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系统 » 如何可以有助于减少赤潮的发生

如何可以有助于减少赤潮的发生

发布时间: 2022-01-12 07:50:27

⑴ 如何预防赤潮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提出的赤潮治理方法有多种,但真正能付诸应用的却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要使一种方法得到认可,必须符合"高效、无毒、价廉、易得"的要求,而目前很难找出一种方法完全符合上述要求。但在水产养殖区内发生赤潮的紧急情况下,仍然有一些应急措施可以采用。

对于小型的网箱养殖,可以采用拖曳法来对付赤潮。也就是将养殖网箱从赤潮水体转移至安全水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前提条件必须是赤潮仅在局部区域发生,而且在周围容易找到安全的"避难区"。隔离法是另一种比较可行的应急措施。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一种不渗透的材料将养殖网箱与周围的赤潮水隔离起来以降低赤潮的危害。同时应注意给网箱充气,防止鱼类缺氧。 对于大面积的赤潮治理,现在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是撒播粘土法。粘土是一种天然矿物,具有来源丰富、成本低、无污染的优点。日本和韩国已经在海上尝试使用了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当年因赤潮所引起的渔业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粘土的治理效果,现在又研制出了改性粘土。改性粘土是通过改变粘土颗粒的表面性质而制备的,其治理效果比粘土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赤潮治理方法。另外,还有人提出用生物方法治理赤潮,即通过滤食性贝类、浮游动物、藻类、细菌或病毒等捕食或杀死赤潮藻,但目前这种方法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进一步的应用还有待于研究。

此外还有凝聚剂沉定法、回收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化学药品法(硫酸铜、过氧化轻、高锰酸钾、氯气、过碳酸钠、甲醛等)。

⑵ 应如何避免赤潮

(1)
①赤潮生物释放的毒素,引起鱼虾等生物死亡,沉积在海产品内使人食用后中毒。
②有些赤潮生物能分泌黏液,妨碍海洋生物的滤食和呼吸。
③赤潮生物大量消耗氧气,造成水体溶解氧减少,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④大面积的赤潮挡住阳光,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破坏食物链。
(2)
①春夏温暖季节,水温较高,海流缓慢,易发生赤潮
②赤潮生物甲藻、硅藻大量繁殖
③海水中的营养盐(主要是氮、磷)以及一些微量元素、有机物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这些化学元素是赤潮生物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④由于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农用化肥、灌溉冲刷出来的废水中含有氮、磷,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机物、营养盐。渔民海水养殖中剩余的食料汇入大海。使海洋中氮磷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3)
预防赤潮的措施有:
①建立完善的赤潮监控体系,及时发现,采取防范措施;
②控制污染,减缓或扭转海域富营养化。
治理赤潮的措施:
①喷洒化学药品直接杀死赤潮生物或喷洒絮凝剂,使生物粘在一起,沉降到海底。
②通过机械设备把含赤潮海水吸到船上进行过滤,把赤潮生物分离。③用围栏把赤潮发生区域隔离起来,避免扩散。

⑶ 如何防止赤潮的发生

什么是赤潮;是游戏吗

⑷ 赤潮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近年来,我国沿海频繁发生大面积赤潮,主要原因与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海洋、海水养殖业的扩大、沿海开发程度的提高所导致的海域富营养化越来越高有关;同时,也与国际海运的发展导致有害藻类的引入有关。

为防止赤潮发生,以下几点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控制污水入海量,防止海水富营养化。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物质基础,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较发达,每年都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中。而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污水入海量还会增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海洋超标排放。按照国家制定的海水标准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对排放入海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要进行严格处理。海水养殖应积极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加强对养殖业的科学管理,减少养殖废水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二)建立海洋环境监视网络,加强赤潮监视。仅凭国家和有关部门力量,对海洋进行全国监视很难做到。各主管海洋环境的单位,沿海广大居民,渔业捕捞船,海上生产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要积极参与,开展专业和群众相结合的海洋监视活动,扩大监视海洋的覆盖面,及时获取赤潮和与赤潮有密切关系的污染信息。

