑球擦板或挑空心籃。
五運球接球急停跳投:動作同跳投,在投籃前為了擺脫防守而做了一系列腳步變向或急停動作,再做跳投。

9. 籃球運動員無氧代謝能力

因為籃球運動員他們做的大多數跑跳運動,而跑跳運動都屬於有氧運動,所以他們的無氧代謝的能力和我們普通人差不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