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判断自己适合写哪一种书法字体比如欧体、颜体什么的
练习楷书,最好是先专注地练习一种,把基础打夯实,基础很重要啊,
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一种入手,如果喜欢欧体就从欧体开始,等你把握好了,再去学习其他的书体,千万不要三心二意,我自己练习欧体现在已经三年了,主攻欧体,其他的只是随便看看,加油~!
2. 你怎样看待书法字体
这是一门艺术,它是以中国的文字为基础,以毛笔、墨汁、宣纸、砚台等文房四宝为工具的一门书写艺术。
3. 怎么样写出来的字才叫做书法
字写的好,只是写字.书法有它的一定的法则,学写字和连书法是不一样的
4. 怎么看毛笔字写的是好是坏
要想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首先是执笔。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里介绍一般所用的“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提按。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按学习规律坚持临池不辍,必然学有所成。
5. 书法的字体问题
写字不要刻意模仿别人的字体,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自己明白每一笔放在什么位置比较好看就行了
6. 书法好的人,日常的字体又是怎样的呢
书法好的人平时的字体也很不错的,喜欢练习书法也是一种爱好,就像我们平时喜欢唱歌、画画、跳舞一样。把字写好了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成就,也是一种让自己开心充实的方式。字写丑了反而让他们有失败的感觉,水平不一样对自己字体的要求就不一样。
我有个女同学特别喜欢毛笔字,平时心情不好了或者是觉得没事可干了,就会自己在那里安静的写毛笔字。每次写出来的都很漂亮,大家都喜欢趁机和她要来收藏。她在我们班里也算是个小"书法家"了。其实,她对自己的钢笔字、粉笔字都要求很苛刻。
平时我们写个作业,以写完为原则,能看、整齐感觉就已经不错了。可是她却不这样,我感觉她对自己的字体整体要求就想要达到完美。只要觉得写不好了,绝对不打算交作业,有不满意的地方,她甚至会自己撕了那一页,再重新写一次。每次老师批她的作业都感觉赏心悦目,在批改的过程中,忍不住的要夸奖她几句。
我们也把她的字当作宝,平时在自己的书皮外面写自己的名字,一定要找她给写。她的粉笔字也很棒,每次她上讲台答题目,老师都会开玩笑说不愿意让她上去,怕她的粉笔字把老师的字也给比下去了。我感觉她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连字体和风格都已经固定了。
书法好的人平时写字的时候要比我们一般人认真一些,这是在对待她的喜好,不会有应付和马虎的心态。而且时间久了熟能生巧,她写字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写出了自己的风格。
7. 关于书法的字体
http://www.jdgrp.com/pro_img/45100_1456.jpg
二楼管这种字叫舒体啊?不知阁下是真瞧不起舒同还是见广告语里舒体多了就认为所有的广告都是舒体,连看都不屑一看了。
楼主别受骗,这样的叫舒体:
http://www.fonthome.com.cn/upimg/071130/071130/_0Z603557.gif
言归正传,盐袋上的这种书法谈不到风格或者“体”,只能叫当代硬笔手写体。结体臆造恶俗,用笔交待不清。写这种字的就不叫名家了。要非说像什么帖,到有点儿像宋人伪造的王羲之雨后帖。
楼主要坚定立场,小心走弯路。
8. 书法字体怎么写
初学比着字帖写,字帖书店都有卖,先学欧颜柳赵的字!老手可以自己创作,写出自己的风格!!!
9. 书法的字体有那些特点是什么啊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
(1)篆书: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 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 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从出土的甲兽、玉片、陶片见到尚未曾刻划过的朱、墨笔迹,可以窥见当时毛笔 书写的特色.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具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 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也叫籀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 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籀文秦代称之为大篆,后人也称之为 "故".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六国异体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隶书: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 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这种书体流行于"徒隶" (下层办公文的小官)之中.故称为隶书.到汉代这种书体开始盛于起来,成为主要 书体.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 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 增强了书法造型艺术的美观,风格也趋多样化,艺术欣赏的价值大大提高.
(3)楷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 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是因 为此书法可以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 现了繁荣局面,达到了高峰.这种字体至今还是初学书法的关键.
(4)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 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 "行草".
(5)草书: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 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二种. 章草是隶书简易快写书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今草是楷书的快速写法,点画飞�� 动,上下之间笔划痕迹往往牵连.
10. 如何通过一个人的字看出其有没有练过书法
1.看写字状态,练过书法的人一般来说笔力与笔画之间都非常衔接恰当(虽然有些也有写的多的缘故)没练过的人比较一板一眼,这种明显,只练字帖就笔画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练到熟练也非常好看,需要耐心,一般这里为练字或书法第二阶段,但缺乏自己的个性。
2.看细节。练过的书法的人收笔往往随心,但如果有时你觉得他平常的有些字难看,是因为在加入个性的同时没有处理好字的结构,但如若认真写,绝不会那么草率,为第三阶段之初。没练过书法的人(停留在第二阶段)不会很懂“处理”字的概念,没有加入个性,但即便这样的人也已经很少见了,所以一般来说以第一阶段,也就是刚练几个月的水平作为练没练过字或者书法的分界线。
总而言之,要看平常写的文章句子而不是特意要别人写,找取相同的字去看,较为容易区分真实水平。当然,不信者也不所谓,毕竟文无第一,任何吹嘘或者贬低都是毫无压力的,基本观点是说出理由一致认为的好才是好,有争议的保留争议,各系所爱。有错望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