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可以測量時間
擴展閱讀
怎樣將抖音發在桌面上 2024-09-19 08:56:20

可以測量時間

發布時間: 2022-01-13 17:44:44

Ⅰ 除了時鍾還有什麼可以測量時間

除了時鍾,我們常用的香和漏斗,還有就是自己養成良好得習慣。

Ⅱ 在沒有事件周期性的情況下,可以測量時間嗎

我們用「尺度」來衡量不需要長度的物質事物,甚至是抽象的事物。我們也用「度量」(在相對論中)來表示空間——盡管它是3D/4D結構。我還從麻省理工學院的課程中了解到,我們人類觀察和測量一切只使用距離(尺)或一維(如果你願意的話)。當一個量不是一維的,我們把它和一維的聯系起來,然後測量它。我們用m^2和m^3來測量面積和體積,用溫度計中液體的長度來測量溫度或者用圓盤上的長度來測量溫度。我們可以用它來測量壓力,重量,質量,壓力等等。我們甚至可以用長度來測量時間——就像我們最初使用的沙鍾和水鍾一樣。

為了說服你自己,只要記住宇宙中的一切都在運動,你的尺寸/質量越小,粒子運動的速度就越快,直到你達到以光速和零質量的最大值——就像輻射一樣。輻射具有動量和能量,所以它可能有(相對的)質量,但它的靜止質量為零。為了看到靜止的輻射,你需要比輻射移動得更快。事實上,如果你推遲輻射,這是可能的。延遲輻射給了它質量,因為只有無質量的(零靜止質量)才能在真空中以光速運動——這是真空的特徵波速度,永遠不會改變——據我們所知。

如果你想要更迷惑,那就用這個;雖然在純輻射中沒有物質,我們無法知道時間的流逝,但輻射卻攜帶著時間的種子。如果我是一個電子,接受另一個電子的輻射,我就能知道那個電子發射的時間,距離,速度。這是因為輻射從輻射源點以球體的形式傳播。所以它的強度和波前的曲率都能告訴我們源的距離。知道了光的速度是固定的,我就能知道它到達我這里的時間。頻率的變化告訴我們電子運動的速度和方向。這表明宇宙實際上就像電腦部件一樣同步工作。

Ⅲ 可以用什麼東西測量時間

可以用沙漏、滴水、單擺……測量時間。

Ⅳ 除了鍾表以外還有哪些辦法測量時間

1、看倒影,觀察一下自己的影子,影子越短離正午12點越近,影子越長和6點越接近,

2、看水滴,可以提前支座一個瓶子用針扎個孔,大概計算滴一滴水是多久,然後進行推算,大概需要多少水是一個小時,這個時間快慢和你扎孔大小有關。

3、製作沙漏,原理同2

4、准備一根蠟燭,提前計算好一個小時蠟燭會燃燒多長,那麼時間快慢和是否有風有關,有風的話蠟燭燃燒快。

(4)可以測量時間擴展閱讀:

在鍾、表等現代的計時工具還沒誕生之前,古人最主要計時工具就是「日晷」(Sundial)和「刻漏」。「日」指太陽,「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是「太陽的影子」。日晷是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實際位置測定時間的一種儀器或器具,利用地球繞太陽公轉和自轉的運動規律測定時間。

日晷一般由晷面和晷針兩部分組成,太陽光將晷針的影子投影在標有刻度的晷面上,用以指示時間。而古代的科學發明經過藝術家對晷面和晷針進行藝術加工,就製成了形態各異的日晷。

在歷史進程中,祖先在不同的時期發明和製造了各種適應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需求的計時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機械計時器等。

1、圭表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2、日晷

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鍾表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3、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

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4、機械計時器

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有許多不便,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做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公元前117年,東漢的張衡製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儀器——水運渾天儀,初步具備了機械性計時器的作用。隨後歷代都相繼製作了附設有計時裝置的儀器。

其中宋代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台,把機械計時裝置的發展推倒了一個新的高峰,水運儀象台的計時機械部分可以按時刻使木偶出來擊鼓報刻,示牌報告子、丑、寅、卯十二個時辰等。

這類計時器尚不能算是獨立的計時器,還是天文儀器與計時儀器的混合體,至十四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的機械計時器已脫離了天文儀器而獨立,不但具有傳動系統-齒輪系,而且還有擒縱器。

如果再進一步,就可能出現完全現代意義上的鍾表。但遺憾的是,功虧一簣,中國沒能做到這一點,最終機械鍾表還是從西方引進。

除上述幾種主要的計時器外,還有其他一些計時方法。如,香篆、沙鍾、油燈鍾、蠟燭鍾等。考察古人的時間觀念,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觀查:一是古人對時間科學劃分後制定的計時制;二是古人把時間、計時儀器和國家法制、政權興衰相聯系。

我國古代制定、沿用自成體系的計時法。百刻計時法最古老,使用的時間也最長。大約西周之前(公元前十一世紀),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一百刻(一刻等於14.4分)。

漢代(前206-公元220)除使用百克制外,還應用以太陽方位計時的方法,到隋唐(公元581-907)時,太陽方位計時衍生為十二時辰計時,百克制與十二時辰計時法並用。直到明末清初(十七世紀)。

西方機械鍾表傳入後,我國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法,但十二時辰仍沿用,每個時辰兩小時。為和二十四小時計時法相一致,我國古老的百克制演變為九十六克制,一個時辰內分為八刻、一小時內分為四刻,這樣一晝夜就為九十六刻,與世界通用的計時法相一致。

此外,我國古代還使用獨特的夜間計時方法,這就是「更」。「更」是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時間長短依夜的長短而定。

時間可以測量嗎

樓主你想說什麼?
時間是指宏觀一切具有不停止的持續性和不可逆性的物質狀態的各種變化過程,其有共同性質的連續事件的度量衡的總稱。 時是對物質運動過程的描述,間是指人為的劃分。時間是思維對物質運動過程的分割、劃分。
時間的本質是事件先後順序或者持續性的量度。時間是物質變化的一個過程。如果物質沒有變化,時間就不存在。就算存在,它也沒有任何意義。而此連續的物質變化的度量稱為時間。
說了這么多,樓主自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