(三)改善水质和底质生活环境。在赤潮多发区,养殖某些海藻吸收富余的氮和磷,可以减少赤潮的发生。在日本,还有利用海底耕耘机在有机物堆积的底泥上拖曳,使底泥翻转,促进有机物分解,达到改良底质的目的等。应用黏土改良和底质环境;撒播石灰,可起到促进有机物分解、改善底质、抑制磷释放、防止水体营养化、灭菌消毒和防止发生硫化氢等作用。此外,海洋清洁剂也可作为净化水质和底质的改良剂。

(四)减缓海水养殖业自身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人工养殖主要靠投饵,而残饵的长期积累和腐败分解,会提高水体的营养盐浓度,尤其是网箱养殖易于导致富营养化的发生和有毒甲藻的大量繁殖。因此,应选择一些水质有净化能力的养殖品种进行多品种混养、轮养和立体养殖,充分利用水体的合理开发等。

(五)发现赤潮后的措施。一旦发生赤潮现象,发现者应以文档、拍照、摄像等方式记录赤潮发生的时间、地点、海况(气温、气压、风向、风速)、水色,赤潮区域范围和鱼贝类活动情况,并及时就近报告当地海洋管理部门。渔民在发现赤潮后,不应在该水域进行捕捞和采集生产,也不宜在赤潮发生水域进行游泳和其他水上活动。水产养殖区关闭取水口,赤潮发生区和可能影响范围的养殖网箱应及时转移。为了便于判断赤潮的影响,建议发现者及时采集赤潮样品。采集赤潮水域的水体500mL,用5%~8%的甲醛溶液固定(在采样瓶中加25毫升左右的甲醛溶液),同时采集赤潮发生水域的野生贝类或养殖贝类,低温保存,尽快就近送交有关科研单位分析鉴定。

⑸ 如何预防赤潮 简要说明

预防赤潮的方法有:

1、根据水域的环境条件选择一些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的养殖品种,并合理确定养殖密度,控制养殖面积。

2、进行多品种混养、轮养、立体养殖,尤其是鱼、虾、贝、藻混养,建立生态养殖系统。

3、提高养殖技术,改进饵料成分及投饵技术,使其有利于养殖生物的摄食,减少残饵,减轻水质和底质的污染。

4、不能将池塘养殖的污水和废物直接排入海水,应采取逐步过滤等办法加以处理。

(5)如何可以有助于减少赤潮的发生扩展阅读: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色等。某些赤潮生物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

⑹ 赤潮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赤潮,又叫赤潮,国际上也叫“害藻”或“红鬼”。海水中的一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式繁殖或高度聚集,造成水体变色,是一种有害的生态现象。赤潮并不总是红色的,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年新定义的褐潮和绿潮等。

海洋渔业和水生资源的破坏(1)破坏渔场铒基,导致渔业产量减少。(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生和繁殖会导致鱼、虾、贝类等经济生物的阀门被机械性堵塞,导致这些生物窒息而死。(3)赤潮后期,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引起环境严重缺氧或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死于缺氧或中毒。(4)部分赤潮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可直接杀死鱼、虾、贝类等生物。赤潮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如何预防?1.控制海域富营养化:(1)应重视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提高污水净化率。(2)合理发展海水养殖。2.水体人工改良:比如在水体富营养化的内海或浅海,选择养殖海带围栏等大型经济海藻,不仅可以净化水体,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利用自然潮汐的能量,提高水体的交换能力;挖泥船和吸船可以用来清除被污染的底泥。3.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物种的引进。4.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措施,防止有毒赤潮生物被船舶和养殖品种移植到养殖区。

⑺ 赤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减少发生频率的最好办法是

原因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人们将大量富含氮、磷、钾的生活、生产用水排放至水体之后,使得海水中的海藻及浮游生物等快速生长,使水体表面发红,因此叫赤潮。
禁止向水体内排放富含氮、磷、钾的生活、生产等污水;

