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系统 » 楞严经如何可以明心见性
扩展阅读
怎样添加天猫精灵通讯录 2024-09-26 20:51:06

楞严经如何可以明心见性

发布时间: 2022-01-18 23:00:46

❶ 如何修行才能明心见性,开悟

可以听经闻法,特别是大乘经典。佛讲法就是开示众生,令众生悟入佛的知见,你悟入佛的知见了,就是见性了,开悟了。怎么悟入?你听懂了,明白了,就是悟入了。实际上就这样简单。你见性后再修,就不一样了,那是悟后起修。其实在你悟入的当下,你就已经“脱胎换骨”,好像换了脑子,你的世界观等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你都悟入佛的知见了,你就是个佛脑袋了,不是凡夫的观念了,已经成就了。但是呢,人还有习气,有毛病,有烦恼,要修行。但是比起没有开悟的人,你好修多了,因为你拥有大智慧了,可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句是个比方,就是那个意思。
那么没有开悟的人呢?他也修,但是几乎不可能成佛,因为没有开悟,就好像摸石头过河,就像在黑暗中前行,也许可以摸到目的地,某个瞬间,唰,开悟了,一下子看到光明了,不过这也是小概率事件,因为可能摸错了,可能中间轻而易举被干扰而前功尽弃了,也可能走向反面入魔了。但是开悟的人,一个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他开悟的时候就见到光明了,他的修行就是朝着光明的地方走过去而已。所以《楞严经》说,“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好像顺着风扬尘般简单。所以明心见性很重要,没有开悟的人,就像《楞严经》说,“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本明”就是本有的性光,明心见性就是明了自己本来的真心,自性,众生迷昧不知,就算每天终日苦行,还是不能成就,还是入六趣,也就是六道轮回。
听经闻法能开悟成就,特别是大乘经典,你看六祖是听了五祖讲的《金刚经》开悟的,永嘉大师是读《维摩诘经》开悟的,阿难是听佛讲《楞严经》开悟的,甚至你福至心灵,某位高人一句话就让你开悟了,这样的公案也很多。当然,要到福至心灵,也是根基非常好或者有修行做基础的。还可能某位高僧讲了一番法,你听懂了就开悟了,佛经上就记了很多,佛在说法,说着说着,一些人证到了什么什么果位,就是那个时候听懂了,提升了。
怎么开悟呢?如何明心见性?有道是“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妙法莲华经》这两部经典是究竟了义的经典,对于我们末法众生来说,尤其《楞严经》很重要,前面几卷一直在讲什么是真心本性,要我们明心见性,要不怎么说开悟的楞严呢,无怪乎佛说《楞严经》先灭,因为《楞严经》是试金石,是照妖镜,是降魔杵,是佛的真身,是正法的代表,是佛教的骨髓、开悟的宝典,天魔外道恨之入骨。所以我建议你学习《楞严经》、护持《楞严经》、弘扬《楞严经》和《妙法莲华经》。我开始也是自学《楞严经》,通读过多遍,也看过一些注解,虽有收获,却还是没有很明白,直到接触到上印下广法师的讲法开示,也没有听很多,怎么说呢,感恩印广法师,天大的恩!印广法师有讲《楞严经》《法华经》《弥陀经》《心经》的视频或者书籍,网上可以搜到,不要轻忽视之!

❷ 明心见性是什么样楞严经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阿弥陀佛。合十。
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阿弥陀佛。合十。

❸ 能看懂楞严经就明心见性谁说的

  • 这个不必怀疑,“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圆觉经),看懂了就是觉悟了,如果你觉得自己看懂了却没有受用,那么可能你其实并没有真正看懂。法华经也说,佛来世间是因一大事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既然说开,便是本有,你本有如意宝珠,自己并不知道,指示给你看,你知道了,就是得了,其实无得无失。悟了,就是知道了,明白了,明白了,就是入了,入了佛知见地,就是说,你的知见和佛是一样了,就是见性成佛了。不过呢,还不圆满,要想和释迦牟尼佛一样的极果如来,还要继续修行,但是的确明心见性了,明心见性的功德非常大,可以不入轮回了,起码不下三恶道了。前提是,真正看懂楞严经,开悟的楞严,楞严经是究竟了义的经典,是佛之知见,真正看懂,绝然明心见性。

