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管理 » 正式通知文件里可以有备注嘛
扩展阅读
联想小新可以算游戏机吗 2024-12-18 13:57:53

正式通知文件里可以有备注嘛

发布时间: 2024-12-18 13:11:45

Ⅰ 公文最后必须备注(公开不公开属性)吗

非涉密政策性公文在拟制时应标注公开属性,这一要求并非国家统一规定,而是出于行政公文管理的考虑。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同年又细化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根据《实施细则》的规定,行政机关在拟制公文时需明确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等属性,随公文一并报批,对于拟不公开的文件,需依法依规说明理由。此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对公文的公开属性标注有明确的指导和执行要求。

从实际操作层面看,中、中办在较早时间开始标注印发范围,而国、国办在十八大后开始标注公开属性,并逐渐在省市县各级政务公开中推广。在上报代拟稿时,提出公开属性建议是必要的步骤,同时,政务公开督查中也检查文件是否标注公开属性,因此,公文标注公开属性已成常态。

公文标注公开属性的范围建议为非涉密政策性公文,这些文件在历史时期内应明确的奋斗目标、行动原则、任务、工作方式、步骤和措施。政策性文件与规范性文件有别,基层工作使用政策性文件更为频繁。政策性文件的定义在实践中相对宽泛,规范性文件则有国办文件明确界定。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定义,强调其在特定权限、程序下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性质,具有普遍约束力,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

不论通用格式还是信函格式,政策性公文均需标注公开属性。例如,批复文件也不例外。公开属性的确定应遵循政务公开的基本原则,即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确保大部分公文能够公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此有详细规定,明确指出不应公开的信息范围,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可公开的政府信息。各地政府依据自身规定执行,但应遵循条例的基本原则。

Ⅱ 在群里发通知可以用知悉吗

在群里发通知可以用知悉。知悉一般用在通知末尾,是告知他人知晓的意思。而悉知的意思是“尽数知道”,可用于回复对方的通知或信函,如“来函已收到,情况已悉知”。
知悉,汉语词语,拼音zhī xī,知晓,旧时多用于上对下的文书、信件(现部分情况仍沿用);意为知道、了解。知晓。旧时多用于上对下的文书、信件(现部分情况仍沿用)。唐·元稹《辨日旁瑞气状》:诞告华夷,并令知悉。知道、了解。明·冯梦龙《智囊补·兵智·贺若弼》:淮南之人,与臣旧相知悉,今闻臣往,必皆景从。
微信作为如今最重要的工作交流手段,却有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微信沟通中的礼仪,很多时候,得罪人了都不自知。
下面是一些常见场合下,微信信息的标准模板,直接就能用了,免得还要组织和斟酌词汇。
1、加领导为微信好友。应当在备注中写上称呼、问候,并自报家门,如“王经理,您好,我是销售部的吴梦想”。
2、领导通过了你的添加好友申请,你应该在第一时间告诉领导你更详细的信息,如“王经理,您好,我是销售部的吴梦想,我的手机是13512345678,分机与是4321,请您多多指教!”
3、非工作期间,非必要不要打扰别人。如果真的需要,应该先表示歉意,如:“王经理,您好,这个时间还来打扰您真的很抱歉,因为我今天必须要交给陈总的报告里,需要一个数据,需要向您请教,请问您现在方便吗?”
4、完成领导交代的报告,发给领导的同时,也要说明一下。如:“王经理,这是我刚写完的报告,请您审阅指导。”
5、向同事请教问题,要直接说明,别先发个“在吗?”。如:“李哥,我报告里要插一张表,我不太会弄,想要请教您一下,您现在方便吗?”
机关单位微信工作圈里的注意事项
不要滥用截屏
截屏功能与职场大多数礼仪背道而驰。两个人的聊天是非常私密的行为,发送出去与暴露他人和自己的隐私没有区别。在职场上使用微信截图要格外谨慎,不要随意截屏为证,更不可随意把截屏发送给第三者。
群里也要讲规矩
单位群的感情交流功能相对弱一些,主要是为了工作。所以在工作群里聊天,如果不是工作必要,一定要适可而止。同时,不要随便拉陌生人进入群里,以免泄露工作秘密。
慎用语音
虽然微信交流方式很丰富,有文字、语音、表情等,但交流时对方性格、身处环境、职位高低等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除非是私下关系极好,为了工作方便和准确无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要使用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