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铅笔写隐形字原理
改变了厚度,也就是纤维的密度,干燥的情况下只显示白色,因为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很小,看不出异同。而浸水后则由于写过字与没写过字地方水分含量和物理构造不同,因而光的折射不同,可以看见两者的异同
上次和葫芦参加植树造林读故事活动时,有个妈妈给我们一串树枝说是“隐形草”,哄得葫芦一直拿着隐身。看来我小时候对隐形的追崇也落在了葫芦身上。按照我之前的在家Do科学实验计划,我们三就进行了一次隐形字的小实验。
图七:妹妹奋力画了一个鸟巢
图八:普通的白纸效果不好。
其他的相关实验待Do:
1.用氯化钴制成的隐显墨水。
先配一小瓶0.1摩尔/升氯化钴溶液,然后用蘸水钢笔或毛笔在吸水性较好的白纸上写好“密信”。氯化钴的稀溶液是浅粉红色的,所以把氯化钴溶液写在纸上,等纸干了以后,几乎看不出纸上有什么颜色。
把这封“密信”给你的实验对象了,他肯定摸不着头脑--都写了啥啊?
除非:
把信纸拿出来,放在火炉上烘烤,或者把信纸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一下,信纸上的六水氯化钴即脱水变成蓝色的氯化钴,上面就显出蓝色的“密信”。
看完“密信”后,还可以“复原”
只要往信纸上喷一点水雾,信纸上的蓝字又会消失,仍然可以使信的内容保密起来。
2.
看不见的指纹是怎样被发现的?
指纹,就是手指正面末端隆起的汗腺连接成的纹理。每人、每个手指的指纹都不同,即使是双胞胎也不例外。因此,指纹可用来作为识别人的标记。
我们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做一个指纹显影的小实验:
1)用大拇指或食指在一张光洁的白纸上按一下,看上去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2)另取一个小玻璃管,放两粒米粒大小的碘,把玻璃管置于小火上慢慢加热,当碘受热渐渐变成蒸气升到玻璃管口时,将白纸上按过手印的地方对准玻璃管口的上方,让碘蒸气缓缓飘过留下指纹的纸面,一会儿功夫,白纸上就清晰地显示出你的指纹了。
原理:
为什么碘蒸气能显示出"看不见"的指纹呢?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手指上总有少量的油脂等分泌物,它们是由人的皮肤表面腺体分泌的。一般人一昼夜可以从皮肤中分泌出约15—40克油脂。有的人属于多脂型皮肤,分泌出的油脂每昼夜可达45克。当你用手指接触白纸时,这些油脂就粘到了纸上,只是由于量很少,所以看不出什么痕迹。
油脂与水是不相混合的,它们之间的亲和力很小。但是,碘与油脂却是“好朋友”,它们的分子结构有相似之处,因此碘能溶解在油脂中。因为碘的颜色很深,即使溶解了微量的碘的蒸气,也能使手指留在纸上的油脂分泌物染上明显的颜色,在白纸上显示棕色的指纹印迹。如果刚用肥皂洗过手,手指表面的分泌物还来不及形成一层油脂时,即使用十个手指按过的纸面,碘蒸气也不能显印出指纹。不过当你用手在脸上或头发上擦几下,让它沾上一些油脂,再做实验,那么在纸上就又能得到很清晰的指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