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管理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主要内容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 2022-02-25 00:08:25

⑴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的是:黄河一开始是中华人民的摇篮,现在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之后写的都是黄河是为什么变化的。

⑵ 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主要内容

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⑶ 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主要内容

1、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是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黄土本身结构松散。二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2、两方面原因关系:水土流失形成的恶性循环。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农作物减产,越是减产,人们越是开垦荒地,荒地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 3、治理方案:①坚持的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式。②保护如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③合理规划土地。④大量修建水利设施。 本节我们学习了缓和是怎样变化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但随着时间的变化,黄河以发生了变化,给两岸人民造成灾,原因更被是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人口不断增长,开垦牧业毁灭森林,草原,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为了治理黄河,科学家设计方案,一定要保护好森林,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通过本课学习,使人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自杀的行为。 我们的美丽的校园里树叶秀、小草美、花儿扬着脸儿朝着我们,明镜的天空淡如水,白云飘飘,我们的校园美,激起学习的热望。我们知道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绿色生命是这个家园的主体,我们是二十一世纪主人,保护好家园、保护好绿色生命责任重大,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这样我们生活的环境才能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让自然环境为人类造福。 3、告诉我们还要破坏森林,要保护森林.

⑷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主要介绍了什么

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⑸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主要内容

黄河的河口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河水向南岸偏转,南岸受水流侵蚀逐渐往南偏移,北岸由于河水流速慢,泥沙沉积,逐渐向南偏。黄河上游泥沙较少,但是到了黄土高原地区,地表支离破碎,大量泥沙随降水汇入黄河,使黄河泥沙含量变大,到下游,由于河道变宽,河水流速降低,泥沙沉积,使河床升高,形成地上河。

⑹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段(第1 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2、3 自然段)主要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三段(第4~6 自然段)这是课文的重点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四段(7 自然段)讲的是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⑺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主要内容少一点

1、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是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黄土本身结构松散。二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2、两方面原因关系:水土流失形成的恶性循环。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农作物减产,越是减产,人们越是开垦荒地,荒地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

拓展资料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⑻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主要内容简短一点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着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