  • 其实在经典中有例子,摩登伽女根本没有学过佛法,听佛一席话,证到三果罗汉,再听完文殊菩萨的偈诵,证到四果罗汉,而佛的弟子呢,“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 你看这一段,与会多少人都明心见性了,“皆得本心”就是明心见性,而“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我前一段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这里说的家,就是我们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了,就是看到家了,悟后进修就是回家、成佛。

❹ 如何明心见性

开悟楞严直接示,明心见性妙莲花
会相归性不二门,在性见相正遍知
若要顿悟用诚心,不离正法一席闻
大乘菩萨闻思修,了义成就佛知见

http://www.tudou.com/listplay/vTLlczVbhsY/S8_ELOfPg6Q.html
印广法师,过五关斩六将当下证菩提。

❺ 佛能让人明心见性,怎么才能做到呢佛说每个人都有佛性,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就没有呢

佛祖对众生开示8万4千法门,众生绝大多数大多不能即生成佛,故最后阿弥陀佛以其大悲愿力,开示了一个特别法门----净土法门,三根普被。所以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大乘佛教从龙树菩萨起,判为难行道与易行道。净土宗,是易行道,只要信愿行,根本在信,有人只是在临终时才遇善知识开导,信阿弥陀佛救度,就往生极乐,不再轮回六道;
而其他各宗各派认为必须要逐渐修行,把身心尘垢都洗掉了才可以成佛。就是横超与竖出的区别。

《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只有净土门可以。 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跋语》中说,“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

为什么?圣道门是站在“人的佛性”立场上看待问题,主张依靠人为的努力可以成佛,但实际上成佛的人没几个;而净土门本是站在罪恶凡夫的立场上看问题的,阿弥陀佛用五劫的时间来思考,参考无数佛国众生情况,才想出一个持名念佛的方法,作为众生与他交流的一种密码信号,里面暗藏了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普通人不去研究,认为太简单)。靠信愿持名念佛就可即生得度,往生极乐,不退成佛。

惜此法门,为佛所叹:难中之难,无过此难!难者,难“信”也,非难行也。信此法者,无量劫来,有善根深厚者,有敦厚老实者,就是没有我见甚深而致闻大道而大笑者!何也?大道至简,至易。而众生累生多劫以来,性习繁杂,心惯驰外,不喜简易!

君不见,爱因斯坦当年,发明E=mc^2 ,总示宇宙微观之相,而时人皆以为谬。

所以,善导大师劝末法凡夫彻底死了靠自力就能即生成佛的心,近代以来,高僧大德皆认为能做到五戒十善的都罕见了,更无论四禅八定,阿罗汉菩萨了。

原因很简单。比如禅宗目的在明心见性,然而别教初地菩萨或圆教初住菩萨才明心见性,不说近代,那么现在地球上还会有明心见性的人吗?楞严经说坐禅不能突破50种阴魔,就沦为魔子魔孙,终不能出三界六道。佛祖当年悟道后,说人人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楞严经说有丝毫执着就不能突破50阴魔了,试问,自慧能大师后,哪个高僧大德有此修行功夫呢?

