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隶书字体怎么写
隶书点画的写法于篆书有明显的不同,篆书的点画可概括为点、直、弧3种,而发展到隶书已经具备了永字八法中的8种笔画。在用笔上,篆书多为圆笔,而隶书已有方圆并用之笔,并且笔画有了粗细变化。
隶书的点有中点、上点、左点、右点和横点的不同。中点的写法是落笔后,提笔逆锋向上,转笔回锋向右,顿笔向下,继回笔收锋于点内。
隶书的点与篆书的点不同的是,已有倚侧的变化。上点的写法略同中点,只是末笔不向点内回笔收锋,而想向下渐提出锋。左点和右点及横点的写法与上点的写法相同,但起步的位置和出锋的方向各不相同。
隶书中的左下挑、右下挑的写法与左点、右点写法相似,不同处是末笔出锋较长。
(1)隶体字体是怎样的扩展阅读:
一、创作要点
1、要取法汉碑和秦汉竹木简。所谓取法,就是认真刻苦地解读、体会,而不是浮光掠影。少看当代人的作品,看当代人的作品要看出其缺点和不足。
2、恰当把握主体的创作状态。“书写性”其实就是将书写过程和创作情绪纸面化。行笔重复,会形成惯性。由生到熟,要避熟趋生。
3、正确对待风格问题。风格是自然生成的,不能一概而论。风格面貌不强,不必耿耿于怀;已经形成风格面貌的,也不必沾沾自喜或故意回避。
二、结构特点
1、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2、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3、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2. 隶书有哪5种字体
隶书的5种字体:
一、秦隶
秦隶是由小篆走向今隶的过渡字体,也是古文字时代向今文字时代过渡字体,相传由程邈所创。它的特点是把小篆粗细相等的均匀线条变成平直有棱角的横、竖、撇、捺、挑、勾等的笔划,用笔书写起来就方便多了。
例如小篆的圆形笔画很难写,古隶就把它写成平直方正的田,就好写多了。而且冲升它放弃了小篆随实物画出来的象形文字的形体。
使得在秦代以前象形兼表义的文字转变为表义兼表音的文字,并使从这以后二千余年来的汉字形体开始定型。
二、汉隶
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 ,笔势生动,风格多样,而唐人隶书,字多刻板,称为“唐隶”。故学写隶书者重视东汉碑刻,把这一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汉隶”,以别于“唐隶”。
汉隶的特征为:有波磔,突出横画坦判吵,横平竖直.给人以雄放洒脱,浑厚深沉之感,如《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等。
三、八分书
八分又称为楷隶。其字体似隶而体势多波磔。相传为秦时上谷人王次仲所造。
关于八分的命名,历来说法不一,或以为二分似隶,八分似篆,故称八分;或以为汉隶的波折,向左右分开,“渐若八字分散”,故名八分。
四、草隶
草隶,又称隶草,是隶书的草率写法,流行于后汉至西晋间,特点是存隶意,但少顿挫,多圆转连属。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章草、今草,近代出土的西北汉晋简牍上常可看到这种书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书法求新求变,草隶风潮因此再起,流派纷呈,代表人物有崔学路、张海等。
五、魏隶
魏隶是介于魏碑与汉隶的交界体,盛行于三国曹魏时期。它的字形基本上承袭汉隶,但在结构上有一定变让侍化。
其特点是较汉隶方严规整,结体、运笔都比汉隶矜持滞重,故而缺乏汉隶那种古雅雄逸的自然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