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管理 » 怎样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扩展阅读
可以用什么刮痧 2025-02-09 05:16:42
怎样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2025-02-09 05:07:07

怎样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发布时间: 2025-02-09 05:07:07

‘壹’ 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背景分析写法如下: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

教学背景分析包括:

1、课程标准注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凝练了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对应不同的层面学生应达到的一系列的目标水平,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2、学习内容分析主要分析教材的设置、内容呈现的顺序及本节课的内容在某个范围内的地位和价值。学习内容决定了教师应该教什么和学生应该学什么,是教学的关键。

3、学情分析是针对学生个体的分析,其中包括对学生已有水平的分析、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和学生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即学习需要的分析。

‘贰’ 简述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什么原则

选择教学内容要遵循启发式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相长原则、量力性原则。
1、启发式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就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这条原则事实上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先前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等彼此之间毕竟有一定的差异。因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有成效。
4、教学相长原则:
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在现代意义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动态的信息互动,通过这种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5、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上,并据此来确定教学知识的广度、难度和教学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