世间之人,智慧微浅,坐禅坐到精神错乱,疯狂的人大有人在,故称为“走火入魔”。

禅宗历史上有过很多高僧大德,开悟的程度很高,有很大神通,还能知道自己几世后的事。但该轮回还要轮回。

正如莲池大师当年说,禅宗净土,殊途同归。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

故1、印光大师(复周志诚居士书一)说:至于修持法门,固无高下,禅律密净,皆是了生死之大法。然末世众生分上论,则非修净土法门,决难现生了脱。以余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兼仗佛力。佛力自力,奚啻天渊悬殊。不知此义,妄效大力量人之修法,殊难得其实益。以故禅宗百丈禅师,谓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从知西方极乐世界,为一切上圣下凡,修佛道者之归宿处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尽华藏世界海诸法身大士,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况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者乎。

禅宗功夫,虽到大彻大悟地位,以烦惑未断,犹不能即生了脱。五祖戒再为东坡,草堂清复作鲁公,是为前鉴。(五祖,寺名。戒,即师戒,人名。师戒曾作五祖寺住持,故称五祖戒,乃云门法孙大觉琏国师法祖,见地高超,门庭高峻,学者多畏惧不敢亲近,死后做苏东坡,大有证据。草堂,寺名。清,人名。曾鲁公名公亮,乃草堂清后身,五十七拜相,封鲁国公,亦大有证据)观此可知仗自力了生死之难。

禅宗每云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乃大彻大悟也。言见性成佛者,以亲见自性天真之佛,名为成佛,乃理即佛与名字佛也。非福慧圆满之究竟佛也。此人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夫,不是圣人。若能广修六度,于一切境缘,对治烦恼习气,令其清净无余,则可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之外,不在六道之中矣。佛世此种人甚多,唐宋尚有,今则大彻大悟尚不易得,况烦恼净尽者乎。

密宗现身成佛,或云即生成佛,此与禅宗见性成佛之话相同,皆称其工夫湛深之谓,不可认做真能现身成佛。须知现身成佛,唯释迦牟尼佛一人也。此外即古佛示现,亦无现身成佛之事。无知之人,每每错认,其失大矣。

在家近事男女,以老实念佛为本。居士信佛有年,想修持定有把握矣。切勿以净土法门,看作等闲。并祈转令贵地信佛男女努力修持,一心念佛。则为最合时机也。

(译文: 佛在世的时候,十个人修行,就有九个可以成道,因为那时的人,天性淳厚,根机是很猛利的。到了后来,众生的业障逐渐增加,根机也就渐渐的陋劣下来,再要和从前一样,是不可得了。然在晋、唐时候,还有这种仗自力可以了脱生死的人,但已是逐渐减少,越后越少的,到了现在已没有这样的人了。如此看来,就晓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断烦恼了生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此时如仍不自量力,要说大话,轻视这个念佛横超法门,而是别修其他法门,那恐怕要了生死,就比登天还要更难了。
我并非说其他的法门不好,实在是因为法门有契理不契机的,有契机不契理的。唯有这个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不可思议,尤其是在末法世中,更为适合众生的根性。所以《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还有密宗即身成佛的话,纵然听起来,是如此动人,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如此快便。即身成佛的意义,是说密宗功夫修到成功的时候,现身就可成道。然而这样成道,不过是了生死而已,勉强说成佛也可以。如果是真的当做成了五住究尽、二死永忘的佛,那就大错特错了。
譬如一个小孩子,剃下头发,人人就叫他和尚,或是受了三坛大戒的比丘也叫他为和尚,或是在丛林里头做方丈的也是叫做和尚。但如上的和尚,勉强也可说得,如果是当做真的和尚也是不对的。就事实来讲,是要有道德学问,能够有使人生长法身慧命的力量,才算是名副其实的和尚的。

要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中,只有释迦牟尼一人是即身成佛,再要到了弥勒佛下生的时候,才可算又是一尊即身成佛的佛。在释迦牟尼灭后,弥勒未来的中间要再觅个即身成佛的,无论如何也是不可得的,即使释迦牟尼尊重来世应,也无示现即身成佛的道理。