⑻ 赤潮的解决办法

1、关于赤潮的治理方法,据报道已有多种,如工程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学的方法。物理法——粘土法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是撒播粘土法。

利用粘土微粒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去除赤潮生物,撒播粘土浓度达到1000mg/L时,赤潮藻去除率可达当65%左右。有报道称在小型实验场去除率可达95%~99%。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在鹿儿岛海面上进行过具有一定规模撒播粘土治理赤潮的实验。1996年韩国曾用6×104T粘土制剂治理100km2海域赤潮。

2、化学除藻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藻类细胞产生的破坏和抑制生物活性的方法进行杀灭控制赤潮生物,具有见效快的特点。最早使用的化学药剂是CuSO4,易溶于水,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局部浓度过高而危害渔业,同时在海水的波动下迁移转化太快,药效的持久性差,

也易引起铜Cu的二次污染,有机化合物在淡水除藻中具有药力持续时间长、对非赤潮生物影响小等优点,用有机化合物杀灭和去除赤潮生物也已有相关的报道。已有多种化学制剂用于赤潮生物治理的实验研究:如硫酸铜和缓释铜离子除藻剂、臭氧、二氧化氯以及新洁尔灭、碘伏、异噻唑啉酮等有机除藻剂。

3.生物学方法治理赤潮的办法主要是有三个方面,一是以鱼类控制藻类的生长;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盐以及藻类;三是以微生物来控制藻类的生长。其中由于微生物易于繁殖的特点,使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种控藻方式。

这些杀藻微生物主要是包括细菌(溶藻细菌)、病毒(噬菌体)、原生动物、真菌和放线菌等五类。多数溶藻细菌能够分泌细胞外物质,对宿主藻类起抑制或杀灭作用,因此通过溶藻细菌筛选高效、专一,能够生物降解的杀藻物质是灭杀赤潮藻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治理中比较现实的方法就是利用海洋微生物对赤潮藻的灭活作用,及其对藻类毒素的有效降解作用,可使海洋环境长期保持稳定的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防治赤潮的目的。

(8)如何可以有助于减少赤潮的发生扩展阅读:

形成原因:

1、浮游生物

所谓海洋浮游生物是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而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的一类海洋生物。在中国,已有赤潮资料记载的赤潮生物达25种。其余的38种在中国海域均有分布,只是尚未形成过赤潮而已。因此说,有赤潮生物分布的海域并非一定会发生赤潮,这要看其密度能否达到足以使局部海域水体变色的水平。

2、人类活动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当一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同时,由于沿海开发程度的增高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大,

也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

3、海水富养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检测的结果表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

4、海水温度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盐度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赤潮

⑼ 赤潮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伤害如何才能避免赤潮的发生

赤潮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伤害?

在赤潮发生海域,赤潮生物在短期里急剧繁殖、生长,且自生自灭。大量赤潮生物的尸体在腐烂分解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溶解氧,其消耗量要大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释放量,从而使海水氧气贫乏。由浮游动物形成的赤潮,在生长过程中因呼吸的需要也将大量耗氧。因此,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将导致大批鱼虾、贝类死亡。

防止赤潮产生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多年的观测研究发现,工业发达的沿海国家赤潮发生次数偏多,赤潮发生次数的多少和发生地污染程度成正比。这是因为大量工业废物、废水注入海洋,将提高该海区营养物质含量,给赤潮生物繁衍创造良好条件。因此,首先要减少向海洋倾倒废物,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从根本上防止赤潮产生。在海产品养殖场,要避免养殖过密和投饵过多,防止由此产生的自身污染而形成的赤潮。当然还要做好海洋赤潮监测工作,掌握动态,及时发现,以便尽早施行解决的办法,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⑽ 如何防御赤潮的发生

清除海水中的污染物,如泄露的石油等,使藻类植物不会再疯长