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复接地的作用是什么
1. 重复接地可以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通过在零干线的不同位置设置多个接地装置,来降低零线上的电压降损耗。
2. 这种做法还能减少由于相线和零线反接所造成的危险,因为反接时电流有了回路,不会导致设备损坏或触电事故。
3. 在零线发生断裂的情况下,重复接地能够提供一条额外的回路,有助于减轻故障设备的对地电压,从而降低触电风险。
4. 重复接地的实施通常遵循一定的标准,例如在低压三相四线系统中,要求每隔一定距离(如1千米)对零干线进行一次接地。
5. 对于长度超过30米的配电线路,在用户接入点处仍然需要执行重复接地措施,以确保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
Ⅱ 什么是“重复接地”重复接地说的是“系统接地”还是“保护接地”
重复接地,是电气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概念,特别是在TN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并非简单的“系统接地”或“保护接地”,而是TN系统特有的设置,旨在增强电气安全。
在TN系统中,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PE线与电源中性线相连,实现了保护接地。理论上,PE线的接地已经足够。然而,如果能够利用现有的自然接地体,如地下金属管道等,将其与PE线相连,形成总等电位联结,这可以进一步降低故障时PE线对地的电位差,从而提升电气安全性。这些自然接地体通常作为重复接地的理想选择,有时无需额外打人工接地极。
重要的是要区分,TN系统的重复接地针对的是PE线(或PEN线,当PE线与N线合并时),而非中性线。另一方面,TT系统(其PE线与中性线是绝缘的)中,中性线是不被允许进行重复接地的,因为其设计原则不同。
总结来说,重复接地是为了增强电气安全的额外措施,对于TN系统而言,它与PE线和特定的接地条件密切相关,而在其他系统中则有所不同。理解这些细节对于正确实施重复接地至关重要。在实践中,应根据系统类型和可用资源来合理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