在前清康熙、干隆年间,西藏的活佛到临终的时候,能晓得死后要去哪家投胎,叫弟子们到时去接他。且在出胎时候,也能说他是某某地方的活佛,然而虽有这样本事,也还不是即身成佛。
何以知道呢?因为如果真是即身成佛的,自然就能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的,能说各种方言,一音说法,也能令一切众生皆能会得。何以西藏的活佛,中国的语言他就不懂呢?如此一件小事,就可证明他不是即身成佛了。何况后来的活佛,死时也无遗言,生时也无表示,都是有人安排,拈阄而定的,那更是不必说了。
而且修密宗的功夫,要成功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专求神通速效,不善用心,且还有遭遇魔事的危险,还不如念佛来得稳当。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上海有一皈依弟子,请我到他家吃斋,便说他有个亲眷是学佛多年的女居士,学问也很好,已有五十多岁了,可否叫她来谈谈?我说可以的,于是就叫她来。
等到见面的时候,我就对她说:“年纪大了,赶快要念佛求生西方。
她答道:“我不求生西方,我要生娑婆世界。”
我便回答她道:“你的志向太下劣了。”
她又说:“我要即身成佛。”
我又回答她道:“你的志向太高尚了,为什么那个清净世界不肯往生,偏要生在此浊恶的世界?要知道,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是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也非你我可以做得到的事。”
像这样不明道理的女居士竟毫不自量的口出大言,实在是自误误人的。 )

大师又说:宗门以开悟为事、净宗以往生为事。开悟而不往生者,百有九十;
往生而不开悟者,万无有一。

此义认不准,或致因求悟而反不以往生为事,则其误大矣。

大师《文钞》之《复郑慧洪居士书四》里说:汝欲开悟,岂须用参究工夫,但能念到念极情忘时,自可开悟。即不悟亦无所碍。须知有信愿,不悟亦可往生。得悟无信愿,仍是六道轮回中人。汝欲舍坦途而趋险道,是尚得谓之知净土法门乎。(你想要开悟,哪里一定要用参究的工夫,只要念佛能念到极处,使凡夫的情见忘却之时,自然能够开悟。就是不能开悟也没有关系。要知道有信愿不开悟也可以往生。而开悟没有信愿,仍然是六道轮回之中的凡夫。你想要舍弃坦途而选择险道,这样还能说是真正懂得净土法门的伟大吗?)

2、据佛教经典大乘《同性经》卷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等记载:到“佛教末法时期”时—— “教法垂世,人虽有禀教,而不能修行证果,称为末法。” “不能修行证果”,这是佛经中这么明确的话。佛祖说话绝不“妄语”的。“妄语”是佛教的根本大戒。

3、佛经中关于“佛教末法时期”“已经度不了人”的问题有具体的论述—— ①《占察善恶业报经》:末法时期—— 人们“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少,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

佛教基本原理“一切法由心想生”,你真诚的想,久而久之,你会见到的。

我小时候喜欢画古人,特别喜欢,大家都说我有绘画天赋。当我初中一年级时,在老家平房上夏天睡觉,见到满天的古人,峨冠博带,还有帝王乘坐四匹马的大车,虽在天上,却看的很清晰,如同在我眼前。这种状态最少持续了三个月之久。

一个念佛人,当念到功夫成片,或一心不乱时,可以见到。这时,他就能随意往生,想何时走就何时走,预知时至。想坐着走就坐着走,想站着走就站着走,还有高僧倒立着往生的。念佛人能做到。

往生者有的没什么佛教学问,甚至是普通老太太,都能预知时至,还有的能随意挑选哪天走,真正是跳出三界,不在五行。这就足以证明净土法门的伟大和阿弥陀佛无穷的神力。

❻ 如何修习《楞严经》,如何才能找到自性,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是使人废弃邪见,矛盾永息、疑惑永灭而已.
自性即人们心中本来就有、本自具足的光明性智,是人的精神本体(法身)。佛教里的毗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佛,它所代表的就是自性中的光明智慧,所以又称为大日如来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大日如来佛,都有光明的法身,有一个心中的太阳。
毗卢遮那佛--我们心中的光明力量,它带给我们温暖,治愈我们心灵的创伤,平息我们内心的情感风浪,它赐给我们朝气和活力,让我们不被消极的畏惧所慑服而转逃避为积极进取:它赐给我们精进的力量,让我们不被挫折打倒而转失败为成功;它赐给我们光明的智慧,让我们彻底破除内心的迷执和愚暗,让我们不被“贪、嗔、痴”三毒所蛊惑,而使我们能清醒地思考,明白事理,实践善行,表现同情和慈悲,发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它光耀、亮丽我们的人生!
毗卢遮那佛是精神生活的主体,是我们心中本来具有的光明性,本来具足的智慧,本来自在的菩提。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发挥积极光明的心智,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扭转颓势,转败为胜,成就成功幸福的生活。

❼ 怎样明心见性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着《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着《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❽ 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该”,可《楞严经》说要明心见性,认为心是有本体的,这不是相矛盾的吗

我个人认为,很多人都搞错了,把明心见性读成"明心""见性",也就是明白心见到性。其实正确读法是"明""心""见性",也就是说明白心的见性。
这是我打坐中悟到的,明白这个你就不会觉得你的问题是矛盾了吧…
而且学佛不能用"有无"去理解,那是分别法肯定不对的,六祖说的本无一物是相对有菩提树有明镜台这个事儿说的,要否定的是"有"的概念,并不是要表达"无"的概念,说"无"就又偏空了。这些概念用逻辑来分析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只有在定中才能合理,因为逻辑在六识之内,封了六根没有了思维就越维了,一切也就合理了。所以佛法关键时候只能靠悟,文字和语言都是解释不了的,和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一个意思,但你不能认为这是敷衍了事,因为佛法清楚的讲了怎样修戒定慧而悟出这样关键的表达不了的东西。
累了,不说了…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阿弥陀佛🙏

❾ 怎样才能明心见性

如果您真的信得过释迦世尊,依教奉行,就可以明心见性。

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依教奉行的落实,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就是老实念佛。

《金刚经》云: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分别不在法门,而在我们自己的根性,现代众生,一般比较普遍的情况,都是比较适合修学念佛法门,所以《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如果您对净宗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以下资料了解一下。

可以先看看《释迦牟尼佛传》 http://www.amtf.cn/other/shijiafo/ebook1-000.htm 了解佛的一生,然后开始系统学佛。

“认识佛教”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17&web_rel_index=207

“三皈传授”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17&web_rel_index=204

《给新进的同修 - 初学导引》

问:我对佛教还不认识,如何着手?

答:请先于网站上收看净空法师讲的“认识佛教”及“三皈传授”的讲演,此能帮忙您先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明白学佛之目的与意义,以提高学佛之兴趣与信心,进而能深入学习。

问:初学要如何修学?

答:净宗修学是以“净业三福”为基础。

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如何落实?我们采取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就是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真正将这两句话落实在生活当中。“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则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在家同学至少要学习《五戒相经笺要》和三皈传授。三皈传授有录相带,也有文字教材。出家的同学一定要学《沙弥律仪要略》,最低的水平是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具足众戒”,就是十条戒圆圆满满。“不犯威仪”,是二十四门威仪落实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中。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地”是心地,“藏”是心地的宝藏。这一条就是《地藏经》的宗旨,我们要从学习《地藏经》来开发心地宝藏。这是前两年的基础课程。

佛言:“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说得多重!多么重要!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从凡夫修行作菩萨,将来成佛,真正根本的因就是这三条。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皆以此三条为基础。若无此基础,就不能成就;犹如盖房打地基一样,无论盖什么房子,地基一定要坚固,有了坚固的基础,才能学法门。

❿ 没有明心见性的人可以讲楞严经吗

可以的 ,实在讲现在这个时代 明心见性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了.......可以读 佛教没有什么经不能读 和不能读的说法 , 佛法没有秘密 ........ 只有没出家的在家居士 不能看 "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